收藏 分销(赏)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_苗雨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822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_苗雨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_苗雨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_苗雨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商论2023.5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苗雨君,胡莹莹(齐齐哈尔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摘要:自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并将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二者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热议的话题,以创新促发展,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大作用,能够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但中国的科技创新在运行机制、科技研发、推广以及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进而阻碍农业高质量的发展进程。因此,本文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

2、促进作用,早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志码:A收改日期:2023-04-04基金项目:本文系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SK2021-18YB)作者简介:苗雨君(1970),男,硕士研究生,现为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胡莹莹(1997),女,硕士研究生,现为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本文所有作者授权本刊,无偿同意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应用以及新华文摘报刊复印资料的转载和摘编,如有法律代理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电子使用应征得本刊的同意。当前

3、,受全球经济新形势的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而技术创新则是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目前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的脱贫工作已经收获喜人的成果。下一阶段就是要重点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农业作为乡村振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两阶段的有效衔接,就应利用科技创新,将其作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虽然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农业在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低能低效的问题。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和竞争力,加强现代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可见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文献综述科技

4、创新和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有很多,现实的自然因素、技术革新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发展机构化、创新体系组织化都能推动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伴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科技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首先,它可以提升农产品初加工的生产效率;其次,还能对社会环境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率,而应该从整个农业行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达到整体的、最高的效率。因此,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此外,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推广,在技术创

5、新推广过程中,除了要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还应注意农户背后的社会网络,有学者研究证实,良好的社会网络是因地制宜的且能实时反馈信息,这样能够解决关键问题,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稳步发展。国内的学者们在研究中同样发现,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产增收,能够对农业生产设备更新升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机械化生产,也能利用科技提升作物抗灾抗病能力,致力于高产研发,能够降低损失,增加收入。因此,要想解决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要树立科技意识,走科技创新道路。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带动各要素利用率的提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但是科技创新本身有提升的空间,可以在把握科技创新本市,协同文化、技术、经济、制度等因素,共

6、同推进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11?。在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关系时,论文也重点阐述了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并提出要认清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质,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空间上重新统筹科技创新地理布局、找准切入点,加强科技创新,进而实现农业高 热点探讨 127DOI:10.13395/ki.issn.1009-0061.2023.05.015江苏商论2023.5质量发展12?。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探究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农业高质

7、量发展来说,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便利,还能够根据实际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升整体农业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13?。学者们一般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角度来分析14?,得出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改变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能够加强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改良农业的产业结构15?,对经济有正向作用。也有学者提出科技成果只有实际应用,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除了科技研发,还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将科技成果向受众群体推广,得到应用16?。不过总的来说,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路径。(一)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8、科技创新将诸多生产要素转化为财富,提高农业利润。与此同时,要想在质量上实现兴农目标,就要将农业向环保绿色、产品优质、农业品牌方向转变。关键在于破解中国农业农村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利用科技创新对绿色农业技术进行攻关创新,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使质量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大力提升农业竞争水平。使得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二)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路径在当前这个时代,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实现新的发展业态。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在现

9、代市场经济中,农业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就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效益转型,通过育种技术和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土地生产力,使农业高质量发展更加精准、适用、有效。因此,要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使传统的农业生产跟上社会发展,在激烈的农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创新是必经之路。三、存在的问题(一)科技创新整体机制运行不顺畅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研人员,而最终应用农业技术的是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众,这中间还有其他部门参与运作,所以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的顺利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科技研发部门的一些研发人员在从事研究活动时更多看重科研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成果,所以会研发出一些不适用于农业生产活

10、动的新技术,这会导致科研资源被无法应用的技术活动占用以及所需的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缩减。长久下来,不利于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带来消极影响;同时,科技创新的整体运行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科技研发部门不能及时获悉市场和应用主体的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这会导致生产问题得不到解决,危害到正常农业生产活动,市场需求不能被满足,最终不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二)研发资金来源单一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经费用于购买设备和科学研发,经费不足会阻碍科技研发顺利进行,甚至会直接导致研发项目的失败。当前科研机构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国家、省科技项目经费拨款,民间资本投入不足,渠道过于单一。这些经费的最终去向以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校为主

11、,会忽视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大型的农业企业纷纷开始从事农业科研活动。但农业企业科研经费需要自行筹措,所以一旦在自筹过程中出现问题,企业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本身实力不强的农业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当前中国的人才队伍比较壮大,但在人才分配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专门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员较少,农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时期,提出了许多新需求,也有很多难点。要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就要进行科技重点攻关,而农业科研人才的短缺不利于进行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同时,科研工作比较艰苦和枯燥,不能很快见到成效,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去

12、从事枯燥的科研工作,导致科研队伍结构老化,缺少年轻力量。最后,受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才待遇和政策相对较为完善,科研设施更完备,能够吸引人才。所以人才会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这就造成地域上科研人才资源分布不均匀。(四)基层推广方式较落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推广方式还沿袭线下面对面推广和培训的传统方式,当前受疫情影响,这种推广方式已经不适用。很多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形同虚设、无人问津,办了培训班和推广班,来参加的人也寥寥无几,甚至很多地区的农民群众不知道有农技推广部门的存在,更不清楚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性质,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缺失和方式落后在一定程度上 热点探讨 128江苏商论202

13、3.5阻碍农业技术的推广。此外,部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完成组织任务,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敷衍了事,照本宣科。对上级组织下达的政策和文件不能吸收领会精神,在进行宣讲和培训时机械地将文件内容传达给群众,而文件内容大都晦涩难解,推广效果甚微,农业技术不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五)农民对技术需求不足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在面向市场前需要经过多次的实践检验,但各地区的水文、气候和土壤情况有着不少区别,所以产品面世仍然存在较大难度。农业技术的应用群体包含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众,农业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较强,相比之下,农民群体基础薄弱,承受风险能力差,且农业技术成本较高。农民家庭土地规模较小,即使采用了农业技术,可

14、能成果不太理想,获得利润有限,降低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此外,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知识水平有限,靠天吃饭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充分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导致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同时,对农业新技术效果缺乏正确预期,会认为投入过高,又担心使用后效果不理想,所以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识淡薄会阻碍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四、对策和建议(一)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从开始研发到最终应用生产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发挥不同的作用。当一项新技术从研发成功到应用于农业生产,需要经过农业推广,增加新技术的曝光度,使其被大众熟知并接受,落实到应用。所以农业科研部门、技术

15、推广部门与技术应用主体之间能否顺利衔接直接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同时技术应用主体在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其他需求能否顺利传达到农业科研部门也很重要。因此,建立一个运行高效、衔接顺畅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此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业高质量法扎,所以运行机制要将农业农民包含其中,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整体运行机制。(二)拓宽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惠及整体的农业技术活动,一旦研发技术有重大突破,将会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所以首先应保持稳定的政府资金来源,引导投资增量向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院校等流动。还应激发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利益机制导向的投资诱因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前来投资,进

16、而促进研发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要鼓励各农业科研主体与国外机构合资,扩充研发资金实力,双方形成战略投资伙伴关系,还可以了解国外机构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对其进行学习、创新最后为我所用。最后鼓励中小农业企业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发展,从创业中心获得更多的融资,为中小农业企业科技创业创造条件,开辟多种渠道。同时,还可借助创业中心平台积极引导实力不够的农业企业与龙头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使中小企业有所依附,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到风险分摊、利益共享,实现多赢。(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壮大农业科研工作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促使科研机构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建立顺畅的人才培养渠道,对在校学

17、生进行重点培养,让其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科研工作,增加实训机会,毕业后便可直接对接到工作岗位,成为科研队伍强大的后备力量,实现科研队伍的年轻化。同时也要发挥人才互补优势,使政府机构和农业企业的优秀人才互通有无,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用,推动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各地区还应意识人才的重要性,制定优厚的人才待遇制度和人才引进政策,确保把本土人才留住的基础上吸引全国各地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他们减轻经济负担,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同时,还要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晋升渠道,对有突出贡献和优秀工作业绩的科研工作者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使其更有干劲,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四)创新农技推广方式首先可引进和使用高科技信

18、息化手段。现在农村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率较高,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已然不再适用。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推广,提高信息传递能力,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各种先进实用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咨询服务,使推广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为新技术设计宣传海报或视频以网络为媒介传播到农民群众当中,可以帮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器,获得先手消息。并且推广的时间和场地不受限制,农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农业技术动态,避免因疫情影响带来的科技推广工作问题。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要重视教育培训的作用,要想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获得高效使用,高素质的推广人才队伍和有效的推广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应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强

19、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详细的理论知识,再以点带面辐射各市下面的区县,以此类推逐层带动,达到农业技术宣传的效果。同时,在推广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适应各地区不同的特点,推广人员要仔细研究解读各项技 热点探讨 129江苏商论2023.5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romoting High 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IAO Yu-jun,HU Ying-y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

20、t,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Heilongjiang)Abstract:Since the economy entered the New Normal,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been strength-ened year by year,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engine to promote econom

21、icdevelopment.With the proposa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two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of discussion.Promoting development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veraging the powerful role of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accelerate the

22、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facilitate the achievement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motion,and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which restrict the role o

23、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hinde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e.Therefore,this article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hich helps to fully play the promoting role of scienti

24、fic an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soon as possible.Key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griculture;High quality development术和文件,创新多种培训方法,将理论知识化繁为简,用便于理解和沟通的方式对农民群众进行推广。(五)激发农民的内在需求首先,应为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对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机器的普通农民或农业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减轻应用主体的经济负担。同时提

25、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在使用期间安排农技工作人员定向辅导,规范农业技术应用流程,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有利于提升应用主体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信任程度。此外应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完善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相关体系,促使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进而形成对农业技术的规模化需求,用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业增效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最后,要加强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教育,对农民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素养教育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专业性,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科技兴农意识,转变传统思想,激发对农业技术的自主需求,提高农业技术的应用水平。当前,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到转型关键时期,应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激活农业发展

26、新动能,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当前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科技创新机制运行不顺畅、研发资金来源单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推广方式落后和对技术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应采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科技推广方式、激发农民的内在需求几项举措,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注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课题组,刘定平.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4):95-106.蔡东林.聚焦科技强农 聚力提档升级 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县域样板”J.江苏农机化,2020(05):42-44.李周,温铁军,魏后

27、凯,杜志雄,李成贵,金文成.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专家深度解读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J.中国农村经济,2021(04):2-20.Kibet S,Nyangito M,Macopiyo L,et al.Tracing innovationpathways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and social capital onLaikipia Maasai Group Ranches,KenyaJ.Pastoralism,2016,6(1):16.Petridis N E,Digkas G,Anastasakis L.Factors affecting inn

28、ova-tion and imitation of ICT in the agrifood sector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8,8(4):351-365.Santos D F,Basso L F,Kimura H,et al.Eco-innovation in theBrazilian sugar-ethanolindustry:a case studyJ.Brazilian Jour-nal of Science&Technology,2015,2(1):554-568.Struik P C,Kuyper T W.Sustainable i

29、ntensification in agri-culture:the riche shade of green.A reviewJ.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7,37(5):239-246.Joffre O M,Klerkx L,Khoa T N D.Aquaculture innovation sys-tem analysis of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in shrimpfarmingJ.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8,3

30、8(3):34.Levy M A,Lubell M N.Innovation,cooperation,and thestructure of three regional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networks inCaliforniaJ.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8,18(4):1235-1246.黄瑞森.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以机械化为导向 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J.现代农业装备,2017(05):1.11?吴思,曾衍德,许正斌,金书秦.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理念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24-27.12?吴雪莲,张俊飚,丰

31、军辉.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与农业经济增长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7):79-86.13?王燕,刘晗,赵连明,黎毅.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18,34(06):12-23.14?刘畅,郭一迪,马国巍.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4):81-88.15?王兴国,曲海燕.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J.学习与探索,2020(11):120-127.16?李勇辉,白利鹏.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6):63-69.17?刘高田.浅谈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广东蚕业,2020,54(04):92-93.18?孙生阳,孙艺夺,胡瑞法,张超,蔡金阳.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4(06):25-34.热点探讨 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