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_范陈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748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_范陈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_范陈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_范陈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13747/ki.bdxyxb.2023.02.011摘要:辽代身后恩宠形式有:追赠官爵、赐谥,辍朝临吊,敕撰墓志、遣使主持丧仪、赗赠,树碑立祠、绘像及陪葬皇陵、官给葬具、官其子孙、配享等。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在具体形式上主要承袭唐制又受宋制影响,而在具体施行时又呈现出辽代特色,如享受赐谥、陪葬皇陵待遇的条件相比唐宋更加苛刻,临吊待遇表现了辽代女性可以参预政治的特色。辽代身后恩宠制度肯定了身故之人生前的功绩,表彰并安抚拉拢了身故者所在家族,减少了影响辽朝统治的潜在因素。同时,因为辽代身后恩宠制度滥用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关键词:辽代;宋代;身后恩宠制度中图分类号:K246.1文献标

2、志码:A文章编号:16742494(2023)02007310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范陈鑫,张宏利(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收稿日期:20221008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古代辽宁官民海洋观念研究”(L20AZS001);渤海大学海洋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环渤海地区人群海洋认知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范陈鑫(1998-),男,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辽金史。唐宋统治者往往因大臣或宗室去世而施恩宠于其身或其子孙,进而形成身后恩宠制度。相比之下,契丹族无此制度,在其建立辽朝后,辽朝开始将唐宋身后恩宠制度引入并与契丹文化习俗相

3、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身后恩宠制度。辽代统治者对勋贵的身后恩宠主要有临吊、赠官、赠爵、赠谥、辍朝、赗赠、遣官主持丧仪、敕命官员撰写墓志、陪葬皇陵等形式。这些身后恩宠既是对身故之人的肯定和褒奖,又是对其他臣子的一种激励,使其忠于王事。实际上,可以将辽代身后恩宠制度视为激励酬奖中的一种,据此可将辽代的激励酬奖措施分作生前酬奖措施和身后激励酬奖措施,已经有研究者关注于此并取得一些成果。张国庆率先对辽代生前酬奖激励措施进行专门性研究,他主要归纳了辽代生前激励措施的功能与特色,将其特色总结为“功褒过贬,奖惩分明”“军功为主,兼及其他”“论功行赏,奖项有别”三点,并指出辽代的生前激励机制主要有

4、“笼络人心,鼓舞斗志”“树立样板,供人习仿”以及“彰德明道,清风正气”三个方面的功能1。关树东在此基础上,对该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将辽代的激励酬奖措施分为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大类,据 辽史 逐一列举辽代生前激励酬奖、身后激励酬奖举措。他特别指出辽代生前激励酬奖措施主要是非制度性措施,身后激励酬奖措施则主要是制度性措施2。学者们对辽代身后恩宠的具体措施也有较深入研究。张国庆对辽代皇帝遣使为大臣治丧这一身后恩宠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他将辽代统治者遣使为臣下治丧分为八个具体类型,并结合现有的石刻资料与史籍对每种类型都进行了逐一探讨。他认为辽代统治者为臣下遣使治丧是汉文化与契丹文化糅合在一起的产物,遣使

5、治丧既是辽统治者治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也彰显了君臣间的人情味3。蒋金玲将辽代荫补分为常荫和难荫两大类型,难荫属于统治者给与殁于王事者子孙官职,属于辽代身后2023 年 3 月保 定 学 院 学 报Mar.,2023第 36 卷第 2 期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Vol36 No273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恩宠措施官其子孙一项,并指出辽代恩荫出仕官员的政治前途较宋金两代恩荫出仕官员的政治前途更为光明4。李月新对辽代官员谥号的赠赐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由于未见辽代私谥的有关资料,故其所探讨的对象是辽代的官谥,主要对辽代官员谥号的概况、特点以及相关影响作了探

6、讨。其后列举出已知辽朝获得谥号人员的名单并加以分析,得出辽代谥法既受唐宋之影响,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结论,谥法制度为维护辽代政权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5。除此之外,她还专门探讨了辽代的官赙制度,经考证后认为辽代官赙制度起始于辽太祖时期,既承袭于中原王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辽代的官赙以金银钱币、牲畜马具以及木制小帐等葬具为主,官赙的具体内容体现了辽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契丹民族特色。辽代官赙制度起到了维护宗室、抚慰官员及稳定政权的作用6。崔学霞对辽朝辍朝制度的渊源、内容特点、管理机构等进行了探究,并列出了目前已知辽朝享受辍朝待遇人员的名单7。李忠芝博士学位论文探讨了辽代的封爵制度,其中部分内容涉及

7、到辽代身后恩宠中追赠爵位一项,但其只列举了辽代官员死后被追赠爵位的例子,并未对辽代追赠爵位的措施进行专题研究8。高云宵专门考察辽代的赠官制度,经过考辨后认为辽代身后赠官始于太宗时期,对辽朝赠官制度的来源发展、赠官类型及赠官对象、管理赠官的机构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纳了辽朝赠官制度的特点、意义及局限性9。总的来说,部分学者探讨了辽代生前恩宠措施,对其措施及特点已经作了较为完备的归纳总结,但对各项生前恩宠措施只是稍举其例而未作详细的探究,另有部分学者着重研究了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对某项身后恩宠措施的渊源、施行情况、特点及作用都作了详细的探究,但还未有学者系统归纳辽代的身后恩宠制度。有鉴于此,本文拟利用

8、出土石刻材料并结合相关史籍对辽代身后恩宠制度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探究,在总结出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各种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的渊源、发展、特点及作用,揭示出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实际施行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一、辽代身后恩宠形式根据相关史籍和出土的辽代石刻,可以将辽代身后恩宠的形式大体分为五类:追赠官爵、赐谥,辍朝临吊,敕撰墓志、遣使主持丧仪及给予赗赠,树碑立祠、绘像,陪葬皇陵、官给葬具、官其子孙、配享。不同形式的身后恩宠,其确立的时间和适用人群都不尽相同,但确立时间大都集中在辽代初年,适用人群主要为契丹人和汉人。(一)追赠官爵、赐谥1.赠官据 辽史 记载,辽代至迟在太宗时期即有赠官于去世大臣

9、的举措。会同二年(939)汉人重臣赵思温去世,“上遣使赙祭,赠太师、卫国公”101379。辽代石刻对此有很多记载,如 耶律琮神道碑 载“大契丹国推忠奉国佐运功臣、镇国军节度使、华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赠兼政事令”1156,据此可知耶律琮(即耶律合住)去世后,辽太宗赠予其政事令的官职以示恩宠。耶律琮是太祖从孙,身份较为尊贵,死后获赠政事令的官职当与这一身份关联极大。辽代前期著名汉臣韩匡嗣的墓志载其去世后被“赠尚书令”1223,辽史 则载:“乾亨二年(980),改西南面招讨使,卒。睿智皇后闻之,遣使临吊,赙赠甚厚,后追赠尚书令。”101361王师儒墓志 载其去世后被“赠武定军节度使、

10、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诏赠太子太师后以恩赠武定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赠侍中”11645、647,可知王师儒去世后先被追赠为太子太师,后又加赠武定军节度使、同中门下平章事,最后又加赠侍中衔。王师儒先后被三次追赠官职,身后恩宠不可谓不优厚,这在有辽一代实属罕见。综上可知,辽代赠官对象主要包括宗室和当朝重臣。追赠的官职既有节度使为代表的军职,也有三公、尚书令等地位极高的虚职,且同一人追赠的官职也不限于一种。2.赠爵学界多认为辽代封爵制度始于辽太宗时期,太祖时期虽有类似的封爵的封号现象,如诸弟之乱时74安端妻子粘睦姑向太祖密告叛乱有功而被封为“晋国夫人”105,但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封爵

11、制度。辽太宗于会同元年(938)下诏“群臣高年有爵秩者,皆赐之(冠带)”101008,会同九年(946)辽太宗率军攻后晋,战事不利时,太宗勉励大将高模翰“朕凭高观两军之势,顾卿英锐无敌,如鹰逐雉兔。当图形麟阁,爵貤后裔”,后高模翰大败晋军,太宗履行承诺“封悊郡开国公”101378。这两条史料说明辽太宗时期已形成正式的封爵制度。辽景宗于保宁四年(972)“追封萧思温为楚国王”10100,知辽代爵位既授予在世之人又追封身故之人。辽代石刻关于赠爵的记载颇多,沙姑墓志 载“故驸马赠卫国王”1127,可知作为驸马的沙姑去世后被追封为卫国王。赵德钧妻种氏墓志 载“辽故赠齐王故魏国太夫人、赠秦国夫人种氏”1

12、121,投降于辽朝的赵德钧不仅自己死后被追赠为齐王,妻子种氏死后也被追封为秦国夫人。耶律宗允墓志 载其“诏追封郑王”11321,耶律宗允作为景宗第三子耶律隆庆之子、兴宗的堂兄弟,属于宗室重臣,死后得以封为一字王。辽代死后赠爵的对象既有降臣又有宗室后族重臣,还包括重臣妻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不是重臣去世就一定会被追赠爵位,辽代著名汉臣韩匡嗣和其子韩德让去世后均未获得赠爵,二人本传及墓志铭均未发现他们去世后获赠爵位的记录。根据李忠芝对辽代获封爵位之人的梳理8,可以推知赠爵在辽代是极为难得的身后荣耀,非皇族后族或原本为一方诸侯者难以获得。3.赐谥根据已有材料可知,辽代至迟在太宗时期就已开始施行赐谥

13、,耶律倍死后“太宗改葬于医巫闾山,谥曰文武元皇王”101335。已出土的石刻材料有不少对谥号的记载,韩德让墓志 载其去世后“赠尚书令,谥文忠”13,另据韩德让本传载“薨,年七十一。赠尚书令,谥文忠”101423。赐谥“文忠”是辽朝对其功勋的极大认同,也是对其所在韩氏家族的安抚和拉拢。耶律庆嗣墓志 言:“大辽尽忠平乱功臣、兼侍中、赠中书令、谥贞愍耶律公墓志铭并序。”“将葬请谥,礼官曰,公之行可迹,按谥法云,图国忘死曰贞,佐国遭忧曰愍,遂以贞愍合而赗之”11456-457。耶律庆嗣(即耶律仁先之子挞不也)本传载其谥号为“贞悯”101538。耶律庆嗣既是辽朝宗室道宗朝重臣耶律仁先之子,又殁于王事,辽

14、道宗为表彰其功勋,树立忠于王事的榜样,特赐谥“贞愍”。梁援墓志 载“诏赠侍中,谥曰忠懿”11519,梁援去世于乾统元年(1101),生前曾多次出使宋朝,充当宋朝使者馆伴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天祚帝赐其谥号“忠懿”有酬奖其在外交上功劳的意味,亦有在即位之初通过赐谥收买人心稳定统治的意图。(二)辍朝临吊1.辍朝辍朝亦称罢朝,即有重要人物去世时,皇帝下令取消朝会以示重视和恩宠。目前已知辽代最早的辍朝为神册三年(918)于越耶律曷鲁去世,辽太祖“震悼久之,辍朝三日”1013。辽代皇帝此后时有因大臣去世而辍朝的举措。耶律宗政墓志 载其去世后,辽道宗“辍视朝者五日”11307。耶律宗政为辽

15、兴宗兄弟,道宗皇帝因他去世感到异常悲痛,下诏辍朝五日以示重视。耶律仁先墓志 言“皇上闻讣震悼,辍朝三日”11354,耶律仁先作为道宗朝战功赫赫的名将,道宗对其去世感到异常悲痛,为此辍朝三日。萧袍鲁墓志 记载其去世后“上闻讣震悼,特为辍朝”11424,但崔学霞认为,萧袍鲁去世之时辽道宗并未辍朝,其墓志记载皇帝为其辍朝只是一种溢美之词7。辽朝皇帝为之辍朝之人多为宗室后族,但也有部分汉人重臣去世后获得了辍朝的待遇。有辽一代,去世后获得辍朝待遇的大臣仅有二十三人(萧袍鲁除外)7,说明辍朝是辽代大臣去世后极为难得的殊荣,甚至有人在其先祖去世后为表恩宠,不惜虚构皇帝曾为先祖辍朝7。2.临吊辽代临吊可分为天

16、子(皇太后)临吊和遣使临吊,天子临吊即皇帝亲临葬礼以示哀悼,遣使临吊即皇帝等派遣使者参加葬礼。辽史 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不多,萧孝忠去世后“葬日,(上)亲临,赐宫户守冢”101418,耶律弘古去世后“丧至,(上)亲临奠焉”101527,韩匡嗣去世“睿智皇后闻之,遣使临吊”101361。出范陈鑫,张宏利: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75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土的墓志对此记载也较少,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 载“三圣临丧,戚荣有恸”11249,墓主为辽景宗之女,辽兴宗重熙年间去世,其在兴宗时期辈分极高、身份极为尊贵,所以才会在其去世后享受到“三圣临丧”,即皇帝、皇太后、皇后共同亲临葬礼的殊荣。据此可言,

17、只有功勋极高的大臣或地位极为尊贵的宗室去世后方有机会获得临吊的待遇。(三)敕撰墓志、遣官主持丧仪及赗赠1.敕撰墓志敕撰墓志即由皇帝指定官员为去世之人撰写墓志,一般来说受皇帝指派撰写墓志之人都是当时文采出众之人。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去世之人地位越高,撰写墓志之人的地位也越高。奉敕撰写的墓志往往会在开头写上“某某奉敕撰”,如耶律宗教去世于兴宗重熙年间,其是兴宗之兄,身份尊贵,故兴宗敕命地位较高的张嗣復为其撰写墓志,耶律宗教墓志 言:“枢密承旨张嗣復奉敕撰。”11750耶律宗政墓志 载“翰林学士王寔奉敕撰”11305,王寔才华横溢且地位不低,所以道宗才指定其为去世的耶律宗政撰写墓志。韩德让墓志

18、记载其墓志由时任枢密使“刘晟奉敕撰”13,这种情形实属罕见。这应与对辽代政坛影响颇大的韩氏家族有极大的关联,韩氏家族“拜使相者七,任宣猷者九,持节旄,绾符印,宿卫交戟,入侍纳陛者,实倍百人”11204。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由皇帝敕命撰写的墓志都会在墓志开头带有“奉敕撰”之类的字眼,有的仅仅只用“撰”而不用“奉敕撰”,如道宗朝的尚父、于越耶律仁先的墓志就署名为“赵孝严撰”11352。2.遣官主持丧仪有辽一代,皇帝遣官主持丧仪的现象较为常见,张国庆曾对此作过专门性的探讨3。陈国公主墓志 载“特遣使臣,速营葬事”11154,陈国公主作为辽代宗室,其去世后辽圣宗派遣使臣主持其葬礼相关事宜。冯从顺墓志

19、载“命上京副留守邢公定发引之仪,中京度支副使李公备幽穸之礼”11170,不仅记载了皇帝派遣大臣为墓主冯从顺主持丧仪,还详细记载了所遣大臣的姓名与官职。萧义墓志 记载“具仪祭引,则中大夫、守鸿胪少卿、充史馆修撰韩纲承诏以领之。备礼窀穸,则中大夫、大理少卿张公孝奉命之”11624,萧义去世后,天祚帝派遣大臣韩纲、张公孝为其营办葬礼相关事宜。从现有的辽代石刻资料来看,辽代皇帝遣使主持丧仪、营办葬礼的现象非常普遍,无论是宗室后族还是汉臣去世后获得皇帝遣使营办葬礼待遇的都不在少数。3.赗赠赗赠亦称赙赠,即朝廷给予钱帛等用来营办丧事,一般是由朝廷指派的主持丧仪的官员带去。宋制“凡近臣及带职事官薨,非诏葬者

20、,如有丧讣及迁葬,皆赐赙赠,鸿胪寺与入内内侍省以旧例取旨”142907,即官员去世,朝廷都要给予财物以营办丧事,后渐渐演化到官员近亲去世也会给予财物营办丧事。辽史 虽未明确记载辽代赗赠的有关规定,但辽制应与宋制类似。辽史 中关于官员去世,其家人获得赗赠的记载有多处。萧普达从兴宗讨伐西夏“中流矢,殁于阵,帝闻,惜之,赙赠加厚”101506,道宗时大臣刘伸去世“上震悼,赙赠加等”101559。这表明辽代不仅有赗赠之制,而且不同地位的官员去世有与之相对应的赗赠规制。辽代赗赠之制在石刻中也有颇多反映,韩瑜墓志 载“皇帝以阶爵未峻,赗赠有加”1194,韩瑜是韩知古之孙,地位尊贵,在与宋军作战中身中流矢不

21、幸去世,辽圣宗对其赗赠有加以示恩宠。耿延毅墓志 载其去世后“特赐白金二十斤、布帛三百段、钱二十万、衣三袭,充赙赗焉”11160。王师儒墓志 载:“赙赠赐物若干,特异等辈。”11647可以看出辽代确实已形成了一套规制严格的赗赠制度。(四)树碑立祠、绘像1.树碑立祠树碑即统治者为已去世的官员树立石碑并刻字以纪功勋。据 辽史 记载,辽代官员去世后享受到树碑的有耶律曷鲁和耶律屋质。耶律曷鲁常年跟随太祖东征西讨,助太祖成就霸业,立有不世之功,去世后“(太祖)诏立石纪功”101348。耶律屋质先是在世宗与耶律李胡争夺皇位过程中立有大功,成功使世76宗与李胡化干戈为玉帛,后又提前预知察割谋反,为稳定辽朝统治

22、立下了汗马功劳。后道宗为表彰屋质的功勋,特下诏“树碑以纪其功云”101388。有辽一代,死后树碑者寥寥无几,说明死后树碑是难得的身后恩宠,非立有大功者不授。立祠即设立祠庙祭祀去世的功臣。辽史 记载死后享受到立祠待遇的官员仅有耶律曷鲁、耶律屋质、耶律休哥、姚景行四人。耶律曷鲁为辽朝的建立立下了巨大的功勋,“清宁间,命立祠上京”101348。耶律屋质不仅平息了世宗与李胡的皇位之争还识破了察割的谋乱,故死后也被道宗“诏上京立祠祭享”101388。耶律休哥则是辽景宗与辽圣宗时期的名将,曾率军在高梁河、岐沟关及君子馆三次大战中大败宋军,为稳定辽朝江山社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辽圣宗在休哥去世后“诏立祠南京”

23、101433。姚景行为辽朝著名汉臣,为官清廉正直且在重元之乱中率军勤王,故去世后亦被辽道宗“诏为立祠”101544。需要注意的是,耶律曷鲁和耶律屋质去世后都同时享受到了树碑立祠这两种身后恩宠。辽史 记载有辽一代享受到树碑立祠待遇的官员仅有上述几位,由此可见树碑立祠这两项褒奖措施是辽代极为难得的身后恩宠。2.绘像绘像即统治者命人为功臣画像并展示于某处以示表彰。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将跟随其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绘像于凌烟阁以示表彰,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人既包括当时在世的房玄龄等人,也包括早已去世的秦琼等人。辽朝也仿照唐朝对功臣进行绘像,辽朝绘像之功臣既有在世之人,如太

24、宗攻后晋时,曾勉励大将高模翰“当图形麟阁,爵后裔”101378,说明辽太宗时期已有给功臣绘像的举措。道宗朝名将耶律仁先曾在平定耶律重元之乱中立有大功,道宗“诏画 滦河战图 以旌其功”101537。亦有去世之人,如萧岩寿、耶律撒剌等五人因反对耶律乙辛相继受迫害而死,天祚帝继位后为表彰铭记这五位忠臣,特下诏将这五人“绘像宜福殿”101564。据此可知,绘像是一种极为难得的身后恩宠。(五)其他形式1.陪葬皇陵辽代一般只有宗室后族才享受陪葬皇陵的待遇,但极少数功勋卓著的汉臣也可陪葬皇陵。辽景宗第四子耶律隆庆去世后“葬医巫闾山”101089,萧阿剌死后“葬乾陵之赤山”101493。又 耶律宗政墓志 载“

25、备卤簿之仪,归葬于乾陵”11308,耶律宗教墓志 载“附葬于乾陵之西麓”11750,耶律宗政与耶律宗教二人俱为辽代宗室,去世后也都陪葬于乾陵。韩德让墓志 言“陪葬于乾陵之侧”“陪葬于乾陵之乙地”13,另据韩德让本传“建庙乾陵侧”101423。辽代陪葬皇陵之人绝大多数为契丹人,韩德让作为汉人能够陪葬乾陵实属罕见,一方面是因为他功勋卓著、地位特殊,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被赐名耶律隆运隶属于横帐季父房,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为辽代宗室。2.官给葬具官给葬具,即由朝廷提供丧葬用具。耶律良去世“帝嗟悼,遣重臣赙祭,给葬具”101539,清宁二年(1056),重臣杜防去世,道宗下诏“官给葬具”101460。萧德温墓志

26、 载“凡殡葬所须,并从官给”11372,韩德让墓志“官给丧具,葬陪陵所”13。3.官其子孙宋代大臣去世后,朝廷往往会授予其子孙官职,辽代大臣去世后亦可享受官其子孙的待遇。统和九年(991),辽圣宗下诏“有殁于王事者官其子孙”10153,开泰八年(1019),圣宗又诏“录征高丽战殁将校子弟”10208。具体史例如耶律那也“上以其父斡死王事,九岁加诸卫小将军”101522,这表明辽代官员去世可享受到官其子孙的待遇。4.配享配享亦称配飨,即大臣祔祀于帝王宗庙。辽太祖为表彰忠臣耶律欲稳,特下诏以其立有大功的祖范陈鑫,张宏利: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77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父台押“配享庙廷”1

27、01352,这是有关辽代配享的最早记录。这说明至迟在辽太祖时期,辽代已有配享之制,再结合“太尉乌者薨,诏配享圣宗庙”10279,足可说明配享也是辽代统治者给予大臣的身后恩宠措施之一。二、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的特征辽代身后恩宠制度承袭唐宋之制,但在唐宋之制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使得辽代恩宠制度既承袭唐、受到宋的影响,又有辽代自身的特色。(一)承袭唐而受宋影响唐代身后恩宠制度一般被称为优制,主要有辍朝、赐谥、赗赠、临吊、追赠官爵、遣使治丧、官给葬具、敕撰墓志、陪葬皇陵、配享、树碑绘像等具体措施,唐代对官员的身后恩宠已形成一套严密的制度,“凡职事官薨卒,有赙赠、柳翣、碑碣,各有制度”151830。宋代身

28、后恩宠的具体措施与唐代类似,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身后恩宠形式。辽朝建立后,十分注重吸收中原文化,太祖七年(913)“定吉凶仪”109,而身后恩宠制度正好包含于凶礼之中,辽朝仿照唐宋之制逐步建立起了一项严密的身后恩宠制度。辽代的身后恩宠制度主要是从具体形式上承袭唐宋之制。关于辍朝,唐代规定“文武三品以上官薨卒皆为辍朝”,后又进一步规定为“文武三品以上。非曾任将相及曾在密近,宜加恩礼者”16472给予辍朝,即三品以上官员去世或未担任过将相职务但曾在御前工作过,应该示以恩宠的文武官员去世后才能获得辍朝的待遇。宋代对于辍朝的规定为“文武官一品、二品丧,辍视朝二日,于便殿举哀挂服。文武官三品丧,辍视朝一日

29、,不举哀挂服。然其车驾临问并特辍朝日数,各系圣恩葬日辍视朝一日,皆取旨后行”142903-2904,即三品及以上官员去世才能享受辍朝的待遇,且品级越高所享受的辍朝日期也越长。虽然目前还未发现有关辽代辍朝之制的明确记载,但通过梳理史料发现,辽代死后享受到辍朝待遇之人绝大多数是高官显贵,这说明辽朝辍朝之制与唐宋之制基本相同,即三品及以上官员去世才可享受辍朝待遇。关于赐谥,唐朝规定“议谥:职事官三品已上,散官二品已上,佐史录行状,申考功勘校,下太常拟谧讫,申省议定奏闻”17396,可见唐代只有职事官三品以上及散官二品以上才有资格获得谥号,谥号由太常寺负责拟定并经过三省上奏给皇帝,由皇帝最终裁定,整个

30、给谥程序一般为请谥拟谥议谥定谥赐谥,所赐谥号既有单字也有二字,且单字谥号与二字谥号都较为普遍。宋朝对赐谥的规定为“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薨,赠官同。本家录行状上尚书省,考功移太常礼院议定,博士撰议,考功审复,判都省集合省官参议,具上中书门下宰臣判准,始录奏闻。敕付所司即考功录牒,以未葬前赐其家。省官有异议者,听具议闻。蕴德丘园,声实明著,虽无官爵,亦奏赐谥曰 先生”142913,即王公和三品以上职事官去世才可享受赐谥的待遇,这与唐制类似,但又额外规定若有身无官爵却声名卓著者去世亦可赐谥,所赐谥号以二字为主,单字谥号极少。整个赐谥流程也与唐制类似,都是先由逝者家属报请尚书省,由太常寺考逝者行状拟定

31、谥号,再交由皇帝和大臣审议,经讨论通过后方可赐谥。虽然目前还未发现对辽代赐谥之制的详细记载,但仍可从“太常议行”11307、“太常考行”11321等只言片语之中窥得一角,辽代赐谥也应如唐宋一般,由太常寺负责拟定谥号,再上报皇帝,由皇帝裁定,所赐谥号也一如宋制,以二字谥号为主,单字谥号极少。对于赗赠之制,唐代有详细规定“诸职事官薨卒,文武一品,赙物二百段,粟二百石;二品物一百五十段,粟一百五十石从九品物十段”18,唐代赗赠以粟米、布帛为主,不同品级的官员死后均能获得数目不等的赗赠。宋代对于赗赠之制的规定为“凡近臣及带职事官薨,非诏葬者,如有丧讣及迁葬,皆赐赙赠,鸿胪寺与入内内侍省以旧例取旨”14

32、2907,即御前近臣及职事官去世都可由鸿胪寺和内侍省奉旨赐予赗赠,并规定了不同品级官员的赗赠明细,“其尝践两府或任近侍者,多增其数,绢自五百匹至五十匹,钱自五十万至五万,又赐羊酒有差,其优者仍给米麦香烛各有常数”142907,各级官员赗78赠数额均有规定,其中两府官员和近臣去世所获赗赠则往往更为优厚。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可知辽代赗赠内容与唐宋相似,也以粮食和布帛钱财为主。但在此基础上有所变化,即衣物和牲畜马具等也被列为赗赠内容6,各级官员去世都有相对应的赗赠数量。关于临吊,目前未见唐制的明确记载,史籍中只有对唐代皇帝(皇太子)临吊大臣的零星记载,但宋制却有明确记载,“宰相、枢密、宣徽使、参知政事

33、、枢密副使、驸马都尉薨,皆临幸奠酹,及发引,乘舆或再往”142902,虽只列出六种官员去世后可享受皇帝(皇太子)临吊待遇,但实际可享受皇帝临吊待遇的对象应远不止所列六种。按唐制,天子或皇太子临吊当乘四望车,唐制“凡天子之车四望车者,拜陵、临吊所乘也,制如安车,青油纁,朱里通幰,朱丝络网”“皇太子之车三四望车者,临吊所乘也”19511-513。宋制“明远车,古四望车也,驾以牛”143490,车辂名称相同,作用也应相同,即临吊、拜陵所乘,故宋代皇帝(皇太子)临吊也应乘四望车。按照 辽史 记载,辽代皇帝(皇太子)临吊,也一如唐宋之制乘四望车前往,“四望车,一名明远车,拜陵,临吊则用之。金饰,青油鞶朱

34、里通幰。驾牛,余同安车”“皇太子车辂四望车,吊临用之。金饰,紫油纁通幰。驾一马”101002,1004,由此可推知辽代临吊之制应当类似于唐宋之制。对于追赠官爵,唐代未有明确记载,但宋代之制却有明确记载,“文武朝官、诸司使副、禁军及藩方马步都指挥使以上,父亡皆赠官临时取旨”144083,不仅官员自身可被追赠官爵,其父祖兄弟等亦可被追赠官爵。目前未见有关辽代追赠官爵之制的详细记载,但根据石刻材料及史籍可知辽代所赠官爵与唐宋相似,而且一般存在宗室后族追赠爵位,汉臣追赠官职的规律6。辽代其余的身后恩宠形式基本都可以溯源至唐宋时期。(二)自身特色辽代身后恩宠制度虽承袭唐制、受宋影响,但并不完全照搬唐宋之

35、制,辽朝在承袭唐宋身后恩宠制度的基础上,又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合时宜的改进并形成了自身特色。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的自身特色主要体现在赐谥、临吊、陪葬皇陵三种形式上。1.赐谥特色前文已经根据唐宋时期三品及以上官员去世才可享受赐谥待遇的制度推断出辽代官员去世后获赐谥号的门槛,即三品及以上官员去世才可获赐谥号。但根据李月新的统计,目前已知辽代获赐谥号的大臣不过数十人5,这与辽代二百余年的国祚极不相称,说明官员生前品级三品及以上只是获赐谥号的条件之一,官员去世后是否获赐谥号还应有其他条件,但具体是何条件目前还未知。辽代谥号除获赐条件与唐宋不尽相同以外,获赐谥号人群也极具特色。根据现有石刻材料及史料可

36、知,辽代获赐谥号之人以契丹人为主,汉人为辅。还可按照时间进一步划分,即辽圣宗之前获赐谥号之人均为契丹人,直至辽圣宗朝才出现汉人韩德让获赐谥号的情况,但韩德让某种程度也可被视为契丹人。圣宗朝之后才普遍出现汉人获赐谥号的情况,这与辽朝于圣宗时期进入平稳期有着密切关联,从这时起汉人在辽朝越来越受重视,汉人担任高官显宦者较多。另外,可以看出辽代首先是宗室获赠谥号,再是后族开始获赠谥号,最后则是汉人逐渐获赠谥号,这说明辽代谥号制度率先在宗室之中推行,然后再逐步推行至后族和汉人之中。从获赐谥号难易程度来看,契丹人获赐谥号难度要小于汉人。总的来说,辽代官员去世后能否获赐谥号与其民族出身有极大关系,这与唐宋时

37、期大多只考虑官员生前品级的赐谥之法大为不同。2.临吊特色临吊也带有鲜明的辽代特色,辽代临吊制度最突出的特色即是皇后或皇太后均可单独派遣使者前往逝者家中临吊。前述已经提到辽代临吊分为皇帝(皇后、皇太后)亲临和皇帝(皇后、皇太后)遣使临吊,唐宋时期则一般只有皇帝(皇太子)临吊和皇帝遣使临吊,皇太后临吊的现象一般是出现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20,但即使是皇太后临朝听政之时的临吊也未有直接记载。但辽代却不同于唐宋,范陈鑫,张宏利: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79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前文已提到 辽史 明确记载韩匡嗣去世,睿智皇后遣使临吊,根据墓志又可知秦晋国大长公主去世,三圣临吊,两相结合可推知辽

38、代除皇帝外,皇后及皇太后也可遣使临吊或亲自临吊。唐宋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后宫极难干预政事,故一般不会出现皇后或皇太后遣使临吊的情况。但辽朝受儒家文化影响相对较浅,建国后还保留了不少契丹民族的习俗,女性也可参与政事,且女性在辽代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淳钦皇后和睿智皇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故辽代会出现皇后(皇太后)单独遣使临吊或亲自临吊的现象,这是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的一大特色。3.陪葬皇陵特色唐宋时期陪葬皇陵的人物主要有皇帝妃子、外姓功臣、宗室三类,而根据现存的史料来看,辽代陪葬皇陵的人物则主要是宗室及后族两类,萧阿剌死后“帝乃优加赙赠,葬乾陵之赤山”101493,耶律隆庆去世后“葬医巫闾山”

39、101089,医巫闾山是辽代皇陵所在地,葬于医巫闾山即是陪葬皇陵。兴宗母亲钦哀皇后去世后“葬庆陵”10290。上述所举均为宗室或后族死后陪葬皇陵的例子,但辽代也有非宗室或后族之人去世后享受到了陪葬皇陵的待遇,韩德让死后“陪葬于乾陵之侧”“陪葬于乾陵之乙地”13。韩德让能够陪葬皇陵与其被赐姓耶律、纳入辽国宗室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已经被归属为契丹宗室,故其死后陪葬皇陵仍然属于上述两类情况之一。三、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的作用辽代的身后恩宠制度在辽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是对身故之人本身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肯定表彰了身故之人身前的功绩;二是对身故之人所在家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三是对形成忠君爱国、忠于王事

40、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滥用身后恩宠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首先,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对身故之人本身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影响。辽朝对身故之人实行的一系列恩宠措施,既是统治者对身故之人在世时所创功绩的肯定和赞赏,对身故之人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荣耀,故朝廷对身故之人的身后恩宠大都会被记载在墓主人的墓志铭之上,以从侧面显示夸耀墓主人生前的功绩。辽史 一般也会记载某人所获身后恩宠中较为珍贵难得的部分,萧孝穆去世后“追赠大丞相、晋国王,谥曰贞”101466。若身故之人在世期间不仅未对辽朝作出贡献,反而四处贪污搜刮,既损害了朝廷的威望又使得民怨沸腾,那此类人员死后往往难以得到较高规格的身后恩宠。若是犯

41、罪被处死的官员更是不可能获得身后恩宠,如道宗朝权臣耶律乙辛死后不仅未能获得任何身后恩宠,反而还被天祚帝“发冢,戮其尸”101636,其党羽耶律燕哥和张孝杰死后也未获得任何身后恩宠。由于政治斗争原因去世的官员,存在若干年后被统治者平反并追加身后恩宠的情况,如萧岩寿、耶律撒剌等五人因得罪耶律乙辛被杀,天祚帝即位后为五人平反并追予相应的身后恩宠,且五人都被“绘像宜福殿”101564以示纪念。总的来说,辽代的身后恩宠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肯定和夸耀,墓志或本传往往会记载个人获得的身后恩宠。其次,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对身故之人所在的家族也有相应的作用。辽代最具代表性的契丹家族是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而汉人最具代表

42、性的家族则是玉田韩氏。耶律氏家族和萧氏家族作为辽代两大统治家族,辽朝的天下也是他们的家天下,故享受到的身后恩宠也最为优厚。玉田韩氏则是辽代重要的政治家族之一,属于辽朝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辅政家族,辽朝往往会在韩氏重臣去世后给予优厚的身后恩宠。辽代身后恩宠制度既是对身故之人本身地位和功勋的肯定,又是对其本人所在家族的一种极大的肯定和恩赐,表明统治者仍然重视该家族,该家族可继续安心为辽朝效命,继而达到了拉拢安抚该家族为其所用的目的。对该家族而言,身后恩宠也是种无上的荣耀,可以借此表明家族在统治者心中的分量,抬高本家族在世人眼中的地位,进而提高家族各方面的影响力,让家族得以享受更加长久的富贵。但随着

43、该家族权柄愈重,家族中人往往会逐渐变得居功自傲、专权跋扈,成为威胁辽朝统治秩序的潜在因素。80最后,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对整个辽朝的社会风气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原王朝提倡忠君爱国、事君如父,辽朝统治者吸收了此类统治方略,仿照唐宋之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身后恩宠制度,主要就是为了在境内形成忠君爱国、事君如父的社会风气,以达到巩固统治的作用。从施行效果来看,这一制度基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一,身后恩宠制度为辽朝民众树立了忠君爱国的榜样。如杨业被辽俘虏后“疮发不食,三日死”10132,辽朝不仅不在意其敌国将领的身份反而为其立祠,一方面是敬重杨业之忠,另一方面通过立祠这一身后恩宠措施树立忠君爱国榜样,起到教

44、化民众之作用。其二,身后恩宠制度起到了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的作用。忠孝之人去世获得优厚的身后恩宠直接表明了辽朝提倡并注重奖励此类人群的鲜明态度,进而越来越多的人就会争相效仿,以期死后可以获得辽朝给予的身后恩宠,因此就会逐渐形成社会道德的良性循环。天祚帝长子敖卢斡宁愿自己含冤而死也不愿意背叛国家,他在死前大义凛然地说“安忍为蕞尔之躯,而失臣子之大节”101341。可见,辽代身后恩宠制度对忠君爱国这一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三,身后恩宠制度能激励更多人争相效力于辽朝,辽朝可以趁此机会将有才能之士收入囊中,减少这些人为别有用心之人所用的可能性,进而减少社会上威胁统治的不稳

45、定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身后恩宠制度若被滥用则会对辽朝的社会风气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辽朝中后期党争严重,有些依附于权臣的贪赃枉法之徒生前不仅没有被绳之以法,去世后反而被朝廷给予优厚的身后恩宠,这时的身后恩宠制度就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一股不正之风。如耶律乙辛诬太子一案中的杨遵勖,杨遵勖在此案中不仅没有秉公执法替太子洗刷冤屈,反而唯唯诺诺“不敢正言”101613,导致皇太子最终含冤而死,但其不仅没有受到惩罚,死后还获得了“赠守司空,谥康懿”101613的身后恩宠。杨遵勖死后能获此殊荣固然与其是当时著名的能吏密切相关,但其在皇太子被诬案中的污点却是难以洗刷的,一个有重大污点的人死后都

46、能获赐殊荣,正直之士难免会因此感到心寒,甚至消极怠政、辞官归隐。这不仅会影响社会风气,也会削弱辽朝的统治根基。身后恩宠泛滥同时也会极大地增加辽朝的财政负担,任何一种身后恩宠措施都需要辽朝花费一定的物力财力来实现。结语辽代身后恩宠制度诞生于辽初,在具体形式承袭唐制且受宋影响,又呈现出一定的特色。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的具体形式有追赠官爵、赐谥,辍朝临吊,敕撰墓志、遣使主持丧仪、赗赠,树碑立祠、绘像及陪葬皇陵、官给葬具、官其子孙、配享五大类,这些身后恩宠形式基本上是承袭唐宋,而赐谥、临吊、陪葬皇陵三种身后恩宠形式则具有辽代自身特色。辽朝作为契丹民族建立的王朝,统治者自然会更加倾向于契丹人,这就导致获得赐

47、谥、陪葬皇陵等身后恩宠待遇的人员中契丹人多于汉人,契丹人获得同种身后恩宠的难度小于汉人是其特色之一。临吊这一身后恩宠则体现了辽代女性可以参预政治的特点。辽代身后恩宠制度不仅对身故之人本身是一种肯定和表彰,对其所在家族也是一种荣耀,是统治者拉拢安抚这些家族的重要手段,但这也助长了这些家族的嚣张跋扈。辽代身后恩宠制度还对辽代社会风气产生了重要作用,树立并表彰忠君爱国的榜样可以形成忠君报国的社会风气,但滥用身后恩宠也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参考文献:1 张国庆.辽代激励机制之特色与社会功能初探 J.天津社会科学,2006(6):140-143.2 关树东.辽朝皇帝酬奖

48、激励官员的非制度性措施举隅 J.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2015(5):99-110.3 张国庆.辽代丧葬礼俗补遗:皇帝为臣下遣使治丧 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90-95.4 蒋金玲.辽代荫补制度考 J.史学集刊,2010(2):44-49.范陈鑫,张宏利:辽代身后恩宠制度研究81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5 李月新.辽朝官员谥号赠赐初探 J.保定学院学报,2017(6):46-51.6 李月新.辽朝官赙考论 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3):73-77.7 崔学霞.辽朝辍朝制度研究 D.保定:河北大学,2014.8 李忠芝.辽代封爵制度研究 D.长春:

49、吉林大学,2016.9 高云宵.辽朝赠官研究 D.保定:河北大学,2021.10 脱脱.辽史 M.北京:中华书局,2017.11 向南.辽代石刻文编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2 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13 万雄飞,司伟伟.辽代韩德让墓志考释 J.考古,2020(5):111-120.14 脱脱.宋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77.15 刘昫.旧唐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5.16 王溥.唐会要 M.北京:中华书局,1955.17 李林甫.唐六典 M.北京:中华书局,2014.18 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

50、题组.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 M.北京:中华书局,2016:682-683.19 欧阳修.新唐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5.20 肖红兵.宋代官员卒葬制度研究:以哀荣与饰终为中心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Favors After Death in the Liao DynastyFan Chenxin,Zhang Hongli(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Bohai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13,China)Abstract:The for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