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章總則第一條爲加強財務管理,規範財務工作,促進企业經營業務發展,提升企业經濟效益,根據國家有關財務管理法規制度和企业章程有關規定,結合企业實際情況,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條企业會計核实遵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第三條財務管理基础任務和方法:(一)籌集資金和有效使用資金,監督資金正常運行,維護資金安全,努力提升企业經濟效益。(二)做好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認真做好財務收支計劃、控制、核实、分析和考评工作。(三)加強財務核实管理,以提升會計資訊及時性和準確性。(四)監督企业財産購建、保管和使用,配合綜合管理部定时進行財産清查。(五)按期編制各類會計報表和財務說明書,做好分析、考评工作。第
2、四條財務管理是企业經營管理一個关键方面,企业財務管理中心對財務管理工作負有組織、實施、檢查責任,財會人員要認真執行會計法,堅決按財務制度辦事,並嚴守企业秘密。第二章財務管理基礎工作第五條加強原始憑證管理,做到制度化、規範化。原始憑證是企业發生每項經營活動不可缺乏書面證明,是會計記錄关键依據。第六條企业應根據審核無誤原始憑證編制記帳憑證。記帳憑證內容必須具備:填制憑證日期、憑證編號、經濟業務摘要、會計科目、金額、所附原始憑證張數、填制憑證人員,復核人員、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收款和付款記帳憑證還應當由出納人員簽名或蓋章。第七條健全會計核实,根据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和會計業務需要設置會計帳簿。會
3、計核实應以實際發生經濟業務爲依據,根据規定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保證會計指標口徑一致,相互可比和會計處理方法前後相一致。第八條做好會計審核工作,經辦財會人員應認真審核每項業務正当性、真實性、手續完整性和資料準確性。編制會計憑證、報表時應經專人復核,重大事項應由財務負責人復核。第九條會計人員根據不一样帳務內容採用定时對會計帳簿記錄有關數位與庫存實物、貨幣資金、有價證券、往來單位或個人等進行相互核對,保證帳證相符、帳實相符、帳表相符。第十條建立會計檔案,包含對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它會計資料全部應建立檔案,妥善保管。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進行保管和銷毀。第十一條會計人員因工作變動或離職,必須
4、將本人所經管會計工作全部移交給接替人員。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必須有監交人負責監交,交接人員及監交人員應分別在交接清單上簽字後,移交人員方可調離或離職。 第三章資本金和負債管理第十二條資本金是企业經營关键資本,必須加強資本金管理。企业籌集資本金必須聘請中國註冊會計師驗資,根據驗資報告向投資者開具出資證明,並據此入帳。第十三條經企业董事會提議,股東會同意,能够按章程規定增加資本。財務部門應及時調整實收資本。第十四條企业股東之間可相互轉讓其全部或部分出資,股東應按企业章程規定,向股東以外人轉讓出資和購買其它股東轉讓出資。財務部門應據實調整。第十五條企业以負債形式籌集資金,須努力降低籌資成本,同時應
5、按月計提利息支出,並計入成本。第十六條加強應付帳款和其它應付款管理,及時核對餘額,保證負債真實性和準確性。凡十二个月以上應付而未付款項應查找原因,對確實無法付出應付款項報企业總經理同意後處理。第十七條企业對外擔保業務,按企业規定審批程式報批後,由財務管理中心登記後才能正式對外簽發,財務管理中心據此納入企业或有負債管理,在擔保期滿後及時督促有關業務部門撤銷擔保。第四章流動資産管理第十八條現金管理:嚴格執行人民銀行頒佈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根據本企业實際需要,合理核實現金庫存限額,超出限額部分要及時送存銀行。第十九條嚴禁白條抵庫和任意挪用現金,出納人員必須每日結出現金日記帳帳面餘額,並與庫存現金相核對
6、,發現不符要及時查明原因。財務管理中心經理對庫存現金進行定时或不定时檢查,以保證現金安全和完整。企业一切現金收付全部必須有正当原始憑證。第二十條銀行存款管理:加強對銀行帳戶及其它帳戶保密工作,非因業務需要不准外泄,銀行帳戶印簽實行分管、並用制,不得一人統一保管使用。嚴禁在任何空白协议上加蓋銀行帳戶印簽。第二十一條出納人員要隨時掌握銀行存款餘額,不准簽發空頭支票,不準將銀行帳戶出借給任何單位和個人辦理結算或套取現金。在每个月末要做好與銀行對帳工作,並編制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對未達帳項進行分析,查找原因,並報財務部門負責人。第二十二條應收帳款管理:對應收帳款,每季末做一次帳齡和清收情況分析,並報有
7、關領導和分管業務部門,督促業務部門積極催收,避免形成壞帳。第二十三條其它應收款管理:應按戶分頁記帳,要嚴格個人借款審批程式,借款審批程式是:借款人部門負責人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借用現金,必須用於現金結算範圍內各種費用專案支付。第二十四條短期投資管理:短期投資是指十二个月內能夠並準備變現投資,短期投資必須在企业授權範圍內進行,按現行財務制度規定記帳、核实收入成本和損益。第五章長期資産管理第二十五條長期投資管理,長期投資是指不準備在十二个月內變現投資,分爲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企业進行長期投資應認真做好可行性分析和認證,按企业審批許可權規定同意後,由財務管理中心辦理入帳手續。企业對被投資單位元沒有實際
8、控制權長期投資採用成本法核实;擁有實際控制權,長期投資採用權益法核实。第二十六條固定資産管理:有下列情況之一資産應納入固定資産進行核实:使用期限在十二个月以上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和其它與經營有關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於經營关键設備物品,單位價值在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2年。第二十七條固定資産要做到有帳、有卡,帳實相符。財務部負責固定資産價值核实與管理,綜合管理部負責實物記錄、保管和卡片登記工作,財務部應建立固定資産明細帳。第二十八條固定資産購置和調入均按實際成本入帳,固定資産折舊採用直線法分類計提,分類折舊年限爲:(一)房屋、營業用房30年(二)通訊設備、交通運輸設備3年(三)
9、電子電腦、辦公及文字處理設備3年(四)電器設備、安全保衛設備3年第二十九條已經提足折舊、繼續使用固定資産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固定資産,不再補提折舊。當月增加固定資産,當月不提折舊,當月減少固定資産,當月照提折舊。第三十條對固定資産和其它資産要進行定时盤點,每十二个月末由綜合管理部負責盤點一次,盤點中發現短缺或盈餘,應及時查明原因,並編制盤盈盤虧表,報財務部審核後,經總經理同意後進行帳務處理。第三十一條無形資産指被企业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資産,包含:專利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無形資産按實際成本入帳,在受益期內或使用期內按不短於期限攤銷。第三十二條遞延資産是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需要在以後年
10、度內分期攤銷各項費用,包含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産改良支出和攤銷期限超過十二个月,金額較大修理費支出。開辦費自營業之日起,分期攤入成本。分攤期不短於5年,以經營租入固定資産改良支出,在有效租賃期內分期攤銷。第六章收入管理第三十三條企业營業收入包含手續費收入、其它營業收入等。營業收入要嚴格根据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並認真核實、正確反应,以保證企业損益真實性。第三十四條營業收入要根据規定列入相關收入專案,不得截留到帳外或作其它處理。第七章成本費用管理第三十五條企业在業務經營活動中發生與業務有關支出,按規定計入成本費用。成本費用是管理企业經濟效益关键內容。控制好成本費用,對堵塞管理漏洞、提升企业經濟效益含
11、相关键作用。第三十六條成本費用開支範圍包含:利息支出、營業費用、其它營業支出等。(一)利息支出:指支付以負債形式籌集資金成本支出。(二)營業費用包含:職工工資、職工福利費、醫藥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住房公積金、保險費、固定資産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管理費、通訊費、交通費、招待費、差旅費、車輛使用費、報刊費、會議費、辦公費、勞務費、董事會費、獎勵費、各種準備金等其它費用。(三)固定資産折舊費:指企业根據固定資産原值和國家規定固定資産分類折舊率計算攤銷費用。(四)攤銷費:指遞延資産攤銷費用,分攤期不短於5年。(五)各種準備金:各種準備金包含投資風險準備金和壞帳準備金。投資風險準備金按年末長
12、期投資餘額1%實行差額提取,壞帳準備金按年末應收帳款餘額1%提取。(六)管理費用包含:物業管理費、水電費、職工工作餐費、取暖降溫費、全勤獎勵費等其它費用。第三十七條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14%計提,工會經費按工資總額2%計提,教育經費按工資總額3%計提。住房公積金經同意後,由企业按職工工資總額一定百分比逐月交納。第三十八條加強對費用總額控制,嚴格制订各項費用開支標準和審批許可權,財務人員應認真審核有關支出憑證,未經領導簽字或審批手續不全,不予報銷,對違反有關制度規定行爲應及時向領導反应。第三十九條企业各項成本費用由財務管理中心負責管理和核实,費用支出管理實行預算控制,財務管理中心要定时進行成本費
13、用檢查、分析、制订降低成本方法。第八章利潤及利潤分配管理第四十條企业營業利潤營業收入 營業稅金及附加 營業支出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一)投資收益包含對外投資分得利潤、股利等。(二)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业業務經營無直接關係各項收入,具體包含:固定資産盤盈、處理固定資産淨收益、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沒收入、罰款收入,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式經同意應付款項等。(三)營業外支出是指與企业業務經營無直接關係各項支出,具體包含:固定資産盤虧和毀損報廢淨損失、很損失、公益救濟性捐贈、賠償金、違約金等。第四十一條企业利潤總額按國家有關規定作相應調整後,依据繳納所得稅,繳納所得稅後利潤,按
14、以下順序分配:(一)被沒收財物損失,支付各項稅收滯納金和罰款;(二)弭補企业以前年度虧損;(三)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法定盈餘公積金根据稅後利潤扣除前兩項後10提取,盈餘公積金已達註冊資本50時不再提取。(四)提取公積金、公益金按稅後利潤5計提,关键用於企业職工集體福利支出。(五)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根據股東會決議,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第九章財務報告與財務分析第四十二條財務報表分月報和年報,月報財務報表包含資産負債表、損益表。年度財務報表包含資産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營業費用明細表、利潤分配表。企业財務月報表應於次月15日內完成,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於第二年90日內製作,必需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
15、行審計。第四十三條年末還應報送財務情況說明書。財務情況說明書关键內容包含:(一)業務、經營情況,利潤實現情況,資金增減及周轉情況,財務收支情況等。(二)財務會計方法變動情況及原因,對本期或下期財務狀況變動有重大影響事項;資産負債表製表日至報出期之間發生對企业財務狀況有重大影響事項;和爲正確了解財務報表需要說明其它事項。第四十四條財務分析是企业財務管理关键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中心應對企业經營狀況和經營结果進行總結、評價和考评,通過財務分析促進增收節支,充足發揮資金效能,通過對財務活動不一样方案和經濟效益比較,爲領導或有關部門決策提供依據。第四十五條總結和評價本企业財務狀況及經營结果財務報告指標包含
16、:經營狀況指標:流動比率、負債比率、全部者權益比率;經營结果指標:利潤率、資本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第十章會計電算化第四十六條會計電算化硬體設備是指專用於會計電算化微機及其配套設備,包含伺服器、工作站、網線、印表機、UPS電源等。會計電算化硬體設備由財務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和使用,非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通常情況下不得使用,特殊情況確需使用時,應經財務管理中心經理同意,在不影響會計電算化正常工作情況下進行。第四十七條財務軟體是用於完成會計核实、處理會計業務軟體。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軟體設計功效未能正常實現時,應立即與軟體發展商聯繫,進行修改、調試,完成調試後,應及時檢查、核對,以確保相應帳務資料
17、和功效模組正確性。第四十八條每个月10日前對上個月會計資料進行備份。操作人員運用財務軟體必須是通過系統功效表選項進入系統操作,應根據工作需要設置操作許可權和密碼。操作人員對使用硬體設備安全負責。下班時,應關閉設備電源。設備開啓和關閉應嚴格按規範程式進行。第四十九條企业會計電算化未通過財政部門評審之前,採用微機和手工帳並行辦法。每个月末,會計核实人員必須將手工帳與微機帳進行核對。保持手工帳與微機帳一致。第五十條企業銀行電子支付系統管理,嚴格根据企業銀行電子支付程式和許可權規定執行。電子支付密碼器、智慧IC卡、帳戶密碼和操作人員密碼是使用企業銀行系統關鍵要素,應妥善保管,主管卡和操作員卡應根据分管並用原則,由財務管理中心負責人和操作員分別設制密碼,不得一人統管使用。第十一章附則第五十一條本辦法由企业財務管理中心負責解釋。第五十二條本辦法自董事會通過之日起開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