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吕梁特色农业调研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864814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梁特色农业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吕梁特色农业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吕梁特色农业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吕梁特色农业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吕梁特色农业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吕梁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提议多年来,本市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认真组织实施“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很好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92亿元,比77.49亿元增加39.43亿元,增加50.9%;粮食总产量115.85万吨,比104.27万吨增加11.58万吨。粮食产量估计121.51万吨,发明了粮食生产保持十年连续递增新统计。一、本市特色农业发展关键特点(一)特色产业优势凸显。全市根据“传统产业上档次、特色产业上规模、产业化经营上水平”总体思绪,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实施“8+2”农业产业

2、化三年振兴计划为抓手,推进产业特色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基础形成了红枣、核桃、马铃薯、食用菌、畜牧、林下中药材、小杂粮、蔬菜八大特色主导产业格局。红枣经济林达成200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红枣生产基地;核桃经济林300万亩,占全省50%、全国7%;马铃薯面积90万亩,其中脱毒马铃薯69万亩;本市利用野生中药材资源分布广、种类多优势,人工开发种植中药材品种达32个,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基础稳定在210万亩左右,占全省小杂粮面积23.5%,享受“杂粮王国”之称;蔬菜面积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37万亩;食用菌作为新型产业展现快速发展态势,仅两年,本市共发展食用菌197

3、6万棒,品种包含平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双孢菇、白灵菇等十余种;畜牧养殖方面,狠抓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和品种优化,展现出猪、牛、羊和禽类齐头并进发展态势,已建成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648个,规模养殖比重达成养殖总规模30%左右。猪牛羊存栏达成132万头(只),尤其是今年实施黄牛改良和湖羊、藏香猪引进,使本市品种结构得到深入优化。(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停增强。现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成1000户以上,农产品加工总量达成135万吨,销售收入完成100亿元左右。基础形成文水、孝义禽类加工,文水牛肉加工,汾阳、孝义核桃加工,柳林、临县、兴县、交城红枣加工,兴县杂粮加工和汾阳、文水白酒生产等

4、农产品加工格局。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多个(国家级4户、省级45户、市级99户),农产品加工“513”工程龙头企业49户(省级梯次企业7户、市级13户、县级29户),“513”工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0亿元,占到农产品加工销售总收入80%。龙头企业从业人数4.5万人、带动农户42万户,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龙头企业对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显著拉动作用。(三)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形成。截止10月底,发展种粮大户473户,使种植户生产和经营方法得到深入规范;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503家(种植业1617家、林业436个、畜牧业 32

5、57、渔业9个、服务业358个、其它826个),入社农户数13.1万户,占总农户数13.1%,带动非组员农户数18.98万户,带动率19%,其中示范社1162个(国家级64个,省级184个,市级258个,县级656个);发展各类家庭农场309个,经营土地54243亩,其中:耕地27668亩,四荒及其它面积30595亩。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和发展,推进了特色产业规模健康发展。(四)品牌建设及农产品认证工作步伐加紧。全市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主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扶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设,增强了农业竞争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及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品牌著名度逐步提升

6、。获批“汾州核桃”、“柳林红枣”、“汾州香小米”、“冀村长山药”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2个;被国家相关部委授予临县 “全国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中国枣业十强县”,汾阳市 “全国核桃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山西省核桃基地”,柳林三交镇“中国红枣第一镇”等称号。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取得新进展。现在,全市共认证“三品一标”标准化面积60多万亩,其中: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20个,面积40万亩;绿色食品10个,面积6万亩;有机农产品15个,面积2.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0万亩,地理标志产品12个。经过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深入提升了企业著名度、农

7、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加紧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存在问题即使本市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和发展现代农业要求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关键表现在:(一)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本市大部分地域仍然沿袭着“靠天吃饭”传统生产方法,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农业结构调整即使有了新进展,但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没有改变,比较效益低下,传统农业转型比较难。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即使不停发展壮大,但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总体偏低,大部分农户和大户种植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全市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整体

8、带动能力不强问题。农民合作社即使已发展到6503户,但合作社组员平均23.4户,远低于全国80户水平;加入合作社农户10.0755万户,占农户总数9.13%,低于全国17%和全省10.5%农户入社率;本市合作社带动率为16.45%,低于全省25%水平。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认证工作即使加紧,但认证率低,农业发展潜力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现在,全市经过“三品”认证基地面积约60万亩左右,不足农作物播种面积10%。(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现在,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仍然集中在产前和产中,而产后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运输、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比较微弱,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简单。同时,伴随市场化

9、不停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猛烈、情况复杂,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因为服务收益较低、科技人才缺乏、农业示范区、生产基地建设微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少、服务手段简单等原因,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尤其是在公益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农机装备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三)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现在,本市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12个、农贸市场32个、集贸市场68个,这些农产品流通体系基础处于原始落后自发状态,流通基础设施微弱、市场主体规模小、流通步骤多、流通信息服务滞后、农产

10、品流通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瓶颈,加紧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四)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企业融资难。农业企业要发展,最关键问题是资金。现在,国家即使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方法,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主动作用,但扶持力度不够大,资金困难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关键瓶颈。农业企业融资难表现在:一是招商引资难。农业项目属于微利项目,投资回收期长,回报低,对外商吸引力小,招商效果不显著。二是争取贷款难。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可连续发展能力,且有效担保缺乏,

11、金融信贷风险高,争取贷款难。如:部分企业土地经过租赁、流转取得,无法做为抵押;即使有抵押能力企业,因为抵押能力弱,单笔贷款数额很小。三、对策提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需明确发展思绪和发展关键,推进本市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总体思绪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关键,以产业发展计划为引导,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大提升。根据“集中扶持、关键突破”思绪,要在品牌建设和产品认证工作、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等微弱步骤加大扶持力度,延长农业产业链,不停提升市场竞争力,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上寻突破;要大

12、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加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在转变农业发展方法上寻突破;要全方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地方配套方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加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更多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在促进农民连续快速增收上寻突破。依据本市实际,围绕“农民收入翻倍这一目标,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法、促进农民快速增收三大突破”,以后尤其是“十三五”期关键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计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依据全市特色产业优势及发展现实状况,根据“区域化、规模化”要求,统筹计划,科学布局,关键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

13、布局结构和功效结构调整为中心,形成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主导企业、产业集群、产业园区规模化和基地化产业根本。同时,要计划布局好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旅游等产业。二是落实政策方法,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落实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优惠政策,根据统筹计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思绪,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力度,并在土地、水电、税收方面给优惠;用好专题发展基金,关键扶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市场建设、主体培育、品牌建设、特色宣传、网络信息等发展,引导和推进本市特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以科技示范为引领,加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开启实施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加强和高

14、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利用优异、适用科学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本市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产品研发、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流通体系、企业品牌建设、信息服务等方面搭建各类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政策法律咨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市场信息、动植物疫病防控、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农机跨区作业等服务,关键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特色宣传、检疫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不停调整服务方法和内容。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着力营造良好发展平台,加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依靠龙头带

15、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关键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根据扶优、扶大、扶强和动态调整标准,选择一批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龙头企业给予关键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干果、杂粮加工、畜禽屠宰、肉类加工、食用菌加工、中药材加工等特色产业跨区域经营,提升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并延伸储藏、运销、服务链条。激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大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主动支持大型龙头企业改制上市,增强龙头企业融资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管理、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有效方法,切实支持合作社发展,尤其是要把国家扶持合作社

16、一系列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培养和发展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管理合作社带头人,规范内部管理,健全机制,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支持引导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激励合作社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交换、转让及入股等方法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激励有条件地方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扩大生产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建立完善市场体系,打通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要把构建现代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方法来抓,立即制订全市公益性批发市场发展计划,统筹公益性市场建设,加紧形成不一样层级、布局合理、便民惠民公益性市场体系,培育一批全市和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全方面实施农产品市场流通升级战略,不停加大投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档次,形成含有鲜明特点农产品流通体系,有效把农业和农民引入市场流通领域,给特色农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在交通便利、产业生产和加工中心区域建设一批集展销、批发为一体大型综合市场,同时建设产地小型农产品集贸市场、集配中心。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为全市农产品提供安全、便捷、通畅、高效销售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