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模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86398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纤维中不一样区域玻璃化温度不一样  无定形区约为67℃  结晶区约为81 ℃  结晶又取向区域约为125 ℃  经不一样温度预热定形处理涤纶织物,玻璃化温度不一样  定形温度 Tg 定形温度 Tg  未定形 75 90 105  120 123 150 125  180 122 210 115  230 105 245 90 实际染色时,染色温度应高于染色转变温度,此时纤维无定形区大分子链段发生猛烈运动,产生瞬间孔穴。  通常染色转变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十几度,染料分子量越大,二者相差越大 涤纶微结构影响染色性能 1.高温高压染色  染色织物色泽鲜艳、手感好  织物品种适应性好,适用染料范围广,染料利用率高  对设备要求高,需密闭  间歇式,染色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 染液中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高温匀染剂、pH调整剂等  高温高压染色,染料易出现晶型转变  温度控制不匀,出现晶体增加现象  高温染色,表面易析出低聚物  部分染料发生水解或还原  染料要求:良好分散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耐升华牢度,以确保均匀、鲜艳染色效果 染色过程  (1)40 ℃温水化料,过滤  (2)慢慢升温至120~130 ℃,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快速提升,应严格控制升温速率,确保染料均匀上染  (3)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  (4)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根本去除浮色,以提升染色产品染色牢度和鲜艳度 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出145℃,不然纤维会造成损伤,尤其是毛涤混纺织物 染色温度控制分三个阶段:  (1)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很快,要严格控制1~2℃/min,确保染料均匀吸附 (2)染色保温阶段  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促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  (3)降温阶段  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合适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发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 pH值  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  高温碱性,染料水解,  碱性太强,织物损伤大,手感差  但酸性染色,齐聚物轻易沉积在织物表面 浴比:  小,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  大,耗能耗水  匹染:10:1~30:1  分散剂影响 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  (1)缓染剂 经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均匀地吸附在纤维各个部分,从而染色均匀,但会造成上染百分率下降  (2)移染  匀染剂通常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  载体有毒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会产生沉淀,通常需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2.热熔染色  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连续轧染染色方法  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用水量少,污水少,使用染料要求耐升华牢度较高  染色时织物所受张力较大,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  通常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染色 浸轧液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渗透剂、防泳移剂等  染料颗粒要尤其匀细,渗透性及分散稳定性要好  二浸二轧,室温,涤棉织物轧余率通常为50~60%  焙烘固色(热熔)温度依据染料升华牢度来选择,通常为180~220℃,时间2~1min 染色工艺条件 (1)润湿剂或渗透剂  润湿剂能够排除织物中空气,有利于染料渗透到织物内部  织物前处理充足,可不加  (2)泳移现象及预防  因染料对涤纶缺乏亲和力,轻易发生烘干现象  合理烘干方法  提升浸轧效果,降低带液率,涤棉带液率降低到20%~30%后,不会发生显著泳移  加入适量防泳移剂 热熔染色时间和时间选择  织物烘干后,染料停留在纤维表面,没有和纤维发生固着,经过高温热焙烘,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把纤维染透,完成固色——热熔固色  温度高——染料升华较多  拼色时,染料耐升华性应相近 3.载体染色  利用载体助剂对涤纶增塑膨化性能,在常压100℃条件下染色  设备简单,适合毛涤织物染色  另外,载体对染料含有亲和性,对染料溶解能力高,提升染料浓度,提升吸附和扩散;过高,也不好  但载体有毒性,存在环境污染,残留载体不易洗净,影响染色牢度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工艺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染色,称为醋纤染料。伴随合成纤维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因为含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征,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所以,对染料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含有愈加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染料,现在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分散染料基础上含有这些性能,但因为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需依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通常性质 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很好地分散,除必需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染料按应用时耐热性能不一样,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其中低温型染料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温型染料耐升华牢度较高,但匀染性差,称为S型染料;中温型染料耐升华牢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又称为SE型染料。用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肘,需按不一样染色方法对染料进行选择。 (二)分散染料染色方法 因为聚酯纤维含有疏水性强、结晶和整列度高、纤维微隙小和不易润湿膨化等特征,要使染料以单分子形式顺利进入纤维内部完成对涤纶染色,按常规方法是难以进行,所以,需采取比较特殊染色方法。现在采取方法有载体法、高温高压法和高温热溶法等三种染色方法。这些方法利用了不一样条件使纤维膨化,纤维分子间空隙增大,同时加入助剂以提升染料分子扩散速率,使染料分子不停扩散进入被膨化和增大纤维空隙,而和纤维由分子间引力和氢键固着,完成对涤纶染色。因为分散染料在水中溶解度极低,故要依靠加入染料和溶液中分散剂组成染液。为预防分散染料及涤纶在高温及碱作用下产生水解,分散染料染色常需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染色方法。 1.载体染色法 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它是利用部分对染料和纤维全部有直接性化学品,在染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时,把染料分子也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利用载体对涤纶染色原理是涤纶中苯环和染料分子中芳核间有较大分子间引力,涤纶能吸附简单烃类、酚类等,这些化学品就成为载体。因为载体和涤纶之间相互作用,使涤纶分子结构松弛,纤维空隙增大,分子易进入纤维内部。同时因为载体本身能和纤维及染料分子产生直接性,不仅能帮助染料溶解,把染料单分子带到纤维表面,增加染料在纤维表面浓度,而且能降低纤维表面张力,使运动着染料分子快速进入纤维空隙区域,提升了染料分子扩散率,促进染料和纤维结合,从而完成染色步骤。染色结束后,利用碱洗,使载体完全去除。常见载体有邻苯基苯酚、联苯、水杨酸甲酯等,因为大全部含有毒性,对人体有害,现在已极少应用,故这里只作通常介绍。 2.高温高压染色法 高温高压染色法是在高温有压力湿热状态下进行。染料在100℃以内上染速率很慢,即使在沸腾染浴中染色,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也不高,所以必需加压在2atm(2.02×105Pa)以下,染浴温度可提升到120~130℃,因为温度提升,纤维分子链段猛烈运动,产生瞬时孔隙也越多和越大,此时染料分子扩散也增快,增加了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速率,使染色速率加紧,直至染料被吸尽而完成染色。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方法是一个关键方法,适合升华牢度低和分子量较小低温型染料品种。用这类染料染色匀染性好,色泽浓艳,手感良好,织物透芯程度高,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常见于涤棉混纺织物染色。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可在高温高压卷染机和喷射、溢流染色机上进行,适宜于染深浓色泽,染色pH值通常控制在5~6,常见醋酸和磷酸二氢铵来调整pH值。为使染浴保持稳定,染色时尚需加入分散剂和高温匀染剂。 溢流染色机染色工艺举例: 染色处方: 分散染料 X 高温匀染剂 0.2~1.2g/L 扩散剂O 0.5~1g/L 醋酸(98%) 0.5~1.5g/L 还原清洗: 烧碱(360Be) 6ml/L 保险粉 2.5g/L 分散剂 0.1~0.5g/L 工艺步骤: 坯布缝头→前处理→染色→还原清洗→热水洗→水洗→脱水→定形。 通常可在50~60℃始染,大约1h后逐步升温至130℃,染色1~2h,然后充足水洗。染深色时进行还原清洗替换皂洗,可保持染色成品色泽鲜艳。 3.热熔染色法 分散染料染涤/棉织物采取热熔法染色和通常浸轧染色相同,先经浸轧染液后即行烘干,随即再进行热熔处理。在200℃高温作用下,沉积在织物上染料能够单分子形式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涤纶染色。若是涤棉混纺织物,则可经过热熔处理使沾在棉上染料以气相或接触方法转移到涤纶上。热熔染色法是现在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关键方法,以连续化轧染生产方法为主,生产效率高,尤其适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热熔染色法缺点是设备占地面积大,同时对使用染料有一定条件限制,染料利用率较高温高压法低。 热熔染色工艺举例以下(45×45支,浅蓝色,65/35涤/棉细纺织物): (1)染色处方 分散蓝2BLN 1.5g/L. 润湿剂JFC lml/L 扩散剂 1g/L 3%海藻酸钠浆 5~1Og/L 使用时,用醋酸或磷酸二氢铵调整pH5~6。 (2)工艺步骤 轧染 (二浸二轧,轧余率65%,室温)→预烘(8O~120℃)→热熔(180~210℃,2~1min)→套染棉。 在高温热熔染色中要注意预防染料在预烘和焙烘中产生泳移,热熔焙烘阶段是棉上分散染料向涤纶转移关键阶段,要依据染料耐热性能,即染料升华牢度,选择合适热熔温度和时间。在实际染色时,染料转移不可能是完全,在棉上总残留有一部分染料,造成棉沾色,可采取还原清洗或皂洗进行染后处理。若在热熔法染色后还要进行棉部分套染,则可在套染后选行后处理。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棉套染工艺,可参阅前述棉织物染色工艺,这里不再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