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851160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第一章(一)A型选择题1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人是( B ) A笛卡儿(Descartes R) B恩格尔(Engle GL) C哈维(HarVey) D冯特(Wundt W) E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2关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描述是( B /E) A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和实验法B观察法的观察是指对被观察者的外 显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以及记录 C实验法的数据资料收集需要观察获 得 D实验法区别于观察法的最主要特征 是控制条件 E以上均正确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E ) A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于 1879盔 B第一个心理测验

2、产生于1917年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在 1977年 D,健康概念的提出是在1946年 E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于1917 年4所谓医学模式是指(C )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内科、外科、妇科 C人们对健康的基本观点和对策 D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5医学,心理学中的医学模式是指( D ) A临床工作者的思维方式 B人们对健康的基本认识和对策 C社会上普遍采用的医疗保健措施 D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 E以上均不正确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 C ) A1789年 B1869年 C1879年 D1897年 E1797年7通过言语引导,主要根

3、据当事者的言语反应内容来“观察”其行为内容和特征的研究方法是( E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心理测验法 E会谈法8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 D ) A欲望 B本性 C情绪 D行为 E冲突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心理活动和行为 B情绪和行为 C心理活动和观念 D智力和观念 E智力和情绪10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C )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内科、外科和儿科学 C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 D西医和中医 E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科学1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始人是( B ) A华生 B冯特 C比奈 D沃尔夫 E斯金纳12有目的的操纵自变量并严格控制影响因变量的

4、所有变量,选用客观指标,并用计算工具处理数据已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心理测验法 E心理评定量表法13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是( A ) A华生 B坎农 C塞里 D冯特 E西蒙14、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提出的医学模式是(4) 1) 机械医学模式 2) 神灵医学模式 3) 经验医学模式 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 整体医学模式15、关于医学模式的观点错误的是(4) 1) 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2) 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4) 新的医学模式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病因

5、一元论的观点5) 医学心理学促进和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化16、最先提出了“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的学者是 (1) 1) 洛采 2) 弗洛伊德 3) 比奈 4) 塞里 5) 坎农17、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5) 1) 脑与行为的关系 2) 心身关系 3) 心理障碍 4) 医患关系 5) 以上都是18、在控制条件下以人为的改变某些变量(自变量)来观测其它变量的变化的方法是(2)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调查法 4) 会谈法 5) 测验法19、潜意识理论属于(1) 1) 精神分析学派 2) 行为主义学派 3) 人本主义学派 4) 心理生理学理论 5) 认知学说20、属于人本主义学派的是(5

6、) 1) 沃尔夫 2) 坎农 3) 桑代克 4) 西蒙 5) 马斯洛21、不良行为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哪个学派的观点(2) 1) 精神分析学派 2) 行为主义学派 3) 人本主义学派 4) 心理生理学理论 5) 认知学说22、主要研究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学科是(1) 1) 临床心理学 2) 健康心理学 3) 生理心理学 4) 神经心理学 5) 护理心理学2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建立于(1) 1) 莱比锡大学 2) 剑桥大学 3) 牛津大学 4) 哈佛大学 5) 斯坦福大学24、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按顺序可以分为(1) 1) 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 2) 自然哲学时代-神灵时

7、代-科学心理学时代 3) 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 4) 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 5) 神灵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自然哲学时代25、下列有关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正确的是(1) 1)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 潜意识是三者中最小的部分 3) 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意识中进行的 4) 被压抑下去的欲望存在于前意识中 5) 前意识位于意识之前26、对心理生理学说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不包括(4) 1) 塞里 2) 沃尔夫 3) 坎农 4) 华生 5) 巴甫洛夫27、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1) 1) 弗洛伊德 2) 冯特 3) 马斯洛 4) 沃尔夫 5) 斯金纳(

8、二)多项选择题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心理障碍 B心身疾病 C医患关系 D心理卫生2有关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正确的是( BD ) A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B意识是三者中最小的部分 C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意识中进行的 D被压抑下去的欲望存在于潜意识之3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 AD ) A心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人格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 A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 因 B全面了解病人,包括他们的心理状 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 C强调疾病的独立性 D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 疗质量的重要措施5医

9、学心理学的任务包括( ABCD ) A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 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规律 B研究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 疗与预防中的作用 C研究人格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的 发生发展和健康中的意义 D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 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6属于心理动力学派的理论是(AB ) A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 意识 B人的心理发展理论 C自我实现 D学习理论7人脑进化的指标有( AD ) A新皮层的高度发展 B脑化指数大于其它动物 c神经原突起数量增加 D人脑重量最重8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BC ) A研究心理行为与健康和疾病三者的关系 B既是理论学科也

10、是应用学科 C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 D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三)B型选择题 A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B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C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D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E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以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解释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的人( E )2用实验方法对记忆进行研究,揭示了遗忘规律的学者为( C )3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人( B )4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A )第二章(一)A型选择题1心理发展的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 ) A反应性感应性感受性 B感应性感受性反应性 C感受性反应性感应性 D反应性感受性感应性 E感应性反应性感受性2关于自我意

11、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也叫自我评价 B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之一,动物没 有自我意识,人生来就有自我意识 C其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D青春期发展成熟并稳固下来 E以上都正确3心理过程不包括( D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情绪过程 D人格 E意志过程4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是( A ) A意志 B气质 C兴趣 D能力 E动机5心理的实质是( E ) 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心理是主观想象的反映 。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D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 E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6、心理过程包括(1) 1)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 感觉、知觉、记忆 3)

12、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 4)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 能力、气质、性格7、心理的实质是(5) 1)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 心理是主观想象的反映 3)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 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5)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 ABC )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人格特征2下列关于人的心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BD ) A是脑的功能 B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c是人的主观印象 D,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三章(一)A型选择题1人脑对直接作用千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叫做( B ) A感觉 B知觉 C联

13、觉 D感受性 E观察2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一般会出现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于黑色背景之上,这是 ( A ) A正后像 B负后像 C遗觉像 D听觉像 E以上都不是3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痛得更厉害是因为存在( C )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联觉 E以上都不是46个黑点,两个两个彼此接近,而与其它黑点相距较远,则被知觉为三组而不是孤立的六个点,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B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适应性5关于记忆错误的说法是( E ) A人们对人物、景象的形象以及声音、气味等的记忆都属子形象记忆 B人们对定理、公式的记忆,对自己思想的记忆都是逻辑记忆 C情

14、绪记忆即能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又能制止某些行为,回避有危险的事物 D骑自行车、打字等熟练技巧的记忆属于运动记忆 E任何记忆的完成都是靠其中的某一种记忆方式6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约为( C ) A0252秒 B5-10秒 C30秒1分 D12分 E23分7儿童早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多半由潜移默化得来,这是( B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E抽象记忆8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掌习新知识、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 D ) A知觉特点 B定势 C功能固着 D迁移 E干扰9关于液体智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主要涉及以往的教育、训练和知识的 积累 B与后天环境有关

15、C牵涉到问题解决说的适应性和灵活 性 D形成后较少改变 E以上都对10遗忘的学说不包括( C ) A压抑学说 B自然消退学说 C提取学说 D干扰学说 E以上都是11人的知觉的选择性不依赖于(B )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主体的视力水平 C对象的组合 D对象的运动12将灰色的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可使灰色的方块带有( B ) A黄色的感觉 B红色的感觉 C蓝色的感觉 D绿色的感觉13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C ) A知觉特点 B定势 C年龄D功能固着14发散式思维又称(B ) A求同性思维 B求异性思维 C求解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5定势对问题的解决( D ) A有积极作用 B有消极作

16、用 C无任何作用D有时有积极作用,有时有消极作用16感觉是( B ) A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C脑对作用于各种感党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D脑对作用于各种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E脑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的反映17人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称为( A ) A思维 B表象 C想象 D创造 E幻想18感受性的大小用( A )的值的太小来度量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 C差别感受相 D差别感觉阈限 E韦伯定律 19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C ) A

17、思维 B表象 C想象 D创造 E幻想20、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哪种属性的反映(2) 1) 个别 2) 整体 3) 本质 4) 主要 5) 特定21、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有温暖的感觉,这属于感觉的哪种特性(4) 1) 适应 2) 感觉对比 3) 感觉的相互作用 4) 联觉 5) 强化22、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包括(4) 1) 情绪的影响 2) 对疼痛的原因和后果的评价 3) 文化教育 4) 医疗服务水平 5) 早期经验23、关于记忆的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4) 1) 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过程,贯穿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 2)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 保持过程体现了人脑对识记材

18、料的主动加工 4) 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只有通过重新学习才能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是暂时性遗忘 5) 直观的、形象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的、枯燥的材料识记效果好24、人们用符号、定理、定律来演算题目,属于(1) 1) 语词逻辑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聚合思维 4) 发散思维 5) 创造性思维25、遗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除外(3) 1) 时间 2) 识记材料的数量 3) 识记材料的质量 4) 识记材料的性质 5)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学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心理学家对行为的性质和行为的改变过程的解释有联结论和认知论两大学派 B经典的条件反射是一种联

19、结式学习 C条件反射的形成解释了人类众多复杂行为形成的机理 D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错误的观念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是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原因2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CD ) A逻辑性 B连贯性 C间接性 D概括性3对事物的知觉具有以下特点( ABD ) A以感觉为基础 B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 C是感觉的叠加 D不同的人是不同的4遗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ABCD ) A时间 B识记材料的数量 C识记材料的质量 D识记材料的排列顺序5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ABC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分散性6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主要表现为( AD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时快时慢

20、 D最后稳定于一个水平(三)B项选择题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联想识记 E机械识记1不需要理解的“死记硬背”属于( E )2有明确目的、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 A )3对所要识记的内容有了充分理解的识记为( C )第四章(一)A型选择题1下列属于情感过程的是( E ) A知觉 B记忆 C. 需要 D兴趣 E愤怒2从情感范畴来看,廉洁奉公是一种( A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情操 E以上均不是3情绪的认知学说的提出者是( D ) A坎农(Cannon WB) B兰格(Lange) C麦克林(Maclean) D沙赫特(Schachter S) E詹姆士(James)

21、4关于情绪情感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适度的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 B低焦虑者在情绪压力下可提高工作效率 C人际情感是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D人际情感具有短暂易变性,直接影响和反映人际关系的亲近程度 E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成分,直接关系到身心健康5关于疼痛心理的错误说法是( AE ) A分娩前对疼痛的期待会提高耐痛域 B幼年期的教育影响人们对疼痛的感受 C内向性格比外向性格的人更容易产生疼痛的行为和表现 D安慰剂的效果受多方面的影响 E以上均正确6情绪的特点为( C )A较稳定 B持久存在C带有情景性 D与社会需要有关7求知欲是一种(B ) A道德感

22、B理智感 C美感 D情操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 D ) A情操 B美感 C激情 D心境9学习效率最高的情绪状态是( D ) A宁静心境 B中等焦虑 C高度焦虑 D低度焦虑10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C )? A前提 B核心 C基础 D方向11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不包括( C ) A情感丰富 B倾向定型性 C情绪稳定性 D情绪强烈性12情绪情感是( B ) A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C人脑对个体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D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的生理变化的反应 E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机体变化的反应13下列哪项不是对心境的描述( C ) A一种微弱的情绪状

23、态 B一种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C一种情感状态 D使各种情绪和体验都带上情绪色彩 E一种弥散的情绪状态14强调情绪的产生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称为 ( D )A坎农-巴德学说B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C伊扎德的情绪理论D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E阿氏认知评价学说15崇尚自然、欣赏艺术、提倡文明体现的是情感的( B )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责任感 E同情感16下列哪项不是情绪情感的特征( B ) A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B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C可以影响活动效率 D会引起生理变化 E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的机体的变化的

24、反应17激情是指( B ) A快乐时的情绪 B短时爆发的情绪 C积极的情绪 D持续时间较久的情绪 E短时微弱的心境18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C ) A外界环境的刺激 B机体的生理变化 C认知过程 D丘脑 EHAP轴19热爱祖国、嫉恶如仇、团结友爱、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国际人道主义的情感属于( C ) A理智感 8美感 C道德感 D责任感 E同情感20、对于情绪情感的概念的理解不恰当的是(4) 1)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 人本身的生理状态也可以成为情绪情感的来源 3)

25、 在情绪和情感的产生过程中,需要起着关键性作用 4) 情绪情感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态度 5) 两极性是情绪情感的重要性质21、情绪三因素理论提出者是(4) 1) 坎农 2) 兰格 3) 阿诺德 4) 沙赫特 5) 以上都不是22、情绪情感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3) 1) 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2) 消极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工作效率 3) 只有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4) 情绪是心身联系的纽带,临床上许多常见病都与不良情绪有关 5) 人际情感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23、心境是情绪状态的一种,其特点不包括(5) 1) 影响主体对事物态度的体验 2) 具有弥散性 3) 强度微弱

26、4) 持续时间较久 5) 强度适中(二)多项选择题1情感的特征包括( ABC ) A情感是人特有的 B情感产生和精神需要有关 C情感外部表现不明显 D情感冲动性小,持续时间短暂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包括( C D ) A情绪是情感的过程 B情感是情绪的体验 C情感是人类特有 D情绪具有冲动性第五章(一)A型选择题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交属于 ( D ) A尊重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E生理的需要2性格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 A ) A现实态度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道德特征 E理智特征3关于气质的正确说法是( C ) A影响人的记忆水平 B影响人的智力水

27、平 C影响人的行为态度 D太抽象,不可捉摸 E. 具有可变性4性格是属于心理现象中的(D )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0意志过程 D人格特征5与动摇、执拗相反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为( B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6各种能力最完备的结合,称为( B ) A技能 B才能 C知识 D经验7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 B ) A归属与爱 B自我实现 C尊重 D安全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强调的是人格的 ( B )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E倾向性9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称之为( A ) A特殊能力 B才能 C智能 D一般能力 E创造能力 10以言行敏捷、活泼好动

28、、待人热情、兴趣易变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B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E躁郁质11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称为( E )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理想 E性格12不属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是( C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地位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13“想吃蛋糕,又担心肥胖”的动机冲突属于( C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双趋双避冲突14“贾府里韵焦大不会爱林妹妹”强调的是人格的( E )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E倾向性15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称为( D ) A特

29、殊能力 B才能 C智能 D一般能力 E创造能力16从生理基础来看,神经过程为强、均衡、而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 B )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E焦虑型17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自制和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的( C )特征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D智力 E理智18( D )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A罗杰斯 B桑代克 C斯金纳 D马斯洛 E贝柯夫19“前有狼,后有虎”的动机冲突属于( B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双趋双避冲突20、“后有追兵,前遇大河”是一种(2) 1) 双趋冲突 2) 双避冲突 3) 趋避冲突 4) 双重趋避冲突 5)

30、 多重趋避冲突21、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2) 1) 归属与爱 2) 自我实现 3) 尊重 4) 安全 5) 生理22、按照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的分类,不属于气质类型的是(4) 1) 多血质 2) 黏液质 3) 胆汁质 4) 神经质 5) 抑郁质23、性格的特征不包括(4) 1) 对现实的态度 2) 意志特征 3) 情绪特征 4) 应激特征 5) 理智特征24、意志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1) 1) 有目的的行动、克服困难的行动、随意运动 2) 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3)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4) 知、情、意 5) 以上都不是25、艾森克认为人格具有下列几个维度(2) 1)

31、情绪性维度、气质性维度、稳定性维度 2) 情绪性维度、内外向维度、精神质维度 3) 气质性维度、内外向维度、稳定性维度 4) 气质性维度、情绪性维度、意志性维度 5) 内外向维度、精神质维度、稳定性维度26、人格形成的标志是(4) 1) 自我意识的确立 2) 社会化程度 3) 社会角色认同 4) 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 5) 自我意识确立和社会角色认同27、研究表明,具有C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3) 1) 冠心病 2) 糖尿病 3) 恶性肿瘤 4) 哮喘 5) 偏头痛28、某冠心病患者想接受冠脉搭桥治疗,但又担心术中出现意外,这属于(3) 1) 双趋冲突 2) 双避冲突 3) 趋避冲突 4) 双

32、重趋避冲突 5) 多重趋避冲突29、某患者,说话快,走路快,做事效率高,但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常因与别人意见不一致而争辩。其行为类型属于(1) 1) A型行为 2) B型行为 3) C型行为 4) D型行为 5) E型行为30、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之为(1) 1) 人格 2) 能力 3) 气质 4) 性格 5) 动机3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2) 1) 人格 2) 能力 3) 气质 4) 性格 5) 动机32、属于一般能力的有(5) 1) 表现能力 2) 曲调感 3) 节奏感 4) 色彩感 5) 记忆力(二

33、)多项选择题1从气质类型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ACD ) A属于抑郁质 B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安静型 C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 D不均衡不灵活2属于双避冲突的是( DB ) A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B进退维谷 C想吃鱼又怕腥 D后有追兵前暹大河3按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把需要分为( AC ) A生物性需要 B心理性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物质性需要4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包括 ( ABC ) A情绪稳定性 B内外倾 C精神质 D神经质5下列有关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正确的是( AB ) A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交互作 用而组成 B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c遵循现实原则的不是自我 D以

34、上观点均正确6按需要的对象和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 ( B D )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需要 D精神需要7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人格的观点包括( AB ) A通过学习形成 B外在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C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 D人格具有稳定不变的特质(三)B项选择题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行为1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B )2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 A )3人的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D )4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 C )第六章(一)A型选择题1中老年常遇到的心理问题一般不包括 ( B ) A记忆力的减退 B学习和劳动能力的发展问题 C

35、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D事业与健康的冲突 E良好生活习惯的保持2.属于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B ) A转移 B理智化 C补偿 D合理化 E以上都是3心理应激源不包括( E ) A躯体性应激源 B社会性应激源 C文化性应激源 D心理性应激源 E以上都是4心理健康促进原则不包括(B )? A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B道德规范,知法懂法 C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D结交知已,与人为善5心理卫生的倡导者是( E ) A詹姆斯 B荣格 C迈耶 D比尔斯 E皮纳尔6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B ) A23岁 B13岁 C37岁 D25岁 E35岁7中年人流体智力下降的物质基础是 ( B ) A器官的衰老 B神经生理

36、的变化 C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D新陈代谢的变化 E以上都不是8关于性教育,正确的观点是( C ) A性知识教育是危险的,应以法代教 B可以单独进行性知识教育C性知识教育应与性法制教育性道德教育相统一 D不应该进行性教育 E以上都不是9某学生学习成绩差,却常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的父母是某某级干部,以求的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哪种心理防御方式( B )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E否认10下列哪种方法属于问题集中性应对 ( E ) A防御机制 B合理化 C改变认知 D学会放松 E社会支持111907年写了一本自传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做出贡献的是( D ) A皮纳尔 B荣格 C迈耶 D比尔斯 E詹姆斯 12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在( E ) A23岁 B13岁 C46岁 D25岁 E37岁13中年人随年龄增长而继续上升的智力是 ( B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特殊智力 D一般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