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PPT医学课件药理学抗菌药讲义.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851144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医学课件药理学抗菌药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PPT医学课件药理学抗菌药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PPT医学课件药理学抗菌药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PPT医学课件药理学抗菌药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PPT医学课件药理学抗菌药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要病源微生物主要病源微生物细菌细菌肺肺炎炎链链球球菌菌绿绿脓脓杆杆菌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主要病源微生物主要病源微生物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酵母菌主要病源微生物主要病源微生物沙沙眼眼衣衣原原体体脲脲解解支支原原体体主要病源微生物主要病源微生物L O G O第一节第一节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概述概述一一.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 微生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寄生虫及 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 起的疾病称化学治疗,起的疾病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2、简称化疗。2.化疗指数:化疗指数:动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治疗病原体感染动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治疗病原体感染 动物的半数有效量之比,动物的半数有效量之比,LD50/ED50或或LD5/ED95第一节第一节 抗菌药物概述抗菌药物概述机体机体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二二.机体,药物和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机体,药物和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抗菌药物概述抗菌药物概述一一.常用术语常用术语 1.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由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等)、植物由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等)、植物 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 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的抑制或影响他种低微浓

3、度下有选择性的抑制或影响他种 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及由人工半合成,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 2.抗生素: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 度下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作用度下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作用 的化学物质的化学物质一一 常用术语常用术语抗菌谱:抗菌谱: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窄谱抗菌药,广谱抗菌药窄谱抗菌药,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抑菌剂:抑菌剂:凡有抑制微生物生

4、长、繁殖能力的药物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杀菌剂: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称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称杀菌剂最低杀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发挥作用以后,其血药浓度抗生素发挥作用以后,其血药浓度 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被消除以后对病原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被消除以后对病原 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仍然持续一段时间。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仍然持续一段时间。一一 常用术语常用术语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

5、,头孢类青霉素,头孢类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氯、氨基糖苷,氯、红、四环素类红、四环素类影响胞浆通透性影响胞浆通透性多粘菌素,制霉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菌素,两性霉素B抑制抑制DNA合成合成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磺胺类影响影响RNA合成合成利福霉素类利福霉素类二二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1.1.耐药性,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又称抗药性,系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 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2.2.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有: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有: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A.A.水解酶,水

6、解酶,如如-内酰胺酶内酰胺酶 B.B.合成酶,合成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阻碍药物通过阻碍药物通过 胞浆膜进入菌体内,使药物不能到达靶位胞浆膜进入菌体内,使药物不能到达靶位 菌体内靶位结构改变:菌体内靶位结构改变:蛋白与药物结合受阻蛋白与药物结合受阻 改变自身代谢途径:改变自身代谢途径: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三三.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 3.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 加强药政管理加强药政管理 加强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加强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教育 研发具有抗耐药菌

7、的药物研发具有抗耐药菌的药物三三.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1.1.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最大的危害是产生耐药性最大的危害是产生耐药性 破坏人体微生态环境:破坏人体微生态环境:菌群失调等菌群失调等 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A.A.肝、肾损害,耳毒等肝、肾损害,耳毒等 B.B.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渐进性,积累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渐进性,积累性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我国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 A.A.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费用过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费用过半(国外国外15-30%)15-30%)B.B.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80%80%以

8、上以上(国外国外30%)30%)C.C.销售量前十五位药品中有十种抗菌药物销售量前十五位药品中有十种抗菌药物四四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2.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适应症: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严格掌握适应症: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菌药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菌药 病毒感染不能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感染不能使用抗菌药物 皮肤、黏膜局部尽量避免使用抗菌药皮肤、黏膜局部尽量避免使用抗菌药 严格控制预防用抗菌药的范围。严格控制预防用抗菌药的范围。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四四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3.3.联合用药:联合用药:联合用

9、药目的:联合用药目的:A.A.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B.B.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C.C.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 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四四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抗菌抗菌药药物依其作用可分物依其作用可分为为四四类类 A.A.类繁殖期杀菌剂:类繁殖期杀菌剂:内酰胺类等内酰胺类等B.B.类静止期杀菌剂: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氨基糖苷类类,多黏菌素,多黏菌素类类C.C.类速效抑菌剂:类速效抑菌剂:四四环环素、素、氯氯霉素、大霉素、大环环内内酯酯

10、D.D.类慢效抑菌剂:类慢效抑菌剂:磺胺磺胺类类联联用用结结果,果,仅仅供参考。供参考。A.A.协同:协同:类类+类类 B.B.相加:相加:类类+类类C.C.无关:无关:类类+类类 D.D.拮抗:拮抗:类类+类类四四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单药可控制的感染一般不联合,联合用药适于单药可控制的感染一般不联合,联合用药适于 A.A.单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单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B.B.长期用药而至易产生耐药性的长期用药而至易产生耐药性的 C.C.抗菌药物不易渗入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不易渗入部位的感染 D.D.为增强疗效而降低不良反应为增强疗效而降低不良反应病原菌及敏感情

11、况不明时,先经验,后药敏结果病原菌及敏感情况不明时,先经验,后药敏结果注意配伍禁忌注意配伍禁忌四四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L O G O第二节第二节-内酰胺类抗内酰胺类抗生素生素一、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 1.1.青霉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类 2.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 3.3.其他其他-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4.-4.-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复方制剂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复方制剂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二、二、-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 1.1.抗菌机制相同:抗菌机制相同:结合结合PBPsPBPs,抑制细胞壁合成,抑

12、制细胞壁合成 抑制转肽酶的活性,使细菌细胞壁缺损。抑制转肽酶的活性,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使细菌自溶。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使细菌自溶。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抗菌药物影响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抗菌药物影响 故对人毒性较小。故对人毒性较小。2.2.化学结构:化学结构:-内酰胺环内酰胺环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青霉霉素素类类头头孢孢类类ABBA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三、细菌的耐药性三、细菌的耐药性 1.1.产生水解酶:产生水解酶:-内酰胺酶内酰胺酶-药物水解药物水解(水解机制水解机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 2.2.酶

13、与药物牢固结合酶与药物牢固结合:阻止药物进入靶位:阻止药物进入靶位(牵制机制牵制机制)广谱青霉素类;第广谱青霉素类;第代头孢菌素代头孢菌素 3.PBPs3.PBPs的改变:的改变:PBPsPBPs量增加,亲和力降低量增加,亲和力降低 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葡菌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葡菌 4.4.细胞壁和外膜通透性下降细胞壁和外膜通透性下降 5.5.增加药物外排增加药物外排 6.6.细菌缺乏自溶酶:细菌缺乏自溶酶:金葡菌金葡菌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四、青霉素类抗生素四、青霉素类抗生素 1.1.天然青霉素:天然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G G 2.2.半合成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耐酸的青霉

14、素:耐酸的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V V 耐酶的青霉素:耐酶的青霉素:双氯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广谱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 广谱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广谱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羧苄西林羧苄西林 抗抗G-G-杆菌的青霉素:杆菌的青霉素:美西林美西林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1.1.天然青霉素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青霉素G G体内过程体内过程 1 1、吸收:、吸收:不耐酸,口服吸收少,肌注或静滴。不耐酸,口服吸收少,肌注或静滴。2 2、分布:、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关节腔、浆膜腔间质液、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关节腔、浆膜腔间质液、淋巴液、中耳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15、,淋巴液、中耳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但脑膜发炎时 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3 3、消除:、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90%90%经肾经肾 小管分泌。小管分泌。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1.1.抗抗G+G+作用很强,在繁殖期内有高度抗菌活性作用很强,在繁殖期内有高度抗菌活性 大多数大多数G+G+球菌,如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球菌,如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G+G+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等;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等;G-G-球菌,如脑膜炎奈瑟菌等;球菌,如脑膜炎奈瑟菌等;2.2.对螺旋体如梅

16、毒螺旋体、放线杆菌等有效对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放线杆菌等有效 3.3.对大多数对大多数G-G-杆菌作用较弱,对肠球菌不敏感,杆菌作用较弱,对肠球菌不敏感,对真菌、原虫、立克次体、病毒等无作用。对真菌、原虫、立克次体、病毒等无作用。4.4.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肺炎球菌、脑膜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肺炎球菌、脑膜 炎奈瑟菌等极易产生耐药性。炎奈瑟菌等极易产生耐药性。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G+1.G+球菌感染:球菌感染: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 胸、支气管肺炎等;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胸、支气管肺炎等;草绿色链球菌引

17、起的 心内膜炎所致感染的首选药心内膜炎所致感染的首选药 2.G+2.G+杆菌感染:杆菌感染: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的治疗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的治疗 但因青霉素但因青霉素G G对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无效,对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无效,故必须加用抗毒素血清。故必须加用抗毒素血清。3.G-3.G-球菌感染:球菌感染: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等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等 4.4.螺旋体感染: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的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的治疗。5.5.放线杆菌病:放线杆菌病:大剂量,长疗程大剂量,长疗程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青霉素的主

18、要不良反应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表现:表现:药疹、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危及生命药疹、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急救:急救:一旦发生,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一旦发生,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 0.5 0.51.0mg1.0mg,同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同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2.2.赫氏反应,赫氏反应,用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时,用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时,出现症状加剧的现象出现症状加剧的现象 表现:表现:寒战、发热、咽痛、头痛、心动过速等。寒战、发热、咽痛、头痛、心动过速等。3.3.局部刺激、高血钾、高血钠等局部刺激、高血钾、高血钠等4.4.青霉素脑病:青霉素脑病:鞘内注射

19、或大剂量静滴引起鞘内注射或大剂量静滴引起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2.2.半合成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 耐酸青霉素类耐酸青霉素类 青霉素青霉素V V 非奈西林非奈西林特点:特点:耐酸不耐酶,可口服耐酸不耐酶,可口服 ,用于轻、中度感染,用于轻、中度感染 耐酶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类 苯唑西林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氯唑西林 双氯西林双氯西林特点:特点:耐酸耐酶,可口服,双氯西林作用最强耐酸耐酶,可口服,双氯西林作用最强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 G的金葡菌感染的金葡菌感染 广谱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特点:特点:耐酸可口服,不

20、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耐酸可口服,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对对G-G-杆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杆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 G-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合用合用-内酰胺酶抑制剂,扩大应用范围内酰胺酶抑制剂,扩大应用范围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磺磺苄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磺磺苄西林特点:特点:不耐酸不耐酶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主

21、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 所致的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所致的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广谱抗菌药,广谱抗菌药,对大多数对大多数G+G+,G-G-菌有效菌有效主要作用于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菌的青霉素 美西林美西林 匹美西林匹美西林特点:特点:对对G-G-菌产生的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内酰胺酶稳定 主要用于主要用于G-G-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第一代头孢第一代头孢 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抗菌特点抗菌特点 1.1.对对G+G+菌作用较菌作用较2 2、3

22、3代强,但对代强,但对G-G-菌的作用差菌的作用差 2.2.对对-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小于第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小于第2 2、3 3代头孢代头孢 3.3.对肾脏有一定毒性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4.4.头孢唑啉头孢唑啉是本类药物作用较好的是本类药物作用较好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1.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2.口服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口服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代头孢第二代头孢 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1.1.对对G+G+菌弱,菌弱,G-

23、G-菌较强,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菌较强,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2.2.对对G-G-菌产生的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大于第内酰胺酶稳定,大于第1 1代头孢代头孢 3.3.肾毒性小于第肾毒性小于第1 1代头孢。代头孢。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1.用于敏感菌致肺炎、菌血症、胆道及尿路感染等用于敏感菌致肺炎、菌血症、胆道及尿路感染等 2.2.头孢克洛头孢克洛对流感嗜血杆菌作用强,与氨基苷类合用对流感嗜血杆菌作用强,与氨基苷类合用可治疗该菌引起的脑膜炎可治疗该菌引起的脑膜炎 3.3.头孢呋辛头孢呋辛可用于脑膜炎奈瑟菌等引起的脑膜炎可用于脑膜炎奈瑟菌等引起的脑膜炎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24、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头孢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1.G+1.G+菌作用菌作用 第第1 1代头孢。代头孢。4.4.对肾基本无毒性。对肾基本无毒性。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1.用于尿路感染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用于尿路感染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脑膜炎,肺炎等肺炎等 2.2.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对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作用强对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作用强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第四代头孢第四代头孢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克定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克定 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1.1.对对G+G+菌、菌、G-G-菌均有高效。

25、菌均有高效。2.2.对对-内酰胺稳定性高度稳定。内酰胺稳定性高度稳定。3.3.对肾基本无毒性。对肾基本无毒性。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1.作用强,应用广泛作用强,应用广泛 2.2.头孢克定头孢克定抗铜绿假单胞菌比抗铜绿假单胞菌比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强强4-164-16倍倍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六、其他六、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亚胺培南1.1.抗菌谱广,抗菌谱广,对对G+G+菌,菌,G-G-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等),厌氧菌均极有效。军团菌等),厌氧菌均极有效。2.2.对对-内酰胺酶稳定性极高内酰胺酶稳定性极

26、高 但易受肾去氢肽酶水解灭活,合用其抑制剂但易受肾去氢肽酶水解灭活,合用其抑制剂西司西司他汀,延长其体内作用时间,抵消其肾毒性。他汀,延长其体内作用时间,抵消其肾毒性。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1.1.与与-内酰胺酶结合,抗菌谱广,但活性低内酰胺酶结合,抗菌谱广,但活性低 2.2.抑酶作用,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有协同作用抑酶作用,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有协同作用 3.3.他唑巴坦他唑巴坦是第一个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杆菌产是第一个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杆菌产生的头孢菌素酶的抑制剂生的头孢菌素酶的抑

27、制剂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单环单环-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氨曲南氨曲南 1.1.窄谱,对窄谱,对G-G-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但对但对G+G+,厌氧菌耐药。,厌氧菌耐药。2.2.耐酶,对耐酶,对-内酰胺酶稳定内酰胺酶稳定 3.3.用于用于G-G-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及青霉素严重过敏者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及青霉素严重过敏者 氧头孢烯类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拉氧头孢 1.1.抗菌作用与活性与第抗菌作用与活性与第3 3代头孢似。代头孢似。2.2.对厌氧菌有效。对对厌氧菌有效。对-内酰胺酶稳定。内酰胺酶稳定。3.3.用药后有明显出血,有时致命,维生素用药后

28、有明显出血,有时致命,维生素K K防治防治 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头霉素类头霉素类 头孢美唑头孢美唑 头孢西丁头孢西丁 1.1.化学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仿化学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仿 2.2.抗菌谱广,对抗菌谱广,对G-G-作用强,与二代头孢活性相似作用强,与二代头孢活性相似 3.3.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下呼吸道等感染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下呼吸道等感染七、七、-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 1.1.-内酰胺类抗生素大多数单独使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大多数单独使用 2.2.有些药单用易产生耐药性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些药单用易产生耐药性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提高疗效、

29、减轻对机体损伤,特组成复方制剂为提高疗效、减轻对机体损伤,特组成复方制剂第二节第二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三节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红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一、大环内酯类一、大环内酯类 基本特点基本特点 1.1.抗菌谱: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对支、衣、军团菌有效较青霉素广,对支、衣、军团菌有效 2.2.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与核蛋白体核蛋白体50S50S亚基亚基结合,抑制结合,抑制 蛋白质合成,为抑菌药,高浓度杀菌蛋白质合成,为抑菌药,高浓度杀菌 3.3.耐药性:耐药性:同类不完全交叉,与同类不完全交叉,与-内酰胺无内酰胺无交叉交叉 4.4.体内过程:体

30、内过程:酸中易破坏,碱中活性强酸中易破坏,碱中活性强 血浆浓度低,组织浓度高血浆浓度低,组织浓度高 5.5.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毒性低,主要为胃肠刺激毒性低,主要为胃肠刺激第三节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红霉素红霉素抗菌作用与临床应用抗菌作用与临床应用 1.1.治疗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青过敏者治疗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青过敏者 2.2.首选用于首选用于军团菌病,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支原体、衣原体所致感染,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衣原体所致感染,白喉带菌者 3.3.替代青霉素用于治疗炭疽、气性坏疽、梅毒等替代青霉素用于治

31、疗炭疽、气性坏疽、梅毒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胃肠刺激,胃肠刺激,肝损害肝损害(无味无味),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第三节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麦迪霉素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交沙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G+1.G+菌致呼吸道、软组织感染菌致呼吸道、软组织感染;2.2.替代替代-内酰胺类和红霉素内酰胺类和红霉素 3.3.麦迪霉素麦迪霉素对对G G杆菌无作用杆菌无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特点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特点耐酸、血药浓度高、后效应良好,对耐酸、血药浓度高、后效应良好,对G-G-

32、作用强作用强阿奇霉素阿奇霉素 对流感菌、淋球菌、弯曲菌作用强,对对流感菌、淋球菌、弯曲菌作用强,对肺肺炎支原体炎支原体最强,对最强,对G G+球菌球菌弱于红霉素弱于红霉素罗红霉素罗红霉素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较强,对对支原体、衣原体等较强,对G+G+菌、厌氧菌、厌氧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菌作用似红霉素,对流感菌弱克拉霉素克拉霉素 对对G+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最强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最强泰利霉素泰利霉素 第三代药物,对呼吸道病原菌活性强第三代药物,对呼吸道病原菌活性强第三节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第三节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二、

33、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二、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克林霉素1.1.抗抗G+G+和多数厌氧菌作用强,对和多数厌氧菌作用强,对G-G-和肺炎支原体无和肺炎支原体无效效2.2.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可与红霉素竞争不合用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可与红霉素竞争不合用3.3.临床用途临床用途 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及关节感染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及关节感染 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感染4.4.不良反应低不良反应低第三节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第四节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庆大霉素庆大霉素 链链 霉霉 素素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体

34、内过程体内过程 1.水溶性高,口服难吸收,适于胃肠感染或消毒水溶性高,口服难吸收,适于胃肠感染或消毒 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肾皮质和耳内浓度高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肾皮质和耳内浓度高 3.不代谢,原形排出,尿液浓度高不代谢,原形排出,尿液浓度高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1.对需氧对需氧G-杆菌,如大肠,绿脓杆菌,厌氧无效杆菌,如大肠,绿脓杆菌,厌氧无效 2.对葡萄球菌易耐药,不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对葡萄球菌易耐药,不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第四节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抗菌机制抗菌机制 1.多环节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多环节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2.抑制细胞膜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膜

35、通透性抑制细胞膜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膜通透性 3.属于静止期杀菌药,后效应明显属于静止期杀菌药,后效应明显耐药机制耐药机制 产生钝化酶产生钝化酶 改变通透性改变通透性 靶位结构改变靶位结构改变第四节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耳毒性:损害第耳毒性: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前庭和耳蜗对脑神经,包括前庭和耳蜗 前庭神经损害:前庭神经损害:眩晕、头昏、共济失调;眩晕、头昏、共济失调;耳蜗神经损害: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2.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等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等 3.神经肌肉阻滞:可用新斯的明解救神

36、经肌肉阻滞:可用新斯的明解救 4.过敏过敏第四节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链霉素链霉素,治疗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治疗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本类代表,本类代表,G-G-感染的首选药感染的首选药卡那霉素,卡那霉素,毒性及耐药菌多见毒性及耐药菌多见妥布霉素妥布霉素,对绿脓杆菌作用强大,对绿脓杆菌作用强大阿米卡星阿米卡星,抗菌谱本类最广,抗菌谱本类最广替奈米星,替奈米星,对多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对多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新霉素新霉素,毒性最大,毒性最大大观霉素大观霉素,对淋球菌有特效,对淋球菌有特效第四节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

37、抗生素及多黏菌素二二.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B B1.1.其其NHNH4 4+能与细菌能与细菌POPO4 43-3-结合,细菌胞膜透性结合,细菌胞膜透性 磷酸盐、核苷酸等外漏磷酸盐、核苷酸等外漏2.2.慢效杀菌,繁殖期、静止期的慢效杀菌,繁殖期、静止期的G-G-杆菌均有效杆菌均有效3.3.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4.4.毒性大,肾损害严重,神经系统损害毒性大,肾损害严重,神经系统损害5.5.局部应用:局部应用:眼、耳、皮肤、粘膜、肠道眼、耳、皮肤、粘膜、肠道第四节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第五节第五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及氯

38、霉素类一、四环素类一、四环素类1.天然四环素天然四环素 四环素四环素 土霉素土霉素 金霉素金霉素 快速抑菌药,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快速抑菌药,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与与30S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耐药性严重,同类有交叉耐药性严重,同类有交叉 广谱,尤用于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广谱,尤用于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二重感染二重感染是本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是本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影响骨、牙钙沉积,影响骨、牙钙沉积,孕、哺乳妇女和孕、哺乳妇女和8 8岁下禁用岁下禁用2.2.半合成四环素半合成四环素 多西环素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米诺环素第五节第五节 四环

39、素类及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二二.氯霉素氯霉素第五节第五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氯霉素氯霉素 1.1.广谱抗生素,快效抑菌药,高浓度杀菌广谱抗生素,快效抑菌药,高浓度杀菌 2.2.与与50S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3.3.主要用于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立克次体病伤寒、副伤寒、立克次体病 4.4.局部可用于眼、耳部浅表感染局部可用于眼、耳部浅表感染 5.5.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是其最严重不良反应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是其最严重不良反应 可逆可逆 不可逆不可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6.6.灰婴综合症:灰婴综合症:吐奶、面色紫灰、呼吸

40、衰竭吐奶、面色紫灰、呼吸衰竭第五节第五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L O G O人工合成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一 喹诺酮类药喹诺酮类药 二二 磺胺类药磺胺类药 三三 其他合成抗菌药其他合成抗菌药一、喹诺酮类一、喹诺酮类1.1.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 第一代第一代:萘啶酸萘啶酸:现已不用:现已不用 第二代第二代:吡哌酸吡哌酸:用于敏感菌的尿路、肠道感染:用于敏感菌的尿路、肠道感染 第三代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氟哌酸(氟哌酸,氟嗪酸氟嗪酸,甲氟哌酸甲氟哌酸 环丙氟哌酸等)环丙氟哌酸等)口服吸收好,广谱,口服吸收好,广谱,杀菌强,与其

41、他药杀菌强,与其他药 无交叉耐药,不良反应少。无交叉耐药,不良反应少。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DNA回旋酶回旋酶DNA回旋酶回旋酶ATP ADP负超螺旋负超螺旋正超螺旋正超螺旋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机制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机制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机制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机制(-)(-)(+)(-)(-)(-)DNA拓扑拓扑异构酶异构酶IV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抗菌谱广,杀菌抗菌谱广,杀菌 1.1.抗抗G-G-菌强:菌强: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淋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淋球菌 (环丙、氧氟沙星抗绿脓有效

42、)。(环丙、氧氟沙星抗绿脓有效)。2.2.抗抗G+G+菌有效:菌有效:金葡菌、链球菌(环丙、氧氟强)金葡菌、链球菌(环丙、氧氟强)部分药对结核杆菌、支、衣原体及厌氧菌有效部分药对结核杆菌、支、衣原体及厌氧菌有效耐药机制耐药机制 1.1.细菌细菌DNADNA回旋酶染色体突变回旋酶染色体突变 2.2.膜结构改变,通透性降低膜结构改变,通透性降低 3.3.细菌体内药物泵出系统将药物排出细菌体内药物泵出系统将药物排出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1.泌尿生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 环丙、加替、氧氟沙星环丙、加替、氧氟沙星与与-内酰内酰类同为首选类同为首选 用于单纯性淋病萘瑟菌性尿道炎

43、或宫颈炎;用于单纯性淋病萘瑟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环丙沙星环丙沙星是是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的首选药;的首选药;对敏感菌所引起的前列腺炎均有较好疗效。对敏感菌所引起的前列腺炎均有较好疗效。2.2.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 左氧、莫西、加替沙星左氧、莫西、加替沙星与与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合用,首选合用,首选 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替代替代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 嗜肺军团菌引起的军团病。嗜肺军团菌引起的军团病。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3.3.肠道感染与伤寒肠道感染与伤寒 首选用于治疗志

44、贺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以及首选用于治疗志贺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以及 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 的胃肠炎;的胃肠炎;对沙门菌引起的伤寒或副伤寒,首选氟喹诺酮类对沙门菌引起的伤寒或副伤寒,首选氟喹诺酮类 或头孢曲松,替代氯霉素。或头孢曲松,替代氯霉素。4.4.革兰阴性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革兰阴性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5.5.皮肤、软组织感染和眼、耳鼻喉及创面感染等皮肤、软组织感染和眼、耳鼻喉及创面感染等 6.6.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1.

45、胃肠道反应,可耐受胃肠道反应,可耐受 2.2.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失眠,头痛等,可诱发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失眠,头痛等,可诱发癫痫 不宜用于有精神病或癫痫病病史者。不宜用于有精神病或癫痫病病史者。3.3.皮肤反应和光敏反应:皮肤反应和光敏反应:皮疹,瘙痒,重者糜烂皮疹,瘙痒,重者糜烂 4.4.软骨损害:软骨损害: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和授乳妇女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和授乳妇女 5.5.可产生结晶尿,碱性尿中更易产生可产生结晶尿,碱性尿中更易产生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诺氟沙星(氟哌酸)诺氟沙星(氟哌酸)1.生殖泌尿道及胆汁药物浓度高于血浓度。生殖泌尿道及胆汁药物浓度高于血浓度。2.抗菌作用抗菌作

46、用 抗抗G-菌强:菌强:包括常见菌及绿脓杆菌。包括常见菌及绿脓杆菌。抗抗G+菌弱:菌弱:金葡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有效金葡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有效 对结核、衣原体、支原体无效对结核、衣原体、支原体无效。3.主要治疗主要治疗泌尿生殖道、胃肠道感染,急性淋病泌尿生殖道、胃肠道感染,急性淋病等等 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1.1.抗菌谱广,抗菌谱广,体外抗菌活性为喹诺酮类中最强体外抗菌活性为喹诺酮类中最强 2.2.对一些耐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革兰对一些耐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

47、素类的革兰 阴性和阳性菌株仍然敏感阴性和阳性菌株仍然敏感 3.3.主要用于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的主要用于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的G-G-所致的呼吸道所致的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消化道、骨与关节和皮肤组织感染泌尿生殖道、消化道、骨与关节和皮肤组织感染 4.4.严重抑制严重抑制茶碱茶碱的代谢的代谢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氧氟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氟嗪酸)1.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药浓度高而持久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药浓度高而持久 2.2.抗菌活性强,对抗菌活性强,对G+(G+(包括去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包括去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G-G-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较强作用;对肺炎支原体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较强作用;

48、对肺炎支原体 奈瑟菌,厌氧菌及结核杆菌也有一定活性。奈瑟菌,厌氧菌及结核杆菌也有一定活性。3.3.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旋体,效价是氧氟沙星左旋体,效价是氧氟沙星2 2倍,不良反应最少倍,不良反应最少(2.8%2.8%)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 洛美沙星洛美沙星 1.1.体内抗菌活性大于诺氟,小于氟罗沙星体内抗菌活性大于诺氟,小于氟罗沙星 2.2.用于泌尿生殖道,皮肤软组织、呼吸道,眼科用于泌尿生殖道,皮肤软组织、呼吸道,眼科 3.3.还可用于衣原体感染,结核病治疗还可用于衣原体感染,结核病治疗 氟罗沙星氟罗沙星 1.1.广谱、高效、长效

49、;广谱、高效、长效;2.2.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妇科、外科的感染性疾病或二次感染。妇科、外科的感染性疾病或二次感染。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二二.磺胺类磺胺类 1.1.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 短效类:短效类:磺胺异噁唑、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二甲嘧啶 中效类:中效类:磺胺嘧啶磺胺嘧啶(SD)(SD)、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SMZ)(SMZ)长效类长效类:磺胺多辛磺胺多辛 2.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柳氮磺吡啶柳氮磺吡啶 3.3.外用的磺胺药外用的磺胺药 磺胺米隆、磺胺嘧啶

50、银、磺胺醋酰钠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钠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机制:抗菌机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 L L谷氨酸谷氨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四氢叶酸四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磺胺类磺胺类TMPNH2PABAPABASO2NH2NH2COOH(人及动物人及动物)外源性叶酸外源性叶酸叶叶酸酸还还原原酶酶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谱抗菌谱 1.G+1.G+菌: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高度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高度敏感,葡萄球菌 中度敏感。中度敏感。2.G-2.G-菌:菌:脑膜炎球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脑膜炎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