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S—32 Ca—40 C-12 H—1 O—16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某饮晶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鸡蛋蛋白粉、钾、钙等。该饮晶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A.无机盐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2、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有关错误的是( )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
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3、小燕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建议她多吃水果和蔬菜,请你判断医生让她主要补充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少年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所以要多吃水果
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
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5、加酶洗衣粉易除去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油渍。现有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花织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6、右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有机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
7、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9、下列观点中,你不赞同的是( )
A.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 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10、是以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经多步处理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乳酸基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乳酸基塑料属于金属材料
B.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比较低廉且广泛
C.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11、下面是小洁同学用连线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与环境
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
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污染
B. 化学与材料
玻璃——硅酸盐材料
塑料——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玻璃钢——复合材料
D.化学与能源
汽油——化石燃料
酒精——生物燃料
核能——化学能源
C.化学与健康
甲醇——能导致失明
CO气体——能使人缺氧而致死
海洛因——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12、下图是2008奥运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n。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羊毛和PET纤维,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为合成纤维
B.羊毛和PET纤维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
C.PET纤维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5:4:2
D.羊毛和PET纤维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
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20分)
13、今年4月26日,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图示)的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祥云”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烷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中之一)
点燃
(2)丙烷分子中,氢、碳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最简整数比)
(3)火炬点燃后,所发生的反应为:C3H8 + 5O2 ==== 3CO2 + 4H2O,
该反应属于 反应,所用燃料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原因是:
。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纯碱C.天然气、D.硝酸钾、E.纤维素、F.维生素、G.盐酸、H.硫酸这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
(2) 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是 ;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5)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6)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15、小李同学在学习了有关维生素的知识后,自制了一张《维生素C》知识小卡片,但不完整,请你帮他填写表中空格的内容。
《维生素C》知识小卡片
分子结构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Vc的性质
能溶于水,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而破坏
Vc的存在
绿色蔬菜(如黄瓜、生菜)、水果(如柑橘)
食用黄瓜时注意事项
保存Vc片注意事项
三、简答、推断题(本题有2小题,共19分)
16、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
(1)感官性指标的主要要求为:①不得呈现异色;②不得有异嗅异味;③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④水应澄清透明。净化水时,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 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后两个指标可以通过加入混凝剂反应、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达到。
(2)化学指标中含有液体的pH和硬度两项。
①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
。
②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
(
3)病理学指标中对铬、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这是因为:
。
17、下图是某学生除去晶体中混有的少量和的实验方案:
试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气体E是
(2)写化学式:X
Y
(3)固体A的成份是:
固体C的成份是:
(4)上述方案中有两次过滤,能
否合并成一次过滤 (选
填“能”或“否”)
四、实验题(12分)
18、目前,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在市场上悄然出现。木糖醇的化学式为C5H12O5,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减少或者预防蛀牙。木醣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热量只有蔗糖的60%。据介绍,木糖醇是一种原产于芬兰的天然甜味剂,后来日本从白桦树和玉米芯等植物中提炼出这种天然甜料。由于木醣醇不能被细菌分解,利用它来取代甜品中的糖份,可以防止蛀牙。而在口香糖里添加木糖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普遍的防蛀方法。
(1)木糖醇是一种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属于营养素中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五、计算题(14分)
19、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3 + H2SO4 = (NH4)2SO4
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下同)
(2)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3)下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