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玉米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初报_陈俊_.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477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玉米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初报_陈俊_.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玉米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初报_陈俊_.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玉米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初报_陈俊_.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5期粮食 油料 经作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玉米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初报陈俊罗松彪张俊稳马小川崔明亮卢宏兵胡文黎李海良孟令来(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农作物种子新技术与新品种创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88)摘要20202021年,连续2年在安徽长丰进行了玉米救灾补(改)种生产技术试验。2020年采用两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最迟在8月7日前播种,安全成熟风险较小。2021年采用一期播种,即在8月7日同期播种,观测各品种的成熟度和有效产量。试验结果表明,8月7日播种的救灾玉米,生育期不同的品种成熟度不一样,所需积温越少的品种成熟度越高。参试的部分

2、品种可以收获籽粒,部分品种不能成熟。宏育601在收获时接近成熟,且相对产量较高,籽粒品质也基本达到正常玉米标准,可以在灾害年份用于救灾种植。关键词玉米;救灾补种;播种期;产量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5-0051-03江淮地区67月为梅雨期,常因降水时间长、强度大,引发洪涝灾害,或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涝,使春播作物受到损毁或夏播作物不能按时播种,往往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19572020年的64 年间,梅雨期平均降水量 237.3 mm,平均雨日12.6 d,雨日超过11 d的年份2年一遇,超过17 d的年份5年一遇,超过22 d的年份10年一遇

3、3。少数年份(如2020年)梅雨期很长,甚至延至7月底或8月初。部分江淮分水岭地区夏季高温缺水、干旱严重,也会造成农作物改种。为了尽可能减少农业损失,灾后补种(改种)成为减灾救灾的必要措施。从补种的作物和时间看,一般洪水退后适宜种植的时间短,特别是一些内涝地区,待田间能够播种时,已经错过了适宜的播种季节,但如果盲目种植就会有较大风险,甚至造成种而无收。因此,选择什么作物进行灾后补种?什么时间作为补种的极限播期?这些都需要与能否安全收获和补种(改种)的投入产出效益相结合进行考量。在近些年的工作实践中,补种短季蔬菜、鲜食玉米、杂豆类等是救灾补种的可行措施,但如果需要大范围或大面积补种(改种),从鲜

4、食农产品产出及市场短期需求量分析,将会带来新的难题。如果普通玉米能够成为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的作物,农民就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同时,补种玉米也是保证灾年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不减少、不减收的有效措施。针对安徽省生产上的特殊生产技术需求,本研究在20202021年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探索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玉米的极限播期及选择适宜补种品种的指导原则。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丰乐种业旱作物育种试验站(安徽长丰)进行,该试验站位于117433 E、321127 N,海拔50 m。试验地为黏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小麦。2021年8月中下旬,试验地点气温起伏较大,较常年雨量偏多,日照偏少。9月气候正常,月平均

5、气温较常年偏高,雨日、雨量正常。10月1625日,日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日最低气温低至6,雨量偏多、日照偏少,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11月上中旬气温异常,11月8日出现了29 的低温天气,11月813日的日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此间正值试验品种灌浆成熟时期,由于寒潮低温的影响,试验品种叶片快速枯萎,导致11月19日收获。作者简介陈俊(1983),男,安徽全椒人,农艺师,从事农作物种子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22-04-20-51DOI:10.16377/ki.issn1007-7731.2023.05.004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5期粮食 油料 经作1.2参试品种选择在北方市场推

6、广应用的早熟玉米品种和丰乐种业组配的早熟玉米新组合。具体品种为DV73、京科 939、DV72、DY190、宏育 601、德美亚 3 号、DY166、德美亚1号、DX889。1.3试验设计灾后补种需要抢时间,所以通过种植试验,划出安全播种极限时间是关键技术之一。2020年,试验采取两期播种,即分别于2020年8月7日、8月13日播种,两年参试品种相同。根据试验结果,8月13日播种的各品种成熟度差。8月7日播种的部分品种成熟度较好,果穗可以脱粒。因此,在2021年续试时,采用8月7日作为试验极限播种时间。2021年,试验采取一期播种,品种不设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品种一个小区,67 m2。8月7日

7、播种,人工点播。行株距50 cm25 cm,各品种相同密度。基肥施用复合肥 450 kg/hm2,大喇叭口期施尿素225 kg/hm2。56叶定苗时,每穴留苗一株,抽雄前防治一次虫害。本试验因受寒潮霜冻影响,各品种叶片后期遇低温而枯萎,于11月19日同时收获。晾晒后适时考种。1.4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各品种在同期播种、同期收获的情况下,果穗成熟度情况及籽粒产量。收获期(非成熟期)每个品种连续取10株考种。果穗晾干后,测量穗长、穗粗、芯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穗部性状。收获时调查小区株数,称量果穗重,晾晒干后脱粒,计算实收产量。2结果与分析2.1品种生育期与成熟度由表1、2可以看出,11月19

8、日收获时,所需积温不同的品种均不能完熟,但不同品种成熟度差异较大。DV73、京科939、DV72、DY190收获时含水量高,乳线没有形成。宏育601、德美亚3号、DY166、德美亚1号、DX889成熟度较好,含水量较低,已有清晰乳线,晾晒干后,品质接近正常玉米籽粒标准,具有商品价值。表1不同品种的生育期表现品种名称DV73京科939DV72DY190宏育601德美亚3号DY166德美亚1号DX889所需积温/2 5002 5002 4502 4002 3502 3002 3002 1502 100播种期/(月-日)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9、08-07出苗期/(月-日)08-1308-1308-1208-1208-1308-1308-1208-1208-12可食鲜果穗成熟期/(月-日)11-1511-1411-1411-1211-1111-1311-0911-1211-08采收期/(月-日)11-1911-1911-1911-1911-1911-1911-1911-1911-19鲜穗生育期/d979696939595939392生长天数/d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2.2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熟期品种收获时含水量差异明显,所需积温高的品种,收获时含水量高,即所需积温高的品种,在收获时灌浆

10、较少。容重是玉米定等的主要指标,玉米籽粒容重越高,籽粒中含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多5。试验中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容重有明显差异。各品种实际产量差异较大,宏育601为4 777.5 kg/hm2、京科939为4 572.0 kg/hm2,可以达到正常夏播玉米的60%产量,表明在8月7日之前补种,选择合适的早熟品种可以用于救灾种植。表2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表现DV73京科939DV72DY19016.216.714.911.92.72.42.52.33.74.13.74.12.62.52.32.713.213.413.214.229.634.430.820.813.116.114.519.8558.7583.

11、5625.4661.344.543.640.936.210 915.511 328.08 241.06 718.53 310.54 572.03 342.02 586.0品种名称穗长/cm秃尖长/cm穗粗/cm芯粗/cm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g容重/(gL-1)收获时含水量/%鲜果穗产量/(kghm-2)籽粒产量/(kghm-2)-52宏育601德美亚3号DY166德美亚1号DX88915.414.215.114.213.42.12.01.71.61.14.54.04.03.93.52.72.32.62.62.514.013.213.012.812.231.924.625.424.722.320

12、.218.020.018.815.2680.8690.7698.4715.4723.635.133.333.232.830.711 566.58 346.07 807.56 361.54 060.54 777.52 836.53 751.52 790.02 028.0续表2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表现品种名称穗长/cm秃尖长/cm穗粗/cm芯粗/cm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g容重/(gL-1)收获时含水量/%鲜果穗产量/(kghm-2)籽粒产量/(kghm-2)3讨论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补种玉米,如选择合适的早熟品种,可以划定8月7日为补种的极限时间,若在8月25日前播种,使补种的玉米在秋季有110

13、d左右的生长期,安全成熟风险会减小。参试的德美亚3号、DY166、德美亚1号、DX889等极早熟玉米品种在收获时基本达到成熟,但产量低,投入产出效益差,不宜用于救灾种植。DY190、DV72、京科939、DV73等需要积温较高的品种,在8 月 7 日播种,不能安全成熟的风险较大。宏育601在收获时接近成熟,晒干后籽粒品质基本达到正常玉米标准,且产量相对较高,能达到正常夏播玉米产量的60%左右,可用于救灾种植。不同生育期品种均能在11月中上旬达到食用鲜果穗标准,表明在8月7日前补种,收获食用鲜果穗基本安全。2021年试验是在11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的情况下收获的产量,如在气温正常的年份,产

14、量可能更高些,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进一步系统开展玉米补(改)种试验研究,筛选适宜补(改)种的品种,研究配套栽培技术,积累科学试验数据,对决策指导灾后补种、减少灾害损失、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4参考文献1 傅云飞,罗晶,王东勇,等.夏季江淮地区降水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暴雨灾害,2020,39(4):317-324.2 郑志强,孙加焱,严百元.建德市玉米救灾品种筛选及极限晚播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8):1307-1309.3韩志诚.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特征量统计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87-89.4 黄仨仨,陈英霞

15、,俞光荣,等.玉米秋季极限播种期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5):652-653.5 张丽.玉米籽粒容重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7,2(10):21-22.(责编:王慧晴)2016,(8):1219-1222,1283.7 KUSARI S,SINGH S,JAYABASKARAN C.Rethinkingproduction of Taxol(paclitaxel)using endophyte biotechnologyJ.Trends in Biotechnology,2014,32(6):304-311.8 MU J H,BOLLON A P,SIDHU R

16、S.Analysis of-tubulin cDNAs from taxol-resistant 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and taxol-sensitive Pythium ultimum and comparison ofthe taxol-binding properties of their productsJ.MGG-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1999,262(4-5):857-868.9 SUN J,HANYING Y U,PENG Z,et al.The formation andregeneration of No

17、dulisporium sylviforme protoplast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Environmental Biology,2001,7(4):375-381.10 席晓圆,宋发军,张鹏,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MHZ-32的鉴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5,31(4):429-434.11 郝胜楠.产紫杉醇的HD86-9菌种鉴定及其相关酶基因的克隆D.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2009.12 宋培勇,兰琴英,鲁卓越.南方红豆杉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生物技术,2012,22(5):61-65.13 张智慧,郑文艺,崔海超,等.东北红豆杉一株产三尖杉宁碱内生真菌Xylaria Primorskensis Y32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医药,2021,34(3):499-503.14 赵赟鑫,高文,张欢,等.提高红豆杉内生真菌及紫杉醇含量的途径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0):13-17.15 董慧茹,雒丽娜,郑云,等.薄层色谱法分离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6):472-475.(责编:张蓓)(上接30页)陈俊等:江淮地区灾后补种玉米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初报-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