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省玉米种植的增效技术分析_王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415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玉米种植的增效技术分析_王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吉林省玉米种植的增效技术分析_王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机市场2023 5产业研究摘要: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在玉米种植阶段仍旧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作为玉米种植最多、种植环境最适宜的地区,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决定着吉林省的农业经济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和改革玉米种植增效技术,通过对化肥、种植密度、光合作用、环境监测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断提升吉林省玉米种植效益。关键词:吉林省;玉米种植;增效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种植的强度也逐渐增强。据调查显示,当前吉林省的农业种植环境并不乐观,水土流失,土地的自动修复能力减弱,土壤肥力大量流失,土层逐年变薄,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减少1。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

2、吉林省玉米种植和增产效率,降低农业经济效益,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此,优化吉林省的农业种植环境,促进玉米种植过程中增效技术的应用,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提升玉米的产量和数量,减少粗放耕作、重用轻养的农业种植方式的使用和实施,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吉林省农业种植作物玉米的增效技术分析策略(一)科学、合理地选择玉米种子品种环境条件对于玉米种植萌发和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品种玉米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例如,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温度的积累达不到一定的需求,因此,不适合像泛玉 298 这一品种,需要较高积温。即使这一品种的玉米种子具有较高的产量,但是在不适

3、合的环境条件下仍旧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因此,在玉米选种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挑选,不能盲目跟从,在将高产、高质量作为选种的基础之上,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另外,在东北地区,选种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些条件,选择恰当的、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另外,如果农民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乏选种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向当地的种植主管部门或者是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和学习,避免盲目地选择造成玉米产量减产、质量不佳的现象出现。相应的农业部门还可以聘请农业种植方面的专家到农村进行指导和培训,为农民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和理论指导。(二)优化玉米种植管理方法,提升玉米产

4、量和质量1.利用互联网技术监测玉米种植的环境条件,及时对种植环境和种植条件做出调整。可以利用环境监测设备,通过互联网的远处追踪技能对玉米田地的环境进行检测。通过互联网的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升玉米的生长环境条件。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地监测土壤的含水量。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根系属于须根系,比较发达且占地面积较大,吸水能力较强,所以玉米对于土壤湿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玉米的秸秆高大,有的能达到 34m 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来维持玉米植株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在玉米生长阶段及时监吉林省玉米种植的增效技术分析王 萍作者简介:王萍(1968),女,汉族,吉林省伊通县人,

5、中专,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伊通 130714)农机市场2023 5产业研究测玉米种植田的土壤湿度和肥力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在土壤湿度不够满足玉米生长需求的时候应及时灌溉,避免玉米因缺水而使秸秆枯黄,影响玉米的生长。尤其是在抽穗前的 10 天20 天之间,玉米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在这个阶段如果土壤湿度不够,必须进行人工灌溉,尽量使土壤的水量保持在 75%80%之间,进而促进玉米植株的开花结果,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2.利用互联网监测设备及时地监测和调整土壤的肥力,进而做到合理施肥,避免化肥对土壤和玉米造成伤害。玉米生长阶段需要大量

6、的无机盐供给植物体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而施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玉米植株的生命活动提供其所需的无机盐。在监测土壤肥力和科学施肥的过程中,需要先对种植土壤进行分析和测试,然后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确保土壤的营养成分均衡,符合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还不会对土壤自身造成负担和伤害。玉米植株在生长生活的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就是钾肥、氮肥和磷肥,磷肥作为底肥,确保土壤含量在 100 kg/hm2,钾肥可以在拌种的过程中掺和到种子中,控制含量在 70 kg/hm2,氮肥的需求量在 7590kg/hm2。这三类肥料是在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肥料,每一种肥料所占的比例不同,不同数量的肥,对植株的

7、生长影响不同。如果肥料少,会使玉米植株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而施肥过多会造成土壤板结、烧苗等现象2。二、合理密植,提升玉米产量合理密植是指科学、合理地控制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确保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具有适合其生长的空间和光照条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有机物的积累是决定玉米产量的直接因素,而光照条件是决定玉米植株光合作用效率和有机物积累多少的关键。如果玉米播种的间距过小,会使玉米植株的叶片之间进行遮挡,减少了阳光的照射率,抑制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种子中的有机物的生产效率降低,从而降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而如果间距过大,会使玉米植株之间的土地有空余,浪费了土地资源的同时还会减少玉米种植数量,致使单

8、位田地内玉米的产量降低。对于不同品种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植密度具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紧凑型玉米品种每亩地种植 48005500 株,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每亩地种植42005000 株。早熟型玉米每亩地种植 50005500 株,晚熟型玉米每亩地种植 35004000 株3。如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天气影响或者种子出芽率低等问题的干扰,使玉米的密度分布不够科学、合理,还需要通过间苗、补苗等措施重新调整玉米植株的间距。如果幼苗的间距太小就需要将多余的苗拔除,如果幼苗间距过大,就需要将提前培育的非种植幼苗进行移栽或者是从苗比较密集的地方移苗到缺苗的地方。因此,能够全面、系统地确保玉米植株生长状态。需要注意的是

9、在移栽幼苗的过程中需要幼苗的根部带有土块,这样能够保护幼根和根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结束语玉米种植增效技术的分析和应用,对于玉米丰产和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现阶段影响玉米高产和高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通过对玉米种植增效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条件,加强玉米增产和玉米高质量技术的应用,一定能有效促进玉米种植效益的提升。参考文献1 韩春玉,王海,王井琴.试析玉米高产节本增效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J.农业与技术,2018(16):118.2 薛根祥,何永垠,郜微微,等.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玉米高产增效创建高效种植模式攻关J.农业科技通讯.2015(4).207-208,210.3 任正军,康莹,梅蕊.春玉米节本增产增效绿色栽培技术以榆林市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为例J.农业工程.2019(12).107-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