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要点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346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0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要点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要点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要点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153 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要点探究 张文其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发达的今天,我国在建筑科学领域方面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过程最为复杂,并且涉及电气设备、消防系统、管线等的安装与铺设。本文基于某企业对高层建筑工程安装施工实例展开分析,从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分项工程出发,进一步探究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优化路径,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关键词:关键词:机电工程;安装施工;施工技术;电力;排水;通风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U318 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逐渐

2、加快,机电安装工程在建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机电安装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繁杂,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的要点要掌握好,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1 工程背景概述 以某企业为例,其施工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为 37183 m2,建筑高度为 60.4 m,共计 21 层。其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的内容主要涉及电力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施工单位依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各分系统的安装施工指标和技术规范1。2 技术要点分析 2.1 对于建筑工程中电力系统方向技术施工要点 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在该工

3、程中,根据一级负荷的定义,建筑工程中的消防用电以及应急照明系统满足其供电要求,根据三级负荷的定义,一般等级的照明设备与动力设备满足三级负荷供电要求。根据设计图看出,该案例建筑高层供电模式采用 10 千伏 电源的供电方式,地下变电站采用双电源供电模式,配电系统采用 220 V 供电模式。电力系统的机电配线均采用耐火金属线槽;消防配电线路使用金属明管和耐火金属线槽,并涂抹防火材料。这两种线路的保护层厚度均在 3 cm 以上2。电气管内配线的绝缘处理。在配管穿线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沿着线路走向作业,同时在管口撒上少许滑石粉,削除线端位置的绝缘层,并做穿引连接处理。导线接头应铰接,以保证电流的稳定性。在

4、完成导线连接后,施工人员不仅需要使用绝缘带做包缠处理,以恢复绝缘层的功能,还需要使用防潮、防水性能良好的胶带进行二次加固。随后,施工人员应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处理后的配线绝缘电阻在 0.5 M 以上3。通过行业内下发的在电气设备技术标准文件中,对于目前再建的施工区域,按照规范所要求,接地配线的绝缘电阻规定如下:400V 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测量值一般在为 0.40M数值以上,100V 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测量值为 0.10M数值以上,200V 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测量值为 0.20M数值以上4。对绝缘电阻进行测试前准备,将所有进线电缆断电,将接地线拆离接地排,保持接地线与其他带电导体的绝缘良好;测试

5、前需要核实负荷侧所有用电设备的绝缘电阻测试电压是否满足标准承受能力,对于测试电压承受能力较低的的元器件必须提前做好措施后方可测试,如配电箱(柜)内二次控制回路等。测试电压不能超过所有设备的最大承受值。测试电压统一采用 DC500V,以保证测试的安全性。表 1 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的测定结果 对地电压(V)绝缘电阻测定值(兆欧)泄漏电流计算值(毫安)泄漏电流测量值(毫安)误差(毫安)103.1 0.01 10.2 9.8-0.4 102.0 0.02 5.1 5.4 0.3 102.7 0.026 4.0 3.7-0.3 100.5 0.04 2.5 2.5 0 107.0 0.08 1.3 1.

6、2-0.1 100.9 0.20 0.5 0.4-0.1 敷设电气配管。施工人员应在精准定位测量的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154 础上,落实隐蔽性检验;完成检验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电气系统的配管安装工作。在此期间,施工人员应按照定位测量结果对配管做弯曲或固定处理,同时明确配管加工后的尺寸、用途、规格等信息。在配管敷设环节,对于过长的配管,施工人员应使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配管,并及时清理切口处的毛边,以确保切口平直、光滑,方便后续施工。需要注意的是,暗敷的配管应尽可能避免弯曲。必要时,施工人员可以使用硬质木条对弯曲位置做加固处理。如果管径大于 2.5 cm,那么施工人员需要对弯管器

7、进行适当调节,以确保管线弯曲程度小于管外径的 10%。在施工过程中,要与土建专业进行沟通,做好强电与弱电专业在对于进户电缆穿墙管过程中及止做好对挡板的预留预埋工作。根据建筑方面的习惯,对于孔洞的尺寸大于 300毫米的此种情况,一般在土建图纸上明确注明,并与土建人员进行再次图纸校核,对于设计方面进行沟通,一定要保证土建施工过程中按照正确图纸进行施工,在配合土建施工的同时,及时做好尺寸标注要小于 300毫米尺寸、对于在土建施工图纸上未明确标明的预留孔洞应该在底板和基础垫层内暗配的管线进行施工5。安装配电箱。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技术 JGJ46-2005 标准以及 用电安全到则 GB/T13

8、869标准。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明确配电箱的安装位置,再依次进行固定、组装和绝缘测试。其次,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设计方案将箱体固定在预留安装孔洞中,并使用砂浆填充固定。通常,配电箱(柜)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可靠,配电柜底座槽钢固定在 200mm高混凝土台上。在配电箱安装前,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其内部导线连接满足规范要求,开关灵活、功能正常。在安装开关、插座、照明系统等电力设备时,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合理控制安装误差6。例如,开关插座的安装误差应控制在 0.5 mm 以内等。如果遇到避雷引下线敷设变更的情况,施工人员应结合设计方案将其引挂到特定位置,并在地上 2 m 处使用保护管进

9、行保护,保护管的管身需要涂刷红漆与白漆。2.2 对于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方向技术施工要点 案例工程中,给水系统直接与市政给水管网相连,并采用型号为 DN300 的铝塑复合管;排水系统则采用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分别排放、处置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建筑地下埋设热镀锌钢管管道,设计坡度为 0.8%。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则按照实际需要分别进行干管安装、立管安装、配件安装、压力测试、防腐处置、消毒处理等。自来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接入 DN800 给水引入管供给,水压不小于 0.2 MPa。进入建筑区连成环状管网,环网管径 DN400,从环状管网分别接入生产贮水池(大概估算 7 000 m3)、消防贮水池(大概

10、估算 800 m3)、生活贮水池(大概估算 110 m3),保证建筑地区用水量,大概估算消耗量为 5 670 m3/d。自来水系统是厂区用水的源头,采用冗余设计,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生活区的用水。(1)给排水管道应采用专用管件连接。施给排水施工中,测量放样技术是中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对准确控制顶管位置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测量放样工作,以确保给排水管道顶进高程控制点以及中心线位置准确无误。在对中心线进行测量放样时,应在顶管作业坑两侧分别设置中心线,且应确保其高度和管件顶进线路一致。在顶管作业坑内应设置 5 个以内的水准点。在对水准点进行测量采样

11、时,应采取从坑上引测的方法,且应将测量误差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2)在安装前要核对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且应对管材外观、材料设备质量性能指标参数以及施工设备运行状态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中长距离顶管施工能够连续进行。在安装立管时,施工人员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并按照设计方案对立管进行编号,再按照编号顺序逐个安装临时固定卡。(3)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落实水压试验,以检查管道的水密性是否达到验收标准。试验区分 4 根管供试验之用,单管设计流量为150L/S,设计流量 550L/S,平水塔简易处理。单管管径 DN300,尺寸定为 7X4.5X4(米),搁置地面,水位

12、4 米,满足重力供水要求。平面尺寸为 35X3.45(米),下沉 3.7 米,水池尺寸为 50X5X5(米),泵房设半地下室,满足水泵自灌取水方式。根据试验需求,水泵类型选择单级单吸或单级双吸离心泵,型号选择最小流量约 32L/S,最大流量约 137L/S,分四种类型搭配使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155 特殊注意事项:若顶管施工受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在地下水水位相对较高的区域开展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应合理应用降水技术,以确保顶管施工顺利实施。目前,补浆常用的降水方式是井点降水技术。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区域地下水水位以及地质水文条件合理确定井点位置,且井点与工作坑坑壁之间应保持 1m

13、 以上间距。在井点施工中,其深度应达到含水层下方,且孔径通常应达到 300mm 以上,降水应连续进行,直至水位稳定后才能停止降水作业。最终符合水压试验的理论测试结果,达到验收的标准7。表 2 给排水系统试验 型号 使用台数 电机配备 是否配泵 实验结果 IS125-100-200A(Q=108m/h,H=10m,N=5.5KW)两台 Y132S-4 是 满足标准 IS150-125-250A(Q=185m/h,H=17.5m,N=15 KW)两台 Y160L-4 是 满足标准 IS200-150-250A(Q=360m/h,H=17.5m,N=30KW)两台 Y200L-4 是 满足标准 25

14、0S14(Q=485m/h,H=14m,N=30KW)一台 Y200L-4 是 满足标准 2.3 通风系统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通风系统同样是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例工程选用的是机械通风系统,即通过在楼梯间安装送风井、在建筑内部设置排烟竖井、在建筑顶部安装风机等方式来及时排出建筑内部的烟气。该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为 10 m3/h;通风换气装置均采用 2 cm 厚的镀锌钢板作为主要材料,其内部均安装防潮、耐磨、抗腐蚀的复合铝箔。通风系统安装的施工重点在于风管的安装和加固。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方案确定风管尺寸,并采用法兰连接方式对风管进行连接、加固。在具体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在风管两

15、端预留长度为 8 mm 左右的翻边空间,并保证风管中线与法兰处于平直状态。如果风管的厚度在 0.12 cm 以上,则施工人员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来连接风管,且在焊接安装之前必须确保端口位置无污染、锈蚀等异常状况。在完成风管安装后,为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施工人员可在连接位置涂抹密封胶,并对风管做防锈蚀处理。2.4 消防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为切实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案例工程的施工单位不仅应按照预设火灾安全等级为 A 类的标准在建筑内部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装置,还应在地下建筑中按照 B 类火灾安全等级的标准设置相应的灭火装置。以水喷雾灭火装置的安装为例,其主要构件包括管路、阀门、喷头、水泵等。

16、其中,水泵与泵站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喷头位置安装有传感器。在安装水泵时,施工人员应将泵座吊装 在支撑架上,并结合现场测量结果确定泵座的高度等参数,然后进行螺栓加固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浇筑量达到 70%左右时,施工人员需要再次调整水泵位置,以免其发生错位。在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检验水泵与管道的连接位置是否具备良好的水密性,电机系统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消防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及有无异常声响。在确认无误后,施工人员方可安装雨淋阀、水雾喷头等构件。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手动检验各元件的质量,并确保元件无锈蚀、污染等异常情况。其次,消防系统采用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室内自动喷

17、水灭火消防系统和灭火器消防系统。设消防贮水池(800 m3)一座,位于消防泵房外,由设在水泵房内的室内、外加压泵自消防水池吸水加压供室内、外消火栓用水,厂区消防用水量为 40 L/S。2.5 燃气系统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在案例工程中,燃气管道的主要材料为镀锌钢管,其通过丝扣连接方式相连接。因此,施工人员应采用明设的方式安装燃气管道,并同步检查管道材料是否存在开裂、破损,管道内部是否存在杂物和污染物等问题。为方便引入管穿过建筑墙体,控制套管的直径必须比引入管直径大 10 cm 以上。在室外埋设的引入管,其埋设深度应在地表冰冻线以下,坡度在 1%以上。在安装室内立管时,施工人员需要采用丝堵堵塞管道末

18、端,并在管道上方做弯头处理,以免后续发生管道泄漏等问题。此外,按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2009)的要求,水平干管的高度应控制在 1.8 m 以上,并使用托架、吊环进行固定;位于拐弯位置的水平干管还应使用卡子进行固定。燃气表的安装需要在室温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156 低于 5 且室内通风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在安装期间,施工人员应确保燃气表距离地面 1.8 m 以上、距墙面 5 cm 左右,并及时使用卡子对其进行固定。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落实技术指标要求,切实保证机电、

19、排水、消防等安装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或出现机械设备相互配合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甚至有可能提升安全风险,对工程的总体施工构成威胁,提升不必要施工成本费,造成工程返修整改的几率提升此外,在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开展试运行工作,并综合评价其运行状态,逐个解决试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整改,直到整套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为止。参考文献 1杨风利.机电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220.2黄灿勇.浅谈机电工程安装施工技术要点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27-28 3王成滨.预制装配结构的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特点及配合策略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10):165-167.4杨鹏飞.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 饰,2018(38):218.5韩峰等.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陈秋瑜.多高层住宅建筑电气接地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朱晓玲.水利试验基地的给排水基础设施设计J.建设中华.201107:102-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