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晋南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的特性与创新路径_焦亚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272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南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的特性与创新路径_焦亚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晋南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的特性与创新路径_焦亚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晋南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的特性与创新路径_焦亚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9摘要:非遗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身体记忆与动态的物质载体。秧歌作为民间舞蹈的核心要素,提取秧歌元素应用于舞蹈作品的创作中,不仅是非遗文化与艺术的一种融合展现,更是对地域性非遗舞蹈的艺术创新。文章以晋南舞蹈西石花鞭中的秧歌元素创作应用为中心,分析其秧歌元素的价值,探讨秧歌元素在舞蹈创作应用中的困境,提出秧歌元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应用路径,以期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与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有所裨益。关键词:西石花鞭;秧歌元素;舞蹈创作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14(2023)03-0059-05在众多民间舞蹈文化中,秧歌作为民间舞蹈的雏

2、形起源,最早始于乡村的庆祝活动及祭祀活动,尤其在特定节日遍布于各个村落、街头、巷尾、庙会。这样的舞蹈形态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数千百年来生活方式的一种艺术化再现,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身体性传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农耕文化稀释、外来文化侵蚀及人们审美情趣演变等因素影响,致使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发生重大转变。传统舞蹈关注度与实用度降低,传统舞蹈形态与文化濒临消失;传统舞蹈的西式化元素增加,致使舞姿形态偏离原始的轨迹,人们很难再看到传统舞蹈原有文化属性与文化标识。因此,以传统舞蹈中秧歌元素为中心,探寻地域传统舞蹈中关于秧歌元素的形态特征和表演程式,挖掘其场域表演的传统文化结构与日常生活情绪,1通过舞蹈创作技

3、法与传统舞蹈元素相结合的形式,有利于丰富传统舞蹈文化,使之源远流长。一、晋南西石花鞭舞概述“西石花鞭舞”主要流传在晋南垣曲县西石村。“西石花鞭舞”是当地群众性的民间传统舞蹈,全村上下男女老少皆会舞花鞭。据 西石村志记载“西石花鞭舞”的表演形式,最早由歌、舞、丑三种要素构成,属于民间社火的一种。经过长期演变,多元素的组合形式逐渐解体,“歌”与“舞”分离成各自独立的表演形式。目前流传的是纯舞蹈性打鞭舞蹈形式。“西石花鞭舞”的舞队构成,少则三十人,多则可至数百人。角色分为:领头、男角、女角。道具则分为:伞、鞭、扇三种。“伞”是西石花鞭舞中的指挥及领舞者,表演时领舞者一般右手持一把平顶圆伞,出现在舞蹈

4、的起始;“鞭”有单手持鞭和双手持鞭两种,“扇”为右手持扇。随着社会变化和时间推移,程式性大场面的数百人手持双鞭、扇子表演已经很难看到,代之以三十多人的舞鞭演出。跑场仍然是花鞭舞蹈表演的主体构成部分,在整场表演中跑场(韩国国民大学 舞蹈学院,韩国 首尔 02707)焦亚旭晋南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的特性与创新路径收稿日期:2023-02-01基金项目:2018 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粤北地方高校民族人文与艺术教育创新实践研究”(2018GXJK171)作者简介:焦亚旭(1990),女,山西夏县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舞蹈创作理论研究。2023 年 06 月第 40 卷第 3 期

5、Jun.2023Vol.40.No.3长 治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60的场图有“风搅雪”“双人轮”“双蛇褪皮”“蛇蜕皮”“十字条”“大十字条”“腰翻身”“剪子观”“两头抡”等几十种之多,且有固定的前后顺序。2西石花鞭的动作和步法,是表现程式性场图的主要手段,由于表演者们自身的性格特征、艺术修养以及身体素养等不同,使得花鞭动作形成丰富的肢体语汇。尽管动作不同,但是顿、拧、冲、提等动律风格始终贯穿在动作套路之中,体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格。二、花鞭舞秧歌元素的创作价值舞蹈作为民间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从古代流传至今,不同的民间舞蹈文化蕴含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足

6、迹,再现不同的历史场景。我们不仅要保护民间舞蹈文化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民间舞蹈的传承中凸显其历史文化价值。秧歌作为民间舞蹈最常见的传统元素,一直被视为传统舞蹈领域研究的核心要素。因此,以晋南“西石花鞭舞”的秧歌元素为主体研究对象,深挖其创作价值对再现与丰富地域传统民间文化是十分有价值的。(一)文化呈现从秧歌舞蹈外在形式来看,质朴的动作语汇、固定的表演套路、丰富的角色扮演大体相同,自娱性与即兴性兼备的广场舞蹈形式深受广大地域人民群众的喜爱。其中值得深入探究的是秧歌舞蹈传承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有所差异,但各地域传统舞蹈中的秧歌元素却自始至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首先,秧歌元素承担着孕载历史文化,表达

7、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用;其次,秧歌元素连接着穿越时空的线索,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承上启下。因此,在传统舞蹈中提取秧歌元素进行文化剖析,可以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以及在民间舞蹈中地位担当。晋南地区西石花鞭中秧歌元素形成于明清时期,发展于山沟地形的西石村,受长期封闭的山地影响使其表演形式保存得相对完整。花鞭作为西石村的代表性文化艺术,不仅在民俗活动中展现其秧歌元素的基本形态,而且在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将西石村民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物性格鲜明地呈现出来,体现了西石花鞭中秧歌元素的文化价值。(二)文化标识秧歌元素因起源地域的差异性,皆带有浓郁的地域标识。从传统舞蹈中以创作的视角提取并放大其秧歌元素,既能区分地

8、域性传统舞蹈的差异,又能借助舞蹈中的地域特点来标识地域文化,并推动地域文化发展。晋南地区的“西石花鞭舞”以其极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标识了地域文化符号。山西省垣曲县西石村因山沟地形特点,当地居民在上山探路或放牛时手持木棍把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了花鞭的雏形,再后来以众人舞鞭的形式发展为民俗文化的一种。运用强有力的鼓点在固定式的场图模式中进行舞鞭表演,众多质朴的场景图一一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仅标识了西石村民豪放淳朴知足自乐的品质,同时也传达出西石村所独有的自然环境与地势地貌。为了保护西石花鞭舞蹈的发展,标识其文化价值,提取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并进行再创作成为必经之路。一方面在西石花鞭的场图中提取秧歌元素

9、进行再创作,标识不失民间形态的西石花鞭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在西石花鞭发展的地域特色中提升舞美制作,舞蹈创作要根据其秧歌元素的呈现方式坚持正确的传承取向发展性与传承性并重。故此,应凸显西石花鞭的艺术特点,以尊重历史为基础,透过秧歌元素准确提升非遗舞蹈的传承价值和推广价值,挖掘西石花鞭舞蹈的舞蹈魅力,从而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三)文化审美西石花鞭作为晋南地区一项传统的民俗舞蹈,不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具有较强的人文艺术价值。丰富的场次变化令场外的观赏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快速地融入其中,这一场景展示花鞭秧歌元素所具有的凝聚力量。随着时代发展,西石花鞭也会

10、与异地文化发生交融,这就为花鞭舞发展开拓出更多的可能性。透过民俗场景中表演的西石花鞭的秧歌元素,彰显西石村民威武不屈的崇高品格,这种优越的文化价值彰显是以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为基准的。正如裴敏聪在家乡西石一文中所写:西石一个村的历史大都是口传身授沿传下来的,文化就是一个村的根脉,文化主体的动态肢体记忆即西石村民的花鞭舞。在秧歌元素律动的基础上对花鞭艺术进行再创造不仅可以再现地域文化的身影,提升作品的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其灵魂,从而体现花鞭舞的人文学与地域美学,易于更深层次的了解地域文化,让传统文化价值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如果说花鞭舞作为西石村民的历史记忆的一部分,那么花鞭舞中的秧

11、歌元素就61是西石村的一个内蕴深厚文化符号,要充分认识和彰显它文化价值,需要结合时代的审美发展和人们的文化需求进行“寻根式创作”,以便进一步挖掘其精神内涵。3三、花鞭舞秧歌元素的创作困境(一)动作元素的提取窘境从现阶段晋南舞蹈西石花鞭的传承情况来看,完整的程式性场次逐渐减少,花鞭舞姿的形态亦在退化,起初活跃在民俗仪式和民俗活动中的西石花鞭舞蹈,在当前社会常态下,其发展优势尽显薄弱。伴随着传统的民俗仪式和社火活动逐渐被取代,传统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环境也在逐渐消亡,导致非遗舞蹈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资源简化。在西石花鞭的表演程式中,极具代表的秧歌元素即舞者手持单棍或者双棍舞动时,在挡、转、摇、踢、挥、冲

12、等基本动作中,通过表演者的身体形成相对繁杂的舞姿形态,呈现花鞭飞舞、鞭声悦耳的舞蹈场景。这种表演形态尽管因西石村偏僻山地形态得以原生态地保留,舞蹈过程中的花鞭秧歌元素也独具其表演风格,但是这种本真性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首先,花鞭中秧歌元素动律的传承方式仍然以“口传身授”进行,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的理解偏差以及自身身体机能状况差异而不能一比一地复制动作形态,这种情形不仅会导致其秧歌元素动作消亡,也会影响传承链的完整性。另外,在多数民俗文化展现以及民俗节日表演的场景中,五花八门的装饰品成为民间传统舞蹈争相模仿的潮流趋势,这便直接导致花鞭舞表演过程中秧歌元素的变异,对于创作过程中元素提

13、取势必会带来不利影响,最终错失对民俗舞蹈的本质特征提取。(二)符号元素的标识飘移西石花鞭舞的秧歌元素是西石村民俗文化标志性符号,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固定的表演程式中展现其丰富的场图表现,这种符号元素标识不仅是西石村民生活状态的显现,其名称也标示着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意义、区别与归属。花鞭作为西石文化的重要载体,极典型地标识出西石文化身份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移动互联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量优秀舞蹈作品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西石村文化产业一部分的西石花鞭舞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过去的花鞭舞通过图形

14、语言的形式,表达出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可谓西石文化之根的再现,其运动形式更是标识了地域文化的符号特征。随着大量不同舞蹈种类的流行,出现了舞蹈追逐潮流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舞蹈秧歌元素中蕴含的乡土文化逻辑和特有的文化功能,西石花鞭的秧歌元素在没有文化背景的解说中,很难受到人们的关注,单调的秧歌元素也会在创作中因表演形式单一而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三)元素典型化的提炼缺失对晋南地区西石花鞭舞蹈特性的研究显示,在表演的过程中,关于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创造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从当前传统舞蹈的表演方式来看,以秧歌元素为主的舞蹈创作,会因律动元素相似性的影响而存在较大的问题。地域传统舞蹈

15、的形成皆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尤其是我国的多种多样传统舞蹈的传承,以陕西地区、东北地区、山东地区为主要代表的秧歌元素,尽管创作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表演形式上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更何况地域舞蹈西石花鞭这种作为区域性民族舞蹈。从客观角度出发,西石花鞭的三道弯体态以及前进、后退步法与胶州秧歌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很难将西石花鞭舞姿形态的独特性展现出来。另外,花鞭舞蹈的鞭打动作以及绕鞭要求与其他地域的花鞭动作大体相同,使花鞭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以上情况均会导致花鞭舞的创新性发展上停滞。从主观角度出发,西石花鞭舞蹈中的秧歌动律在提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编导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技法

16、的影响,导致秧歌元素在整体编创方面脱离地域性舞蹈传承的初心,仅是过度强调表演形式也会导致非遗舞蹈陷入固化的思考模式,直接妨碍了西石花鞭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四)元素延展的叙述阻碍原始西石花鞭舞中的秧歌元素无论在大场景的动作表现还是在小场景的情节演绎上,都相对比较单一,其程式性的场次表演也在一定程度禁锢了秧歌元素的延续与创新。花鞭舞的秧歌元素极具鲜明的地域特征、直观的情绪展现、即兴的肢体语言等因素,使得创作者在对西石花鞭舞中秧歌系列元素进行舞蹈创作时,无法将其地域性62风格进行题材性地切入。另外,对于秧歌元素本身的结构与重构以及不同社会语境下的元素标识等因素,还需要创作者决定舞蹈作品的创作方向,选

17、取秧歌元素进行抒情或叙事性舞蹈作品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秧歌舞蹈元素的延展以及舞蹈叙事功能的局限性,令以地域文化背景创作发展秧歌动律,无法直观地展现西石地区的风格。在这种社会语境下,地域创新型题材的局限性就一览无余了。四、花鞭舞秧歌元素的创新路径在西石花鞭的舞蹈表演中,舞蹈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晋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民俗常态化的发展,在对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的素材提取中,应以传统西石花鞭舞形成的历史背景为依据,选定地域性的故事题材进行舞剧文本编写,以此来保证舞蹈作品创作的可感性与完整性。4西石村山形沟壑的自然常态背景,在丰富的西石小调小姐担

18、水捎书雪花飘爬山调迎客探春拜年绣绒花观天桥五更鸟晴朗闹五更等唱词中进行题材的筛选与凝练,确定舞蹈文本的主题构思方向,编写出既对过去生活具有较高认知,也能展现当下社会的风趣的舞剧文本,将传统文化在民间舞蹈发展中潜移默化展示出来。首先,在人物的塑造方面,花鞭舞秧歌中的角色没有特定的指向,其表演形式以男女穿插表演为主,为舞蹈作品的角色选取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其次,在故事的演绎方面,花鞭舞秧歌主要是庆祝征战胜利与体现农耕文化的民俗舞蹈,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其故事的演绎方向都应去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传承延续精神。另外,还需注意作品情感注入,在分析与感知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

19、找生活场景中的花鞭舞秧歌元素的雏形与来源,并以此为核心,扩展、延伸至人物与故事情节中,产生地域情感的共鸣。在西石花鞭的现代审美意蕴美学观中,花鞭舞的动作元素可以再现于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树枝和木棍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样,这就赋予花鞭秧歌元素较强的即兴性与技巧性。在西石花鞭秧歌元素选取后的创作过程中,始终要把握花鞭秧歌元素的雏形,使其不失西石花鞭舞蹈的传统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首先,进行原生态秧歌动律特征与现代创作技法的大融合,在此过程中进行“时、空、力”的花鞭元素创作,将民间传统舞蹈转向专业性的舞姿形态,以展示具有技巧性的花鞭技艺;其次,花鞭舞无论是在西石村民的生活中,还是民俗活动的表演中,都是在现实

20、的氛围感中产生可舞的动态。在舞台场景下展示民俗舞蹈,其舞美效果更应凸显民俗的风貌,具备生活感知的意境。在现代审美的加持之下,舞蹈作品更应具有视觉和精神双重享受。最后是花鞭舞的服饰创新,原生态的花鞭舞男角下身穿粗布阔腿裤,女角则是包裙,这样的服饰表征作为花鞭舞的主要载体,是营造花鞭表演氛围与情感传达的最为直观的要素。因此要从历史的维度以花鞭舞秧歌元素为基准,提取元素动律、舞美设计、服饰创新等三要素,在展示其内在核心的同时,流露出可以触动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这样既能够通过标志性地域舞蹈形式保留传统文化,紧跟时代的发展,还能实现文化遗产在传统与发展继承中的共性推广。5在西石花鞭的多元化创作中,新媒体

21、技术为西石花鞭舞蹈作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解决传统传承方式中的传播困难问题。在数字化的今天,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将丰富地域性舞蹈文化展现给大众。6在西石花鞭的创作中应当注重民间艺术特色与舞蹈结构的有机兼容,摒弃将原生态花鞭舞蹈形态直接再现给大众视野的做法,而应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西石花鞭舞中秧歌元素分解并与特征显著的地域生活相结合,以崭新的画面彰显花鞭舞蹈的文化内涵。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机制的应用将加速西石花鞭舞在民众生活中的传播。首先,在民间西石花鞭的历史的遗迹中,呈现西石花鞭的秧歌元素,将传统的民间舞蹈与传统节日进行紧密结合;其次,通过镜头记录的方式还原西石花鞭的舞蹈动作体态,

22、记录并保留每一个时间节点秧歌元素的演变,并挖掘其舞姿背后的文化解析;最后,在新媒体机制的构建与传播中,探索与延伸更多西石花鞭舞蹈的可发展领域,以跨专业的方式实现地域舞蹈在现代社会的活态传承,做到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宣传来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五、结语秧歌元素是各地区民俗舞蹈中不可缺少的精63髓,随着农耕环境被信息社会取代,代表地域特色与人文特征的舞蹈形式也在逐渐消亡。对晋南西石花鞭舞秧歌元素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正是对这种承载特殊的文化现象的身体记忆的解读。花鞭舞中的秧歌元素承载着西石地域深厚的情感内涵,包含着不变的文化遗传基因,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很难转变的隐秘特质。因此,在西石村的文化背

23、景下,从社会层面、个人层面、艺术层面有效地对晋南西石花鞭舞蹈中秧歌元素进行系统化总结、加工、提炼,以题材和素材一致性为创作切口,选取地域性的主题构思,以花鞭舞中的秧歌元素为核心素材,创作支撑本民族文化的舞蹈语汇,表现民俗舞蹈中“无以言表”的美感,流露地域民俗舞蹈本身的情感。参考文献:1于平:“秧歌”的渊薮与汉族民间舞的文化体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2西石编纂委员会:西石村志垣曲,垣曲县长达科技文化有限公司,2012 年,第 113 页。3韩春萌:论历史名人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彰显,江西社会科学,2019 年第 10 期。4林荣珍:新时期非遗舞蹈的传承保护研究,中国高校科技,2021

24、 年第 5 期。5谭诗芋:挖掘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打造现代舞台精品舞剧 非遗和戏剧舞蹈的完美化合戏剧文学,2022 年第 10 期。6刘春辉: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与发展,文化产业,2022 年第 2 期。(责任编辑元剑)Jiao Yaxu(Department of Dance,Kookmin University,Seoul South Korea 02707)Abstract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ance is

25、 human cultural heritages physical memory and dynamic material carrier.Yangko is known as the core element of folk dance.Extracting Yangko elements and applying them to the creation of dance works is not only an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t,but also an artistic innovation for

26、reg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ance.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Yanko elements in Xishi Huabian Dance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analyses the value of Yanko elements and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Yanko elements in dance creation.Finally,the ap

27、plication path of Yanko elements in the creation of dance works is proposed,hoping to contribute to contemporary dance art creation and benefi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ance.Key wordsKey words:Xishi Huabian;Yanko elements;dance creation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of the Yangko Elements in Xishi Huabian Dance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