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第2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81411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第2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第2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第2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第2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第2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兰州一中20142015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 共54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

2、以合理地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

3、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

4、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

5、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1. 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

6、思想源头。 B. 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 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D. 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2. 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2分 ) A. 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 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 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D. 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3.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B.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C. 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 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

8、,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 泰定初,考试礼部,所取每称得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

9、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 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j,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j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元史虞集 虞刚简 虞汲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比还长沙 比:等到。 B不少暇佚 佚:丢失。 C文虽善,不与也 与:赞许。 D虽以

10、此二者忤物速谤 速:招致。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B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C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D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虞集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避难岭外,母亲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返回长沙后得到刻本,终于得以了解

11、经书内容,通晓其大义。 B. 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 虞集鸿才博识,深受重用。因赵世延归家,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皇上认为虞集经手之事无所不宜,当时的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其手。 D. 虞集评人论文,坚持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j,虞集却认为他无才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2)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

12、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8. 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 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

13、起一个杯子一样。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千叶瓶 刘心武 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

14、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

15、,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弄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

16、绪。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丫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脾气倒好

17、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 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铺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来呢!” 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老兄,你从哪儿收来

18、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 主人公画绿叶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更是检讨灵魂、滋养心灵的过程。心灵获得绿化、滋养,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他”的脾气变得平和了。 B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却引人深思。一个不经意的过失,经过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了工艺品,这启发我

19、们即使人生出现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C主人公本想买黑色的签字笔写回忆录,却下意识地选择了绿色签字笔,这暗示着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年轻时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 D小说第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小见大,表现了“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 E“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算。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批判。 12小说第段写到妻子和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3主人公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内心发

20、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4这篇小说主题深刻,耐人寻味。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的理解。(6分) 第卷 表达题(共4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B有人多次为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欲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D针对盲目出国留学的乱象,留学专家尹航提

21、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出国前务必要殚精竭虑,做严格的选择和必要的规划。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 A大多数人只有拥有了健全的精神、独立的思想以及创新的意识,整个社会才可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获得长远的良性发展。 B黄庭坚在书法方面擅长行书、草书、楷书都能卓然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三人一起被誉为“宋四家”,拥有无数的追随者与研究者。 C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D李光耀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的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17下列语段各个句子的排序

22、,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 例如滕王阁序中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鸿门宴中对这种座次的排列情况有详细的记述。 如果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 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 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 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A B C D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剧作本身的角度分条概括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每条不超过8字。(4分) 相比以“狗血”话题为宣传噱头、并以收视率为商业目的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以孙家

23、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鲜活形象,讲述了人世间朴实真诚的情感经历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该剧以其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该剧采用直接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百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用沉稳的故事节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能够平心静气调慢节奏的净土,在浮躁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注入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 19仿照例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与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6分)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 , ; , , 。五、写作(30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中很多

24、时候,我们或许很难达到某种高度,但绝不能放弃最后的底线。可以忍受贫困,不能丧失人格;可以追求财富,不能背弃道德;可以发表异议,不能拨弄是非;可以不做君子,不能去做小人;可以接受平凡,不能容忍庸俗;可以没有学位,不能没有品位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以“底线”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兰州一中20142015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1.D(“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 2.C(这是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缘由) 3.A(B.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根本原因”属于无

25、中生有;D.因果关系颠倒)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4.(2分)B(佚:安逸,舒服。) 5.(2分)D(正确标点:“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 尤委曲尽言。”) 6.(2分)D(从原文看,虞集认为他小有才华,但不能担当大事。) 7.(1)(4分)诸生等候虞集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 译出大意给1分;“伺”(“等候”“候望”“等待”“等着”等)、“卒”(“完成”“完毕”“终了”等)、“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当

26、时世家子孙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很多或“当时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世家子孙很多”,他们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深、厚、重),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 译出大意给1分;“进用”(“提拔任用”“晋升任用”“推荐任用”等)、“有以”(“有的办法”“有办法”“用的方法”等)、“间”(“离间”“使隔阂,疏远”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8.(4分)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为后两句作者的惊异之情作铺垫。 9.(

27、4分)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何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侧面描绘山雨之奇外,还在中间两联正面描绘山雨的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0.(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1(4分) A、B (选对一项给2分。本题综合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C对主人公心理的推测不准确;D小说第段并没有表现“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E对写“发小”的作用是借他之口表现主题思想,没有批判的意

28、图。) 12.(4分)写妻子女儿的话是为了衬托“他”的形象,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第段写妻子女儿的话,表明她们认为花瓶破了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以此衬托“他”的“大急”,突出了“他”对花瓶的珍惜,对不小心玷污花瓶的后悔。(4分;“作用”2分,只要答出“衬托”“侧面衬托”“侧面烘托”“间接表现”等即可;“具体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 开始是单纯的“后悔”,后悔不该玷污瓶体; 后来是接二连三地“后悔”,后悔小学时、上山下乡中、进城及提干后、与妻子生活过程中 自己各种各样的缺点、失误; 最后通过反思自己一生,不断检讨灵魂最终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他的脾气好多了”)。 (答出一点给

29、2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这篇小说主题深刻,耐人寻味。主人公画千叶瓶的过程,就是回顾、反思人生的过程;千叶瓶由“一般”“素白”到“雅致秀美”,则象征着主人公心灵的丰富、人生境界的提升。小说通过主人公画千叶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只有学会反思和自省,才能让心灵避免混乱和芜杂,获得滋养和提升,享受心灵的平静和充实,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融洽。犯了过失,不应逃避,自欺欺人;也不应漠视,置之不理。要勇于面对,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美好,更和谐。即使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减少损失,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教训为财富。(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0、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5.(2分)A 16.(2分)D 17.(2分)C 18.(4分)人物形象鲜活;历史感厚重(真实体现城乡发展历史);叙事风格直接;故事节奏沉稳(一点1分) 19. (6分)示例: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色的基调。参考译文 虞集,字伯生。虞集的父亲虞汲,娶妻杨氏。虞集三岁时就已知读书,这一年是乙亥年,虞汲携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一遍就能诵记。等到回到长沙,拜师学习,才得到各经的刻本,(那时)虞集已是读遍了诸经,通晓其大义了。 大德初年,被授任大都路儒学教授,虽

31、然是以教导学生为职责,但他在学术上却更加自我充实拓展,没有片刻悠闲逸乐。任国子助教后,就以师道为己任,诸生等候他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任博士时,虞集曾在殿上监督祭祀,有一个叫刘生的人,因喝醉了酒而在祭祀时失礼,虞集将此事告诉学监,要求削除他的学籍。大臣中有人为刘生讲情,虞集坚持认为不可宽恕,他说:“国子监,是讲礼义的地方,出现这样的事而不予惩治,用什么教育人!”最终开除了刘生。 泰定初年,在礼部举行考试,每次录取的人都是人才。有旨令采辑本朝典章故事纂修经世大典,命虞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不久赵世延挂职归家,便由虞集单独负责此事,过了两年之后

32、,书才完成,共有八百卷。皇帝因为虞集宏才博识,所经手的事都做得十分妥当,一时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虞集之手。虞集每次奉旨拟写文章,一定要用帝王之道、治乱之因,从容地讽喻切责,寄希望于皇帝看后有所感悟,他在接受皇帝咨询以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尤其能够委婉地将道理讲明。当时世家子孙因才能名声被提拔的人很多,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没有奏效后,他们就一起摘录虞集的文辞,指责其中有讥讪之意,仰赖天子明察其中原委,所以没有能够中伤他。 虞集评论人才,一定以其人的识见器量为先;他评议文章,不以最恰当的言辞使对方折服就不停止,对于那些违背经义的文章,即使文辞优美,也不赞许。虽然因为这两点触怒他人而招致别人诽谤,但虞集始终不因此而改变原则。光人龚伯j,凭借才俊而被马祖常喜爱,马祖常任御史中丞时,龚伯j成为他的门上客。马祖常屡次称赞他的才学,想要虞集出面把他推荐给朝廷,虞集认为不可,他说:“此人虽然略有才华,但不能担当大事。”马祖常听后仍然不以为然。马祖常邀请虞集到他家中做客,设置了酒宴,酒过一半时,他拿出推荐书请求虞集署名,虞集坚决拒绝。 至正八年虞集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