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条形码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按照题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给监考教师。 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
2、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
3、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崇拜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来才先
4、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不同血缘、不同祖先的夏、商、周三朝不但在政治上相互排斥,而且在文化上也难于相容。一旦推翻旧王朝,前朝一切统统废弃,一切重新开始。各部族内部都盛行祖先崇拜,但只崇拜和神化自己部族的祖先,而排斥和贬抑其他部族的祖先。 夏、商、周各有自己祖先的神话,但彼此却不能继承和发展,前一个朝代的神话在后一个朝代得不到重视和继续加工的机会。这样一来以前的神话不但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而且十分容易散佚。祖先崇拜和部族利益在文化上的排他性严重地抑制了我国神话发展和提高,使之得不到像希腊神话那样反复加工的经历;同时,由于每个部
5、族各搞自己一套神话,并按自己祖先神话的世系编排诸神的世系和辈份,因而最终未能形成各部族统一的神话和相应的神系,以及贯穿全部神话并统率众神的主神。 后来,这些神话未及进一步被加工和系统化,神话历史化的风暴便向它们袭来,使那些具有超自然神奇能力的神祗,逐渐演变成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先王和圣哲。诸神既然已经被从天上请到地上,定格于人间,那么,渊源于原始时代的神话的发展也只能就此停止。 (节选自文艺研究) 1下列关于希腊神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腊神话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表现,其发展有阶段性特点。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出现了英雄神话。 B希腊神话是西方神话的代表,西方神
6、话研究理论根植于西方神话和西方历史文化土壤中,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C希腊神话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所以在它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希腊哲学,希腊神话也最终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D希腊神话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自然崇拜观念,这种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使得希腊神话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 2关于中国神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神话产生的基础是祖先崇拜观念,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点与希腊神话很不相同。 B中国神话因为古代不同的部族崇拜的祖先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神系以及主神的结构。 C中国上古神话彼此不能继承和发展,原因在于各部族内部都盛行祖先崇拜,但只崇拜和神化
7、自己部族的祖先,而排斥和贬抑其他部族的祖先。 D中国上古神话难以进行系统地整合,缺少后世反复加工的经历,而且还受到历史化的改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腊神话是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而不断发展的,其中蕴含了古希腊人的部分哲学观念。 B因为希腊神话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最终能够被后人反复加工。 C中国神话内在统一的神系及核心主神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华民族的意识和精神也难以得到清晰地反映。 D夏、商、周三朝都有国家政权与家族统治相叠合的特征,他们的王朝在政治、文化上相互对立排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
8、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冕,字章甫,为河东冠族。以门荫再迁渭南县尉,以吏道闻。御史中丞王p充京畿采访使,表为判官。冕虽无学术,守职通明,果于临事,p甚委之。及p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方窃权柄,人咸惧之,p宾佐数百,不敢窥p门。冕独收p尸,亲自护丧,瘗于近郊,冕自是知名。玄宗幸蜀,诏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以冕为之副。冕遇太子于平凉,具陈事势,劝之朔方,亟入灵武。冕与杜鸿渐劝进曰:“主上厌勤大位,南幸蜀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天意人事,不可固违。若逡巡退让,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臣等犹知之,况贤智乎!”太子曰:“南平寇逆,奉迎銮舆,退居储贰,侍膳左右,岂不乐哉!公等何言之过也?”冕
9、与杜鸿渐又进曰:“殿下藉累圣之资,有天下之表。殷忧启圣,正在今日。所从殿下六军将士,皆关辅百姓,日夜思归。大军一散,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从众,臣等敢以死请。”凡劝进五上,乃依。肃宗即位,倚以为政。 冕性忠勤,悉心奉公,稍得人心。然不识大体,以聚人曰财,乃下令卖官鬻爵,度尼僧道士,以储积为务。人不愿者,科令就之。冕以幸臣李辅国权盛,将附之,乃表辅国亲昵术士中书舍人刘充山陵使判官。坐法,冕坐贬施州刺史。元载秉政。载为新平县尉,王p辟在巡内,冕常引之,载颇德冕。会宰臣杜鸿渐卒,载遂举冕代之。冕时已衰瘵,载以其顺己,引为同列。受命之际,蹈舞绝倒。冕兼掌兵权留守之任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
10、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每会宾友,滋味品数,坐客有昧于名者。自创巾子,其状新奇,市肆因而效之,呼为“仆射样”。初代鸿渐,小吏以俸钱文簿白之,冕顾子弟,喜见于色,其嗜利若此。拜职未盈月,卒,大历四年十二月也。 (节选自旧唐书裴冕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冕兼掌兵权留守之任/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 B冕兼掌兵权/留守之任/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 C冕兼掌兵权/留守之任/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 D冕兼掌兵权
11、留守之任/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入仕之途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还有门荫之制。门荫者 ,即以父祖官位,豪门世家的余荫而得官。 B唐代县级政府行政机构中,县令是长官,负责统筹全县之政务;县丞是副长官,辅佐县令行政;主簿是勾检官,负责勾检文书,监督县政;而具体负责执行办事的就是县尉。 C京畿一词出现于中国唐朝,当时将唐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畿京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 D古代迷信传说中的阴间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后来逐渐转化为人间官场的官名。唐制
12、,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以资佐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冕精于吏事,不畏权贵。他入仕后忠于职守,开通明察,处事果决。王p伏法后数百宾佐唯独裴冕收敛了王p的尸体,亲自护理丧事,由此声名大振。 B裴冕忠厚勤勉,匡扶社稷。他一心为公,在玄宗入蜀后大力劝进,希望太子顺从天意人情登基即位,在裴冕等人先后五次恳切劝进后,太子才同意。 C裴冕亲附权臣,身居高位。他与元载有旧,元载执政时因裴冕顺从自己而在宰臣杜鸿渐去世后引荐裴冕取代他,但裴冕就职不逾月而卒。 D裴冕不识大体,卖官度僧。他在肃宗倚靠他辅政时卖官鬻爵,把搜刮钱财视为要务,人们
13、不愿意时,就用法令条律强迫他们,以致百姓怨声载道。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p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方窃权柄,人咸惧之,p宾佐数百,不敢窥p门。 (2)载为新平县尉,王p辟在巡内,冕常引之,载颇德冕。(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89题。帐 夜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 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连山:就着山势。 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
14、地。 8. 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干的句子是:“ , ”。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 (3)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15、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平 凡 的 幸 福 俄罗斯列伊拉米勒佐耶娃 车驶上大路的时候,穆拉德想趁绿灯亮着的时候,把车开过去,所以就朝着信号灯猛地向前冲了过去。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就谁也不知道了。卡米拉只感到自己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一下,她听到一声玻璃破碎的声音,然后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也不知道汽车是掉到排水沟里翻了。 接下来是医院、来来往往的医生和亲人们的哭叫声。还算万幸,一切都过去了。她睁开双眼时,穆拉德就在身边,拉着她的手,朝她温柔地微笑着。 卡米拉出院后,双方亲友立刻为他们准备婚礼。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
16、紊,非常理想。期待已久的大喜日子终于到了,他们从举行婚礼的豪华饭店回到自己的房子里,这是穆拉德父亲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卡米拉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 卡米拉回头看了看,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年轻的女人了,她有了三个健康可爱的孩子。 卡米拉的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她所有的梦想都出乎意料地变成了现实。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她工作的地方正是她一直梦想的地方。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感谢命运对她的厚爱! 生活真是太美妙了!卡米拉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穆拉德是个既懂得爱又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也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一切都像卡米拉希望的那样。 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有时候也有一些小问题,有
17、时候问题还很大。但这才是生活,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健全的生活。卡米拉也明白,在别人眼里,她所谓的这种幸福对一个女人来说可能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她认为自己的幸福一点都不平凡,充满了神奇,难遇难求,那是上天对她的偏爱。 卡米拉有很多美好动人的经历。丈夫还像从前一样浪漫,他们全家一起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们哪儿都去过,什么都看过! 幸福的日子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和与一大群朋友的亲密交往中飞过。朋友们的聚会、孩子们的调皮为生活增添了无限色彩。 他们先嫁了女儿,然后两个儿子也结了婚。小儿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卡米拉又该照看孙子了。命运真是特别眷顾卡米拉,送给她一大群孙子。卡米拉一次又一
18、次地感谢上帝对她的恩赐。 明亮的灯光,浓浓的艾蒿的芳香透过一层薄雾她看见一扇打开的窗户和悬在她身体上方的一盏明亮的灯,还有一张张正俯在她身上的脸。 “她醒过来了。真是奇迹!”一个陌生的声音说。 几天后,卡米拉已经能自己从床上坐起来了。这个地方很陌生,周围的人也都不认识。 “穆拉德在哪儿?”她问,可她的声音她自己都听不出来了,“我的孩子们在哪儿?我的孙子们呢?我这是在哪儿?你们是谁?” 终于,来了一个女人,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我的亲人们都哪儿去了?” 卡米拉央求着问。 “我可以把一切都告诉您,”这个女人痛苦地说。“但您一定要坚强您昏迷了四十年了。” “什么?” “您睡了四十年了” 卡米拉
19、沉默了好一会,她觉得即使想再问点什么,她的舌头也不听使唤了。终于,她还是说出来了:“我丈夫呢?” 那个女人沉思了一会后,声音低低地说:“出车祸时,您还没结婚呢。” 卡米拉像傻了似的,目光落在床头柜的照片上,就是奥利娅在那次聚会上拍的。照片上是一张张神采奕奕的脸庞。卡米拉的目光注视着正在幸福地微笑的穆拉德,注视着自己,注视着已经永远消失了的朋友们。 卡米拉后来打听到,车祸中穆拉德只是受了点轻伤,他等不及卡米拉醒来就和别人结了婚,搬走了。他现在是否健在,不得而知;但他的家人现在还住在西方的某个国家。 卡米拉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这一生,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当她艰难地把身子挪到镜子前的
20、时候,镜子里出现了一张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的脸。她凝视着自己的眼睛,企图弄明白上天给予她的这份神奇的、难得的恩赐的意义命运真是对她不薄,让她做了一辈子梦。(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一开始简单地介绍了车祸发生后的情况,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张本,也为下文中叙写穆拉德在车祸之后离开卡米拉做了铺垫。 B小说对卡米拉的梦境与幻想的描绘是不真实的,结婚生子、甚至还照看自己的孙子等都是虚构的。 C作者对卡米拉的梦境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尤其是对穆拉德的“既懂得爱又感情专一”以及“还像从前一样浪漫”等的描述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D作者借助卡米拉的梦境与现实,实际上是在告
21、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因此没有必要为暂时的不幸而懊恼不已。 E作者借助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实际上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遭遇,写出了自己的悲剧命运,这恰恰验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2)卡米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做概括分析。(6分)(3)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特点?(6分)(4)如何理解小说最后一句“命运真是对她不薄,让她做了一辈子梦”的含意,请结合文本分析探究。(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 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
22、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当可染先生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趋近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地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然而当这种理念进入可染的审美时,大地山河与精神是那样地天然合拍,那样地不假说教,使人觉得他的理念和审美在山川林壑、飞瀑流泉中不期而遇,那是最融洽最自然的流露。 可染先生生活于一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他当然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的直接的一面,如抗日烽烟中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位卓越
23、艺术家的爱国良知。然而可染先生也同样有着纯洁心灵、表达一己情怀的一面,这时的可染先生的画,是心灵与广宇的邂逅,当审美与自然融而为一的时候,他的精神升腾到一个清明而纯净的、不染凡尘的境界,这对于一个山水画家来说是何等难得。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出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语言方式,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它的存在表现了先生俯仰天地、浩然长叹的襟怀。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或者他甚至看到一些恃一曲之才而毁掉自己艺术的聪明人,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
24、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朋友留可染作画,可染不允。忽然一阵敲门声,远客来归,主人越过天井开门,寒暄,回到画室时,可染却已画毕,主人大为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说完这段故事后,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地刻骨铭心,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竟显得那样地庄肃和神往。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地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我选了一本礼器碑,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
25、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30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50岁后一扫而空,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娇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近之则畏,远之则敬。 有一次说到线,可染先生联想起京剧,他说一个卓越的京剧演员会将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中,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点是他会把中国字的声母和韵母前后慢慢吐出,名角能控制声调的每一丝变化,这和用笔是一个道理。我恍然大悟,又想起每逢新年联欢,李可染可能会拉一下二胡,那真是铿锵老辣、苍凉哀婉
26、的高度统一,这其中固然有先生青年时代国家山河破碎的难伸孤愤,也有先生倔强不拔的满怀壮志。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 可染先生通过自己不朽的笔墨所倾诉的爱恋,感动了全世界。这是可染先生的山水画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精神。走向现代,可染先生已为我们作出了杰出的榜样,和那些食西方剩菜残羹的光怪陆离的艺术不同,可染先生所开启的是宏门正学,而不是旁门左道。 (选自范曾魂魄犹在江山
27、图,有删改) 相关链接:1986年所举办的李可染中国画展之前言,李可染总结其一生创作:“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个苦学派。” 李可染曾说过:“我常常问自己,我是在创作画,还是在学画、研究画?结论:我是在学画和研究画,我现在已经70岁了。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我总结了一下,刻了一方图章七十始知己无知,意思是天地之大,万物之广,道理之深,自己所学所知,微不足道。总结自己,七十生涯,深感无知,要从零学起。(李可染自释)(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由京剧名角的唱腔和李可染演奏的二胡,作者领悟到,从事书画艺术也应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关注
28、每一个细节的表现效果,并做到自如控制细节。 B李可染先生生活的时代,整体的绘画艺术陷入了躁动、迷惘、混乱、轻浮和功利的泥沼,这更凸显了可染先生及其艺术追求的意义。 C“食西方剩菜残羹”批评的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严重滞后的所学到的仅仅是西方绘画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 D可染先生的“生而知之”,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而且这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E可染先生凭着深邃的智慧,敏锐地看到先天禀赋的不可靠,因为那些仅凭天赋红极一时的人物,其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 (2)作者写李可染先生在朋友家作画和感动于老友信上的字迹这两件事
29、,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说“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请简要说明其“艺术理念”的具体内容。(6分)(4)孔子说,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三类。李可染先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
30、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新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的问题呢? A.触手可及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B.唾手可得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C.触手可及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D.唾手可得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不明潜艇出现在瑞典水域内一事仍在发酵,截至到21日,瑞典的搜索活动已经开始5天,动用的舰艇和飞行器单位数量达数百。 B今天下午6时许,习近平主席夫妇将迎接APEC领导人夫妇并和参加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的外国领导人夫妇分别合影留念,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等届时现场直播。 C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还不如说改革
31、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D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中国经济能不能爬坡过坎,答案是否定的,但没那么可怕。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中的烦恼”。15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
32、思念的时代 A B C D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_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
33、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_。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_。 17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下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5分)答:_ _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
34、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C原文意思是“神话被哲学吸收,成为原型”。2B 原文稿、陈述是“祖先崇拜所崇拜的对象不同” 3C西方神话反映了西方民族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西方神话神系以及主神确定,这使得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但不能因此就推断出神系及主神不确定的中国神话,就无法清晰反映中华民族的意识和精神。 4
35、A 5D。“后来逐渐转化为人间官场的官名”没有依据。 6D“以致百姓怨声载道”原文未有提及。 7(1)等到王p获罪被杀,当时宰相李林甫正窃取国家权力,人们都惧怕他,王p的僚属数百人,都不敢登王p之门。(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语:“得罪”、“窃”、“窥”各1分。) (2)元载任新平县尉时,王p把他征用到部下,裴冕曾经引荐他,元载很感激裴冕。(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语:“辟”、“引”、“德”,各1分。) 【参考译文】 裴冕,字章甫,其家是河东的世家大族。因为祖上的功勋二次升任为渭南县尉,以通晓吏事闻名。御史中丞王p充任京畿采访使,上表任他为判官。裴冕虽然没有学问,但忠于职守开通明察,处事果断,王p很信
36、任重用他。等到王p获罪被杀,当时宰相李林甫正窃取国家权力,人们都惧怕他,王p的僚属数百人,都不敢登王p之门。唯独裴冕收殓了王p的尸体,亲自护理丧事,埋葬在近郊,裴冕从此知名。玄宗前往蜀地,下诏太子充任天下兵马元帅,任命裴冕担任副手。裴冕在平凉遇到太子,一一陈说了形势,劝太子前往朔方,立刻进入灵武。裴冕与杜鸿渐劝太子即位说:“皇上厌倦大位,向南前往蜀川,国家的帝位,得有所归属,现在天意人情,不可一意违背了。如果再顾虑退让,失去天下之心,大事就完了!臣等都明白,何况是贤人智者!”太子说:“往南平定叛逆,奉迎皇上回来,然后退居东宫,侍奉在皇帝左右,难道不快乐吗!公等为何要说得这么过分呢?”裴冕与陆鸿
37、渐又进言说:“殿下凭借历代皇帝创下的基业,具有表率天下的仪范。深切的忧虑能启发最高的智慧,正在今天。所从殿下的六军将士,都是关辅地区的百姓,日夜思念返回家乡。一旦大军离散,就不可再聚集了,不如借此安抚他们而听从众人的请求,臣等冒死请求。”共五次劝告即帝位,太子才答应。肃宗即位,依靠他辅政。 裴冕生性忠诚勤奋,一心为公,渐得人心。但不识大的事理,把搜刮百姓视为钱财,于是下令卖官鬻爵,度僧尼道士,把搜刮钱财视为要务。人们不愿意时,就用法令强迫他们。裴冕因为宠臣李辅国权势正盛,想要依附于他,于是上表以李辅国所亲近的方士中书舍人刘充任山陵使判官。刘犯法被判罪,裴冕受连累贬任施州刺史。元载当政。元载任新
38、平县尉时,王p把他征用到部下,裴冕曾经引荐他,元载很感激裴冕。逢宰相杜鸿渐去世,元载于是引荐裴冕取代他。裴冕当时已经衰老病重,元载因为他能顺从自己,就援引为同事。受命之时,拜舞倒地。裴冕兼任掌兵权留守之职,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本性豪华奢侈,喜好车服及食用美味珍肴,在槽中的名马,价值数百金的经常有十多匹。每当宾朋好友聚会时,美味的品种,客人中有的连名称都说不出。自己创制巾子,形状很新颖奇特,市中因此仿效,称为“仆射样”。起初取代杜鸿渐,办事的小官吏向他报告簿书中的俸钱数目,裴冕看着子弟,喜形于色,其人就是如此贪图财利。拜任宰相还不到一个月,去世,时为大历四年十二月。 8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
39、白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觉听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答出每个角度1分,共计3分,陈述内容1分,环境特点1分) 9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3分),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3分)10(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1 (1) 答A给3分,C给2分,B1分。其余不给分。 B梦境的描绘不存在真实不真实的说法;D.
40、文章的主旨不在于“没有必要为暂时的不幸而懊恼不已”,而是突出现实生活中充满的许多悲剧因素;E.“实际上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遭遇”的说法没有依据。 (2)热爱生活;乐观知足;渴望真情。(每答出一点要作出分析1分,概况分析1分) (3)一方面作者借助对梦幻的描述、心理的描绘来展示卡米拉的“平凡的幸福”;另一方面用没有结婚的事实与子女满堂的幻觉进行对比形成矛盾冲突来凸显卡米拉形象的悲剧意味。 (4)“命运真是对她不薄,让她做了一辈子梦”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第一个角度,运用反语,命运对她不是不薄,而是让她的命运充满悲剧性。因为如此珍惜爱情、极易满足的卡米拉所希望的能和丈夫相亲相爱、能过子孙满堂的平
41、凡的幸福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是极其无奈又极具悲剧色彩的。(应揭示出悲剧的内涵)(4分) 第二个角度,命运对卡米拉真的不薄。因为现实中她的未婚夫穆拉德并未像卡米拉所梦到的是一个既懂得爱又感情专一的好丈夫,还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而是一个等不及卡米拉醒来就和别人结婚的薄情之人。命运对卡米拉不薄,让她四十年来躲开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纷纷扰扰,一直在梦中享受幸福。(应分析出“不薄”的内涵) (4分) 12 (1)BA (答B得3分,答A 得2分,答E得1分;答C、D不得分) C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分析错误。“食西方剩菜残羹”指的是只学到了西方艺术的表面技巧,没有领会其灵魂,而
42、且没有看到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共性。D.“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分析错误,原文中的“语言方式”指的并不是一般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表达,而是指绘画风格。两者不能并列,更不是递进关系。E.“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概括分析过于绝对,且文中并没有“难登大雅之堂”之意。 (2)从年轻时的“颇自喜”到后来的“警然有悟”“感动”,前后对比,具体展现了可染先生的成长过程。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可染先生追求圣洁、凝重,崇尚自然、融洽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想。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承接上文,形象地表现可染的“不世之才”;另一方面开启下文,引出“敏而好学”的内容(每点2分)(3)
43、一方面要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另一方面要用纯洁的心灵表达一己情怀,必须把二者融而为一。在艺术创作中,完全依靠天赋是危险而且短视的行为,必须刻苦勤奋、坚持不懈,相信苦学。 应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反对市侩艺术。(每点2分) (4) 【解析】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是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作归纳。是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 观点一:李可染先生属于“生而知之者”。拥有异于常人的艺术天赋;极富才华,作画极快,常有神来之笔;具有深邃的智慧和更高远的追求。 观点二:李可染先生属于“学而知之者”。好学而敏求,讲求悟道、循法;刻苦勤奋,注重细节,
44、毫不懈怠;不泥古、媚俗、求奇,自成一格。 观点三:李可染先生属于“困而知之者”。把推动中国绘画不断健康发展作为追求目标;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伟岸与高华为己任;七十始知己无知, 深感无知,要从零学起。努力使自己的笔墨成为艺术的永恒和不朽。(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分析充分。意思对即可) 1314B A“截至到”改为“截至”。 C搭配不当,关联词对应为“如果那么”或“与其说还不如说”。D“答案是否定的”改为“风险确实有”。 15C本段话题为“书信”,确定中心句;开头代词“它”,显然指书信,接;为语意转折,句末落在“回味”二字上,起句为“怀念”,所以接;结构与相同,紧接;在最后抒情。 16直接取法自然(环境、生活) 在于是否胸有成竹构思与技巧相互结合(或:既有构思,又有技巧)(1空2分) 17由竹叶构成汉字“竹”,点明了竹文化节的特点;数字6代表第六届文化节;(3分)整个构图的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个节徽很简洁,外形是“6”字,代表了第六届竹文化节,内部是由竹叶组成的汉字“竹”;同时题干提到的文化节的主题和节徽的颜色也要融入进去。 18 立意:(1)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才,才会被历史铭记;(2)学历不等于能力。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