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针对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80935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针对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针对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针对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针对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相关本市目前就业工作调查汇报 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既是关系发展改革大局、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重大经济问题,又是关系社会长治久安重大政治问题。为此,市政协成立了由朱明华、易建军、黄少君等领导同志带队调研组,于3月上旬至4月下旬在全市开展“本市就业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专题调研,共召开了11次座谈会,走访了30多个部门和单位,分别对6个乡镇和6个小区进行了抽样调查,搜集掌握了相关就业工作很多情况和资料,并对怎样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一、本市就业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多年来,本市认真落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主动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整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

2、方针,将扩大就业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加大统筹城镇就业工作力度,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压力,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基础稳定,实现了本市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自去年下六个月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本市就业工作面临农民工大批返乡、部分企业关停、工作岗位流失、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下降等多种新情况、新问题,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未就业人员总量较大。到3月底,三大就业群体未实现就业总量增大,而且处于不确定性状态。城市未就业人员。全市城镇从业人员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15万多人。农村未转移就业剩下劳动力。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26.1万人,其中在当地从事农

3、业生产36.1万人,转移就业60多万人,每十二个月新增需要安置失地农民约1.5万人,到3月底还未实现再就业返乡农民工2.4万人。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人员。今年本市高校毕业生3.2万人,已签署就业协议1.2万人,就业率40%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三大就业群体未实现就业总量约20多万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就业压力骤然增大。(二)岗位供给不足。伴随本市“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和扩大内需政策拉动,根据GDP增加12.5%测算,同时考虑职员退休腾岗等原因,估计全市可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尤其是九华经济区将成为新就业增加点。不过,现有工作岗位流失严重,现在全市共关停工业企业

4、100余家,部分企业大幅度压低生产能力处于半停产状态,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流失就业岗位达1.2万个。总体上讲,不多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了现在就业需求。(三)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首先,劳动力素质和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技能型、知识型就业人员偏少,而非技能型、知识型就业人员偏多,前者满足不了需求以后者供过于求。多年来,本市尽管加大了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对提升劳动者素质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劳动者素质、技能两低现实状况仍然普遍,她们大多数只能从事低级体力劳动或简单熟练工种,她们收入不稳定、难提升。依据城市两区劳动力资源调查,含有大中专学历仅占全部调查人数5%,其就业空间被大幅压缩。同时,农村外出务

5、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7.8%,高中及以上占22.2%,中高级工只占16.7%,无技能占45.1%。劳动者素质技能两低造成了“有事无人做,有些人无事做”现象,即从事知识型、技能型工作人才匮乏,而餐饮服务、商贸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行业就业人数供过于求。其次,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多年来,因为部分高等院校专业学科失衡,不能和市场实现有效对接,造成文科毕业生偏多而就业签约率不高,理工科毕业生即使总体上好于文科毕业生,但有些专业亦无人问津。如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生7800多人,总签约率还不到3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有些专业如体育、法

6、学、教育学、生物工程、艺术等没有1人签约。不过有专业签约率很高,如能源、土木专业签约率达成了90%以上。 (四)就业工作缺乏统筹协调。就业工作包含面广,不仅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实施有效劳动就业行政管理和服务,而且需要联络协调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如人事、教育、农办、财政、税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从本市实际情况看,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在开展就业工作过程中,基础上各自推行职责,缺乏必需联络协调。尤其是在就业资源共享(培训、资金、设施、信息等)、就业工作统筹、就业政策落实等方面不能协调行动,难以愈加有效地提供就业服务。在目前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就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关键、最敏感问题,关注民生必需

7、以关注就业为重,若不能建立和完善快速反应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对以后应对危机、加紧发展势必带来不利影响。(五)就业保障滞后。一是就业资金缺口较大。因为本市是老工业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多,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需资金2.5亿元。多年来,中央和省即使加大了对地方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力度,估计今年能争取中央和省就业补助资金1.5亿元,但本市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二是就业工作基层平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工作手段落后。现在,全市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大多只有一间办公室,12名工作人员,且工作设施简陋,工作经费没有形成制度性保障,工作开展难度大。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刚刚起步,人员素质、设施设备经费投入和实际工作差距很大

8、。三是社会保障工作有待加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需要深入扩大,劳动用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等项工作还需要不停规范和完善。(六)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本市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且增速缓慢,严重影响了扩大就业能力。就总量而言,去年本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30亿元,总量占全市GDP35.2%,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低于长沙15个百分点。而现在世界发达地域服务业总量占比70%以上,中国上海、广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域服务业总量占比也达成50%以上,本市还未达成英克斯现代化标准45%以上要求;就增速而言,全市服务业增加速度显著滞后于当期生产总值增加速度。自以来,服务业增加速度分别比GDP增加速度低

9、2.1、2.2、0.8、0.1个百分点,服务业五年平均增加速度比地域生产总值低了1.39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占GDP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占比由40.2%,下降到35.2%,三年间下降了5个百分点。因为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制约了本市就业规模扩大。(七)项目建设对就业带动作用不够。项目作为投资载体,既能够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又能够间接带动就业。从本市实际情况来看,项目支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带动作用发挥。一是项目贮备开发体制不健全。尽管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全部建有项目库,包含“十一五”项目库和行业项目库,但项目贮备体系不完备,市里还没有建立专门机构对全市项现在期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管理

10、,项现在期工作经费偏少,致使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没有达成完工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推进前期工作一批,策划贮备一批要求。二是三产业开发贮备项目质量不高,产业投入不足。今年,市三产办根据“策划开发一批、上报争取一批、关键建设一批、战略引进一批”工作思绪,提出了抓好“四个十工程”工作方法,但从搜集贮备项目情况来看,项目质量不高,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项目策划开发较少,含有带动作用战略性服务业项目偏少,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八)下岗失业人员思想观念陈旧。不少失业人员对工资待遇、上班远近、就业工种等比较挑剔,择业岗位要求较高;在未就业人群中,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依恋“铁

11、饭碗”,缺乏自主创业主动性,存在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就业观念。在城市化关键推进区域部分镇街,部分农村失业人员小富即安,不思寻求就业门路,而是靠征地赔偿款和房屋出租等收入生活。同时,因为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基层单位、企业和群众对政府促进就业优惠政策了解掌握不多,从而造成就业观念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二、深刻认识本市经济和就业形势,主动应对就业工作面临新挑战(一)要客观认识就业工作面临不利原因。,是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困难十二个月。一是保增加压力大。全市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大部分工业企业流动资金担心,利润空间缩小,税收增加受到冲击,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加面临很多困难。二是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风

12、险。本市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尤其是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受金融危机影响是后续、持久,相关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风险。三是就业压力不停增大。从全国情况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需要安排就业2400万人,就业形势很严峻。因为国外需求萎缩,“珠三角”、“长三角”地域出口加工型企业倒闭、停产、半停产增多,裁员、减招工现象普遍,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造成失业人员激增,并直接传导到内陆省份,本市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今年全市即使可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但整年需要安排就业城镇劳动力约20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二)要看到做好目前就业工作有利条件。在严峻挑战面前,我们既要把困难估量更充足部分,又要看到有利条件和主动原因

13、,善于从危机中把握机遇,争取主动。从主观条件看,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群众主动应对,共克时艰,心理上和工作手段上含有了较强承受能力。如岳塘区发挥地缘优势,广辟就业渠道,从去年下六个月起共举行各类招聘会33场,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湘乡市因为政府引导有力,民众吃苦耐劳,政策有效拉动,以建筑、送变电、皮革和返乡创业为主体就业格局基础稳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和湘潭县、雨湖区、韶山市全部采取了稳定就业政策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引导下,企业也主动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就业稳定。湘钢、湘机、江麓、江滨等处于城区大企业想尽千方百计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部分民营企业如步

14、步高、心连心、伟宏食品、平安电器等,还抓住时机引进人才,职员不减反增,薪资不降反升。从一定程度上给大家带来了新期望。从客观条件看,因为市委、市政府将“保增加、保民生、保稳定”作为今年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全市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为扩大就业提供了现实基础。一季度本市展现出生产较为平稳、投资增加较快、消费保持旺盛、资金渠道通畅、经济效益转稳等五大看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13.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加19.7%,四大战略性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成6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成24.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20.9%,金融业和旅游业成为新消费增加亮点。这些关键经济指

15、标增加均好于今年全省平均水平,对做好目前及以后全市就业工作是十分有利。从发展机遇来看,国际中国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困难客观存在,但机遇也一样显现。一是发展优异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机遇。一季度本市优异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5个百分点。金融危机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发明了机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主动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本市电机集团风机整体技术走在中国风电市场最前端,市场拥有率约为1.02%,表明本市优异装备制造及清洁装备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机遇。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也是产业

16、重新洗牌之时。本市应借此充足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产业园区孵化器功效和市场约束力增强“倒逼”机制,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两型”化、高新化提质改造,培育壮大优异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促进工业集约发展。三是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机遇。一季度本市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4.2%,仅3月份当月新增5个民营投资项目计划投资就达5.38亿元。本市要利用这一良好势头激励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四是国家实施主动财政政策,推行扩大内需和产业振兴计划机遇。针对国家扩大内需6大类、17项政策,继续策划开发一批相关项目;

17、针对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抓紧对本市和之相关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6大产业发展研究,经过计划来策划开发一批重大项目。三、高度重视,协调一致,实现本市就业工作新突破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两大关键目标,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充足就业就难有稳定收入,没有稳定收入,改善民生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充足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再就业工作极端关键性,认真研究就业形势发生新改变,正确把握就业工作新特点,坚定信心,迎难而进,有效破解发展中多种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大协调力度,落实部门职责。一是要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力度。全方

18、面落实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就业工作相关精神,通报全市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处理就业工作中存在问题,形成处理问题措施、方法及文件,听取各组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全市就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验,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部门之间联络协调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突出关键,找准难点,充足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开展多领域、多形式专题推进。二是要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管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各项正当权益,着力构建友好稳定就业关系。要继续深入开展对用人单位服务指导工作,主动做好就业政策咨询、劳动力供求、劳资纠纷协调、劳动监察等服务工作。要主动拓宽劳动者就业

19、服务渠道,建立健全用工信息采集、公布制度,创新用工信息公布形式,提升劳动者对用工信息知晓度。(二)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在做好政府服务同时,应该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要经过多个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择业技巧、组织纪律、岗位要求等方面宣传教育,引导劳动者正确定识自我,主动面对现实,摒弃只有端“铁饭碗”才算是就业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工、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观念,树立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劳动光荣观念。同时要主动宣传促进就业政策,扩大优惠政策公众知晓度。要利用网络平台、小区宣传栏、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有效形式和手段,把优惠政策送到用工单位和就业人员手中,确保各项就业政策

20、落实到位,有效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三)加紧企业发展,扩大就业空间。处理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紧企业发展。要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同扩大就业关系,在保持国民经济连续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不停提升企业发展对就业吸纳能力,走出一条企业较快发展和就业稳步增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道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支柱作用强关键产业同时,重视发展就业增加弹性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加紧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打破市场垄断,简化审批手续,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兴业,发明新就业岗位,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开辟愈加宽广渠道。要主动发展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深

21、入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型企业在加紧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处理劳动就业中关键作用。要以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在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重视建立项目和就业互动机制。(四)壮大现代服务业,充足吸纳就业。发达服务业是扩大社会就业、吸纳劳动力关键渠道和强大“推进器”。要实施有效产业政策,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大力优化和调整服务业行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引导资金对服务业微弱步骤、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投入。要紧紧依靠地缘优势,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法、提升城市功效关键内容,加紧发展商贸、物流、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和生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2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素质结构,提升人力资本,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湘潭市新经济增加点和就业增加点。(五)制订落实政策,破解就业“瓶颈”。制订落实政策,是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扶持就业创业关键路径。关键是经过制订和落实政策破解以下“瓶颈”:一是要破解资金“瓶颈”。加大再就业资金倾斜力度,确保对下岗失业人员扶持政策全方面到位。继续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企业招用更多下岗失业人员,激励更多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认真落实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四项补助政策,将符合条件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将政策直接落实到她们身上。继续实施再就

23、业救助,把“4050”等救助对象作为再就业工作关键,给她们送就业政策、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就业岗位、送生活保障,确保再就业救助工作常常化和制度化。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和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资金规模和工作力度,切实处理自主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问题。二是破解人才“瓶颈”。应该改变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实状况,抓住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特殊时机,着眼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制订和落实激励吸引大学生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来潭就业创业政策,切实调整优化本市人才结构,为湘潭科学发展扎实人才基础。三是要破解服务“瓶颈”。要从加紧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角度出发,本着当减则减,应加

24、则加标准,整合全市机关事业编制,立即充实包含就业等民生问题各类就业服务平台,扩充工作力量,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步骤,切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六)加强政府指导,激励全民创业。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是劳动者经过自主创办企业、生产服务项目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关键形式。劳动者经过创业,在实现本身就业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发挥就业倍增效应,对促进社会就业含相关键现实意义。所以,要加紧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激励更多城镇劳动者实现创业,努力争取经过3年左右努力,基础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不停提升

25、以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重。一是要关键指导和帮助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力扶持农民进城创业,主动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要经过宣传教育增强城镇居民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发挥社会各方面支持和推进创业主动作用,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气氛。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精神和创业经典,建设“尊重创业、崇尚创业”创业文化,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社会风尚。三是要强化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环境。要经过办联络点方法,支持创办企业,支持企业发展。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依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征集和开发创业项目,建立项目

26、库,对创业者开展方案设计、风险评定、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搭建创业信息、政策公布平台,建立创业者交流互助有效渠道。培育发展创业指导师队伍,建立由教授、创业成功人士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创业服务队伍,经过多个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指导和咨询服务。(七)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竞争能力。劳动力就业结构失衡、技术工种供求矛盾突出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一个显著特点。强化职业培训,增强劳动者竞争就业能力,就成为扩大就业最直接、最有效路径。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在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基础上,激励企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办学发展一批,对运作规范培训机构

27、加以扶持壮大一批,对基础微弱、社会效益差培训机构适度淘汰一批,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竞争、优生劣汰社会化培训格局。二是强化对社会培训机构管理。要普遍推行政府再就业培训补助和再就业效果挂钩工作机制,建立创业培训和小额贷款政策相结合工作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经过定时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主动提供咨询服务等方法,指导各类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要设置培训专业,增强培训针对性和适用性,努力争取技能培训和就业有机衔接。三是抓好公益性培训机构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采取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联合办班、培训机构为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式”培训和政府依据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购置培训结果等方法,

28、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培训后就业率。要将创业培训对象扩展到高等院校和农村,不停提升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要抓好对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她们就业能力。对文化程度较高、年纪较轻下岗失业人员关键进行创业培训,激励她们自主创业;对年纪偏大、技能偏低人员关键进行家政服务培训,面向小区寻求岗位;对文化偏低、技能单一下岗失业人员关键进行和劳动密集型岗位相近、紧缺技能培训。四是要切实改善和加强创业培训。实施培训经费补助和培训成效挂钩,建立创业培训机构和师资资质认证制度,从完善培训模式、提升师资水平、改善实训条件、规范培训标准等方面入手,不停提升创业培训质量。(八)加大财政投入,促进

29、就业增加。在受金融危机冲击特殊时期,要主动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兼顾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经过全方面落实主动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保增加、安民生、促就业。一是要加大对关键项目、新型工业化建设和企业投入,确保全市经济增加。要在主动争取中央和省支持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高度重视和帮助企业应对危机,落实各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确保稳定和增加就业。二是要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突出关键,合理配置,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处理小额担保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实就业服务人员,确保就业工作经费,确保就业服务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加大对公益性岗位投入。以加强城市计划、建设和管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每十二个月投入3000左右公益性岗位,对城市环卫、绿化、交通等方面实施密集型、全天候管理,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