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商西周的社会救济 (教案) 【高考导读】此考点在复习时要注意归纳青铜时代的特征以及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特点。 知识点1 农业和畜牧业 (1)地位:三代主要经济部门。 (2)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类归纳,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分布依次找出农作物品种增加;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有了较大发展;统治者的重视;工具改进(如木、石、骨、蚌及少量青铜农具);奴隶的集体耕种;粪肥的施用;人民的辛勤劳动。【从小字部分管窥三代农业发展的表现,如农产品种类的增多、酿酒、农具、仓廪、考古发掘的农具等】 第二类归纳: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王恣意淫乐的物质保障,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
2、进三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三代奴隶的辛勤耕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表现:农业:农作物品种已经有“五谷”(商周时期);耕作技术进步,采用集体耕作方式,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绿肥等;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古代社会经济的原因和表现有时是重叠的) 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家畜多(食用外加拉车和祭祀) 知识点2 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A、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商周进入繁荣时期;生产规模大,集中于王都;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代表器物:司母戊大方鼎、商代人面纹方鼎(教材彩色插图第一页第2图)、四羊方尊(新课标)等。 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
3、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观赏和研究价值)
4、B、商周玉器加工和纺织业的大发展:如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可以安阳妇好墓的出土玉器量(七百多件)说明。纺织业方面有斜纹提花织物、刺绣。 C、陶瓷业:出现的原始陶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D、漆器制造:用漆历史最悠久、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和装饰。 知识点3 商业、交通和城市 A、 交通:工具有“车、船、撬”;宽广的大道直通镐京;邮递传驿制度。 B、 商业:“商人”源于商朝、以贝为货币。 C、 城市: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街道整齐宽广。 试析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案 (1)三代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部门,奴隶制经济相当发达,如考古发掘出的商代石制家具,常有成百上千。奴隶被迫
5、集体劳动,在一块田地上同时耕作的奴隶有上千人。(2)具有较高的手工业水平,如青铜工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的大型青铜雕像,都是青铜器的精品。(3)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统一,使三代成为世界著名的奴隶制大国。(4)三代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继承关系,都源于前代基础,又超越了前代发展水平。 【近三年高考真题展示】 1、(2007广东单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C2、(2007上海历史)1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x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 B C D 3、(07海南历)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4、(2009年江苏历史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D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