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历史11月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8824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11月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11月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11月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11月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11月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1月第二次周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2016年11月17日上午10:2011:50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材料主要说明了A.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C.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 D

2、.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2.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下。监察官员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A.权力的高度集中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澄清吏治,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D.加强监督,防止地方割据3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

3、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4.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明朝推行“海禁”政策 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A. B. C. D.5.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

4、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6.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为全世界生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5、英国出现了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C责任制内阁 D1832年议会改革8学者顾则徐说:“西周封建,方国变为封国,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夷狄之国),朝下之国独立程度大大削弱,且国有爵等。”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推动了等级社会的形成 B.形成了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C.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9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10美国罗斯幅新政

6、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 )A. 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 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C. 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

7、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12. 苏轼认为“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此古今之通患也”。据此分析实施“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是A. 克服人情干扰,选拔德才兼备者为官 B. 能够克服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的矛盾C. 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规则过于僵化,难以选拔有才者为官13.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

8、、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A. 元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B. 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 元朝沿用唐朝“羁縻”政策 D. 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14.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 “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 礼仪与政治分离B. 从人治到法治C. 国家管理制度化D. 为民主政治奠基15.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 经营更趋市场化B. 减少犁耕依

9、赖C. 生产日趋专业化D. 注重精耕细作16. 清代前期运河、沿海、长江诸关关税统计表(单位:万两)分类1686年1753年1812年全国关税总额122.0495.6481.0运河诸关关税61.6150.5140.0沿海诸关关税18.2103.2177.5长江诸关关税37.3114.6134.7上表主要表明A. 近代的关税总额不断增长 B. 全国商品流通以运河流通为主C. 沿海与长江航运后来居上 D. 海禁政策推动内河航运的发展ZXXKZXXK1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 一

10、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幅18.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贾。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郑观应感叹的是( ) A股份经营弊端丛生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C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D外商挤压民族主义19、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

11、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国货年”的提出( ) A有利于外国资本扩张 B为官僚资本膨胀提供土壤 C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 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20列宁曾经指出“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助”,“单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恢复破坏了的经济”。为此列宁( )A将部分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B从东欧国家获得技术资金援助C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D过渡剥夺农业利润以补贴工业21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期间,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

12、要说明了()A新政没有使美国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B新政使美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美国国内在解决危机的选择上有分歧D新政使美国民主制度摇摇欲坠22、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23、“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的“他”所推行的改

13、革A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B创办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C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241957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A.八字方针的提出 B.大跃进的开展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土地改革完成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52分)25(共25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

14、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项目年份1760年以前17611796年17971820年发布圈地法令208项1482项1727项圈占农民土地310000英亩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

15、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

16、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8分)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7分)(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明清以来

17、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时间 礼物说明 14051433年 郑和代表皇帝,“赏赐丝绸、金银、瓷器等珍贵礼品”;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夷归附、万国来朝”,“贡品”包括象牙、宝石、珍禽异兽等 17931794年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多件,蒸汽机模型等贺礼被清政府束之高阁;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逾3000件。 18531867年 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瀛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7年美国政府将一副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畲。 1941年11月

18、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猫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 1943年2月 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 19491950年 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苏联回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 1957年11月 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 1972年2月 中国赠送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向美国赠与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 1986年11月 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

19、司股票,对方则赠送了纽约证交所证章 2014年9月 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7(15分)文明的交流贯穿了人类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固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迭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

20、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 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3分)(2)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并说明“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6分)(3)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