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刘辉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信息窗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二、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蜜蜂王国豪华皇宫的情境图。通过王国各种不同的岗位分工,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导入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学习。这部分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掌握口算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2、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数的计算有新的认识,并在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五、教具与学具:小棒、计算器、课件等
六、教学方法: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讲解、迁移、加强计算练习等
七、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复习旧知
90-70= 60-50= 32-7= 98-8=
60+9= 35+45= 85-40= 50+90=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简单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对算法技能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为这节课引出新知做好铺垫,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好,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个小谜语好吗?
小小虫儿真可爱,
飞到东来飞到西。
飞来飞去采花粉,
酿出蜜来人人夸。
(打一昆虫)
2、你们知道蜜蜂在哪个季节最活跃吗?(春天)
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你瞧。(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学生对谜语是非常感兴趣的,用谜语的方式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旧知,解决问题
1、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1)学生观看情境图,从图中获得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播放课件]
侍从有32只
卫兵有45只
保育员有57只
清洁工有29只
师:看完这幅图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咱们班的小朋友也一定会像小蜜蜂那样互相团结,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对吗?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是否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同时让学生学习蜜蜂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2)师:同学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
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
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
(将学生所提问题整理、分组,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其它的放进问题口袋,找时间再解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提问的好习惯。同时关注学生能否提出多样化的问题,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1)列式
师: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
生:57+29=
师:57是几位数?表示什么?29是几位数?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们能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快速算出它的得数吗?得多少?
师:大家说得是否正确呢?请选择你手中的学具小棒和计算器,摆一摆,拨一拨,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您的想法。
师: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 全班交流展示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 ,先摆5捆零7根,表示5个十和7个一,是57;再摆2捆零9根小棒,表示2个十和9个一是29。57+20=77,再算77+9=86。
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摆小棒的过程,并板书:先算57+20=77,再算77+9=86。
师质疑:为什么把2加在十位上?(5表示5个十,2表示2个十。)为什么把7和9相加?(7表示7个一,9表示9个一)
师:计算加法时,只能把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是这样吗?
方法二:摆小棒(摆的过程和方法一类似,但学生的算法可能不同。先算57+9=66,再算66+20=86。)
教师边引导学生回顾,边板书口算的过程:先算57+9=66,再算66+20=86。
师:57表示5个十和7个一,和9个一合起来是6个十和6个一,再加上2个十是8个十和6个一。(实物投影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回忆。)
方法三:用计数器拨数。先拨5个十和7个一;再拨2个十和9个一;7个一和9个一合起来是16个一;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
师:引导学生回顾拨珠子的过程,教师结合算理板书算法:50+20=70, 7+9=16,70+16=86。
方法四:把29看作30,57+30=87,87-1=86。
【设计意图】:同桌交流时,师巡回指导,并认真观察学生能否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关注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 用竖式表示计算过程。
师:小朋友真棒,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方法,借助计数器和小棒,验证了57+29=86的正确性。
师:如果我们不用横式表示计算过程,而用竖着形式表示计算过程,你会吗?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
依据横式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写法。
写法一 写法二
57
+ 9
——
66
66
+20
——
86
50
+20
——
70
70
+16
——
86
7
+ 9
——
16
57
+20
——
77
77
+ 9
——
86
57
+29
——
86
写法三 写法四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多种不同的写法,下面我们先看第一种写法,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算理,说计算过程。(7个一加9个一是16个一,5个十加2个十是7个十,7个十加1个十和6个一是8个十和6个一,是86)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余的三种写法。
(4) 回顾总结:
师:小朋友真棒,能用不用的方法表示57+29的计算过程。现在请同学们对照着黑板上的板书,比较一下,您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哪位同学能起来说说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我们应该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哪位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算理与算法的探究过程,经历算法多样化的探究过程,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数学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的多向性、缜密性。
(5)独立解决问题,并把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师: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老师想让同学们独立完成。有信心吗?
师:结果是多少?
生:77.
师:谁能来说一下为什么用加法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加以巩固运用。
(三)解决问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1)、列式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继续解决这个问题: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怎样列式?
生:57-29=
师:57表示什么?29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们能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快速算出它的得数吗?得多少?
师:大家说得是否正确呢?请再次选择你手中的学具小棒和计算器,摆一摆,拨一拨,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您的想法。
师: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全班交流展示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 ,先摆5捆零7根,表示5个十和7个一,是57;再摆2捆零9根小棒,表示2个十和9个一是29。先算57-20=37,再算37-9=28。
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摆小棒的过程,并板书:先算57-20=37,再算37-9=28。
方法二:摆小棒(摆的过程和方法一类似,但学生的算法可能不同。先算57-9=48,再算48-20=28.
师:57表示5个十7个一减去9个一是4个十8个一再减去2个十就是2个十8个一。(实物投影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回忆。)
方法三:用计数器拨数。先拨5个十和7个一;再拨2个十和9个一;7个一减8个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的5借一个十变成17个一,17个一减9个一是8个一;5个十借出去1个十剩下4个十减去2个十是2个十,2个十加上8个一就是2个十8个一。先算17-9=8,再算40-20=20,再算 8+20=28
师:引导学生回顾拨珠子的过程,教师结合算理板书算法:先算17-9=8,再算40-20=20,再算 8+20=28
方法四:把29看做30,57-30=27 27+1=28
【设计意图】:认真观察学生能否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关注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用竖式表示计算过程。
师:小朋友真棒,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方法,借助计数器和小棒,验证了57-29=28的正确性。
师:如果我们不用横式表示计算过程,而用竖着形式表示计算过程,你会吗?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
依据横式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写法。
写法一 写法二
57
- 9
——
48
48
- 20
——
28
57
- 20
——
37
37
- 9
——
28
写法三 写法四
40
- 20
——
20
20
+ 8
——
28
17
- 9
——
8
57
- 29
——
28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多种不同的写法,下面我们先看第一种写法,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算理,说计算过程。(7个一加9个一是16个一,5个十加2个十是7个十,7个十加1个十和6个一是8个十和6个一,是86)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余的三种写法。
(4)回顾总结
师:小朋友真棒,能用不用的方法表示57-29的计算过程。现在请同学们对照着黑板上的板书,比较一下,您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哪位同学能起来说说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我们应该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不够减的就向十位借一个十变成十个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算理与算法的探究过程,经历算法多样化的探究过程,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数学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的多向性、缜密性。
(5)独立解决问题,并把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师: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老师想让同学们独立完成。有信心吗?
师:结果是多少?
生:23.
师:谁能来说一下为什么用减法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加以巩固运用。
(四)、巩固运用
1、帮小蜜蜂判断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真棒!勤劳的小蜜蜂要去采蜜,但是它们遇到了一些难题,我们一起去帮它们解决好吗?
45+28=73( ) 24+23=57 ( )
28+16=34( ) 36+43=79 ( )
34+56=90( ) 42+38=70 ( )
2、算出得数才能采蜜
+65 -24 +36
23→( ) 56→( ) 47→( )
-26 +18 -37
35→( ) 27→( ) 56→( )
3、逛超市
23元 46元 35元 37元
你想买哪两样东西?
(五)、评价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了蜜蜂王国,了解了许多有关蜜蜂的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力争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更加清晰、条理。
(六)、全课总结
本节课通过学生个人认真思考、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熟识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为接下来的笔算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