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QC成果资料
45°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小组名称: 中铁二局重庆工程公司东山国际新城
项目经理部QC小组
组 长: 陈 书 元
编 制 人: 卢 波
中铁二局重庆工程公司
二零一二年八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小组概况 3
(一)、小组成立缘由 3
(二)、小组简介 3
(三)、小组成员介绍 4
(四)、小组活动计划和制度 4
三、选题依据 5
(一)、选题理由 5
(二)、现状调查 7
(三)、目标确定 8
(四)、目标实现分析 9
(五)、原因分析 10
(六)、要因确认 11
(七)、制定对策 12
(八)、对策实施 13
四、检查效果 16
(一)、技术成果 17
(二)、经济效益 17
(三)、社会效益 18
五、巩固措施及今后打算 18
一、工程概况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1
建设项目名称
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
2
工程地址
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
3
建设单位
成都华信天宇实业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四川省天拓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
监理单位
四川省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6
工程规模及总体概况
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建设工程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本标段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259.33平方米,由一个单层地下室、2栋17层、2栋24层和6栋5层洋房及商铺建筑组成,该工程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10#—13#楼按七度设防烈度抗震设防,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局部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23#—28#楼按七度设防烈度抗震设防,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建筑防火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
多层洋房概况
该工程多层洋房建筑面积达17232.62平方米,地上五层,五层上为架空层,架空层上为坡屋面,坡度较大,均为45°,此外坡屋面斜面设有天窗。坡屋面檐口标高为16.300m~12.000m不等,屋脊标高为20.800m~16.900m不等,五层板面至大屋脊层高达8.8m,结构较复杂,细部节点较多,施工难度较大。
8
质量目标
验收一次性达到国家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的合格要求,力争创造更好的工程项目管理成绩。
9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重大违法案件。
二、小组概况
(一)、小组成立缘由
由于本工程多层洋房屋面坡度较大,均为45度。此外斜板面设有天窗,结构较复杂,细部节点较多,施工难度较大,且建设单位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严。
为了保证屋面造型与设计效果一致,屋面的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个细部的标高。施工中特别要注意梁、板节点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处理,此外由于屋面板坡度较大,混凝土浇筑质量不易保证,也是本工程坡屋顶的重点、难点。故在工程多层洋房主体结构施工之初,本项目就成立了45°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攻关小组。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中铁二局重庆工程公司东山国际
新城项目部QC小组
组建日期
2012年5月24日
课题名称:45°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所属部门
中铁二局重庆工程公司东山国际新城项目经理部
活动起止日期
2012.5-2012.8
小组登记号
ZTEJCQ-1203#
小组人数
9人
课题登记号
CQQC-1203#
活动次数
8
活动频次
2次/月
出勤率
100%
课题类型
现场型
小组全体成员均参加TQC知识学习,平均受教育36小时
制表人: 卢 波
(三)、小组成员介绍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 务
小组职务
小 组 分 工
1
陈书元
男
本科
项目总工
组 长
负责总体策划、小组技术协调工作
2
田铭阳
男
本科
项目经理
副组长
负责小组协调工作
3
杨 帆
男
本科
工程部部长
组 员
负责小组各项措施的监督
实施
4
尧文强
男
中专
安质部部长
组 员
负责现场安全、质量控制
检查
5
蒋 巍
男
本科
合约部部长
组 员
方案经济评价
6
林立福
男
高中
责任工长
组 员
组织方案实施
7
卢 波
男
本科
现场工长
组 员
负责资料整理、数据统计、质量验证并汇总编制课题成果
8
吴锦波
男
本科
现场工长
组 员
现场质量控制检查与方案的具体实施
9
钟 静
男
高中
实验员
组 员
现场材料取样、送检
制表人: 卢 波
(四)、小组活动计划和制度
1、小组活动制度
Ø 小组定期举行活动,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议题,并做好真实有效的记录;
Ø 由组长负责活动考勤,确保小组成员出勤率不少于90%;
Ø 对小组成员参加会议执行考核制度,如有两次或两次以上不参加会议者,小组将进行点名批评,对擅自不参加会议者小组将给予取消小组成员的处分。
Ø 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协调工作,并及时总结和汇报活动情况;
Ø 对活动骨干和小组成员不断进行分层次的深化教育,以共同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
Ø 小组成员跟踪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应用到施工现场。
Ø 活动要按PDCA循环进行,不断总结,积累原始数据,达到用数据说话。
2、活动计划表
活 动 计 划 表
时间安排
活动阶段
二零一二年
5月
6月
7月
8月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课题选择
P
阶
段
现状调查
目标确定
原因分析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D阶段
效果检查
C阶段
巩固总结
A阶段
制表人:卢 波
三、选题依据
(一)、选题理由
见下页。
45度坡屋面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理由
树立企业形象:东山国际新城H区鉴山组团总占地约260亩,位于新城核心地带、临山一侧,除了包含多层洋房、高层电梯公寓外,还有星级酒店、大型百货、精品购物、多厅影院、商业步行街等集中商业20多万平方米,是新城建设下一个5年的扛鼎大作,也是东山国际新城实现一生之城发展目标的决定性项目。
其影响力对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很大意义。
广泛的应用前景:坡屋面作为传统建筑屋面的一个分类,近年来,随着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坡屋面以其造型多变、色彩亮丽和隔热性能等其独有的优越特点,使设计师与业主更多青睐于住宅别墅、多层洋房斜屋顶造型。故在住宅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从沿海到内陆城市的住宅建设中出现了坡屋面热,在实际工程中越来越多地涌现。
本工程多层洋房住宅楼屋面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是本工程立面效果的一大设计亮点
施工难度大:a、由于坡屋面的坡度达到45°,在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时因坡度太大混凝土塌落度又不得过低,在振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混凝土滑落、松散、离析现象,混凝土密实度难以得到控制,易造成质量缺陷,留下渗、漏隐患。且混凝土浇筑上去极易流向坡底,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难度很大,很难一次浇筑成形。同时拥有良好的屋面质量也是为日后的屋面防水打好基础。
b、砼浇筑过程中,工人的安全作业面临严重考验。
c、破屋面砼厚度不好控制。
d、屋面造型复杂,转角众多,标高落差大,控制好屋面板、梁等各个细部节点标高、阴阳角起讫点是保证屋面造型与设计效果一致的关键。
控制后期成本:减少出现斜屋面混凝土质量问题,可以降低人、机、料的损耗,为后期处理节约更多的费用开支。
积累施工经验:以往我们施工的屋面以现浇砼平屋面较多,坡屋面砼施工经验不足。通过此次理论与实践,不断改进和提高坡屋面工程施工质量,为以后建筑坡屋面施工积累经验。
制图人:卢 波
(二)、现状调查
经参观本地区类似工程,查阅相关资料并收集相关信息,发现绝大多数做过坡屋面工程的项目都将施工重点和难度集中在坡屋面的施工上,且坡屋面的施工周期在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上占很大的比重;从高程控制到抄平放线,从模板的支撑系统到模板的拼架,从钢筋的加工到钢筋的绑扎以及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等均体现了这一特点。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屋面的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个细部的标高处理。
针对现浇坡屋面混凝土施工,项目部QC小组成立后随即对周边项目已施工完成的坡屋面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标准进行了混凝土分项工程的现场抽查,共抽查240点,其中影响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施工质量的点数为56点,合格率仅为76.7%。现将影响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施工质量的点进行进一步分类统计,得出下列统计表:
质量问题调查统计表
序号
质量名称
(检查项)
不合格
(点)
合格
(点)
合格率
(%)
频数
(点)
累积频数
(点)
频率
(%)
累积频率
(%)
实测项目
1
砼振捣不密实,板底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
16
24
60
16
16
28.57
28.57
2
坡屋面砼上表面平整度差、斜板厚度不一致
15
25
62.5
15
31
26.79
55.36
3
施工冷缝多
10
30
75
10
41
17.86
73.22
4
梁、板、柱节点处棱角不直
7
33
82.5
7
48
12.5
85.72
5
混凝土表面裂缝
5
35
87.5
5
53
8.93
94.65
6
脊线错位
3
37
92.5
3
56
5.35
100
7
合计
56
184
76.7
56
—
100
—
备注:共检查240点,不合格56点,合格率为76.7%。
制表人:卢 波
根据统计资料,得到45°坡屋面现浇混凝土质量问题各自频率和累计频率,并绘制出如下排列图:
频数(点)
累计频率(%)
64
56
48
40
32
24
16
8
0
94.65
100
75
50
25
80
0
85.72
B类因素
77.32
55.36
A类因素
28.57
16
15
7
10
3
5
混凝土表面裂缝
梁、板、柱节点处棱角不直
施工冷缝多
坡屋面砼上表面平整度差、斜板厚度不一致
砼振捣不密实,板底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
脊线错位
45°坡屋面混凝土质量问题排列图
制图人:卢 波
通过分析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1、砼振捣不密实、板底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2、坡屋面砼上表面平整度差、斜板厚度不一致。3、施工冷缝多。
提高45°坡屋面现浇砼质量重点在于控制以上三个关键的质量问题。所以上述三个质量问题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为小组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
(三)、目标确定
所调查发现的影响现浇钢筋混凝土45°坡屋面施工质量的各项问题合格率由原来的76.7%提高到90%以上。确保本工程45°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日后的斜屋面屋面结构自防水打下坚实基础,且能够在业主和监理单位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为后期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制图人:卢波
(四)、目标实现分析
我
们
认
为
目
标
一
定
能
实
现
!
1、小组成员专业知识强,进取心强。
2、成员施工经验丰富,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强。
3、通过调查走访类似工程,我QC小组在发现不合格问题点的同时,也从中吸取了施工经验。针对问题已有了部分改进措施的想法。全员信心十足。
人员条件
可 行 性 论 证
优势
1、具有各种房建工程施工技术能力及相应配套资源。
2、项目部管理基础好,质保体系健全,为实现目标提供组织管理保证。
管理条件
屋顶结构坡屋面,坡面多且复杂,结构特殊,施工难度大。在施工工艺上缺乏成熟的施工经验。
难点点
复 杂 性
制图人:卢 波
QC小组在对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工程多层洋房施工的优势因素和难点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只要不断提高施工的精品意识,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控制,目标值是一定能实现的。
(五)、原因分析
为了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小组针对主要因素从人、机、料、法、环五大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受教育不够,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
模板周转时间长,模板变形,拼缝不严
人
料
砼振捣不密实,板底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
机
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对工艺理解不透、操作技术不熟练
砼流动性、塌落度不稳定
砼振捣过程中扰动模板
测量精度不够,标高控制线不准,专项检查不到位
商砼站水灰比调配不适
砼浇筑前,模板未冲洗干净
模板加工偏差大
施工走道搭设不合理
质量奖惩制度不全
坡屋面节点处支撑体系不牢固
高空作业,地形高低起伏
砼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方法不正确,存在漏振
夜间施工,照明不到位
环
法
人
坡屋面砼上表面平整度差、斜板厚度不一致
机
料
模板周转时间长,模板变形,拼缝不严
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对工艺理解不透,操作技术不熟练
受教育不够,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
砼流动性、塌落度不稳定
砼振捣过程中扰动模板
测量精度不够,标高控制线不准,专项检查不到位
模板加工偏差大
商砼站水灰比调配不适
施工走道搭设不合理
质量奖惩制度不全
坡屋面节点处支撑体系不牢固
高空作业,地形高低起伏
砼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方法不正确,存在漏振
夜间施工,照明不到位
法
环
(六)、要因确认
从因果分析图可以看出引起砼振捣不密实,板底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和坡屋面砼上表面平整度差、斜板厚度不一致的末端因素有15条。小组成员通过现场验证、调查分析等方法确定要素.绘制了要因确认表,如下:
要因确认表
序号
末端因素
要因确认
确认方式
结论
调查人
1
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对工艺理解不透,操作技术不熟练
经调查,有85%的操作工人经过专业的培训。项目工程部门在施工前做了专项技术交底,但是交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现场调查和查看交底与培训资料
要 因
吴锦波
卢 波
2
测量精度不够,标高控制线不准,专项检查不到位
技术人员测量放线不准,质检人员进行专项检查不到位。
查看测量和专项检查记录
要 因
杨 帆
林立福
3
受教育不够,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
经调查,有50%的操作工人经过专业的培训,虽经教育,但在质量观念上仍比较麻痹。
现场调查和查看培训资料
非要因
尧文强
钟 静
4
质量奖惩制度不全
项目已编制了质量奖罚制度,但是没能严格执行
调查分析
非要因
杨 帆
尧文强
5
砼浇筑前,模板未冲洗干净
在支模完成后对其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再进行钢筋绑扎,但是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砼浇筑前,模板上建渣未冲洗干净
现场查看和感观评定
非要因
吴锦波卢 波
6
模板周转时间长,模板变形,拼缝不严
模板周转时间过长,部分模板脱层严重
现场调查和感观评定
非要因
林立福吴锦波
卢 波
7
砼流动性、塌落度不稳定
经专人对现场商品砼塌落度检查,发现塌落度最大值达到22.5mm,不符合要求
现场验证
要 因
钟 静
8
商砼站水灰比调配不适
经专人对现场商品砼抽样检查、送检
现场验证
要 因
钟 静
9
砼振捣过程中扰动模板
经现场抽查,发现砼工人在振捣时用振动棒顶着模板、和钢筋,用脚踩着振动棒进行振捣,扰动模板。
现场查看
非要因
林立福
杨 帆
吴锦波
10
模板加工偏差大
图纸中已只给出了坡屋面屋脊处和最低处标高,斜梁节点处标高、尺寸不直观。
现场查看
要 因
林立福
吴锦波
卢 波
11
坡屋面节点处支撑体系不牢固
经现场查看发现有极少部分节点处模板加固不到位
现场查看
非要因
林立福
尧文强
杨帆
12
砼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方法不正确,存在漏振
混凝土浇筑顺序与平楼板浇筑顺序区别大,发现技术交底上面没有可操作性的措施,现场砼工人随意性强,故造成混凝土沿坡屋面产生严重的自流堆积现象。
现场调查
要 因
林立福
吴锦波
卢 波
13
施工走道搭设不合理
经现场查看,发现施工走道搭设不能满足正常需要,还有多处未进行安全防护
现场查看
要 因
尧文强
林立福
杨 帆
14
高空作业,地形高低起伏
给现场工人操作带来极大困难,也对现场施工测量、支撑操作等造成影响
现场查看
要 因
林立福
杨帆
15
夜间施工,照明不到位
经现场查看,发现现场有足够的夜间照明。
现场查看
非要因
尧文强
吴锦波
制表人:卢 波
(七)、制定对策
通过要因分析,小组成员明确了实现目标的不利条件和关键因素,经过讨论制定如下对应措施表:
对 策 措 施 表
序号
要因
目标
对策措施
执行人
完成时间
1
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对工艺理解不透,操作技术不熟练
90%以上操作工人对交底内容达到理解清晰的程度
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交底并召开专题交底会
杨 帆
林立福
坡屋面砼浇筑前
2
测量精度不够,标高控制线不准,专项检查不到位
放线准确,
检查到位
1、进行多人多次测量,力求测量准确,并进行测量对比
2、对施工步骤逐项检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林立福
吴锦波
卢 波
施工全过程
3
砼流动性、塌落度不稳定
满足施工规范及现场要求
加强搅拌站之间的技术联系,现场派专人兼控,可以达到现场要求
钟 静
砼浇筑过程中
4
商砼站水灰比调配不适
满足施工规范及现场要求
加强搅拌站之间的技术联系,现场派专人兼控,可以达到现场要求
钟 静
砼浇筑过程中
5
模板加工偏差大
减少节点处模板尺寸偏差,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利用CAD软件将图纸结合配模尺寸要求进行放样,对模板支撑进行严格的计算,节点处配模尺寸详图作为工人操作放线的依据。
吴锦波
卢 波
坡屋面模板支设前
6
砼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方法不正确,存在漏振
控制混凝土在斜屋面模板上自流,方便振捣;避免漏振和过振现象,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现象。
1、在方案中明确坡屋面混凝土浇筑顺序,由上往下,逐段台阶式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控制。明确振捣操作方法,采用“点振法”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间距、顺序和振捣时间。
2、振捣过程中明确采用点振法,使振捣过程有章可循,工长和劳务负责人在浇筑过程中全程监督。
吴锦波
卢 波
砼浇筑过程中
7
施工走道搭设不合理
走道稳固,位置合理
严格按照坡屋面砼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搭设施工走道,如有不完善的地方,现场确认直到能够保证操作工人安全为止。
尧文强
林立福
杨 帆
施工全过程
8
高空作业,地形高低起伏
安全防护到位
严格按照坡屋面砼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搭设施工走道,如有不完善的地方,现场确认直到能够保证操作工人安全为止。
尧文强
林立福
杨 帆
施工全过程
制表人:卢 波
(八)、对策实施
在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为保证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多层洋房45°坡屋面砼的施工质量,结合以上对策措施表,我们QC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全体成员认真研究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实施措施,并分头负责实施。针对其要因制定以下实施措施:
实施一:制定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
制定45°坡屋面砼施工质量奖惩制度,制度中规定:45°坡屋面混凝土质量各项指标实测数据合格率达到90%以上,视为优,对劳务各班组一次性奖励3000元;如实测数据达合格率达到85%-90%,视为良好,对劳务班组一次性奖励2000元;如实测数据达合格率达到80%-85%,则视为合格,对劳务班组不奖不惩;如实测数据合格率达不到到80%,则视为不合格,追究劳务各班组责任,并进行1000元-30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并责令劳务整改。
同时 ,通过严格执行“三检制”,要求班组严格进行自检,各班组之间进行相互检查,项目部加大对班组的检查力度,从而提高班组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效果检查:通过制定奖惩制度和严格执行“三检制”制度,有力的提升了工作执行效率及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了公司及项目一体化质量管理制度要求。
实施二:利用天正CAD软件对施工图纸准确放样,并制定45°坡屋面专项测量方案
坡屋面的许多细部尺寸在设计图纸中未标注明确,只给出了坡屋面屋脊处和最低处标高。如梁与斜板节点、斜板与柱节点、折梁端点、异形构件截面的尺寸、标高不直观,计算烦琐,容易出错。无法直接对坡屋面进行施工放线和模板配制。
为了保证坡屋面各节点处模板计算和配制的准确性,施工前应用现代管理工具——电脑、天正建筑CAD软件,根据设计图纸将坡屋面节点处尺寸,进行模拟放样,可以直接准确地在电脑中量每一个结构细部的位置尺寸和标高;再根据电脑中细部化的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放线和模板配制。
安排多个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复核,并与前期多层洋房工程各相应点进行测量对比,力求做到精确无误。
效果检查:通过软件对施工图纸的细化和对支撑体系的精确计算,准确的还原和表达了施工意图,坡屋面放线精确度达到规范要求。
实施三: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由于屋顶为斜面,支撑高低不一,为了克服支撑不牢稳定性不够的缺点采用了相应的措施。1、增加顶柱的数量,缩小支撑间距,保证支撑强度;2、设置水平、竖向剪刀撑撑,在剪刀撑搭设不到的位置设斜撑,同时加强立杆与主体结构的拉结。
实施四:制定《45°坡屋面砼浇筑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明确坡屋面浇筑顺序,和采用点振法进行振捣
1、在方案中要求屋面砼的浇筑由下至上、由外围到中心,沿屋面以屋脊为分界线两边同时进行,向屋脊处推进交圈。人员安排两组作业,两组作业人员同时施工,实行两班倒,连续施工。第一组人员从屋脊外环线的屋檐处以1m左右宽的环线按顺时针进行砼浇筑,并在最初浇筑的砼初凝前进行交圈,然后按1m左右宽的环线进行第二圈的浇筑,逐渐向屋脊靠近;在第一组人员进行砼浇筑的同时,第二组人员从屋脊另一方向的屋檐处以1米左右宽的环线按逆时针进行砼浇筑,并也在最初浇筑的砼初凝前进行交圈,然后按1m左右宽的环线进行第二圈的浇筑,逐渐向屋脊靠近,然后和第一组人员在屋脊处进行交圈封闭,完成整个屋面砼的浇筑施工。
2、由于混凝土浇注面均为斜面,对其振捣强度的要求较高。如果振捣时间太长,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下滑呈波浪型状态,甚至混凝土与模板表面脱落;如果振捣时间短且不到位,混凝土下表面容易出现麻面和蜂窝状。在方案中明确振捣方法为点振法。点振法就是用振动棒垂直于模板面对楼面屋面混凝土进行振捣的一种施工方法。它有以下主要优点:一是振动面积小,能一步振动到位,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二是振捣所需的时间短,每点振动时间约5秒左右,减少了混凝土流失;三是施工操作简单,振动棒只需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减少了施工人员对钢筋的踩踏,由上往下。逐段台阶式浇筑
能更好地保证钢筋不移位不变形;四是点振法施工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小,减少了用水量,可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道,提高混凝土楼板的密实性,减少屋面板底有蜂窝现象。在部分天窗位置采用双模板,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并在砼浇筑施工前,我们首先对振捣人员进行了培训,实行专人操作,并进行多次演练。对振捣后的混凝土采用一搓二次抹压的方法,振捣完毕后及时用木搓将其表面搓平,保证表面的平整度。表面无水份时进行第一次抹压,当砼收水并开始初凝前,用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此次抹压作用力应稍大,达到将面层的小凹坑、气泡、砂眼和脚印压平,以使砼充分密实。
效果检查:通过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混凝土浇筑顺序的明确要求,使整个浇筑过程有条不紊,同时采用点振法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混凝土达到了密实、均匀的施工质量。
实施五:采用导轨法控制混凝土面标高
阴阳角导轨做法示意图
导轨设置示意图
1、在按要求安装好坡屋面梁板钢筋后,在板筋上设置钢筋导轨,导轨采用直径10mm二级钢筋,导轨钢筋上表面即为混凝土面,导轨下用钢筋头焊接支撑,钢筋头不得高出导轨面,支撑间距为500~800mm且每根导轨不得少于3个支撑点,导轨与板筋焊接牢固(导轨面标高为屋面板结构标高),导轨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屋面大面板钢筋导轨做法示意图
2、屋面梁板钢筋绑扎完毕后,由测量工程师测量出屋脊、屋面各阴阳角混凝土标高,并在焊工的配合下用钢筋头来标识混凝土面的标高,钢筋头固定在已经绑扎好的梁板钢筋上,钢筋头上必须做好混凝土面标高的标记,标识间距不大于5米,在屋脊端部和阴阳角处均需设置,按照标识好的混凝土面标高先焊接屋脊和阴阳角处的钢筋导轨,阴阳角导轨做法如图所示。
3、屋脊导轨和吊模按照标高安装好之后,以屋脊和吊模为控制线来增设大面的导轨(拉线处理),板面导轨按3000mm间距设置(不能大于3000mm),导轨下仍用直径10mm的钢筋,按 800~1000mm间距采用钢筋头点焊固定,导轨设置完后用板厚来校核导轨是否设置准确,屋面板厚120mm,最大偏差不得超过4mm。导轨具体设置如右图所示。
效果检查:通过导轨法施工工艺,有效的控制了砼面的标高与平整度,使屋面结构板达到抹灰层的平整要求,取消屋面板找平层,节约了成本。
实施六:搭设砼浇筑施工安全走道
针对混凝土浇注施工走道搭设难的问题,由项目部QC小组组员与施工班组一起进行现场调查,根据45°坡屋面的特点合理选择支撑点,制定搭设方案,既要保证支撑点不损坏模板又便于进行混凝土表面工作的处理,同时也要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力求做到合理简便。
四、检查效果
通过对上述活动的全面实施,小组于8月初对已完工程进行了效果验证,取得了几方面的成果如下:
(一)、技术成果
对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多层洋房已施工完26#、28#楼工程按《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进行了混凝土分项工程的现场调查,基本项目全部合格,实测240个点,不合格点为21个,合格率91.25%,达到了小组预期的目标。具体调查数据见下表。
允许偏差项目实测表
序号
质量名称
(检查项)
不合格
(点)
合格
(点)
合格率
(%)
频数
(点)
累积频数
(点)
频率
(%)
累积频率
(%)
实测项目
1
砼振捣不密实,板底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
7
33
82.5
7
7
33.33
33.33
2
坡屋面砼上表面平整度差、斜板厚度不一致
5
35
87.5
5
12
23.81
57.14
3
施工冷缝多
4
36
90
4
16
19.05
76.19
4
梁、板、柱节点处棱角不直
2
38
95
2
18
9.52
85.71
5
混凝土表面裂缝
2
38
95
2
20
9.52
95.23
6
脊线错位
1
39
97.5
1
21
4.77
100
7
合计
21
219
91.25
21
—
100
—
备注:共检查240点,不合格21点,合格率为91.25%。
制表人:卢 波
制图人:卢 波
(二)、经济效益
通过QC活动,坡屋面砼板优良率大大提高了,且施工中均采用导轨法施工工艺,有效地控制了砼面的标高与平整度,使坡屋面无需再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直接在结构板上进行防水卷材铺贴,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消耗,并且在工期上赢得了时间,使工期缩短了15天,合计节约费用:65330.5元。同时加强了结构自防水,为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QC成果经济效果: 1、减少水泥砂浆找平层人工费:8元/平米,材料费15元/平米。
26#楼、28#楼屋面面积均为:626.75平米
节约人工费:626.75平米×8元/平米×2栋楼=10028元
节约材料费:626.75平米×15元/平米×2栋楼=18802.5元
2、缩短工期15天:15天×3000元/天=45000元
3、活动费用支出:发砼班组奖金3000元,发钢筋班组奖金1000元,发木工班组2000元,其他支出2500元。
合计:10028+18802.5+45000-(3000+1000+2000+2500)=65330.5元
(三)、社会效益
经过对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工程多层洋房坡屋面的施工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提高了企业的竟争力和知名度,为我公司开拓该地区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巩固措施及今后打算
东山国际新城多层洋房效果图
我们QC小组通过这几个月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成功的解决了坡屋面砼质量控制的施工难题,提高了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发扬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坡屋面的支模、浇筑等施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在经后的施工过程中将不断丰富我们的施工技术并继续贯彻应用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工作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我们去克服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