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乌市第53小学 霍云鹏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勇于创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以小学生形象思维好,好动的身心特点,在立定跳远中,教师创造情景,以乐学为主,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中乐,乐中学”,在玩乐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更好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达到“快乐体育”的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
本课将通过语言描述、教师示范、情景创设、音乐渲染等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体验各种学习内容,在探究和体验中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之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立定跳远”学习,让大部分学生能体验、熟悉双脚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会做出一些双脚立定跳远的简单动作。
2.通过“立定跳远”学习,发展学生灵巧、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体平衡控制能力。
3.通过“立定跳远”学习,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努力展示自我,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主动、积极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双脚起跳、落地的方法,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双脚轻巧落地的方法。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立定跳远”为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腿部力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性高等特点,从简到易下手,让学生在跑的或走的同时,加入了一些棉垫,遇到就会本能地去跳,这样使学生在热身中感到新颖,而又突出了本课的一个字“跳”!使之产生更高的兴趣。和接下来的要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及“三拍法”的节奏,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效果。
1、课的开始,假如你是小青蛙,你这时候已经长了脚了,你想跳吗?你想跳着去找妈妈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的跳法,在体育课里我们把这样的跳法叫做“立定跳远” ,呆会同学们只要认真地跟老师学,学会了“立定跳远”,老师就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一定要学会“立定跳远”才能玩哦,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哦,能做到吗?在这样的情境中,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
2、让学生遇到放置的棉垫而发挥自己的跳,跳完后问学生想不想学习真正的立定跳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
3、学习“三拍法”立定跳远,让学生掌握方法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腿部力量。
4、让学生自由组合,5--6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立定跳远和练习,教师到每组实行检查。
5、 由学生推荐或者自荐选4男4女进行立定跳远比赛,评定男女名次。
7、分成四组,进行“小青蛙找妈妈”的游戏,看哪一组的反应速度和学习效果好,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对体育课的喜爱。
8、课的结束部分,老师参与放松,与学生打成一片,体验体育的乐趣。
五、教学流程
集合整队—准备运动—棉垫的跑与跳—集体学习—分组练习—比赛--放松—小结—下课
六、教学评价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评价作用
教师评价
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和质量。
检查教学效果,验证教学计划的合理性,为后续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学生互评
是否积极参与练习和完成动作,是否相互尊重,是否学会解决问题。
突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三年级)立定跳远单元计划
教材
立定跳远
课时
5课次
教学
目标
1、发展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平衡能力和跳跃能力。
2、初步学会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能识别动作的对与错。
3、养成勤于思考,积极动脑的良好品质,提高锻炼兴趣。
4、养成相互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并尝试进行简单评价。
重点
难点
重点:双脚有力蹬地向前、向上跃起,双脚同时落地。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落地轻巧。
课次
课时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法、学法和知识点
1
1、初步学会双脚同时用力起跳的方法。
2、养成积极练习、乐于学思的好习惯。
重点:前脚掌蹬地、落地的方法。
难点:单双脚跳的轻巧落地方法。
教法:示范、讲解。反复练习。自由结伴学练。老师给予评价。
学法:学生说出简单的动作要领,完成动作连贯。展示学练成果。
知识点:记住动作,完成动作协调连贯。
2
1、初步体验摆臂和蹬地,用力起跳的方法,提高跳跃能力。
2、养成团结协作,合理竞争的意识。
重点:双脚起跳、落地的方法,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双脚轻巧落地的方法。
教法:复习屈膝与摆臂。示范、讲解。反复练习蹬地动作,老师给予评价。集体随老师的口令练习。个别辅导、纠正。
学法:练习。观察,听讲。学生记住重难点。自由结伴学练,展示学练成果。听教师口令练习。
知识点:记住要领,积极参与练习。
3
1、学会立定跳远的落地动作,落地时,能够屈膝缓冲,平稳落地。
2、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重点:双脚起跳、落地的方法,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双脚 同时起跳、落地的方法,四肢协调。
教法:复习。示范、讲解落地动作。反复练习,老师给予评价。分组听老师的口令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学法:练。观察,听讲。学生按要求练习。分组学练,展示学练成果。互相指导纠正。
知识点:动作连贯、协调、轻松。
4
1、体验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方法,提高跳跃的能力。
2、巩固立定跳远的动作,提高动作正确性。
3、养成积极自信、容纳他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双脚起跳、落地的方法,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教法:复习。示范、讲解立远完整动作。组织学生练习,老师给予评价。分组听老师的口令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学法:练。观察,听讲。学生分组练习。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展示学练成果。
知识点:记住立定跳远的分成几个部分,简单说出。
5
通过考核,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重点:双脚有力蹬地向前、向上跃起,双脚同时落地。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落地轻巧。
教法:讲解考核方法和要求。组织练习、考核。评价成绩。指出不足。登统成绩
学法:认真听讲。学生练习后2人一组进行考核。听从教师指出的不足之处。男女轮换考核。
知识点:知道自己成绩,找出不足,今后改正。
三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
班级:三(2)班 人数:53人 任课教师:霍云鹏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拍法”立定跳远方法,以及“三拍法”的动作节奏。
2、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快乐体育的意义,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3、 结合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习
内容
1、 立定跳远
2、 小青蛙找妈妈
场地
器材
操场,10张棉垫,接力棒4根,录音机。
教学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
内容
教师
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
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
荷
一
6
全班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体验运动的快乐
小
1、 上课常规
2、 徒手操:
a.头部运动
b.肩部运动
c.腰部运动
d.正压腿
e.侧压腿
f.膝关节
g.手腕踝
1、以导入主题创设情景。
2、教师领学生齐做准备活动。
1、 集队:快、静、齐。
2、模仿老师动作,形成快乐氛围。
××××××××××
××××××××××
○○○○○○○○○○
○○○○○○○○○○
△
二
4
用走路或慢跑的方式跳过放置的棉垫
培养学生协调能力
中
进入情境后,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跳”。
教师巡视,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1、慢跑,不推不挤。
2、跳过棉垫落地要轻巧。
三
10
全体同学在老师指导学习立定跳远体会双腿起跳和提踵方法
通过集体练习明确学习目标
中
1、 按“三拍法”摆臂练习
2、 边打拍一边跳
按“三拍法”分解动作做示范
1、 教师示范讲解。
2、 全班先集体练习
××××××××××
××××××××××
○○○○○○○○○○
○○○○○○○○○○
△
教学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
内容
教师
指导
学 生 学 习
参与
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
荷
四
12
同学们基本掌握动作和节奏
1、体会“三拍”节奏和动作的节拍。
2、积极锻炼。
大
1、按老师的要求做“三拍法”的立定跳远练习。
2、立定跳远比赛
1、教师提示指导。
2、教师巡视,对动作和节奏不对的进行纠正指导。
3、和学生一起练习。
1、学生5--6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负责。
2、选4男4女进行立定跳远比赛,评定男女名次。
五
6
结合以前所学的技术参与游戏,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感受快乐体育。
2、教育学生安全意识。
大
小青蛙找妈妈游戏:分四组以蛙跳的形式进行接力赛,过了终点就就转回,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同学…最后完成的一队获胜,我们来比一比那一队的小青蛙最快找到妈妈,你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
教师分组,讲解方法与规则,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1、学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注意安全。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2
跟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按音乐节奏一起做放松
小
主要拍松肌肉为主。
1、教师参与放松运动,起到示范领做作用。
1、四列横队,跟老师一起做。
2、要求学生尽情放松。
课
的
运
动
生
理
负
荷
预
测
A.平均心率
135% + 5%
B.强度指数
1.5—1.8
C.练习密度
35% + 5%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课的开始,创设了学生是小青蛙的情境,那么他们就会想着“跳”。在这样的情境中,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上课,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提高兴趣。
(2)立定跳远属于技能教学课,比较枯燥,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进行练习,学生易产生厌倦,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用比赛和游戏来串联教学过程并把教材内容游戏化,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达到快乐的效果。
做的不足的地方:
(1)课的最后,由于游戏接力处于比较激烈的场面,有些学生对动作不在乎,出现了“赶”、“急”等,动作做不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