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78645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解析:选C“西周初年”,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但不能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

2、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正确;“大一统”局面的形成需要到秦汉中央集权确立,与材料中“西周初年”不符,故D项错误。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材料主要说明()A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C商周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宗法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解析:选D根据“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可知,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能解决权力继承问题,有利于政局稳定,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商周史实,故排除。3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

3、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 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解析:选C“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体现了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的特点,没有体现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C项正确,A项错误;商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一种地方分权政治,且材料也未涉及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D项错误。4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B保证了民主决策C

4、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防止了官员腐败解析:选C材料论述的是“秦政府的组织精神”,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皇帝拥有决定所有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故B项错误;秦朝的分权是维护皇权独尊,最后集权于皇帝,本质上是皇帝的专制独裁,故C项正确;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但“防止了官员腐败”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5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

5、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解析:选A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模式的形成,故A项正确。6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该规定是为了()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解析:选B材料是对官员调任的规定,与官员任用程序无关,故A项错误;官员调任不允许带原有官吏,这样可以防止官员势力坐大形成利益集团,从而可以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故B项正确;材料中对官员

6、调任的规定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对官员数量进行减少,故D项错误。7汉武帝任命外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并领尚书事,为中朝之主。从此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成为惯例。这种做法()A使相权受到了制约 B导致武将专权局面C致使行政机构膨胀 D使皇权受到制约解析:选A由材料“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成为惯例”可知,通过内朝牵制外朝,使相权受到了制约,故A项正确;B项是唐末五代的政治特点,故B项错误;C项是宋朝政治的特点之一,故C项错误;题干中举措加强了皇权,故D项错误。8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

7、。由此可见,唐代科举()A沿用九品中正制 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存留察举制痕迹 D考试程序趋向公正解析:选C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与材料中“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相符,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9西汉时,形成了内朝的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一起管理政务及分工又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制度;明朝时形成了内阁制度,尤其是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权倾朝野。这些制度的形成主要说明了()A君主专制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加强C监察制度的削弱 D防范官员的腐败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的是西汉设置内外朝制度,明朝时期设置内阁,主要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

8、A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和地方,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体现了君主对相权的控制,不是防范官员的腐败,故D项错误。10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异族征服了我们,跨驾在我们头上。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钱穆评价的最可能是()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元朝的行省制度C明朝的内阁制度 D清朝的军机处解析:选B根据“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地方政事”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管理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故A项错误;行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命,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与材料

9、描述相符,故B项正确;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C项错误;清朝的军机处属于中央机构,故D项错误。11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这主要表明当时()A君主专制进一步削弱 B内阁职权凌驾六部之上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约束 D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解析:选C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故A项错误;内阁只是一个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B项错误;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对皇帝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故C项正确;文官集团是以皇帝为权力核心的官僚集团,效忠皇帝是其主要宗旨,故D项错误。12“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

10、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解析:选A材料“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组织严密、机密性强,有利于政令执行,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

11、,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6分

12、)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得出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再到增加考试环节,再到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汉朝选官的依据是品德和才能,所以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的不同是注重血缘门第。第(2)问,根据材料二科举制的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科举考试由单科到多科,实行分科考试,注重公平,由统一

13、卷到南北分卷,照顾到地域差异,由于明清八股取士考试形式和内容僵化,最终被废除。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得出古代中国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逐渐完善,人才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人才选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答案:(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后来增加考试环节;再到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不同:注重血缘门第。(2)特征:由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考试,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的时代色彩。(3)认识:古代人才选拔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古代

14、人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因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14关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学术界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曰:“(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嘉庆曰)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即朕勤政以来,办理庶务,悉尊皇考遗训而至用人行政,令出惟行,大权从无旁落。 梁章钜枢垣纪略 材料三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

15、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1)据材料一,与隋文帝相比,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处理政事的做法。(4分)(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该特点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8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

16、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8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朕意则不然”得出信任群臣,据材料一“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得出集体筹划。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君主高度集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得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第(3)问,可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论证。表述成文;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1)做法:信任群臣;集体筹划。(2)特点:君主高度集权。本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3)论点: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论据: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隋唐时期施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论点: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论据: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