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承智班化学周练试题(四)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类图表示的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
2.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
A.NO2—酸性氧化物 Na2O—碱性氧化物 Al2O3—两性氧化物
B.汽油—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HD—单质
C.苏打—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D.液氯—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
D.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4.某学习小组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是电解质;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属于胶体;⑤盐酸和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烧碱都是碱。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⑤⑥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T
③同素异形体: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
④电解质:胆矾、苛性钠、冰醋酸、氧化钾
⑤煤的干馏、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⑥硅酸盐:光导纤维、水晶、玻璃、水玻璃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任何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都有化合态和游离态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⑦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⑧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A.3 B.4 C.5 D.6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D.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8.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其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B.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能否电离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D.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豆浆、碳素墨水均可发生丁达尔现象
B.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C.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硫单质,分别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该性质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10.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淀粉与氯化氢 B.钢与浓硫酸
C.纯碱与汽油 D.胆矾与液氯
11.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B.黑火药和造纸
C.发现元素周期律
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不正确的组合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纯净物
液氯、FeO·Fe2O3、明矾
B
非电解质
CO2、SO2、乙醇
C
弱电解质
CH3COOH 、氨水、H2O
D
强电解质
HCl、NaOH、BaSO4
13.密度为0.911g/cm3的氨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 )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1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滤实验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分开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
D.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15.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16.分类法是快速获取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有关分类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特殊氧化物等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将液体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18.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非电解质:乙醇、氯气 B.酸性氧化物:NO、 SO2
C.碱:烧碱、纯碱 D.混合物:铝热剂、盐酸
19.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氢氧化铁浊液 B.豆浆 C.含尘埃的空气 D. 墨水
20.“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碘、钙、氟是指( )
A.离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二、综合题
21.某抗酸药每片含碳酸钙500mg,氢氧化镁174mg,该药可中和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盐酸?
22.已知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密度为2g/mL。求:
(1)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保留一位小数点)
5
参考答案
1—5BBCBB 6—10ADDAA 11—15CCCB 16—20DDDAD
21.8g
每片含碳酸钙500mg,氢氧化镁174mg
则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0.5g÷100g/mol=0.005mol
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是0.174g÷58g/mol=0.003mol
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
CaCO3+2HCl=CaCl2+CO2↑+H2O
1mol 2mol
0.005mol 0.01mol
Mg(OH)2+2HCl=MgCl2+2H2O
1mol 2mol
0.003mol 0.006mol
所以消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016mol
氯化氢的质量是0.016mol×36.5g/mol=0.584g
则盐酸的质量是0.584g÷7.3%=8g
22.(1)40% (2)66.7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