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化学
(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Mn-55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2分,13-20题每题3分,共48分)
1.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aO B.Cl2 C.SO2 D.H2SO4
3.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B.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D.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C.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SO4=H2++SO42﹣ B.Ba(OH)2=Ba2++OH﹣
C.NH4NO3=NH4++NO3﹣ D.2KClO3═2K++ 2Cl-+ 3O2﹣
6.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A. B. C. D.
8.京沪高速发生一起违章驾驶相撞,使槽罐车中35吨液氯快速泄漏,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大片农田被毁和重大经济损失的恶性事故。对于该事故发生时下列各种应急处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附近居民切忌惊慌,用毛巾护住口鼻,朝顺风方向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
B.要快速地将翻落的氯槽罐安全起吊移到水池,进行碱液稀释中和
C.液氯流淌速度很慢,居民不必惊慌,可以放心退到家中,关紧门窗
D.检修或现场抢救时,没有防毒面具,可以佩戴用浓碱溶液浸过的湿口罩
9.下列化合物中一般不能通过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
A.FeCl2 B.FeCl3 C.CuCl2 D.HCl
10.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HCl 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在同温同压下所得氯气的体积( )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1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与水反应,水是氧化剂
B.少量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生成
D.23g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Na2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12.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Cl-、Br-、I-中的一种,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时,溶液变成橙色,再加入乙溶液时,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则甲、乙、丙溶液中依次含的离子为( )
A .Cl-、Br-、I- B. Br-、I-、 Cl-
C. Br-、Cl-、I- D. Cl-、I-、Br-
13.已知Br2跟NaOH溶液的反应类似于Cl2跟NaOH溶液的反应。用溴水作试剂不可以将下列各选项中的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水、四氯化碳、苯 B.AgNO3、NaOH、KI
C.NaCl、NaBr、NaI D.汽油、酒精、NaOH
14.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15.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存在Ag+或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可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有Na+
D.向某溶液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可确定原溶液中无NH4+
1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gCH4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常温常压下,48氧气和臭氧(O3)混合物中所含氧原子总数为3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17.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CH4)和氨气,已知它们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 )
A.4∶3 B.5∶4 C.4∶5 D.1∶1
18.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CaCl2、NaI、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把它溶于水得无色澄清溶液,再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气体和沉淀产生,则原来的白色粉末( )
A.CaCl2,、Na2CO3 B.Na2CO3、NaI
C.CaCl2、Na2CO3、NaI D.CaCl2、NaI
19.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O2是氧化产物
B.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20.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二、填空题(共52分)
21.(8分)实验室要用密度为1.17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
80mL1.0mol•L-1稀盐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
。
(2)所用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需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mL。
(3)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B.倒出量筒内的液体后,没有洗涤量筒
C.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D.将未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22.(13分)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物质的量的CO2和O2,其原子数之比为 ,电子数之比为 ;
质量相同的CO2和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
(2)19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 ,画出A2+的结构示意图 。
(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5体积气体A2跟15体积的气体B2完全化合生成10体积某气体C,则该气体C的化学式为(用A、B表示)__________。
(4)用KMnO4氧化浓盐酸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
KMn04+ HCl——MnCl2+ KCl+ Cl2 + H20
①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若有4.48L氯气(标准状况)生成,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
23.(11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要提纯含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的粗盐,将粗盐溶于适量水中,再按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加适量的C
操作2
操作1
依次加过量A、B
粗盐水(含CaCl2、Na2SO4及泥沙杂质)
滤液
氯化钠晶体
(1)从稀盐酸、Na2CO3、Ba(OH)2、K2CO3、Ba(NO3)2溶液中选择试剂:A 、
B 、C 。(填化学式)
(2)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分别为 、 。
(3)写出加B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控制加适量C的方法是 。
24.(8分)将新制的氯水进行下列实验:
(1)将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2)用胶头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甲、乙两同学提出不同的原因。
甲: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
乙: ;
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褪色的可能原因。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足量的 溶液,若再出现红色,说明 正确(填“甲”或“乙”)。
25.(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制取漂白粉。
已知: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石灰乳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6Cl2+6Ca(OH)2 5CaCl2+ Ca(ClO3)2+ 6H2O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饱和食盐水
石灰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甲装置制备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装置的作用是 ;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可能原因有两个:
①部分氯气未与石灰乳反应而逸出;② 。
(4)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也能反应产生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氯气,则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有H2O、 。(填化学式)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1-12每题2分,13-20每题3分)
1-5 DCCBC 6-10 CABAB 11-15 DCCDC 16-20 DCBBD
21.(8分)
(1)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各1分)
(2)11.7 mol•L﹣1 8.5(各2分)
(3)E F (2分)
22.(13分)
(1)3∶2 11∶8 8∶11(各1分)
(2)95 g·mol-1 (2分) (1分)
10e-
(3)AB3 或 B3A(2分)
(4)
①2KMn04+ 16HCl===2MnCl2+ 2KCl+ 5Cl2↑+ 8H20(3分)(配平2分,电子1分)
②0.4 mol(2分)
23.(11分)
(1) Ba(OH)2、Na2CO3、HCl (各1分)
(2) 过滤 蒸发结晶(各1分)
(3)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OH)2=== BaCO3↓+ 2NaOH (各2分)
(4)滴加盐酸过程中测定溶液的PH至PH=7 (2分)
24.(8分)
(1)有白色沉淀生成(2分) AgNO3+HCl=== HNO3+AgCl↓(各2分)
(2) 过量氯水中的HClO将变红的酚酞漂白(2分)
(3) NaOH 甲(各1分)
25.(12分)
(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分)
(2)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2分) Cl2+2NaOH===NaCl+NaClO+H2O (2分);
(3)反应过程温度升高,有Ca(ClO3)2生成 (2分)
(4)Ca(ClO)2+4HCl(浓) ===CaCl2+2Cl2↑+2H2O(2分) HCl CO2 (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