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8642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五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2)Fe2+、Fe3+的相互转化及鉴别。 (3)掌握Fe(OH)2的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Fe2+、Fe3+的相互转化及鉴别 〖教学难点〗Fe(OH)2的制备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铁 (1)铁的存在 (2)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3)铁的化学性质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有较强的还原性,发生化学反应时可生成+2、+3两种价态的化合物。 Fe+ Fe+H2O(g)④3Fe+4H2O(g)Fe3O4+4H2 Fe— 2、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俗称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价态 +2 +3 1/3正2价,2/3正3价 水溶性 不溶 不溶 不溶 与酸的反应 FeO+2H+==Fe2++H2O 遇氧化性酸生成Fe3+ 盐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与CO反应 高温FexOy+yCO=xFe+yCO2 3、Fe2+ 和Fe3+ 的比较 Fe2+ Fe3+ 水合离子颜色 浅绿色 棕黄色 氧化还原性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只有氧化性 水解性 Fe2+ +2H2OFe(OH)2+2H+ Fe3+ +3H2OFe(OH)3+3H+ 与碱的反应 Fe2+ +2OH—= Fe(OH)2 ↓ Fe3+ +3OH—= Fe(OH)3 ↓ 4、Fe(OH)2与Fe(OH)3的比较 化学式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与盐酸反应 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受热分解 2Fe(OH)3Fe2O3+3H2O 制法 可溶性亚铁盐与碱溶液反应Fe2++2OH-===Fe(OH)2↓ 可溶性铁盐与碱溶液反应 Fe3++3OH-===Fe(OH)3↓ 二者的关系 在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方法精讲】 1、铁的变价及Fe2+、Fe3+的性质、检验 (1)铁与硝酸反应 一是明确哪种物质过量,二是根据两种物质的量分析讨论判断,根据反应方程式: HNO3过量:Fe+4HNO3===Fe(NO3)3+NO↑+2H2O, Fe过量时:Fe+2Fe(NO3)3===3Fe(NO3)2, 两者相加得总方程式:3Fe+8HNO3===3Fe(NO3)2+2NO↑+4H2O,可以用数轴表示: 解题时需注意量的范围。 即:①≤,产物仅有Fe(NO3)3,HNO3可能有剩余; ②≥,产物仅有Fe(NO3)2,Fe可能有剩余; ③<<,产物为Fe(NO3)3和Fe(NO3)2,Fe和HNO3都反应完全。 (2)+2、+3价铁的化学性质 ①Fe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Fe2+处于铁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阶段接触Fe2+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其主要表现还原性,如:Fe2+遇Br2、Cl2、H2O2、NO(H+)等均表现还原性。 ②Fe3+的氧化性 Fe3+处于铁的高价态,表现较强的氧化性,如:它能氧化Fe、Cu、HI、H2S等。 ③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2Fe2++Cl2===2Fe3++2Cl-; 3Fe2++4H++NO===3Fe3++2H2O+NO↑; 2Fe3++Fe===3Fe2+; Cu+2Fe3+===Cu2++2Fe2+。 (3)+2铁和+3价铁的检验 ①溶液颜色 含有Fe2+的溶液显浅绿色 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 ②用KSCN溶液和氯水 流程: 溶液 有关反应:Fe3++3SCN-Fe(SCN)3(血红色) 2Fe2++Cl2===2Fe3++2Cl- ③用NaOH溶液 流程: 溶液 有关反应:Fe3++3OH-===Fe(OH)3↓(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白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 2、铁三角及应用 (1)“铁三角”转化关系 ①一般是指Zn .Al .CO. H2. 等较强还原剂。 FeCl2+Zn=ZnCl2+Fe 3FeCl2+2Al=2AlCl3+3Fe FeO+COFe+CO2 FeO+H2Fe+H2O ②是指H+. S. I2. Cu2+. Fe3+等较弱氧化剂。 Fe+2H+=Fe2++H2↑ Fe+SFeS Fe+I2FeI2 Fe+Cu2+=Fe2++Cu Fe+2Fe3+=3Fe2+ ③是指Cl2. Br2. O2. HNO3. KMnO4等较强氧化剂。 2Fe2++Cl2=2Fe3++2Cl- 2Fe2++Br2=2Fe3++2Br- 4Fe(OH)2+O2+2H2O=4Fe(OH)3 Fe2++4H++NO3-=3Fe3++NO↑+2H2O 5Fe2++MnO4-+8H+=Mn2++5Fe3++4H2O ④一般是指Fe. Cu. HI. H2S.等较弱还原剂. 2Fe3++Cu=Cu2++2Fe2+ Fe3++Fe=3Fe2+ 2Fe3++2I-=2Fe2++I2↓ 2Fe3++H2S=2Fe2++S↓+2H+ ⑤是指Cl2. Br2. O2. HNO3. KMnO4等较强氧化剂。 2Fe+3Cl22FeCl3 2Fe3++Br2==2FeBr3 Fe+4HNO3=Fe(NO3)3+NO↑+2H2O 4Fe+3O2(纯) 2Fe2O3 ⑥是指Zn. Al. CO. H2. 等较强还原剂。 2Fe3++3Zn(足)=3Zn2+2Fe Fe3++Al=Al3++Fe Fe2O3+2AlAl2O3+2Fe Fe2O3+3CO2Fe+3CO2 Fe2O3+3H22Fe+3H2O (2)“铁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应用举例 ①判断离子共存 A、Fe2+、Fe3+均水解,与HCO3‾、AlO2‾、CO32‾等因水解相互促进,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Fe3+与S2-、I-、HS-、SO32‾,Fe2+与NO3‾(H+)、ClO-、MnO4‾(H+)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②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A、Fe2+的盐溶液:加少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加少量相应的酸,防止Fe2+水解。 B、Fe3+的盐溶液:加少量相应的酸防止Fe3+水解。 3、Fe(OH)2的制备 由于Fe(OH)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 Fe(OH)3,在实验室中制备Fe(OH)2,并使Fe(OH)2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状态,成为物质制备实验探究的热点。 制备原理:Fe2++2OH-===Fe(OH)2↓ 【成功关键】①溶液中不含Fe3+和O2等氧化性物质; ②制备过程中,保证生成的Fe(OH)2在密闭的隔绝空气的体系中。 【典例精讲】 【例1】铁及其化合物是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物质,下列关于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2Fe3++Fe===3Fe2+成立说明氧化性:Fe3+>Fe2+ B.25℃,pH=0的溶液中,Al3+、NH4+、N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5.6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电子为0.2mol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答案】A 【解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2Fe3++Fe===3Fe2+成立说明氧化性:Fe3+>Fe2+,故A正确;pH=0的溶液中, 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为Fe3+,故B错误;5.6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铁被氧化为+3价,失去电子为0.3mol,故C错误;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Fe2++H2O2+2H+===2Fe3++2H2O,故D错误。 【例2】CuO、Fe粉、Fe3O4的混合物中,加一定量稀硫酸,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观察现象。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若铁钉部分溶解,则滤液中一定含Fe2(SO4)3 B.若铁钉完全溶解,则滤液中一定含CuSO4 C.若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则不溶物中一定不含Fe D.若铁钉无变化,则不溶物中一定含Fe 【答案】C 【解析】CuO、Fe粉、Fe3O4的混合物中,加一定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Fe3O4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硫酸亚铁,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A.根据题意,滤出不溶物,则不溶物一定是铜,因为铜与硫酸铁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没有Fe2(SO4)3,A项错误;B.根据氧化性排序:Fe3+>Cu2+>H+>Fe2+,若铁钉完全溶解,可能是Fe+2H+=Fe2++H2↑,则滤液中不一定含CuSO4,B项错误;C.因为Fe+Cu2+=Fe2++Cu,所以若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则不溶物中一定不含Fe,C项正确;D.若铁钉无变化,说明溶液中没有Fe3+、Cu2+和H+,则不溶物中可能有铁,可能有铁和铜的混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C。 【考题精练】 1.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 ①加入适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根离子显血红色;二价铁离子遇到硫氰根离子不变色,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解:先根据Fe3+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3+;然后加入氧化剂氯水,如果含有Fe2+,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2+的存在,注意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不反应溶液也可以变红,所以不能选用高锰酸钾氧化二价铁离子,故选:C。 2.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答案】D 【解析】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硫酸,Fe2O3、Al2O3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固体1为二氧化硅;在滤液中加入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固体2为氢氧化铝,溶液2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A、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X为铁粉,故A正确;B、由流程分析可知,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固体2为氢氧化铝,故B正确;C、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且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故C正确;D、在溶液1中含有铁离子和铝离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故D错误;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