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
2、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
3、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
4、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
5、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节选自西游记前言)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外来方面,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B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C到了西游记中,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天将神仙等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D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
6、础,也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写定的,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B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和受理性约束,而在于他的妖气和个性放纵。C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魔与神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D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往往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社会性的关系上,极少看到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泯除
7、了神与魔的界限,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抛弃并超越了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B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C西游记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个玩笑。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
8、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
9、说,故所取每称得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
10、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虞集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B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C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D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是旧时中国人在本名之外所起的
11、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B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国学,中国历史上的“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现在一般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D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0篇,故又称“诗三百”。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虞集在任儒学教授时虽是以教导学生为职责,却很注重自我充实拓展,没有片刻悠闲逸乐;任博士时,有个刘生因喝醉酒而有失礼行为,他坚决主张削除他的学籍。B. 虞集认为经典著作意旨
12、深远,不是个人之见所能详尽的,考试之文,推选其高深者录取,不能先有成见,否则,就会使求贤之心变得狭隘,而差错也由此而生。C.虞集奉旨拟写文章,一定要用帝王之道、治乱之因,从容地讽喻切责,寄希望于皇帝看后有所感悟,他在接受皇帝咨询以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尤其能够委婉地将道理讲明。D.虞集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没有才华,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5分) (2)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
13、以间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卢纶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乌裘先醉客,清镜早朝人。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悲荣俱是分,吾亦乐吾贫。【注】崔补阙:崔峒。司空拾遗:司空曙。这两人是作者的好朋友,先于作者入仕。作者卢纶,曾三次应举,三次落第。蓬居:茅蓬,作者自指其室。近臣:皇帝所亲近的臣子,指两位到访的朋友。乌裘:指落魄失意。先醉客:比客人先醉的人,作者自指。香街:上朝时经过的街道。火照尘:上早朝时家仆举火引路。分:命运。8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9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4、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后自省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5、题。(25 分)一个十分危险的人(美国) 鲁尼恩大约三十五年前,一个名叫摩根约翰逊的年轻人来到我的家乡定居。在我们家乡,随便询问一个人从什么地方来,是很不礼貌的。摩根本人对此绝口不提,这样一来,其他人就更无从了解了。而且,他对自己的身世也很少谈起,因此人们把他看作是一个神秘的人物。摩根长相十分凶狠,这一方面由于他鼻梁上的那块伤疤,一双黑眼睛,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看人的特别姿态。三十五年前,当他第一次来到圣弗大街上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瞧: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人。”这一下可好,等到他第二次出现在圣弗大街时,那些曾经听到有关他的议论的人,转而又对别人说:“这无疑是个十分危险的人。”渐渐地,凡是看见摩根
16、,看见他那鼻梁上的伤疤、那黑眼晴的人,无不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以至最后家乡的男女老少人人皆知摩根是个十分危险的人。只要他一抬腿,用他那特有的姿态注视着别人时,人们都对他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如果他碰巧走进一家酒店,正在进行的争论会因此而忽然平静下来。如果他偶然对争论发表一些意见的话,那么不论他说些什么,在座的都会随声附和。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危险人物发生争执。摩根约翰逊鼻子上的伤疤表明,他过去曾经有过不幸的遭遇,然而,这块伤疤到底是怎么来的,他可从未对人说过。久而久之有人声称,听说这是一天晚上他在纽约和十个歹徒打架时留下的,其中一个歹徒开枪打伤了他的鼻子,而摩根约翰逊最后把这十个人统统
17、打死了。没人知道这种说法是谁散布的。摩根对此也不否认,甚至当被他打死的人数上升到二十人时,他也没有予以驳斥。事实上,他是个沉默寡言、不管闲事的人,人们对他的议论,他压根儿就没有理睬过。他在我家乡的小镇上一住多年,镇上的人常常指着他的背影向来访的人说:“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 待到他快五十岁时,有的人只要一看见他就会发抖,直到他走开之后方能止住。可是,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正当他在街上行走时,从绿灯酒店踉跄地走出一个小老头。小老头姓甘布尔,是瓦尔法诺河下游一个牧羊人,他有哮喘病,整天呼哧呼哧地喘个不停。他每月到镇上打一次酒。绿灯酒店卖的威士忌酒劲很大,喝了这里卖的酒常常使那些从来不想打架的人
18、也想干一仗。当然,谁也没有想到它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竟然使一个牧羊人也寻衅斗殴起来。他一把抓起摩根的上衣就问:“好啊,你就是那个危险的人,是不是?”每个目睹这件事的人,都为可怜的老头感到担心,心想这下摩根还不像牛嚼草一样一口把他吞下去,嚼烂了再吐出来。可是摩根只是一个劲眨巴着眼,问道:“怎么啦?”“ 有人告诉我,你是一个危险人物,” 牧羊人说道,“我现在就要切开你的胸膛,看看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使你变得这么令人害怕。”说罢,他掏出一把大折刀,打开来就向摩根刺去。摩根见他拔出刀子,拔腿就跑。上了年纪又喝得酩酊大醉的甘布尔,自然追不了多远。但是,摩根还是狂跑不止。直到跑出小镇之后才歇腿。据最后一
19、个见到他的人说,他还在向丹佛市方向走呢。自从那以后,在这家乡的小镇上再也没有见到他的影子。十有八九,他已经到达丹佛了吧。后来有消息说,有关摩根是个危险人物的说法完全是虚构的,而且他也没有在纽约打死过十个人他根本就没有打死过人。至于他鼻子上的那块伤疤,有人说那是他想偷一个女人的钱包,被那个女人用钱包砸的。这种说法很可能并不比摩根打死十个人的传说更可靠,但是直至今日,家乡小镇的人们对此一直笃信不疑。我的祖父经常谈起摩根约翰逊,认为这件事说明了人的某些天性。他说,谁都可以说某人是好人或者坏人,而且只要重复多次,最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尽管像这件事所表明的,一旦真相揭露出来后,也许好人并不好,坏人并不坏
20、。祖父说,他一直怀疑摩根是个危险人物。但是倘若你要问他为什么不像牧羊人那样试验一下,他会对你说:“咳。你也知道,摩根也许就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这种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只要所传的流言有一分可信,我就决不去揭穿它。”(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大家最后才知道,摩根根本不是一个危险人物,鼻子上的伤疤可能是他想偷一个女人的钱包,被那个女人用钱包砸的。B. “我”的祖父对于摩根是个危险人物的说法抱着怀疑态度,但是出于自保心理,他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C.“摩根还是狂跑不止。直到跑出小镇之后才歇腿。”“狂跑不止”写出摩根的胆小,更显示出小镇人对于他的臆测
21、是可笑的。D.牧羊人一直想拆穿摩根的真面目,于是喝了酒劲很大的威士忌,借此机会鼓起勇气来挑衅。E.小说以环境描写为主,将摩根置于小镇的环境中描写其外貌、动作等,并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从而塑造了摩根这一典型人物形象。(2) 为什么小镇上的人们都认定摩根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6 分)(3)对比是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请举两例加以赏析。(6 分)(4)这篇小说篇幅虽短,对于人性的讽刺却是深刻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梅贻琦:一生清华,一世清白2011 年
22、是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在百年庆典之际,清华人常常谈起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梅贻琦出生于清末家道中落的诗书世家。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1908 年被保送至保定高等学堂。第二年,以第六名的优秀成绩被录取为第一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1931 年,梅贻琦正式出任清华校长,可谓就任于危难之际。那时国内形势风雨飘摇,学潮动荡,清华师生赶校长、撵教授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但梅校长却深得学生爱戴。无论什么时候,清华学生的口号都是“反对XXX,拥护梅校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他风趣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吧!”此后不到10 年时间,清华大学便声名鹊起。留学欧美
23、的经历影响了梅贻琦,他接纳了希腊人崇尚体育的精神。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瞧不起体育,曾把体育课的学时和任课教师砍去一半,把享有声誉的马约翰教授降格为“主任训练员”。梅贻琦到任后,则给予他和其他系科教师同等的职称和待遇。不久清华获得“体育大校”的美誉。梅贻琦治校期间,校务采用分层负责制,讲民主,又法度严明。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同时,礼遇教师也是清华得以兴旺的重要因素。梅贻琦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最有影响的事例是对华罗庚的“三破格”: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先做小学教员,后
24、为店员,被梅贻琦破格录入清华大学:又破格从一名系资料员转升为助教,被允许修习大学课程,并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被聘为教授。梅贻琦为人重实干,平时不苟言笑,开会很少说话,人称“寡言君子”。有学生作一打油诗调侃其谦逊含蓄:“大概或许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一时被传为笑谈。实际上,如果非要他报告或讨论,其言语总是条理分明,把握重点。在许多人争辩不休时,他常能一言解纠纷。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虽话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便隽永深长、耐人回味。陈寅恪曾大发感慨:“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像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这个政
25、府就是最理想的。”梅贻琦有两句话经常为人引用。一句是“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另一句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这“从游”之论与“大楼大师”之比所包含的理念,成就了清华的辉煌。1937 年,国难当头,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奉命迁往昆明成立西南联大时,寡言的梅贻琦讲过这样一段“高调”的话:“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
26、向清华的同人校友敢说一句幸告无罪。”建校初期三人(另有南开的张伯苓和北大的蒋梦麟)共同主持校务,此后八年的西南联大主要校务工作由梅贻琦执掌。在战乱频频、校务繁重、生活艰苦的环境下,梅贻琦呕心沥血,管理井井有条,创造出联大“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局面。其高风亮节广受赞誉,被称为西南联大的“船长”。1946 年9 月,梅贻琦辞别春城,回到北京,继续任清华大学校长。1948 年底,傅作义将军息兵,共产党军政人员开始入驻北平。梅贻琦和当时许多大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走还是留的选择。周恩来和吴晗都曾表示希望他留下来,但梅贻琦还是选择了“走”,他对同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说:“我一定走,我的走是为了保护清华
27、的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就没有办法保护起来。”后来,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他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他对新闻记者说:“不出来对南方朋友过意不去,来了就做官,对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最终婉言谢绝。1955 年,梅贻琦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基础,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1962 年5 月19 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两个星期后,人们打开他生前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面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梅贻琦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梅贻琦生前选定把墓穴修在新竹校园“
28、十八尖山”,这样在过世后仍然能够守望着北京的清华园。他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保护这所大学。相关链接:教育家蒋梦麟曾说:“中国崛起于近代文明国家之林,(梅贻琦)厥功之伟,莫之与京(争强比胜)。”“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公公。“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29、)A.梅贻琦是1909 年清华选送的庚款留学生,他与清华的缘分始于此,一生服务于清华,是两岸清华人心中当之无愧的“终身校长”。B.寡言的梅贻琦常常说一些模棱两可的“大概或许也许是,恐怕仿佛不见得”之类的话,深得学生爱戴。C.梅贻琦认为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应该是,既要有大的教育规模,又要有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系统。D.初到清华的梅贻琦,给予主任训练员马约翰教授和其他系科教师同等的职称和待遇,表现出不同于前任校长罗家伦的办学理念。E.文章末尾说梅贻琦“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意在说梅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但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足矣。(2)梅贻琦到任不到10 年时间,清华大学便声名鹊起。他
30、对清华大学的贡献有哪些具体表现?(6 分)(3)这篇传记中,作者多次引用他人的评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引用的作用。(6 分)(4)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的梅贻琦,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一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小张被提拔为部门领导三个月以来,凡事 ,消瘦了不少。(2)面对肆虐的大火,消防队长 ,冲进火中去营救被困的人们。(3)作为班长,你应该 ,不能在这么点小事上也犯错误。 A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B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C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D身体力
31、行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样歌曲的孩子,会对声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都会损伤声带。B在中外经典作品中摘选精彩的描写、抒情等段落,并将故事梗概作为线索,以简明的叙述连接其精彩段落,让学生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欣赏精彩片段。C在中国组装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中客车”,这不仅会改变世界客运飞机制造的市场格局,而且也将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D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32、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发出来言行,自然使人受到感化。_。这就是有人格的背景与否的分别。空城计只能由诸葛亮摆,换了其他人便会失败。A.同是一句话,德高望重者说出来,大家就容易接受。B.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的人格不同,效力亦往往不同。C.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有两种人格,效果就不一样。D.同是一句话,说话人的人格不一样,大伙儿就觉得劲头不一样。16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记者采访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时, ,六小龄童说,目前还没有遇到可以培养的人才。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
33、,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找到适合的徒弟,难度很大。学猴戏还需要一定的心理条件和一定的身体条件,需要瘦长的身材,窄脸,大眼睛,这样, 。演猴戏演得最好的不一定是六小龄童,但是一定是中国人。所以,希望我们的传统孙悟空文化能够代代传承。17、下面是江西“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徽标”(除空白处皆为红色),请写出徽标主体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6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
34、他的课学生没有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很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请从老师、学生或家长中选一角度),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B (不能确定佛、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2C (“魔”与“神”应该交换位置)3A (“彻底”错,原文说的是“很大程度”)二、古
35、代诗文阅读4A(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句意:任国子助教后,就以师道为己任,诸生等候他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5D(诗经收入作品305篇)6D(“没有才华”不对,虞集认为此人虽然略有才华,但不能担当大事。)7(1)这一年是乙亥年,虞汲带着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后就能诵记。(“是:这” “岁:年”“挈:带,领,携” “干戈:战争”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当时世家子孙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有很多或“当时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世家子孙有很多”,他们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深、厚、重
36、),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患:担心”“日:一天天,一天比一天”“有以:有用来的办法”“间:离间”各1分,句子大意1分)8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一方面,诗人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墙壁破损,挂满了蛛网,烟气在屋里升腾,一片破败的景象。(1分)另一方面,想到两位到访的贵客是皇帝的近臣,他们上朝时,由家仆举着灯火在前面照明引路,走在通往皇宫的繁华大街上,这是何等气派。(1分)这一鲜明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生活落魄和艰难的处境,透露出诗人的自嘲。(2分)9对仕途发达的好友来访他感到喜出望外。对自己科场落榜、仕途失意、贫穷潦倒的生活现状很苦恼。在心中郁闷无法排遣时,诗人产生了人生一切荣辱悲
37、欢都是命中注定的宿命思想。即使过得贫困潦倒,也要生活得快乐,表现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如答对好友的羡慕,对好友的到来感到荣幸等,只要自圆其说,亦可给分)10(1)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25分)(1)(5分)BC(A摩根是个小偷也是传言D牧羊人并没有想揭穿摩根的真面目E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塑造摩根这一人物形象)答C得3分,答B得2分,答A得1分。 (2)摩根长相十分凶狠,这一方面由于他鼻梁上的那块伤疤,一双黑眼睛,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看人的特别姿态。他对于谣言充
38、耳不闻,他是个沉默寡言、不管闲事的人,人们对他的议论,他压根儿就没有理睬过。人们以貌取人,妄加揣测,并且盲目跟风。 (3)小镇人和牧羊人对摩根态度的对比。之前人人都对摩根敬而远之不敢同他发生争执,后来喝醉的牧羊人借着酒劲挑衅摩根,表现了生活的真相往往由小人物揭示,情节设计充满了荒诞感。摩根形象的对比。之前摩根被小镇人能塑造成“一个十分危险的人”,之后收到牧羊人挑衅却“拔腿就跑”,突出了摩根的胆小怯懦。突出了讽刺主题。小镇人关于摩根的谣言的对比。之前把摩根塑造成强悍凶狠的危险的人,后来又谣传他的刀疤是被女人砸的,把摩根塑造成了一个猥琐的小偷。突出了小镇人的百无聊赖,深化了主旨。(对比、分析和作用
39、各1分。答到其中两点满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4)讽刺以貌取人:摩根初来我的家乡,人们就在没有任何求证的情况下,仅从他的长相认为他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讽刺跟风从众:当第一个人说“瞧,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人”之后,到摩根第二次出现的时候,人们就一传十十传百“无不”说其危险,并说这“无疑”是个十分危险的人。甚至“没人知道这种说法是谁散布的”仍然继续传播谣言,以至“一看见他就会发抖”。可见人们在舆论压力下的屈服。讽刺怯懦胆小:“如果他偶然对争论发表一些意见的话,那么不论他说些什么,在座的都会随声附和。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危险人物发生争执。”而这样一个让人敬而远之的危险人物的真相竟是通过一个喝醉
40、酒跑不远的牧羊人来展现的,充满了荒诞感。讽刺明哲保身:祖父对摩根是个危险人物抱怀疑态度,但为了保护自己,决不去揭穿它。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25分) (1)(5分)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2)(6分)校务采用分层负责制,讲民主,又法度严明。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极力推行通才教育。礼遇教师,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答对点得2分) (3)(6分)引用他人的话,从侧面塑造梅贻琦的性格,使文章对他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如引用学生作的打油诗表现他谦逊含蓄的性格;引用传主儿媳的述说体现了他富有情趣、温馨浪漫。引用权威人士的评价,使论述更具权威性和说服
41、力。如引用陈寅恪的话,说明了梅贻琦说话少而谨严的特点;引用蒋梦麟的话突出了他使中国崛起于近代文明国家之林的贡献。引用他人的评述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梅贻琦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4)(8分)拥有爱国情怀。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生前选定墓址,期望过世后能守望北京的清华园。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执掌西南联大,呕心沥血;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选择了“走”。治校思想先进。崇尚体育,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推行通才教育;礼遇教师。谦逊实干。礼遇教师,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对华罗庚的“三破格”。为人清白。去世后手提包里是一笔笔清清楚楚的清
42、华基金账目。五、语言表达13D 试题分析:“以身作则”着重于自身作出榜样;“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14B(A 语序不当,应为“孩子经常唱这样的歌曲” 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顺序倒置,应 。C 该是 “这不仅会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而且也将改变世界客运飞机制造的市 场格局” 语序不当,应该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15、B(在这段话中,“这就是有人格的背景与否的分别”中的“与否”说明句子是从“有人格背景”“无人格背景”两方面来表述的。A项只说出了其中“有人格背景” 的方面,所以不正确。而“
43、空城计只能由诸葛亮摆”这个举例又表明是“说话者人格的不同”而不是“说话者有两种人格”,所以排除C项。“换了他人便会失败” 讲的是效力,而不是“大伙的劲头”,所以D项也排除了。)16.问其是否收了徒弟(2分)学猴戏需要巨大的付出(1分)才比较容易表现猴子的灵气(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要素:由红烛、数字30、汉字书法“师”构成。(3分)(2)寓意:红烛与汉字书法“师”的结合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数字30体现了从教30年教师将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红色表达了从教30年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荣誉。(每点1分,共3分)范文“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许晅玥
44、厦大附中高三1班 红包,译名lucky money,颇具幸运之意,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用于年节庆典中长辈对晚辈的赠给,也有主客之间的礼节往来。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红包已不再只是那带有粗糙厚实之感的小红纸袋,摇身一变成为微信窗口里的虚拟图片,弹指间即可收获红包的快感。 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事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满的场面。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
45、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罢了。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