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投资环境评价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78544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投资环境评价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投资环境评价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 二Ο一三年七月 目 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背景 1 1.2现有项目回顾性分析 4 1.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6 1.4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9 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12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12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4 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措施与效果 16 3.1项目营运期影响因素及拟采取处理措施 16 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8 3.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0 3.4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0 3.5环境风险评价 22 3.6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23 3.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5 3.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5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5 5联系方式 26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背景 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粤海石化”),是华南地区大型的石油化工仓储企业。粤海石化在广州南沙开发区小虎岛石化工业区投资建设的小虎石化库,库区占地315亩(约21万m2),配套设施齐全,是经中国海关总署批准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产品公共保税仓,其配套的石化码头是国家批准的一类对外籍船舶开放口岸,同时也是目前南沙经济开发区最早期的石化危险品专用码头。 粤海小虎石化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小虎岛东端,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大虎水道西南侧,陆路建有小虎大桥连接岛与珠三角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距广州市区38km,水路距香港仅74km,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小虎石化库已逐渐成为中国华南地区石化产品的中转码头和向珠三角地区辐射的集散地。项目地理位置如图1.1-1所示。 受粤海石化的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了《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小虎石化库30000吨级1#码头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1998年7月22号以粤环建字[1998]66号文取得了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批复。建设内容:在现有岸线范围内,从1#码头向南延伸,增建一个1万吨级码头。 小虎石化库30000吨级1#码头技术改造项目于1999年年初动工,2004年年初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2002年7月,经省经贸委建议,小虎石化库30000吨级1#码头技术改造项目正式改名为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工程,并沿用至今。2003年6月,粤海石化向广东省经贸委申请2号泊位2万吨级挖潜改造,同年9月,广东省经贸委以粤经贸函[2003]959号文批复同意粤海石化2号泊位2万吨级改造项目。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工程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升级为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为满足2号泊位由1万吨级挖潜升级到2万吨级的需要,2号泊位在设计及施工阶段均按2万吨级预留了相关的配套工程。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于2003年10月动工,实体工程于2004年4月完工,2004年8月交工。 2004年5月11日,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以粤环函[2004]375号文同意粤海小虎岛油库建设项目(含小虎石化库30000吨级1#码头技术改造项目,即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工程,规模为1万吨级)通过环境保护验收,未批准2号泊位改造工程(2万吨级)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2008年4月,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2万吨级使用港口岸线的请示以交规划发[2008]17号文获得了交通运输部的批复,同年10月,《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粤经贸技改[2008]786号文获得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批复,改造项目正式立项。原2号泊位全长218米,项目通过对2号泊位8#墩进行适当改造,增建9#墩和联系桥,泊位在原有基础上向南延伸30米,并对2号泊位按2万吨级配置了工艺、消防、环保等设施。经改造升级后,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由1万吨级泊位升级为2万吨级泊位,泊位全长248米,可同时兼顾停靠一艘2000吨级和一艘3000吨级化学品及成品油船,吞吐量达到180万吨/年。 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升级改造为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该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委托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评价课题小组对评价区域及项目厂址进行了踏勘及调查,在认真调查研究及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他技术规范,编制出《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26 项目位置 图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1.2现有项目回顾性分析 1、项目名称 现有项目名称: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工程。 2、建设规模 现有项目码头全长218米,为1万吨级泊位,设计吞吐量为8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 3、生产定员及工作制度 码头劳动定员27人(其装卸工24人,码头长3人)。工作制度为四班三运转,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360天。 4、经营货物 现有项目主要装卸液体化工品及成品油产品,根据粤海石化《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证》可知,粤海码头(包括现有项目)可装卸的物料种类有汽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基础油、醇类、酮类、酯类、胺类、烷类、溶剂类、醚类、苯类、冰醋酸、苯乙烯、四氢噻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酚溶液等。 5、工程组成 现有项目工程组成情况如表1.2-1所示。 表1.2-1 现有项目现状工程组成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原环评批复工程内容 项目现状变化情况 1 主体工程 工程规模 1万吨级 无变更 设计吞吐量 80万t/a 无变更 码头长度(m) 218 无变更 靠船墩(个) 8 无变更 停泊水域 底标高-10.8m,宽度为41m 无变更 回旋水域 直径330m,底高程-11.5 m 无变更 航道 沿用1#码头进港航道,航道无需拓宽、拓深 无变更 系缆设施 1#、2#、8#墩上分别设置双钩快速脱缆钩(单钩550kN),在4#、5#、6#、7#墩上设置550kN系船柱 无变更 码头防冲设备 每个靠船墩上配置CY1200×600×3000L圆筒型橡胶护舷 无变更 装卸机械 船用卸油臂、(1台)双转子流量计1台,透平流量计(2台),质量流量计2台,复合软管DN150型号若干 无变更 2 辅助工程 消防系统 PP64型塔架式泡沫炮两台,PS80型塔架式水炮两台,PS30型手动消防炮三台。在引桥上设置消火栓,码头面设置推车式及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消火栓间距50m。水幕150个 无变更 防雷及防静电 防静电工艺管道接地、防雷接地及配电设备安全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系统,接地干线由陆上引来并利用码头基础引出线作为重复接地极,各种电气设备外壳及金属管道、消防炮、输油臂等均与地网相连 无变更 通信系统 港区有线通信网、无线集群通信、船岸通信系统、港口长途通信系统、宽带局域网 无变更 3 依托工程 废水去向 初期雨水 装卸区前5分钟初期雨水收集至码头污水池,再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装卸区前15分钟初期雨水收集至码头污水池,再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码头冲洗废水、管道清洗废水 码头冲洗废水、管道清洗废水收集至码头污水池,再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无变更 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 依托库区污水处理系统。 无变更 处理出水去向 外排至珠江 全部回用于库区绿化或消防中水 供电 供电电压380V/220V,设备安装容量30kW,计算负荷35kVA, 无变更 蒸气供应 来自华润热电热网 无变更 6、装卸工艺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的卸船工艺、装船工艺分别如图1.2-1、图1.2-2所示。 图1.2-1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卸船工艺流程图 图1.2-2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装船工艺流程图 1.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项目名称 改扩建项目名称: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 2、建设规模 改扩建后,2号泊位全长248米,2号泊位由1万吨级泊位升级为一个2万吨级化学品及成品油船泊位,并兼顾同时靠泊一艘3000吨级和一艘2000吨级化学品及成品油船,设计吞吐量达到180万t/a,比原2号泊位增加吞吐量100万t/a。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950万元人民币。 3、生产定员及工作制度 改扩建项目未新增人员,生产定员及工作制度同现有项目。 4、经营货物 改扩建后,2号泊位经营货物不变,与现有项目一致。 5、工程组成 改扩建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依托工程组成,改扩建项目工程组成及相比现有项目的变化情况如表1.3-1所示。 表1.3-1 2号泊位改扩建前后工程组成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现有项目工程内容 改扩建工程内容 备注 1 主体工程 工程规模 1万吨级 2万吨级 设计吞吐量 80万t/a 180万t/a 码头长度(m) 218 248 新增9#墩上配置一个双钩快速拖缆钩,并新建一联系桥连接8#墩 靠船墩(个) 8 9 停泊水域 底标高-10.8m,宽度为41m 底标高-10.8m,宽度为50m 沿用1#码头进港航道,航道无需拓宽、拓深 回旋水域 直径330m,底高程-10.8 m 直径410m,底高程-10.8 m 系缆设施 1#、2#、8#墩上分别设置双钩快速脱缆钩(单钩550kN),在4#、5#、6#、7#墩上设置550kN系船柱 增建9#墩上配置一个双钩快速拖缆钩 码头防冲设备 每个靠船墩上配置CY1200×600×3000L圆筒型橡胶护舷 在9#墩上配置一个圆筒型橡胶护舷 装卸机械 船用卸油臂、(1台)双转子流量计1台,透平流量计(2台),质量流量计2台,复合软管DN150型号若干 增建的30 m码头上未配置装卸机械,其它部分同改扩建前 2 辅助工程 消防系统 PP64型塔架式泡沫炮两台,PS80型塔架式水炮两台,PS30型手动消防炮三台。在引桥上设置消火栓,码头面设置推车式及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消火栓间距50m。水幕150个 增建的9#墩上配置一台PS30型手动消防炮及消防栓,并在增建联系桥上布置消防泡沫、消防用水管线各一条 改扩建后,除增建的30 m码头上新增了一台PS30型手动消防炮及消防栓,并布置了消防管线外,其它部分未改变 防雷及防静电 防静电工艺管道接地、防雷接地及配电设备安全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系统,接地干线由陆上引来并利用码头基础引出线作为重复接地极,各种电气设备外壳及金属管道、消防炮、输油臂等均与地网相连 增加增建30米及9#墩防雷接地网 防雷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改扩建前后无改变 通信系统 港区有线通信网、无线集群通信、船岸通信系统、港口长途通信系统、宽带局域网 沿用原2号泊位 通信系统 3 依托工程 码头污水去向 初期雨污水 装卸作业区内前15分钟初期雨水收集至码头污水池,再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整个码头面上的前15分钟初期雨水收集至码头污水池,再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码头冲洗废水及管道清洗废水 码头冲洗废水、管道清洗废水收集至码头污水池,再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无变更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 依托库区污水处理系统。 无变更 处理出水去向 全部回用于库区绿化或消防中水 无变更 供电 供电电压380V/220V,设备安装容量30kW,计算负荷35kVA, 无变更 蒸汽供应 蒸汽来自华润热电公用蒸汽管网,蒸汽消耗量为2220t/a。 蒸汽来自华润热电公用蒸汽管网,蒸汽消耗量为5000t/a。 6、装卸工艺 2号泊位改扩建后,装卸工艺不变,同现有项目。 7、改扩建项目污染源统计及三本帐分析 改扩建项目运营期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汇总如表1.3-2所示,三本帐分析如表1.3-3所示。 表1.3-2 改扩建项目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一览表 项目 污染物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t/a)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t/a) 排放去向 废水 废水量(585m3/a,1.6m3/d) CODCr 359 0.21 90 0 回用于库区绿化、消防用水 BOD5 87 0.051 15 0 SS 150 0.088 60 0 石油类 34 0.02 5 0 氨氮 17 0.01 10 0 废气 无组织废气 甲苯 / 0.011 / 0.011 排放大气 二甲苯 / 0.007 / 0.007 非甲烷总烃 / 0.023 / 0.023 TVOC / 0.251 / 0.251 船舶燃油废气 SO2 / 0.064 / 0.064 NOX / 0.1241 / 0.1241 烟尘 / 0.009 / 0.009 固废 含油固体废物 / 0.22 / 0 委托绿由处理 表1.3-3 污染物排放三本帐分析表 项目 污染物 现有项目 排放量 改扩建后 改造前后增减量 改扩建项目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改扩建后全码头排放量 废水 废水量(m3/a) 0 0 0 0 0 CODCr(t/a) 0 0 0 0 0 BOD5(t/a) 0 0 0 0 0 SS(t/a) 0 0 0 0 0 石油类(t/a) 0 0 0 0 0 氨氮(t/a) 0 0 0 0 0 废气 甲苯(t/a) 0.008 0.011 0 0.019 +0.011 二甲苯(t/a) 0.006 0.007 0 0.013 +0.007 非甲烷总烃(t/a) 0.018 0.023 0 0.041 +0.023 TVOC(t/a) 0.201 0.251 0 0.452 +0.251 SO2(t/a) 0.032 0.064 0 0.096 +0.064 NOX(t/a) 0.0619 0.1241 0 0.186 +0.1241 烟尘(t/a) 0.004 0.009 0 0.013 +0.009 固体废物(t/a) 0 0 0 0 0 1.4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鼓励类第七条石油,第3点: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 2、《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关于石油、天然气的政策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基本一致,符合鼓励类的第六条3点,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 综上所述,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的限制类和禁止类,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广东省的相关产业政策。 2、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 (1)与《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符性分析 粤海石化库位于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小虎岛石化工业区内,是珠江三角洲最早的一个石化公共保税仓,除了储存油品外,还储存有苯类、酮类、酯类、丙烯酸类、苯乙烯、醇类、醚类等20多种有机化工原料,总容量达33.045万m3。粤海石化经营液体化工品的份额约占广东液体化工品市场份额的30%以上,柴油、汽油供应量占珠三角的10%以上。而本改扩建项目是粤海石化库配套的石化码头,其主要装卸及输送油品、化工品。可见,本改造项目的建设符合《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石化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的相关要求。 (2)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相符性分析 本改造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小虎岛石化工业区内,主要装卸及输送油品及化工品,符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依托临港的区位优势,发展石化、钢铁、船舶、物流等产业簇群,不断促进产业升级”的相关要求。 (3)与《南沙地区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南沙地区发展规划》,南沙规划控制区功能呈“一个中心+四大产业组团”的布局模式。一个中心即南沙地区综合服务中心。四大产业组团即现代物流业组团、临港产业组团、高新技术产业组团和机械装备工业组团。可见,本项目符合《南沙地区发展规划》“临港产业组团和广州南沙的定位”的相关要求。 (4)与小虎岛石化工业区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改扩建项目是粤海石化库配套的石化码头,其主要装卸及输送油品、化工品,与小虎岛工业区的规划性质(石化储运)及产业定位(石油产品的生产和储存)相符。 (5)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规划,项目所在地块属仓储用地,而本项目的性质属石油储运性质,符合所在地块土地利用规划。 (6)与《广州港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改造项目位于小虎岛的东南端,在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小虎作业区内。本项目为粤海石化的配套码头,主要装卸油品、化工品,与《广州港总体规划》中“广州港将发展成为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具有装卸储存等功能”、“小虎作业区以能源、液体化工运输为主”的相关要求。 3、与环保规划相符性分析 (1)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南沙区小虎岛东面,是粤海小虎石化库的配套码头,主要装卸油品及化工品。根据前面工程分析可知,2号泊位及库区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厂内绿化及消防用水,不对外排放,且本改造项目不在陆域生态分级控制的严格控制区内。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要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建议将物流业作为南沙地区的核心产业,从而达到缩短物质流通平均运距、减少交通能耗和流通成本的目标。”的相关要求。 (2)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2004-2020年)》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严格控制区和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属资源开发区与建设区中的城市建设开发区。可见,本改造项目的选址地符合《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2004-2020年)》对选址所在地区的规划定位和发展要求。 (3)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主要是二号泊位的改造工程,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升级改造完成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化工污水经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不外排,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及消防中水。可实现废水零排放。可见,本改造项目的建设符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4)与《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相符性分析 粤海小虎石化库2号泊位改造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小虎岛东端,属南沙区规划工业用地;生产废水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可实现废水零排放;根据《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和新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区区划》(穗府环字[1993]10号),本改造项目不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其建设符合《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 (5)与《广州市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广州市环境保护规划》广州市城市空间布局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之一是:根据广州的环境特征和“西北水源、东南面海”的地理特点,坚持广州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重点向东南部转移的正确方针,充分发挥东南部地区的地缘优势和位于珠江下游、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稀释能力强等环境有利条件,沿江面海拉开布局,以适应广州经济社会大发展、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减轻都市中心过载污染负荷、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从空间布局来看,本项目选址符合《广州市环境保护规划》对南部工业区的要求,选址具有环境合理性。 综合以上分析,本改造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区域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环保规划及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符合广州南沙新区、小虎岛石化工业区的产业要求;符合地方相关的法规、条例及政策的要求。 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东莞市虎门港立沙岛石化仓储及精细化学工业基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东环函【2012】800号)、《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扩大产能及增加新品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粤环审〔2011〕579号)的地表水历史监测资料,以及本项目的补充监测资料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W1~W7监测断面中,只有W1断面出现CODcr、BOD5、氨氮、石油类超标,其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04倍、0.13倍、0.11倍、0.20倍。其余断面水质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可见,项目评价水域小虎沥、沙仔沥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良好。 珠江狮子洋评价河段W1断面处于狮子洋广州莲花山~广州大沙尾河段地表水Ⅳ类功能区和狮子洋广州大沙尾~广州凫洲地表水Ⅲ类功能区的交界处,由于受到上游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及W1上下游不同水质功能区的影响,狮子洋评价河段上游局部水域CODcr、BOD5、氨氮、石油类超标,但项目位置处及下游各监测断面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较好。 根据2号泊位建设前、2号泊位改造后营运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对比分析可知,营运期的水质指标氨氮、石油类浓度均优于项目建设前;营运期的BOD5浓度高于项目建设前,这与近年来项目所在区域及项目所在河段上、下游大量工业企业建设营运后排放大量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有关。可见,本改扩建项目建设及运营对其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的SO2、NO2、PM10、TVOC、非甲烷总烃、甲苯、二甲苯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均能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根据项目建设前、环保验收期及营运期大气环境质量对比分析可知,营运期的SO2浓度均低于项目建设前、环保验收期;项目建设前、环保验收期的甲苯均未检出,营运期的甲苯浓度为0.0029 mg/m3,标准值为0.6mg/m3,占标率为0.48%,可见营运期甲苯浓度值很低;项目建设前非甲烷总烃未做监测,营运期非甲烷总烃远低于环保验收期,差值为3.255mg/m3,营运期非甲烷总烃指标优于环保验收期。可见,项目建设及运营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营运期其影响区域内各监测点的声环境现状质量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噪声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 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除D1点及D2点的大肠菌群、D3点的氯化物的水质类别分别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Ⅳ类、Ⅴ类外,其它指标均达到Ⅲ类。因此,本项目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Ⅴ类标准。 5、底泥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底泥环境现状质量各监测点指标均能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中的三级标准要求。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及工程建设特点,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及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如图2.2-1所示。 (1)地表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珠江狮子洋项目位置上游2.9km处至项目下游7km威远炮台处的河段;沙仔沥项目上游2.6km至项目位置处的河段;小虎沥小虎岛尾至上游2.4km的河段。 (2)地下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区域地下水特征,确评价定本项目地下水范围为小虎村附近河涌以东的小虎岛区域,面积约为8.83 km2。 (3)大气环境 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空气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和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范围拟扩大为以厂区四边厂界,分别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延伸半径2.5km的正方形区域内。 (4)声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定为项目辖区边界外200m包络线范围内的区域。 (5)生态环境 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是2号泊位所在地及附近水域珠江狮子洋。 (6)环境风险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有关规定,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定为以2号泊位为中心、半径为5km的圆形区域范围。 图2.2-1 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及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示意图 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措施与效果 3.1项目营运期影响因素及拟采取处理措施 1、废水 本改扩建项目不接收船舶机舱废水、船舶压舱水以及船舶生活污水,船舶洗舱废水于岸边装车台装车或装罐后委托绿由处理,码头上不设卫生间所以不产生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因此,码头作业产生的废水只有码头面冲洗废水、管道清洗废水和初期雨水。 本改扩建项目营运期的初期雨水、码头冲洗废水及管道清洗废水产生总量为3m3/d(1082.4m3/a),各股废水经收集后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规模50m3/d),处理达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道路清扫、消防及绿化用水的标准限值(取最严者)后,全部回用于库区绿化,不外排。 表3.1-1 改扩建后2号泊位废水产生量及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水污染物 产生浓度 (mg/L) 改扩建项目(t/a) 改扩建后整个2#泊位(t/a) 产生量 排放量 产生量 排放量 污水量 — 585m3/a 0m3/a 1082.4m3/a 0m3/a CODCr 359 0.21 0 0.384 0 BOD5 87 0.051 0 0.09 0 SS 150 0.088 0 0.164 0 石油类 34 0.02 0 0.036 0 氨氮 17 0.01 0 0.018 0 2、废气 改扩建项目正常运作时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扫线时可能产生的少量无组织排放有机废气以及船舶到港排放的少量燃料废气。 本项目制定严格的装卸工艺措施和安装操作规程完善装卸工艺;定期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工作状况,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减少扫线过程中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量。产品装卸时,粤海的扫线方式采用扫线球进行,即在管道密闭的环境下,用气体推动与管道通径吻合的扫线球清理管道物料,扫线完毕后,扫线介质及物料被吹扫至相应的储罐。此外,库区储罐为内浮顶式储罐和氮封罐,可有效地减少“大呼吸”蒸发损耗,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 改扩建项目废气排放量汇总如表3.1-2所示。 表3.1-2 改扩建项目设计负荷下大气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一览表 序号 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 改扩建项目 改扩建后整个2#泊位 产生量(t/a) 排放量(t/a) 产生量(t/a) 排放量(t/a) 1 无组织排放废气 甲苯 0.011 0.011 0.019 0.019 二甲苯 0.007 0.007 0.013 0.013 非甲烷总烃 0.023 0.023 0.041 0.041 TVOC 0.251 0.251 0.452 0.452 2 船舶停港期间燃油废气 SO2 0.064 0.064 0.096 0.096 NOX 0.1241 0.1241 0.186 0.186 PM10 0.009 0.009 0.013 0.013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来源主要包括码头上装卸设备噪声,各类泵、风机等设备的动力噪声以及轮船噪声,各类噪声源噪声强度为80~100dB(A)。本项目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限制到港船舶鸣笛,加强管理和检测、保养各种机械设备以降低噪声强度。 采取以上措施后,一般情况下可使码头内外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4、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管道维修产生的废油抹布、沾油手套等,属于危险废物。建设单位与广州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号:4401130001)签订了“工业废物处理合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委托广州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建设单位将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包装好确保封口紧密,防止所盛装的废物泄漏污染环境。广州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于固定的运输时间到本项目厂区收取废物,确保不积存影响生产,并采取符合安全、环保标准的相关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废物沿途遗撒。 改扩建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与排放量汇总如表3.1-3所示。 表3.1-3 改扩建项目设计负荷下固体废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一览表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类别 改扩建项目 改扩建后整个2#泊位 产生量(t/a) 排放量(t/a) 产生量(t/a) 排放量(t/a) 含油废物 HW08 0.22 0 0.4 0 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图3.2-1。 表3.2-1 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序号 敏感点名称 性质 人数 与厂界距离 敏感因素 1 沙仔村 居住 504户,1851人 NW,2470 m 大气环境 环境风险 2 沙仔村幼儿园 学校 3 沙螺湾村 居住 446户,1475人 SW,2000 m 4 沙螺湾小学 学校 5 小虎村 居住 1120户,3700人 NW,3200 m 6 珠江狮子洋 Ⅲ类水体 E,0 m 水环境 7 沙仔沥 Ⅲ类水体 NW,1000 m 水环境 8 小虎沥 Ⅲ类水体 SW,1300 m 水环境 9 大虎岛咸淡水鱼类产卵场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SE,1000 m 生态环境 10 东莞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6120 m 生态环境 图3.2-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3.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已建成,因此报告书不对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3.4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经收集后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规模50m3/d),处理达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道路清扫、消防及绿化用水的标准限值(取最严者)后,全部回用于库区绿化,不外排。 正常情况下,码头上的各股废水经收集后泵至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库区绿化,不外排。库区污水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时,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废水将排至小虎岛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类中的最严者后排放。可见,本改扩建项目废水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影响。 因此,报告主要预测码头废水在码头处事故排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在冬季大潮情况下,本项目废水事故排放后对珠江狮子洋造成的COD、氨氮、石油类浓度增量小于冬季小潮,可见相对于冬季小潮,冬季大潮水文条件更有利于污染物的迁移扩散。预测结果表明,在冬季大潮、冬季小潮两种水文条件下,本项目废水在码头处事故排放后,对珠江狮子洋造成的COD、氨氮、石油类浓度增量在叠加本底值后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要求,可见本项目废水在码头处事故排放对珠江狮子水质基本上无影响。但本项目下游1000米、6120米处分别为大虎岛咸淡水鱼类产卵场保护区、东莞市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珠江狮子洋水环境以及本项目下游各保护区的水质及生态环境,应杜绝废水事故排放的发生。 2、大气环境影响 本次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导则》(HJ2.2-2008),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分析依据。在三级评价所要求的预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软件Screen View进行估算。 根据SCREEN的模拟和预测结果,2号泊位运营后,2号泊位及库区无组织排放的TVOC、非甲烷总烃、甲苯、二甲苯、SO2、NOX中,以码头区TVOC的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Pi最大,为4.82%,出现在下风向65m左右。项目废气排放对南面沙螺湾村(2000m)的影响最大,但贡献值占标率较低,以库区无组织排放TVOC为例,占标率仅2.88%。可见项目营运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本评价建议在2号泊位处设置100m、库区外设置150m的卫生防护距离,经调查,项目附近主要为厂房、空地、山地,未建有集中居住的居民点。另外,为防止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居民生活环境带来影响,当地相关规划部门应根据其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禁止在其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规划建设居住区、医院和学校等环境敏感区。 3、声环境影响 根据码头边界噪声预测结果,在主要声源同时排放噪声这种最严重影响情况下,这些声源排放噪声对各边界声环境的影响预测值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噪声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的要求。 综上分析可知,本改扩建项目建设对码头各边界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较小,基本上不会对区域声环境质量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改扩建项目营运期不接收船舶在港区停泊期间产生的船舶保养废物及船上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这两部分固体废物由船方自行处理。码头上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输送管线维护检修过程产生一定量的沾有油类物质的废抹布、废手套等含油固废(HW49),委托广州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采取上述防治和处置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合理的处理处置,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5、地下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粤海石化库的配套码头工程,其废水、固体废物等的处理依托于库区。库区的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储罐区的地面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沿管道铺设的位置亦进行地面混凝土硬化处理,防止由于管道滴漏产生的污水直接污染包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