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为1-34题,满分为51分;非选择题满分为49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同时将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试卷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在试卷的相应位置认真填写。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51分)
1.既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在正常情况下,糖类主要来自于我们日常膳食中的( )
A.米饭 B.蔬菜 C.肉类 D.豆制品
3.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选取甲、乙、丙、丁4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滴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褪色的滴数如下表:
果蔬
甲
乙
丙
丁
滴数
12
5
8
17
请据表分析,4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乙丙甲丁 B.甲丙乙丁 C.丁甲丙乙 D.丁丙乙甲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B.缺乏维生素B1易患贫血症
C.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D.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5.下列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消化酶 B.消化腺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D.“吃饱了”一般指人体的胃中有较多的食物
6.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7.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④肠腺是黏膜上皮凹陷而成,能够分泌肠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8.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9.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10.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和肺组成,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泡的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分布广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
A.肺泡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12.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3.质量相同的营养物质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
A.无机盐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14.下列示意图中,用气球、橡皮膜、玻璃罩等模拟演示呼吸的过程,请据图选出描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图乙模拟人体的吸气过程 B.图中橡皮膜模拟膈肌
C.图丙模拟人体的呼气过程 D.图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
15.右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横坐标上AB段
为组织处毛细血管,CD段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中曲线
表示的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尿素
16.下列与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
B.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等,对环境及他人没有危害
17.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c、d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18.煤气中毒、溺水等会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此时常用人工呼吸进行急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B. 人工呼吸是为了给被救者提供氧气
C.实施人工呼吸前,应使被救者呼吸道畅通
D. 用口对口吹气法实施急救时,每分钟吹气应控制在16-18次
19.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 )。
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 B.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C.O型血输给B型血患者 D.AB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20.如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人血涂片视野图,对图中
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是红细胞,数量最多,能够运输氧气
B.2是白细胞,对人体起保护和防御作用
C.1、2、4中只有4没有细胞核
D.4是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21.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B. 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不影响健康D.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22.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B、D两支试管中放入抗凝剂。下图是静置24小时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23.氧和血红蛋白分离的部位是( )。
A.肺部毛细血管 B.组织处毛细血管 C.肾小球 D.心室
24.人心脏的心室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哪一生理功能相适应?( )
A.接受全身的血液 B.接受肺部的血液 C.把血液压到心房 D.把血液压到全身
25.对心脏进行灌流,如果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一定会从( )出来。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脉搏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
B.血压经常低于18.7/12千帕,称为低血压
C.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D.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
27.肺循环的起点和体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
A.右心室右心房 B.左心室左心房 C.右心室左心房 D.左心室右心房
28.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体循环只能给组织细胞输送氧气,通过肺循环能够排出二氧化碳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的收缩
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29.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1、2 C.1、1 D.0、0
30.一昼夜间,肾小球的原尿滤出量是150升,而在同样的时间内,尿的排出量只有1.5升,这主要是由于哪种成分被重吸收?( )。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 C.水分 D.蛋白质
3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 )。
A.肾小球的滤过 B.肾小管的重吸收 C.肾盂贮存尿液 D.膀胱贮存尿液
32.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中都含有( )。
A.水、无机盐、尿酸 B.水、无机盐、尿素 C.水、无机盐、葡萄糖 D.水、无机盐
33.下列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皮肤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是因为表皮的生发层能够分裂产生新细胞
B.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经伤到了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C.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D.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34.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 )。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B.肾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9分)
1.(7分)分析图表,回答问题。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
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
试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__ 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 ___的消化。
(2)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 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___ ___,完成于_ ___。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 ]____ __,该结构中含有的消化液有 。
2.(5分)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
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BC段表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
气压的变化。
(2)曲线AB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4)在曲线AB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 。
3.(6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下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A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
图中B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
图中C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
4.(9分)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F、J、K依次为( )。
A.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B.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
C.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D.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A、E、G、H、I分别是( )。
A.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
B.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肺静脉
C.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D.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3)图中B是______,能保证血液从______流向______,
不会倒流。D是______,能保证血液从______流向______,
而不会倒流。
(4)将血液由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是图中的 。(用图中字母表示)
5.(6分)下表是对某校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表分析回答:
(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___ _ __和__ ____。
(2)甲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单位的_ _ 处。
(3)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____ __。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__________ ___。
(4)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血检显示___ 数量增多,说明炎症仍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6.(7分)如图是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用序号表示)
(2)①与④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有______
__ 。
(3)流过⑥以后的液体与④中的液体相比较,流过⑥
以后不含有___________。
(4)①与⑦两种液体相比较,⑦中______ _____大大减少。
(5)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①、④和流过⑥的液体含有的相同成分是___ ________。
7.(9分)如图是与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生命活动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
过程,这个过程叫做 ,完成这一过程
的主要器官是 。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
血液的物质a是 。
(2)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3)图中A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经过A过程后,血液的变化是( )
A.由含氧多的血变为含氧少的血 B.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C.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由含营养物质少的血变为含营养物质多的血
(4)小肠吸收的物质a进入血液,最终被运至下肢组织细胞利用,整个过程中,a物质首先在心脏的哪个腔会被检测到? 。
(5)f是肾小管,其末端流出的液体流向 ,经输尿管流入 。
初一生物期中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B
A
A
B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C
A
D
A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D
A
B
A
A
A
C
31
32
33
34
D
B
B
A
二.非选择
1.(1)蛋白质, 脂肪 (2)葡萄糖
(3)口腔, 小肠, D 小肠, 肠液、胰液、胆汁
2.(1)呼气 (2)变大(或“增大”)
(3)B 等于 (4)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3.(1)静脉 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 (2)毛细血管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3)动脉 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
4.(1)A (2)A (3)动脉瓣 心室 动脉 房室瓣
心房 心室 (4)A E I
5.(1)无机盐 尿素 (2)肾小球
(3)贫血症 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白细胞数量增多
6.(1)③④⑥ (2)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葡萄糖
(4)氧气和尿素 (5)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6)水、无机盐、尿素
7.(1)吸收 小肠 氨基酸 (2)呼吸运动
(3)气体扩散作用 C (4)右心房
(5)肾盂 膀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