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生心理学第一章 基本概况第一节 初中生的年龄的一般在12、13岁至15、16岁,这一时期的少年“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初中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教育得好,能够给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自我意识得到加强,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化能力得到迅速发展。2:青春期的萌动:一些从来没有的新的体验和感受出现,他们既好奇又困惑,还会表现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上,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模仿明星等,3:初中生需要一个同成年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很多人乐意和同龄人交谈而不愿
2、意同父母谈心,因为咱同龄人中,他们平等对待,想法叫一致,而在父母面前,还是小孩。4.情感和意志表现出相对的脆弱性:他们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多的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尤其是些独生子女,过分的爱护会养成他们“碰不得,说不得”,比较任性和脆弱,因此在教育中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注意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确立一定的成功感。初中阶段被国外教育家称之为“危机期”。初中阶段,是学生教育的难题有是教育好学生的极好机遇。(小学期间,还是具体的形象思维)第二节 学生心理发展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 发展顺序的不可逆性2. 发展速度的不是均衡性 初中一年级前后,就是初中生思维加速发展的阶段之一
3、,给他有意识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其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影响的因素分析:1. 后天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比如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主要取决与后天因素的影。2. 内因是初中生心里发展的动力 主体产生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 教师要能否将这种外部需要,巧妙地转化为他们自觉的内部需要,唤起他们的意识状态,是他们主动接受或意识到这种需要3. 教育是初中生心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此外还得和家庭教育统一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在德育教育方面,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的共同性要少些,所以初中生德育教育较难做)小学教育对初中生
4、心理发展的影响1. 小学阶段形成的良好习惯 比如听课,作业,管理学习用品的习惯等决定初中生起步,继而发展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2. 小学阶段的品德状况 品德较好的往往表现出亲近教师,听从教导,遵守纪律,专心听讲,认真作业等 第二章 青春发育期的萌动初中生进的呼吸入了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第一次是在乳儿期。发育高峰期的身体变化第一,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的变化(因为青春发育期激素激活的加强,促进了软骨的生长),体重的变化(取决于肌肉和脂肪的生长情况)第二,内部机能的变化:1.内脏的变化:心脏的重量大大增加,肺呼吸功能也大大完善2.肌肉和脂肪的变化:男生脂肪减少。发育更好的是肌肉,所以他们看起来更强
5、健;女生脂肪却堆积在骨盆,胸部,背的上方,上臂,臀部,髋部。3.脑和神经系统的变化:脑的重量和成人接近,脑的沟回增多,加深;神经元以完善和复杂化。第三,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和性成熟身体变化的心理适应早熟和晚熟晚熟的影响:男性更有积极的社会态度:成年人认为,晚熟的比早熟的缺乏身体魅力,肌肉不够发达,孩子气,不认为他们具有领导才能;同伴认为,晚熟的比早熟的显得更烦躁,缺乏自信,不受欢迎,;因此晚熟的男性会有低人一等的感受;而晚熟的女生 :她们和大多数正常发育的男生一起进入青春发育期,跟他们有共同的心理基础,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处境甚至还有些优势。1. 早熟的影响:对男生有明显的好处,能得到大一些人的敬
6、重,受到老师的青睐,成为欢迎的人或领导者。对女生:她们遇到了最困难的适应问题,会缺乏与同龄人在感情上的交流等。此外,身体的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对他们行为的期望。成年人更期望他们早熟些,但是,早熟者在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并不像成年人所认为的那么成熟,遇事他们可能辜负成年人的期望。人们期望晚熟者更像小孩,但是晚熟者则希望想那些发育起来的同龄人一样。性意识的觉醒和性教育男生和女生通过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意识到自己在成熟。并且对生殖方面产生了兴趣,想注意异性,会关心自己的容貌打扮等。在性意识上,男生比女生发展得更快。性驱力:随着性意识觉醒,性驱力也有所增加,由于性的成熟,他们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7、性兴奋和性紧张,他们想宣泄他们的内在倾向也越来越强烈。最好通过体育运动方式来实现。 第三章 初中生的学习第一节 学习活动的特点1.学习成绩分化激烈 小学的成绩和初中的相关不高,在小学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很多人后来居上,变成成绩冒尖的学生。初二“分化点”,学生学习开始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2. 自学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a. 由于直接帮助孩子的难度增大,许多家长力不从心b. 家长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想歇一歇,喘口气c. 孩子要求独立3. 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他们还离不开老师对他们的严格管理,稍不注意就容易出岔子,经不起诱惑和干扰,有波动和不稳定的特点。第二节 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
8、素非智力因素的层次和结构第一层次:信念、理想、世界观第二层次:意志品质 情绪情感特点 兴趣、动机、需要 性格、气质特征第三层次:直接对某类学习产生具体影响,由第二层次派生出来的包括自制力、荣誉感、顽强性、学习热情、求知欲望、成就动机、自信心、好胜心、独立性等不同的非智力因素都是以“力”的形式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性质1. 学习的吸引力2. 学习的内驱力 主要取决于内部条件,即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等3. 学习的情动力 比如有人渴望成功,有人避免失败4. 学习的意志力 升学和成才是初中生激励工作的中心内容影响初中生学习的智力因素1. 智力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 即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能
9、力的综合2. 发展的一般趋势一个人智力的增长同知识经验的增长不同,智力增长犹如人体的生理发育,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长。智力在人的童年期增长很快,到青春期和成年初期增长速度逐渐缓慢下来,在成年期智力到达峰值并相对稳定下来,到中、老年期,人的智力开始下降。智力发展的速度快,停止的时间也晚;智力低的人,智力发展速度慢,停止发展的时间却早。第四章 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初中生的注意1. 这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2. 发展的一般趋势:a.无注意的发展在初中二年级达到峰值水平(不带任何目的的,往往跟兴趣有关)b.有意注意在初中生开始占主导地位(有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初中生在其学习活动中的目的性、自
10、觉性和计划性方面比小学有了很大提高,所以我们要是他们注意的内容超越兴趣的限制,接受并完成更多更复杂的其它学习内容,还要是日你妈逐步了解当前学习同将来升学,就业的关系。C.初中生注意发展的逐步深化(由受外部刺激转到内部,由强迫转变为自觉的)3. 注意的特点 1).女生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2)注意的稳定性跟注意的对象有关:若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生动变化的,就容易稳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力争生动,形象,活泼等;还跟人的主体状态有关:如果他们对所从事的活动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那他的学习态度一定是积极的,有着浓厚的兴趣,注意也较容易稳定。3)注意的广度依赖于初中生的知识经验(比如阅读
11、理解能力的提高跟其有关,强调使他们养成整体组合材料的习惯,此外,跟他们的眼动方式有关)4)注意的转移(比如初一学生在课间玩得太兴奋,重新上课后,注意不能及时转移,所以利用一二分钟的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以便确保每个学生的听课质量)5)注意发展的优化:可以进行一些稳定性的训练,可以规定一定时间,要求完成一定的作业量,可以对作业做些检查,也可以心理迁移的原理,让他们在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上集中注意,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注意稳定时间,形成初步的习惯以后,在将这种婆娘只逐渐迁移到初中生的学习活动中来第二节 初中生的感知和观察1.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上产生的。
12、2. 初中生在知觉活动中的规律1)知觉活动的整体性,通过组合,补充,删减等形式来获得整体反映,但是他们时常会因为忽视弱刺激,做出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反映2)知觉活动的理解性,人们往往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和把握知觉对象,所以教师要进行合理的语言指导,做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正确引导他们感知的理解方向。3)知觉活动的选择性 只有感知对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才能是对象从纷呈的背景中被选择出来,所以教学要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等3. 观察活动1) 观察能力是整个认识能力发展的先导2) 观察指导1.根据他们的感知规律组织教学a.充分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这样有利于保持兴趣,集中注
13、意力b.采用直观教学, 提供感性材料(言语,实物,模型直观)c.适当的刺激强度,有利于引起清晰的感知,比如,板书,实物展示等,要使学生能听得明白,看清楚,利用整体组合原理,增强感知效果:语言适当停顿,内容条理清晰,加上必要的概括 2.科学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明确观察目的;做好有关的知识储备;整理和总结观测结果等第三节 初中生的记忆1. 记忆的目的性越明确,越有利于初中生的识记2. 记忆材料的意义成分越充实,越有利于初中生的识记3. 复习是减少遗忘的根本手段(学习后8内是宝石或遗忘的关键期,若能在期间安排三次复习,即在第3天,第4天和第8天进行复习,就能保持95%以上的学习内容;复习提倡分散复习
14、和尝试回忆)初中生的认识发展1. 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是逻辑发展还是经验型的,在思维过程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主要作用。在抽象概念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2. 思维的独立性和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 但片面性和表面化难以掩饰,还欠成熟初中生言语发展和概念掌握一般来说,言语能力形成之前,语法知识掌握在后,儿童先学会使用语言,然后再学习语法规则。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初中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不够完善,概括水平不够高对其概念掌握的指导1.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进行参观调查,观察实物,图表等)2.适当运用变式3.适当做出
15、语言概括,一般在其对抽象概念基本理解时,即使用精辟的语言,进行概括。思维能力的培养1. 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以数学教学为例,一题多解为基本训练,一题多变,自编试题类型为突破口2. 克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a. 排除干扰 b. 利用定势(利用其积极的作用,克服定势:1)习惯定向 当一个人连续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某类问题获得成功后,在解决与之相类似的新问题是,便会习惯的采用原先的方法而不去作别的尝试2)功能固着 当一个人经常使用物体的某种功能,久而久之,便会无视其它的用途所以教师应长期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在一些容易造成思维定势的地方采用变式教学,是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6、,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第五章 初中生的情感和意志1.情感活动的特点a.情绪化活动的的两级性(表现为强烈,转化迅速,1.情绪体验上的两级性: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对立的内心体验 情绪效能上的两极性:如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可能是他们斗志旺盛,也可能出现手足无措,丧失斗志 情绪性质上的两级性 积极的和消极的2.情绪体验迅速来得快,平息的也快,维持时间较短;但是,情绪反应会因为初中生心理准备状况不同而出现反应强度上的差别,所以若是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多几种心理准备,即使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也不会出现极端的反应3情绪活动的外露性 比较容易从学生的脸部表情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还能看出学生是否
17、听懂没 4富于活力的情绪状态初中生的情感活动 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认识活动越深刻,求知欲越强,追求真理的兴趣越浓,他的理智感也就却深刻。不仅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表现在获得成功以后的态度上。他们情绪情感活动的直接原因,还是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方面初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和意志力区别)1. 近景性动机占主导地位 他们在执行各项任务是,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按时完成任务,而不是完成任务的意义,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目标真正连在一起2. 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 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都还比较弱。3. 内部调节能力低下4. 行动上的盲目性和冲动性第六章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和性格第一节 初中生的自我
18、意识 1. 第一个阶段:自我中心期 儿童期2. 第二个阶段:3岁到青春期 客观化时期 向客观化发展,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摆正自己同社会同别人的关系,最容易接受文化的影响,是为学会某种社会角色准备条件的时期3. 第三个阶段:主观化时期 自我意识成熟,进入心里自我的时期,个性逐渐形成,能以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a.自我意识的基本心理成分 即自我评价能力、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中自我评价能力起着先决和主导作用他们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十分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人的意见,向抽象性发展。b.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包括成人感,闭锁性,自尊感第二节初中生的性格1. 性格特征分析:性格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等第三节自我完善和性格培养1. 自我意识的完善具体表现在对自己即“我”的客观评价上,比较客观的,准确的衡量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幻想的我,并能正确的对待自我,这种自我意识是我们所希望的。2. 自我的形式:显示的我,理想的我,幻想的我3. 性格的形成,培养,和教育:早期经验的影响,父母的影响,经历和生活转折,文化的沉淀,学校教育的影响4. 加强对初中生的个别指导 对于性格内向的人,采用较温和婉转的方式进行启发教育,避免直来直去,使学生难以接受,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可以严格一些,直接指出他们的缺点,提出明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