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1.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78533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二四团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历史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史书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 ) A封建制度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 实行内阁制 2. 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 ) A.太尉 B.丞相 C.诸侯 D.御史大夫 3.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4. 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5. 下列具有大宗和小宗双重身份的是 ( ) A 诸侯与卿大夫 B 天子和诸侯 C 卿大夫和士 D 士和诸侯 6.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7、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 8. 在汉武帝在位期间,他设置了以下哪个制度? ( ) A.外朝和中朝 B.侍中和丞相 C.内外朝制度 D.尚书令和太尉 9.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国家决定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行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0.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社会下层寒门子弟也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形成一种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这种“制度”是 ( ) A.内阁制 B.封邦建国制 C.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11.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代已废除,所以电视剧名会误导观念 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 12. 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其根本目的是 (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减轻地方财政开支 C 减轻地方军费开支 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13.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家是( )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查士丁尼 14. 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 )一词就由城邦(Polis )一词衍生而来,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由此判断,希腊的公民是 ( ) A.本城邦除奴隶,妇女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子 B.杰出的奴隶 C.能干的妇女 D.所有成年男子 15. 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喜欢用习惯法来裁决案件,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 ) A 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 B 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C 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 是公平公正的法律文典 16、 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公民法 D.万民法 17、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过“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 A 山峦 B 海洋 C 高原 D 土地 18.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它政治单位的界限。”这部法律有可能是( )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19. 国家和旧氏族不同的地方,就是因为它按照地区来划分的的国民,实现这一转变的是 ( )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亚历山大 20.在雅典,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高薪养廉 B.为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提供一些补偿 C.吸引妇女参政 D.鼓励和保证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21. 一位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这里说的“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而实现了“换掉了”目的的历史事件是(  )  A.国王与议会之间爆发内战   B.光荣革命 C.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  D. 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 22.“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全面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国国王从此成为国家象征 D.使首相成为国家最后行政长官 23. 加入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 ) A 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 B 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选举 C 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国王下台 D 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接任 2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能够制约国会,众议院也可以提案弹劾总统,这其中有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的主角尼克松、90年代的“绯闻事件”的主角克林顿。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现了 ( ) A.分权制衡的原则 B. 法律之上 C.两党政治 D.联邦制 25. 1787年宪法规定的美国的政体是 ( ) A. 君主立宪制 B. 总统共和制 C. 半总统制 D. 邦联制 26. 美国独立之初建立了邦联制,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 )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27.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这主要说明 (  ) A.德国发展畸形,社会矛盾突出     B.普鲁士士兵所受的苦难最为深重 C.德国社会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倾向   D.德国的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28. 英国人John TenniI1890年所画的“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 A.德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 29. 新制度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近代史上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0.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文件是( ) A.1787年宪法 B.1875年宪法 C.1871年宪法 D.1689年《权利法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每道题20分,共40分) 31. 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图1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王位的主要继承原则是什么?这个原则的政治体现是什么?(4分) (2) 根据材料二(图1)及材料三分别列出秦统一后在中央和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两种行政制度的历史作用。(8分) 32. 结合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图2 材料二(明太祖)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 基于材料一(图2)的认识,唐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8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在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君权方面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6分) 33.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从古罗马开始的,欧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下列材料分别摘自五部法律文献: 材料一 债务人不偿还债务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则债权人得以押至家中拘留……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斯招募或维护常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三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材料四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1) 根据材料一列举古罗马的几部法律?(写出两部即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和材料三法律文献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分) (3)材料四是哪部法典?在制定这部法典时坚持了什么原则?6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