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2016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
A.天子 B.诸侯 C.卿大夫 D.士
2.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
了( )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战国时周天子完全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
3.《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
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
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
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 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4.“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色彩
5. 贾谊《治国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
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在汉武帝时发展为( )
A. 颁布推恩令 B. 夺去王侯爵位 C. 采用察举制 D. 继承西周分封制
6.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可能是( )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衰微 D.行省制度的创立与实施
7.美国学者费正清在谈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时说:“由于中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儒家思想,统治阶级的头脑中充斥了各种伦理道德、忠孝观念和对礼仪的重视。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
A.有助于选贤任能 B.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C.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D.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
8.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
A.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B.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9.《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
A.行政 B.民政 C.军政 D.财政
10.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11.“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儿皆奉吊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A.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机构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12.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是梭伦改革( )
A.颁布《解负令》,使雅典奴隶获得自由民的地位
B.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C.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
D.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
13.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此制度开创于( )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查理一世执政时期 D.拿破仑执政时期
14.《十二铜表法》规定了民事和刑事的审理程序及处理案件的原则,这些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主要是因为( )
A.审理程序和原则均以维护平民利益为出发点
B.审理程序和原则均由平民起草
C.成文法问世抑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行为
D.成文法的问世改变了司法习惯
15.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书中说:“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最能体现罗马法这种创制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二、材料解析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共20分)
16、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地方进行有效管辖,尤其是地理位置重要的“齐鲁大地”山东省。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1)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结合材料一说明其原因(2分)
(2)材料二和三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2分)
(3)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的管辖的?其他地方实行什么制度?(4分)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七分之一,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现今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
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开多次会议才能确定。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共500人。陪审法庭由十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每部落各选600人,共6000人。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内容:第3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还债的债务人。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照身前的遗嘱进行处理。
《民法大全》规定:妇女不能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其他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三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材料一反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的职能。(2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体现什么原则?(2分)《民法大全》的规定说明什么问题?(2分)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
人?(2分)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15:BBDBA CDACD ACBCD
二、材料解析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共20分)
16、(1)在西周,山东省曾分封过齐、鲁两个诸侯国。
(2)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前期实行郡国并行制。
(3)设中书省直接管辖山东。行省制度。
(4)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
展和政治稳定。(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
17、(1)小国寡民,直接民主。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对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2)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 体现了男女不平等,说明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3)因为查士丁尼颁布制定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成为后世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