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州市2006-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78507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2006-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市2006-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秘密★启用前 广州市2006 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地  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 至7 页,第二部分8 至10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测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用Z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Z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1~4 题。 1.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图1 A.23°26′   B.46°52′ C.66°34′   D.90° 2.当地球运动到a 点时,广州此时为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秋分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3.广州昼长于夜的时期是 4.当地球运动到c 点时,广州处于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春雨绵绵   D.秋高气爽 2006 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东一区)举行,完成5~7 题。 5.假如德国当地时间20 点举行赛事,广州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3 时   B.7 时   C.13 时   D.17 时 6.德国地理环境深受 A.东南信风的影响    B.副极地低压带的影响 C.极地东风带的影响   D.西风带的影响 7.图 2 中,符合德国气候特征的是 图2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 3 是台风“珍珠”天气图,回答 8~11 题。 图3 台风“珍珠”天气图 8.“珍珠”属于 A.温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热带气旋 D.热带反气旋 9.“珍珠”影响广州的前后,气压的变化正确的是 图4 10.当“珍珠”移动到如图所示时,广州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1.M 地天气是 A.狂风暴雨    B.雨过天晴   C.阴雨连绵   D.风和日丽 读图5我国南疆示意图,回答 12~16 题。 12.图中河流补给最主要的水源是 A.雨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13.图中所示地区属于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和陆地内循环兼有 图5 14.图中所示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主要是 图6 15.图中所示的自然环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而来的。下列因素中,在环境形成中起最主导作用的是 A.热量因素   B.水分因素    C.海拔因素    D.人为因素 16.图中 M 地区自然带反映了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图 7 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 17~20 题。 图7 l7.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影响我国 20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文化观念   D.生产力水平 19.引起 ① 阶段人口增长波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现象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自然环境周期性的变化 20.图 8 中,最符合 ④ 阶段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是 图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完成 21 一 22 题。 21.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 A.中国    B.中东地区   C.拉丁美洲   D.北欧 22.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B.由平原向山区迁移 C.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D.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 图9 图 9 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 23~24 题. 23.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24.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图 10 是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 25~26 题. 图10 25.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A. ① 区    B. ② 区    C. ③ 区    D. ④ 区 26.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图 11 是世界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 27~29 题。 图11 27.图中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28.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最主要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9.该种农业地域类型能录活适应的农业区位变化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市场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 图12 图 12 是长江三角洲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示意 图。近年来该市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 业基地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基地。读 图回答 30 一 31 题。 30.该市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最主要的区位原因是 A.资源    B.环境 C.技术    D.劳动力 31.从重化工生产的特点看,输入大量原材料 的交通运输方式最主要是 A.水运   B.高速公路 C.航空   D.铁路 图 12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32~33 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 国家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美国 10.3 6.7 -3.6 日本 4.3 0.9 -3.4 新西兰 7.6 20.4 12.8 巴西 3.1 6.7 3.6 图13 32.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的是 A.美国   B.日本   C.新西兰   D.巴西 3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回答34~35 题。 34.造成“南船北马”交通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植被 35.造成“南尖北平”居民屋顶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光照    C.降水   D.植被 图 14 表示某类型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 36~37 题。 图14 36.图中所示产业迁移的工业部门主要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37.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回答 38~40题. 图15 38.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最丰富的能源是 A.水能 B.煤炭 C.天然气 D.石油 39.治理黄河水灾,最关键在于 A.上游建造水库 B.中游治理泥沙  C.下游修建大坝 D.下游植树造林 40.近十年来,黄河曾多次发生断流,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 B.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C.人口、经济不断发展,耗水量大 D.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0 分) 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全部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写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 20 分) 41.( 8 分)地理野外研究报告 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海陆风示意图(完成以下的示意图,并标注海风、陆风的名称) 图16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和结论)。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季节)最多,冬季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而掩盖了海陆风。 ( 4 )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42.( 8 分)案例分析 世界钢铁工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其工业区位分布条件不断变化,钢铁工业布局也随之变化。下面以日本二战前后某钢铁厂区位变化为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与布局。 材料 1 :图 17 是二战前后日本 M 钢铁厂的区位示意图。 图17 材料 2 :图 18 是显示不同时期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转变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影响钢铁厂区位因素的强弱) 图18 根据材料 1 、 2 ,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 )填写图 18 中二战前后,图中 X 、Y 的区位因素名称。 ( 2 )分析二战前影响 M 钢铁厂分布的主要区位条件。                                                                                                                            ( 3 )解释二战后 M 钢铁厂迁址的原因。                                                                                                                            43.( 4 分)读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9 (1) A 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2)B 荒漠属于                     地带性现象。 (3)C 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是                                                       。 (4) A、B、C 三地荒漠化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 广州市2006年普通高中学生水平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地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A D B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A B B C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B C C A D A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C B C A A B B C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20分) 41.(8分) (1)海水和陆地的温度(海陆热力性质、海水和陆地的比热)  热力环流(2分) (2)如图所示(2分) (3)夏季  冬季风强烈(2分) (4)当海风登陆时,常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增加陆上空气的湿度,有时形成低云和雾,甚至产生降水,气温也因之而明显降低。(2分) 42.(8分) (1)X:燃料(动力)(能源)   Y:市场(2分) (2)二战前,影响钢铁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和燃料,所以钢铁厂选址接近原料和燃料。(2分) (3)二战后,影响钢铁厂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原料和燃料,而是科技、运输和市场,所以钢铁厂搬迁到太平洋沿岸,利于进口、出口产品,接近市场。(4分) 43.(4分) (1)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寒流的影响,气候干旱(1分)    (2)纬度(1分)  (3)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分)  (4)气候干旱(1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