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期年产4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技改扩能(600兆瓦)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 本)
建设单位: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四月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3
1.1项目由来 3
1.2现状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3
1.3现状建设内容 4
1.4产业政策相符性 9
2建设项目评价因子、标准及保护目标 10
2.1评价因子 10
2.2评价标准 10
2.3环境保护目标 11
3环境影响预测及整改后的措施及效果 14
3.1主要污染物 14
3.2主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
3.3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 20
3.4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性分析 20
3.5环境风险预测、防范及应急预案 23
3.6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23
3.7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情况 23
3.8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3
4公众参与 25
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25
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25
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25
4.4公众主要意见归纳 25
4.5公众参与总结 26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7
6联系方式 28
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28
6.2环评机构联系方式 28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由来
2011年7月,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二期年产4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同年8月19日,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初审(海环审字[2011]1201号),同年9月8日原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审批(琼土环资审字[2011]313号)。项目于2012年8月进行试生产,由于部分设备尚未调试正常,延期验收。
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采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本项目实际产能由原来的400MW扩大到600MW;厂区平面布置进行了调整;由于工艺升级改造,项目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废气处理措施由原来的10个烟囱变为12个烟囱;废水处理措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固废中的废切割液、预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等的处置亦发生了变化。
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二期年产4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技改扩能(600兆瓦)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作为项目环境管理的依据。
1.2现状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根据海南英利二期项目环评批复落实情况以及厂区现状情况分析厂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见表1-1。
表1-1 现状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及进度计划
序号
现状存在问题
整改方案
进度计划
1
海南英利清洁生产尚未通过省厅验收。
尽快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验收。
验收前
2
本项目含氟处理系统与一期基本一致,鉴于一期扩建验收监测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出水CODcr、氟化物超标。因此二期出水也将存在超标现象。需提高废水处理站处理效率
对现有的含氟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确保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3
前300MW含尘废气排气筒高度未达到原环评要求的25m。
厂区现状含尘废气排气筒位于车间电池车间厂房顶部,高度为10m。根据《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所有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15m,考虑到海南台风多发,且项目所在地地势较高,厂房顶部不适宜建过高排气筒,故建议业主单位对现有含尘废气排气筒加高至15m。
4
厂区雨水废水排放口未统一。
厂区设有2个生产废水排放口,一个用于含氟废水系统出水排放,一个用于有机废水出厂进二期有机废水处理站。建议两股废水合并排放。
5
废水、雨水排口、噪声排放处未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设立规范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废气、废水在线监测装置尚未进行验收,并存在监测因子缺项问题,废气在线监测装置尚未联网。
在厂区废水排口、雨水排口、噪声排放处设立规范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增加废水、废气的氟化物在线监测装置,并尽快进行废水、废气在线监测装置的验收,并尽快进行废气在线监测装置的联网。
6
废水处理站旁废酸储存库半露天开放
应采取密闭措施
7
厂区雨水管网雨水进入东城水库
在雨水口增加在线监测装置
8
废水处理站污泥未定期做危废鉴定
定期做危废鉴定,若为危废,应另行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9
浓废酸液作为危废进二期废酸系统处理后进二期有机废水处理站处理
停止进废酸系统处理,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10
事故池容积113m3
事故池容积过小,无法满足事故废水储存,应将事故池扩容
1.3现状建设内容
现状建设内容与原环评内容对比一览表见表1-2。
表1-2 本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与原环评对比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原环评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变化情况
整改措施
生产规模
产能
400MW
600MW
铸锭机铸锭规模扩大,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及电池组件生产车间生产规模变大,导致产能扩大
/
生产工艺
多晶硅硅片生产工艺
原环评使用免洗多晶硅硅料
硅料从厂家购置后需进二期硅料清洗车间进行清洗后提供给一期、一期扩建及二期硅片成产车间
/
/
原硅块清洗、倒角、硅块去头尾、切片清洗及除胶工序使用一级反渗透及二级反渗透后的浓盐水
实际建设中由于工艺对清洗水质要求下降,现只有切片清洗工序使用浓盐水,其它清洗工序使用自来水
工艺对清洗水质要求下降
/
存在坩埚烧结工艺
不存在坩埚烧结工艺
使用了纳迪溶液,可以达到在坩埚内壁上形成氮化硅涂层的目的
/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
测试分选前进行激光刻蚀
激光刻蚀工序取消
生产工艺升级改造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原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中装框后再擦拭
装框工序调整到了擦拭工序的后面
生产工艺升级改造
厂平面布置
/
/
二期库房西北角新增硅料清洗车间,二期后300MW电池车间增加废硅片清洗车间以回收再用。二期气体储罐区东南面新增废料堆场,二期后300MW硅片车间西北角新增废氮化硅固废堆场。前300MW与后300MW两电池片车间外新增一座特气房,含氟废水与处理站北侧新增一座特气房、一座废酸储存库
新增
/
环保治理措施
废气
原环评主要废气为1#多晶硅硅片生产线坩埚喷涂含尘废气、2#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制绒混合酸雾、3#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扩散制结反应废气、4#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氧化层氢氟酸腐蚀酸雾、5#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PECVD沉积氮化硅膜反应废气焚烧尾气以及6#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丝网印刷烘干及烧结废气。
新增7#硅料清洗车间酸性废气、8#硅料清洗车间碱性废气、9#硅料清洗车间喷砂废气以及10#电池车间废料清洗酸雾。
废气种类增加变多
/
原环评共有10根烟囱,前300MW与后300MW废气排放完全一致。以前300MW进行说明,烟囱数量共5根。1#废气通过一根高15m内径0.4m烟囱排放,2#废气通过一根高25m、内径0.8m的烟囱排放,3#废气、4#废气通过一根高25m、内径0.8m的烟囱排放,5#废气通过一根高15m、内径0.3m的烟囱排放,6#废气通过一根18m、内径1m烟囱排放。
实际建设中,共有12根烟囱。
①以前300MW说明,1#废气排气筒为10m,2#废气烟囱内径变为1.4m,3#、4#废气排放烟囱内径变为1.4m,5#废气烟囱高度变为25m,内径变为0.8m,6#废气烟囱高度变为25m,内径变为1.6m。
②后300MW中硅料喷涂转移到了前300MW硅料车间,因此后300MW不再存在1#含尘废气;2#废气、3#废气合并通过一根25m内径1.4m烟囱排放,10#废气、4#废气合并通过一根25m内径1.4m烟囱排放,5#废气烟囱高度变为25m,内径变为0.8m,6#废气烟囱高度变为25m,内径变为1.6m。
③7#废气、8#废气各通过一根25m高、1.2m内径烟囱排放,9#废气通过一个15m排气筒排放。
/
含尘废气排放烟囱为10m,原环评中为15m,《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规定至少15m,因此整改后将提升为15米的排气筒
废水
①废水主要为浓废酸液、一般含氟废水、PECVD废气焚烧尾气喷淋塔定期排水通过含氟废水措施处理。
②有机废水及生活污水通过有机废水处理措施处理。
③浓盐水部分用于生产工艺,其它部分排入清下水口。
①浓废酸液目前进入二期厂区内废酸系统处理后进二期有机废水处理站处理。
②现状生活污水分为生产厂区生活污水及生活区生活污水,现状生产厂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含氟废水处理出水混合后与机废水处理出水混合,最后进入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区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直接通过提升泵至狮子岭污水处理厂处理。。
③现状直排浓盐水与二期污水处理站出水混合后一起排入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
/
由于含氟废水处理站出水氟化物超过2014年3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间接排放标准,拟对含氟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整改后,将使用更高效的除氟剂,以使系统出水氟化物去除率提高。
固废
含氟废水、有机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卫生填埋。
现状含氟废水、有机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委托文昌冯坡大永泉砖厂处置。
/
目前正在做危废鉴定,在鉴定结果出来前,需暂存厂内,并做好防护措施。若为危废,需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
原环评报告中的废坩埚外售制砖厂生产耐火砖
现状外售给个体收购商
/
/
废切割液回生产厂家处理后重复利用
现状废切割液通过厂内切割液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
/
/
原环评废化学品容器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进行处理
现状废化学品容器委托江阴润玛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浙江尚能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处理。
/
/
浓废酸去污水系统处理达标排放
现状浓废酸液进入二期厂区内废酸系统处理后进二期有机废水处理站处理
/
规划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在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达到处理能力前,需暂存厂内并做好防护措施。
废AB胶由原来的委托海南省固废处置中心进行处置
现状返厂回收利用
/
规划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在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达到处理能力前,需暂存厂内并做好防护措施。
注:现状浓废酸废碱液、废清洗药液均在车间排污环节即进行混合,故统称为废酸液。
1.4产业政策相符性
①本项目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746号)及其附件一《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所限制项目。故本项目的建设不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
②经对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本)中的鼓励类“十九、轻工:18、先进的各类太阳能光伏电池及高纯晶体硅材料(单晶硅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17%,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16%,硅基薄膜电池转化效率大于7%,碲化镉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9%,铜铟镓硒电池转化效率大于12%)。”。
③《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中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支持光伏产业、电动汽车、风力发电、高端特种玻璃、塑料光纤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光伏电池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光伏产业基地。发挥海南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工业化沼气等生物质能源。支持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及高效储能项目。本项目属于多晶硅太阳能产业链项目,符合《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相关要求。
综上:本项目不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2建设项目评价因子、标准及保护目标
2.1评价因子
本报告与原环评大气评价因子对比一览表见表2-1。
表2-1 本报告与原环评大气评价因子对比一览表
项目
影响评价因子
总量控制因子
原环评报告
本次评价
原环评报告
本次评价
大气环境
PM10、氟化物、HCl、Cl2、NH3、NO2、非甲烷总烃
PM10、氟化物、HCl、Cl2、NH3、NO2、非甲烷总烃
粉尘、氟化物
粉尘、氟化物、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
地表
水环境
CODcr、氨氮、氟化物
CODcr、氨氮、氟化物
CODcr、氨氮、氟化物
CODcr、氨氮、氟化物
地下水
/
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石油类
/
/
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
/
声环境
等效连续A声级
等效连续A声级
/
/
2.2评价标准
2.2.1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
原环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的通知)中的二级标准;HCl、Cl2和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HCl、Cl2和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地表水
本报告与原环评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III类、V类标准。
(3)地下水
本报告与原环评报告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4)声环境
本报告与原环评报告声环境质量标准一致,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
原环评报告生产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排放限值”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项目二级标准。
本报告采用2014年3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表6标准,其未包含的因子采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2)废水
原环评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后由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接管,本次评价同时采用2014年3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间接排放标准进行评价,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3)噪声
本次评价噪声排放标准与原环评一致,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3环境保护目标
现状厂址与原环评一致,环境保护目标与原环评一致,见表2-2,保护目标图见附图1。
表2-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与厂界距离
(m)
性质
规模
(人)
环境功能
空气
环境
琼山园艺特产站
东南
800
办公区
30
属于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博昌村
东南
2200
居住区
960
道心村
东
1300
居住区
280
美豪村
东
1550
居住区
680
永秀小学
东北
1500
学校
530
苍英村
东北
1600
居住区
980
太平村
东北
2800
居住区
320
吉荫贤陵园
北
2000
关注区
-
海口宾仪馆
北
3100
关注区
-
海口监狱
北
3900
居住区
2500
中央储备粮海口直属库
西
350
关注区
50
海榆中线公路建设烈士纪念碑
西
320
关注区
-
陈安村
西南
2800
居住区
630
美宁村
西南
3500
居住区
32
儒王村
西南
3200
居住区
320
美梅村
西南
3600
居住区
1250
儒张村
西南
4000
居住区
430
唐休村
西南
4300
居住区
390
阳南村
西南
4100
居住区
420
儒洪村
西南
4500
居住区
980
春藏村
西南
4700
居住区
430
国群村
西南
4400
居住区
250
美富村
西
3900
居住区
460
博抚村
西
4200
居住区
420
吴洪村
西
4800
居住区
380
永兴中学
南
3200
学校
1600
儒东村
南
3200
居住区
760
纯雅村
南
3400
居住区
650
儒吴村
南
3600
居住区
360
洪王村
南
4100
居住区
520
儒杨村
南
4100
居住区
260
永兴社区
南
4200
居住区
4500
美柳村
南
4300
居住区
380
美孝村
南
4300
居住区
1600
地表水环境
东城水库
南
100
农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类标准
永庄水库
北
2000
农灌、饮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五源河
北
5200
农灌、景观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V类标准
声环境
厂界100米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
-
-
-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类标准
*永庄水库为海口市水源地,为本项目重点保护目标
3环境影响预测及整改后的措施及效果
3.1主要污染物
①废气:主要为多晶硅硅片生产线坩埚喷涂含尘废气,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混合酸雾、扩散制结反应废气、氧化层氢氟酸腐蚀酸雾、PECVD沉积氮化硅膜反应废气焚烧尾气、丝网印刷烘干及烧结废气,新增硅料清洗废气、硅料清洗车间喷砂废气以及电池车间废料清洗酸雾,通过治理后可达标排放。废气排放情况见表3-1。
②废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有一般含氟废水、有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含氟废水通过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有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进二期有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与含氟废出水混合一起进入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2。
③固废: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主要有不合格硅料、废碳化硅粉灰、废氮化硅粉灰、废坩埚、边角废料、废硅屑、废钢线、头尾废料、废硅片、废玻璃、废电池片、废EVA和背板、不合格电池组件、有机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含氟废水处理污泥、浓废酸液等。
表3-1 本项目废气排放情况汇总
排气筒
序号
废气量(Nm3/h)
污染物
排放情况
排气筒数量及高度m
排放标准
是否达标
浓度mg/m3
速率kg/h
排放量t/a
浓度mg/m3
速率kg/h
1#
1
25333.00
颗粒物
11.501
0.291
2.302
1个15m烟囱
50
/
达标
2#
2
25333.00
颗粒物
2.763
0.070
0.553
1个15m烟囱
50
/
达标
3#
3
60000
氮氧化物
12.734
0.76
6.036
1个25m烟囱
50
/
达标
4
氟化物
1.350
0.081
0.640
8
/
达标
5
HCl
1.576
0.095
0.747
8
/
达标
4#
6
50000
氮氧化物
15.281
0.76
6.036
1个25m烟囱
50
/
达标
7
氟化物
1.620
0.081
0.640
8
/
达标
8
HCl
1.891
0.095
0.747
8
/
达标
9
颗粒物SiO2
9.390
0.470
3.709
50
/
达标
10
Cl2
3.415
0.171
1.349
5
/
达标
5#
11
60000
颗粒物SiO2
7.83
0.470
3.709
1个25m烟囱
50
/
达标
12
Cl2
2.85
0.1708
1.349
5
/
达标
13
氮氧化物
15.34
0.9205
7.272
50
14
氟化物
0.74
0.0446
0.352
8
6#
15
70000
氮氧化物
13.15
0.9205
7.272
1个25m烟囱
50
16
氟化物
4.05
0.2838
2.242
8
7#
17
7500.00
颗粒物SiO2
40.66
0.30
2.41
1个25m烟囱
50
/
达标
18
NH3
54.36
0.41
3.22
/
14
达标
8#
19
7500.00
颗粒物SiO2
40.66
0.30
2.41
1个25m烟囱
50
/
达标
20
NH3
54.36
0.41
3.22
/
14
达标
9#
21
7200.00
非甲烷总烃
4.66
0.034
0.265
1个25m烟囱
120
14.2
达标
10#
22
16000.00
非甲烷总烃
2.10
0.034
0.265
1个25m烟囱
120
14.2
达标
11#
23
31030
HCl
2.45
0.08
0.60
1个25m烟囱
/
/
达标
12#
24
10020
HCl
11.37
0.11
0.900
1个25m烟囱
8
/
达标
25
HF
6.25
0.06
0.495
8
/
达标
26
氮氧化物
11.69
0.12
0.925
50
/
达标
表3-2 本项目废水产生排放情况 单位:mg/L,pH除外
项目
排放量(t/a)
污染物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t/a)
标准
达标情况
含氟废水
422286.63
pH
6~9
/
/
CODcr
160.08
67.60
150
达标
BOD5
18.93
8.00
300
达标
氟化物
7.16
3.03
8
达标
SS
10.82
4.57
140
达标
NH3-N
29.71
12.54
30
达标
TP
0.10
0.04
2
达标
有机废水
534478.12
pH
pH
6~9
/
CODcr
149.00
108.17
150
达标
BOD5
30.00
21.78
300
达标
SS
20.00
14.52
140
达标
浓盐水
318900
pH
/
/
/
/
有机废水、含氟废水排口混合后
1467186.63
pH
6~9
/
/
/
CODcr
119.80
175.78
150
达标
氟化物
2.06
3.03
8
达标
BOD5
20.29
29.78
300
达标
SS
13.01
19.09
140
达标
NH3-N
8.55
12.54
30
达标
TP
0.03
0.04
2
达标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KW)
2.44
/
2.5
达标
进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
1467186.63
pH
6~9
/
/
CODcr
49
71.89
50
达标
氟化物
2.0
2.93
10
达标
BOD5
9
13.20
10
达标
SS
9
13.20
10
达标
NH3-N
4.5
6.60
5
达标
TP
0.03
0.04
/
达标
3.2主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①大气
采用估算模式进行本项目现状废气污染源排放对环境污染的贡献进行预测。根据估算模式,选择全部稳定度和风速组合条件,计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结果见表5.1-3。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PM102.72%、NO25.29%、氟化物9.49%、HCl6.89%、Cl21.43%、NH38.19%、非甲烷总烃0.03%,最大落地浓度均达标。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看出,本项目周边4个大气监测点氯化氢、氯气、氟化物及氨均未检出,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小时平均或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
②地表水
本项目含氟废水在本项目厂内预处理后与经二期有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有机废水混合后送至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外排。园区现有排污管道布置及排放口位于永庄水库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陆域内,园区已同意重新铺设排放管网,管网绕过永庄水库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后,园区排水对永庄水库的影响很小。
③地下水
本项目在实际生产过程仍有一定的污染物排到环境中,尤其是生产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的跑冒滴漏及事故消防水,因此生产车间、危废暂存库、事故水池、污水处理站等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渗工程的防渗效果应满足入渗系数<10-7cm/s要求,可有效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
根据2013年9月9日现状监测数据,地下水各监测点除总大肠菌群外,其它各项指标为III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总大肠菌群超标主要是由于监测点分散居民点生活污水造成的。因此,企业的生产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④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破锭机、带锯、线锯、空压机、风机等。
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4年1月21日、2014年1月22日对本项目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进行了验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昼间、夜间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3类标准。因此本项目正常营运过程中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⑤固废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可以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外排。
由于含氟废水、有机废水处理站污泥未定期做危废鉴定文件,目前正在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危废鉴定,因此在鉴定结果出来前,需停止委托文昌冯坡大永泉砖厂处置,暂存厂内,并做好相应防风、防雨、防渗等防护措施。若鉴定结果为危废,需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
浓废酸液作为危废进废酸系统处理后排入二期有机废水处理站处理不合适。因此企业规划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目前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能力不够,拟新上处理设备,增加废酸液处理能力,因此,在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落实危废处理前,需停止浓废酸液进废酸系统处理,暂存厂内,并做好防护防风、防雨、防渗等防护措施。
废AB胶作为危废,企业拟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在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前,需暂存厂内,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因此,在落实上述危废处理处置工作后,本项目产生的工业固废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3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厂址不存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属一般区域,不存在环境敏感区。
3.4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性分析
3.4.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性分析
整改后的含氟废水处理站仍采用二级絮凝沉淀工艺,含氟废水处理站首先对一般含氟废水加入除氟剂1号、絮凝剂进行反应沉淀(第一次)处理后,经过沉淀澄清,而后加入除氟剂2号、絮凝剂反应(第二次),之后再经过澄清池,以增加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因此,进行整改后,含氟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出水能达《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间接排放标准及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废水流向见图3-1。
浓废酸
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
原直排浓盐水
一般含氟废水
含氟废水处理站
PECVD废气焚烧尾气水喷淋塔定期排水
化粪池
化粪池
生产区生活污水
混合
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
有机废水处理站
有机废水
狮子岭污水处理厂
生活区生活污水
图3-1现状项目废水流向
3.4.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性分析
(1)含尘废气主要为坩埚喷涂过程产生的含尘废气,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类比一期扩建项目布袋除尘器对多晶硅硅片生产线坩埚喷涂含尘废气处理效果,颗粒物去除率按88.87%计,最终可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
(2)酸性废气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制绒混合酸雾(G2、G3)、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扩散制结反应废气(G4)、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氧化层氢氟酸腐蚀酸雾(G5、G6)、废硅料清洗废气以及库房硅料清洗车间酸性废气,其中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制绒混合酸雾(G2、G3)、氧化层氢氟酸腐蚀酸雾(G5、G6)经二级碱喷淋塔+大苏打喷淋塔处理后经25m高的排气筒排放,扩散制结反应废气采用碱喷淋塔吸收处理后经25m高的排气筒排放。库房硅料清洗车间两股酸性废气分别采用1套水喷淋装置、1套三级碱喷淋塔处理后通过25m高的排气筒排放。处理后的酸性废气最终均可达标排放。
(3)碱性废气主要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的PECVD沉积氮化硅膜反应废气。
该部分废气经尾气焚烧器焚烧处理后,通入水喷淋塔喷淋吸收,而后经烟道汇集到25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4)有机废气主要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丝网印刷后烘干废气及烧结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经25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3.2.3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性分析
处理处置方式变化的固废包括有机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含氟废水处理污泥、废切割液、废AB胶、废清洗药液、废酸液、废碱液,废AB胶、废清洗药液、废酸液、废碱液以及废切割液。本项目有机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含氟废水处理污泥收集后在在厂区进行驻存,待鉴定可作为一般固废后拉往文昌冯坡大永泉砖厂制砖利用,否则作为危废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理;废AB胶、废酸液拟委托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进行处置,在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达到处理能力前,需暂存厂内并做好防护措施,以便于集中处置和管理;废切割液经过厂内处理后全部回用。
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是一家从事危险废物的回收、处置的专业公司的具有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的环保企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WF2009-03)。公司经营的危险废物主要类别为:医药废物、农药废物、木材防腐剂废物、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精(蒸)馏残渣、染料涂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含铬废物、含铜废物、含砷废物、废酸、废碱、废有机溶剂等共15个大类。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现状废酸处理能力有限,拟追加设备以增加其废酸处理能力。本项目产生的废酸液、废AB胶目前在厂区内进行存储,待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处置能力达到本项目要求后运往海南宝来工贸有限公司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所有车间产生的固废基本得到安全处置或综合利用,固废实现零排放,现状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基本可行。
3.2.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性分析
由于本项目已运行,且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不需要整改,因此使用现状监测数据对噪声达标性进行评价。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4年1月21日、2014年1月22日对本项目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进行了监测,各测点昼间、夜间监测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3.2.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性分析
本项目在实际生产过程仍有一定的污染物排到环境中,尤其是生产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的跑冒滴漏及事故消防水,因此生产车间、危废暂存库、事故水池、污水处理站等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渗工程的防渗效果应满足入渗系数<10-7cm/s要求,可有效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
3.5环境风险预测、防范及应急预案
3.5.1风险预测
本项目主要风险事故为氨泄漏及硅烷爆炸,其中厂界外半致死浓度范围内为道路用地和其余企业工业用地,估算此范围内人数为6人,由此C=3,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2×10-6次/年,根据计算,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风险R=3.6×10-6,与原环评报告风险值相同。本评价取化工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取8.33×10-5/a,是本项目现状环境风险值的23.14倍。因此,本项目现状风险值水平与化工行业比较是可以接受的。
3.5.2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事故,公司编制了《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指挥部以及各类应急组,定期根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组织了演练。应急设施、物资基本齐备。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也定期开展了自我风险隐患排查及评估,对存在的隐患能够及时整改。因此,本项目现状风险值水平与化工行业比较是可以接受的。
3.6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本项目实际建设环保投资约7438万元,其中7233万元为现状环保投资,205万为追加环保投资(5万元用于排气筒的改造,200万元用于废水处理站的升级改造),较原环评环保投资有所增加。项目进行整改后,废气可以达标排放,废水经厂内与处理站处理后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间接排放标准及园区二期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固废均能得到综合处理处置,噪声厂界可以达标排放,地下水防治措施实施后,可有效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
3.7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情况
本项目防护距离内不涉及搬迁。
3.8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为预防和治理施工与运行期间的环境污染问题,除采取必要的污染治理措施外,报告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企业应建立企业环保监测机构,配备专业环保技术人员,配置必备的仪器设备,具有定期自行监测的能力。应每季度对各种废气污染源进行日常例行监测,对项目废水总排口的主要水污染物和雨水排放口水污染物进行监测,在本项目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在总排口附近醒目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应定期监测厂界四周噪声,监测频率为每季一次,并在噪声监测点附近醒目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报告制度、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制度以及环境保护奖惩制度等。
4公众参与
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本项目于2014年2月10日~2月21日在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网站(
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本次公众调查,共发放调查表87份,回收87份,回收率100%。被调查对象主要是项目厂区附近村庄居民、工业园区内的职员等。
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通过一次公示、二次公示、发放调查表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