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汽车底盘概述
单元一 汽车底盘概述
学习目标
鉴定标准
教学建议
1. 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
2. 了解汽车底盘的各种布置型式
3. 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4. 了解汽车维修流程、掌握汽车维修工作原则
应知:汽车底盘的组成、功用、总体布置和行驶原理
应会:如何进行汽车底盘维修的安全生产
建议:以实验室现场教学为主,以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学等为辅,条件允许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介绍或总结。
汽车一般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组成,下面对汽车底盘做一整体性的介绍。
课题1.1 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大系统组成,其功用为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如图1-1和1-2所示为常见货车和轿车的底盘结构图。
图1-1 货车底盘结构
1-前轴 2-前悬架 3-前轮 4-离合器 5-变速器 6-驻车制动器 7-传动轴 8-驱动桥 9-后悬架 10-后轮 11-车架 12-转向盘
图1-2 轿车底盘结构
1-前悬架 2-前轮制动器 3-前轮 4-离合器踏板 5-变速器操纵机构 6-驻车制动手柄 7-传动轴 8-后桥 9-后悬架 10-后轮制动器 11-后轮 12-后保险杠 13-备胎 14-横向稳定器 15-转向盘
一、传动系
汽车传动系是指从发动机到驱动车轮之间所有动力传递装置的总称。其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不同的汽车,其底盘的组成稍有不同;如载货汽车及部分轿车,其底盘一般是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组成,如图1-3所示;而现在轿车中采用自动变速器的越来越多,其底盘包括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即用自动变速器取代了离合器和手动变速器;如果是越野汽车(包括SUV,即运动型多功能车),还应包括分动器。
图1-3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
传动系各组成的功用如下:
(1) 离合器:保证换档平顺,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
(2) 变速器:变速、变矩、变向、中断动力传动。
(3) 万向传动装置:实现有夹角和相对位置经常发生变化的两轴之间的动力传动。
(4) 主减速器:将动力传给差速器,并实现降速增矩、改变传动方向。
(5) 差速器:将动力传给半轴,并允许左右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6) 半轴:将差速器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二、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悬架、车桥和车轮等组成,如图1-4所示。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桥两边,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车架(或车身)是整车的装配基体。
图1-4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
1-车架 2-后悬架 3-驱动桥 4-后轮 5-转向桥 6-前轮 7-前悬架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为:1) 支承汽车的重量并承受、传递路面作用在车轮上各种力的作用。2) 接受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转化为汽车行驶的牵引力。3) 缓和冲击,减少振动,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三、转向系
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组成。现在的汽车普遍采用动力转向装置。
四、制动系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减速、停车并能保证可靠地驻停。汽车制动系一般包括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等两套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套制动系统都包括制动器和制动传动机构。现在汽车的行车制动系一般都装配有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转向系和制动系都是由驾驶员来操控的,一般可以合称为控制系。
现代汽车中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底盘中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AT或ECT)、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DL)、电子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MS)、电子控制转向系统(EPS)等。
课题1.2 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
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与发动机的位置及汽车的驱动方式有关,一般有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等。
一、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简称前置后驱动,英文简称为FR。如图1-3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应用广泛,适用于除越野汽车的各类型汽车,如大多数的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
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简称前置前驱动,英文简称FF。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前驱动桥,最后传到前驱动车轮,这种布置型式在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省去了万向传动装置,使结构简单紧凑,整车质量小,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好。大多数轿车采用这种布置行驶,但这种布置型式的爬坡性能差,豪华轿车一般不采用,而是采用传统的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根据发动机布置的方向可以分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和发动机前纵置前轮驱动,分别如图1-4、1-5所示。
图1-4 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示意图
图1-5 发动机前纵置前轮驱动示意图
提示:请注意这两种布置型式主减速器的不同。
三、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简称后置后驱动,英文简称RR。如图1-6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后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角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这种布置型式便于车身内部的布置,减小室内发动机的噪声,一般用于大型客车。
图1-6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示意图
四、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
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简称全轮驱动,英文简称XWD。如图1-7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分别到达前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前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由于所有的车轮都是驱动车轮,提高了汽车的越野通过性能,这是越野汽车采取的布置型式。
图1-7 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示意图
课题1.3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想一想:汽车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并使汽车行驶,那么其行驶原理是什么呢?
欲使汽车行驶,必须对汽车施加一个驱动力以克服各种阻力,驱动力产生的原理如图1-8所示。发动机经由传动系在驱动车轮上施加了一个驱动力矩,力图使驱动车轮旋转。在Tt的作用下,驱动车轮将对地面施加一个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圆周力F0。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地面也将对驱动车轮施加一个与F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Ft,Ft就是使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或称牵引力。驱动力作用在驱动轮上,再通过车桥、悬架、车架等行驶系传到车身上,使汽车行驶。
图1-8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思考题:有人说汽车不是开起来的,而是由地面推着跑起来的,这句话对吗?
单元二 汽车维修流程及维修工作原则
一、汽车维修流程
1.汽车维修部门团队合作
汽车维修部门包括四部分工作人员:业务接待、调度/维修经理、维修班组长/维修技师、维修工。
业务接待在前台,负责预约、接待,做好初步维修准备工作后将后续工作转交调度或维修经理。
调度/维修经理根据工作维修工作的技术水平等给维修班组长或维修技师下派任务,并监督每项工作的进程。
维修班组长/维修技师组织维修工进行修理并检查每项工作的质量。
维修工进行维护工作,并在维修班组长/维修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维修工作。
这四部分人员必须彼此理解各自的工作角色和职责,并相互协作、及时沟通,作为一个团队来工作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客户满意。
2.汽车维修基本流程
汽车维修基本流程如图1-9所示。
1.预约
2.接待
3.派工
4.维修
7.跟踪
6.交车
5.检验
图1-9 汽车维修基本流程
1) 预约
预约工作由业务接待完成,主要包括:
l 询问用户及车辆基础信息(核对老用户数据、登记新用户数据)
l 询问行驶里程
l 询问上次维修时间及是否是重复维修
l 确认用户的需求、车辆故障问题
l 确定服务顾问的姓名
l 确定接车时间
l 暂定交车时间
l 提供价格信息
l 告诉用户相关的资料(随车文件、防盗器密码、防盗螺栓钥匙、维修记录等)
l 通知有关人员(车间、备件、接待、资料、工具)做准备
l 提前一天检查各方能力的准备情况(技师、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
l 根据维修项目的难易程序合理安排人员
l 定好技术方案(对于重复维修、疑难问题)
l 如果是外出服务预约,还要做相应的其他准备
2) 接待
接待工作主要包括:
a.业务接待
l 出迎问候顾客、引导顾客停车
l 引导用户前往接待前台
l 记录用户陈述
l 明确用户需要,定期保养(PM)、一般修理(CR)、钣金/喷漆(B/P)及其它
l 确认来意,记录用户要求的方法
l 陪同用户前往停车场,当着用户面安装CS件(座椅套、方向套盘、地板纸)
l 检查车辆外观(损伤痕迹、凸陷等)一定要在用户陪同下进行,并加以确认
l 检查车内有无贵重物品,如有贵重物品应交由顾客保管
b.调度/维修经理
l 问诊,询问故障现象,故障再现确认,推测故障原因
l 对维修费用进行估算
l 明确预计完成时间
3) 派工
依照对顾客承诺的时间安排与分配维修工作,正确的分配工作包括记录与跟踪每一个维修工单。分配维修工单时,要考虑三个主要标准:时间、人员和设备。
4) 维修
l 维修班组长/维修技师接收、检查修理单,接收用于维修的零件
l 挑选合适的修理工,向其发出工作指令,并将维修工单交给修理工
l 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向调度/维修经理确认工作完成
l 如果有技术难题应及时向调度/维修经理寻求技术支持。
5) 检验
l 维修班组长/维修技师进行最后的验车,确认完成维修任务
l 并向调度/维修经理确认工作完成
l 调度/维修经理向业务接待确认工作完成
6) 交车
l 维修班组长/维修技师检查车辆是否清洁,检查是否取下座椅套、地板垫、转向盘罩、翼子板布、前罩等
l 业务接待电话通知客户,确认车辆准备交付
l 带领客户完成车辆维修的结算,并为所有费用开出发票,提供详细的发票说明
l 最后将车辆交付客户
7) 跟踪
l 三日内与客户联系,确认客户修后车况是否良好
l 记录电话内容,如果需要,报告调度/维修经理,并安排回厂事宜
二、汽车维修人员的工作原则
汽车维修人员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原则是给客户提供最佳的售后服务。最佳的售后服务是高效、可靠、专业的服务,必须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1.安全生产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安全问题,不仅包括个人的安全,还包括他人的安全、设备的安全、车辆的安全等。
1) 人身安全
a.眼睛的防护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眼睛经常会受到各种伤害,如飞来的物体、腐蚀性的化学飞溅、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等,这些伤害几乎都是可以防护的。
常见的保护眼睛的装备是护目镜(如图1-10所示)和(如图1-11所示)。护目镜可以防护各种对眼睛的伤害,如飞来物体或飞溅的液体。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佩戴护目镜: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用錾子或冲子铲剔、使用压缩空气、使用清洗剂等。安全面具不仅能够保护眼睛,还能保护整个面部。如果进行电弧焊或气焊,要使用带有色镜片的护目镜或深色镜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线或过强的光线伤害眼睛。
图1-10 护目镜
图1-11 安全面具
注意:在摘下护目镜时,要闭上眼睛,防止粘在护目镜外的金属颗粒掉进眼睛里。
b.听觉的保护
汽车修理厂是个噪声很大的场所,各种设备如冲击扳手、空气压缩机、砂轮机、发动机等都使噪声很大。短时的高噪声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但持续的较低噪声则更有害。
常见的听力保护装备有耳罩和耳塞,噪声极高时可同时佩戴。一般在钣金车间必须佩戴耳罩或耳塞。
c.手的保护
手是身体经常受伤的部位之一,保护手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险区域,如发动机前部转动的皮带区域、发动机排气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时戴上防护手套。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防护手套,做金属加工有劳保安全手套,接触化学品有橡胶手套。是否需要戴手套取决于工作的类型,工作在有旋转的地方就不应戴手套,如使用砂轮机、台钻等设备时不能戴手套,以免手套卷入旋转的部分导致手部的伤害。
d.衣服、头发及饰物
宽松的衣服、长袖子、领带都容易卷进旋转的机器中,所以在修理厂中,首先一定要穿合体的工作服,最好是连体工作服,外套、工装裤也可以,这些比平时衣着安全多了。如果戴领带要把它塞到衬衫里。
衣兜里不要装有工具、零部件等,特别是带有尖的部位的东西,否则容易伤到自身或车辆。
工作时不要戴手表或其他饰物,特别是金属饰物,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可能导入电流而烧伤皮肤,或导致电路短路而损坏电子元件或设备。
在工厂内要穿劳保鞋,可以保护脚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伤,且劳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长发很容易被卷入运转的机器中,所以长发一定要扎起来,并戴上帽子。
常见的个人安全防护设备如图1-12所示。
图1-12 常见的个人安全防护设备
另外在搬举重物时应采用如图1-13所示的方式进行,以避免损伤身体。
图1-13 搬运重物
2) 工具和设备安全
手动工具看起来是安全的,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事故,如用一字旋具代替撬棍,导致旋具崩裂、损坏,飞溅物打伤自己或他人,扳手从油腻的手中滑落,掉到旋转的元件上,再飞出来伤人,等等。
另外,使用带锐边的工具时,锐边不要对着自己和工作同事。传递工具时要将手柄朝向对方。
所有的电气设备都要使用三相插座,地线要安全接地,电缆或装配松动应及时维护;所有旋转的设备都应有安全罩,以减少发生部件飞出伤人的可能性。
在进行电子系统维修时,应断开电路的电源,方法是断开蓄电池的负极搭铁线,这不仅保护人身安全,还能防止对电器的损坏。
许多维修工序需要将车升离地面,在升起车辆前应确保汽车已被正确支承,并应使用安全锁以免汽车落下。用千斤顶支起汽车时应当确保千斤顶支承在汽车底盘大梁部分或较结实的部分。
注意:升起汽车时要先看维修手册,找到正确的支撑点,错误的支撑点不仅危险,而且会破坏汽车的结构。
工具和设备都要定期检查和保养。
使用压缩空气时,应非常小心,不要玩弄它们,不要将压缩空气对着自己或别人,不要对着地面或设备、车辆乱吹。压缩空气会撕裂鼓膜,造成失聪,损伤肺部或伤及皮肤,被压缩空气吹起的尘土或金属颗粒会造成皮肤、眼睛损伤。
3) 车辆安全
客户的车辆一定不要非生产性的私自使用,否则有可能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另外不能乱动客户车内的物品,如果维修需要而对车辆的某些设置进行了改变,要在交车前恢复原有设置,如座椅的位置、转向盘的位置、收音机的设置等。
2.整洁、有序的工作
整洁、有序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员工穿戴整洁;二是对车辆爱护,保持车辆的整洁;三是工作场所的整洁有序。
1) 穿戴整洁
员工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干净的帽子、干净的劳保鞋;头发利落整洁;另外不能带手表、戒指等首饰,应戴无扣腰带,口袋内要有干净的抹布。
2) 爱护车辆
维修工作前要将座椅布、转向盘套、地板垫、翼子板布和前罩装好;要小心驾驶客户的车辆;在客户车内不能吸烟;不要使用客户的音响设备或车内电话;不要在车内放置工具、零件等非客户用品。
3) 工作场所的整洁有序
在工作时要保持工作场所的地面、工作台、工具箱、仪器设备等的整洁有序,无用的东西及时拿走。
3.高效、可靠的工作
高效的工作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要事先确认库存有所需的零部件,根据维修单去工作、避免出错,对工作做好规划、在一个工位要完成尽量多的工作等。工作场所的整洁有序是高效工作的前提。
要遵循维修手册的要求,并使用正确的工具、设备和仪器才能保证可靠的工作。
4.按时完成工作
一定要按时完成维修工作,如果提前完成,要再检查一次是否完成所有的工作,并告知调度/维修经理;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也要告知调度/维修经理。如果发现车辆还存在不包括在维修单内的维修工作,也要向调度/维修经理请示,并由业务接待及时与客户沟通。
5.后续工作
维修工作完成后,一定要重视后续工作。如要确保车辆要与刚接车时一样清洁,将座椅、转向盘和反光镜恢复到接车时的位置,将更换的零件按客户的要求放到指定的位置,完成维修单的填写工作等。
三、日常安全守则
1.工具不使用时应保持干净并放到正确的位置。
2.各种设备和工具要及时检查和保养。
3.手上应避免油污,以免工具滑脱。
4.起动发动机的车辆应保证驻车制动正常。
5.不要在车间内乱转。
6.在车间内起动发动机要保持通风良好。
7.在车间内穿戴、着装要合适,并佩戴必要的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8.不要将压缩空气对着人或设备吹。
9.尖锐的工具不要放到口袋里,以免扎伤自己或划伤车辆。
10.常用通道上不要放工具、设备、车辆等。
11.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正确的工具。
12.手、衣服、工具应远离旋转设备或部件。
13.开车进出车间时要格外小心。
14.在极疲劳或消沉时不要工作,这种情况会降低注意力,有可能导致自身或他人的伤害。
15.如果不知道车间设备如何使用,应先向明白的人请教,以得到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
16.用举升器或千斤顶升起车辆时一定要按正确的规程操作。
17.应知道车间灭火器、医疗急救包、洗眼处的位置。
测试题:1.简述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功用。
2.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形式有哪些?
3.使用压缩空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修理厂人员的衣着、服饰、头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