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总则
1.1 项目背景
常州市武进双惠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于1997年06月13日成立,公司的经营范围为脱色混凝剂、环保机械设备制造及市场化营运,同时该公司也致力于研究治理化工、医药、颜料和树脂废水的技术。2003年双惠公司经省环保厅验收,并于2004年12月1日获得了省环保厅颁发地《江苏省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常州市北美集团成立于1980年,旗下有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和武进寨桥化工厂两大分公司(位置在同一地点),北美集团年生产有机颜料18000吨,该集团正常生产日排放化工废水3000吨左右。武进环保局分别在1991年、1992年和1996年审批给了该集团总计日排放3000吨废水的总量(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占2760 m3/d,寨桥化工厂占240 m3/d)。企业于1998年太湖流域零点行动前期投入千余万元建成了由常州市环境研究所设计的治污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150万吨/年,设施名称为北美污水站。
由于北美集团缺乏污水处理设施运转管理技术,运营费用高而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在2000年9月26日北美集团将其污水委托双惠公司承包处理。双方在履行协议中,由双惠公司于2001年投资580万元对北美污水站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工艺提高了颜料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废水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双惠公司有过硬的治污技术和具备一整套从事社会化运行管理的经验。
由于北美集团分公司—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扩能受到限制,于2002年在长江边建立了龙宇颜料公司,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的产品逐步转移到江边生产,到2005年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全部搬走。使北美污水站正常运转污水处理量减少到740吨/天,由此导致北美污水站内的处理能力过剩。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已建的北美污水站的设施和工艺技术条件,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双惠公司根据国家主席[1989]22号令即《环保法》:“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的规定,以及“苏环复[200418]号”文《关于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社会化工作方案》,在征得武进区环保局的同意和引导下,拟租赁北美公司污水站,计划继续收集处理周边一些保留的化工企业的工业废水和紧邻的蒋家工业集中区生产和生活废水。使之继续运行,利用该设施的处理能力,更好地为武进地区水环境容量的改善作出贡献。
该项目拟改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已于2005年4月28日得到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批复,同意该项目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常州市武进双惠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委托苏州科技学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903号)进行该项目技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评价技术小组,赴现场踏勘,并进行了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完成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法规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29日通过,2005年4月1日起执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8日,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
(9)《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1年12月);
(10)《工业节水“十五”规划》(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
(11)《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
(12)《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2000年5月29日;
(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2005年12月2日;
(14)《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15)《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
1.2.2 地方法规与政策
(1)《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3] 29号文);
(2)《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1993年省政府38号令);
(3)《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4)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1997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5)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苏环委[98]1号文;
(6)《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号);
(7)江苏省“十五”环保计划(苏环计[2002]11号);
(8)《江苏省太湖水污染物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1996年6月14日通过;
(9)《江苏省鼓励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江苏省发改委,2004年6月10日;
(10)《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2004】82号公告);
(11)《关于开展太湖流域地区化工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苏环控【2005】50号文件);
(12)《江苏省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社会化工作方案》(2004)。
1.2.3 环评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69-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6)《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5月;
(7)关于印发《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及其附件,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4年二月二十七日,苏环便管(2004)22号。
1.2.4 项目立项批文和技术文件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2005年4月28日。
1.3 编制目的
编制本报告书的目的是通过对常州市武进双惠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分析,调查核实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及排放方式,对该建设项目周围地区进行调查监测与评价,了解该建设项目的特点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及所处环境的敏感程度,根据该建设项目投产后污染物排放源强及排放总量,选用合适的模式及参数,评价本项目拟采用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按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提出控制污染的对策措施,为本项目的决策、管理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4 编制原则
(1)“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以新带老”原则;
(2)强化工程分析原则,分析污染产生环节、排放规律与排放强度;
(3)加强污染控制,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减少项目运行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
(4)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拟建地与总体规划相容原则;
(5)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最低原则,特别是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影响最低原则;
(6)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原则。
1.5 评价指标与评价工作重点
1.5.1 评价指标
本报告书通过工程分析,核实进本污水厂污水中污染物的特性,并结合环境背景,确定评价和总量控制因子如下:
(1)水环境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选择:COD、高锰酸盐指数、S2-、NH3-N、TP、石油类、硝基苯类、苯胺类;
影响预测因子选择:COD;
总量控制因子选择:COD、SS、NH3-N、硝基苯类。
(2)环境空气因子
影响预测因子选择:NH3、H2S;
(3)环境噪声因子
项目建设地区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因子及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均为:等效A声级LeqdB(A)。
(4)固体废弃物评价和总量控制因子
生产固废。
1.5.2 评价工作重点
根据工程分析以及周围的环境现状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为:
(1)工程分析与环境保护措施评价;
(2)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与总量控制;
(3)环境风险评价。
1.6 评价等级和范围
(1)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
项目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4110 m3/d,改制后实际承接污水处理量为2000 m3/d,水质复杂程度中等,纳污河道中心河(西起滆湖,东至武宜运河)为小河,其水质功能为Ⅲ类,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规定,确定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本次环评水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西面农沟上游10 m至下游400 m,项目南面滆湖与中心河的交汇口至中心河与农沟交界处相距3400 m,农沟与中心河交汇处至中心河与武宜运河的交汇处相距3000 m,中心河与武宜运河交接口上游200 m至交接口下游3000m,评价范围总长10010 m。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
项目大气污染主要为工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无其他大气污染源,污染排放量小,故只进行恶臭影响分析。
(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
本项目是处于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噪声源种类单一,且受影响的人口变化不大,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的规定,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以厂界外1~300 m为声环境评价范围。
1.7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1.7.1 污染控制目标
(1)水污染控制目标
项目排放的废水达标排放,不降低纳污河道(中心河)的水环境现状功能。
(2)大气污染控制目标
控制项目产生的废气达标排放,不改变空气环境功能现状。
(3)噪声污染控制目标
控制项目的生产设施在运行中产生的噪声,保证厂界达标,不降低区域声环境功能现状。
(4)固体废弃物治理目标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进行100%的处理处置,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1.7.2 环境保护目标
表1-1 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表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规模
环境功能
保护级别
地表水
中心河
南
400m
小河
工业、农业
Ⅲ
武宜运河
东
3000m
中河
工业、农业
Ⅲ
滆湖圩场
西
600m
-
渔业、景观
Ⅲ
滆湖
西
3000m
-
渔业、景观
Ⅲ
鱼塘
东
60m
-
渔业
渔业水质
南鱼塘
南
600m
-
渔业
渔业水质
环境空气
灵台村
北
350m
300户
居住区
二级
1.8 采用的评价标准
1.8.1 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苏政复[2003]29号文件,中心河与武宜运河(寨桥东沙~武宜界)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滆湖为渔业、景观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项目周围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项目周围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表1-2 环境质量标准和限值
环境要素
保护
对象
标准
取值
表号
标准级别
指标
限值
单位
地表水环境
中心河、
武宜运河、滆湖圩场、滆湖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表1
Ⅲ类
pH
6~9
无量纲
高锰酸盐指数
6
mg/L
COD
20
mg/L
S2-
0.2
mg/L
NH3-N
1.0
mg/L
TP
0.2
(湖泊0.05)
mg/L
TN
1.0
mg/L
石油类
0.05
mg/L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值
表3
硝基苯类
0.017
mg/L
苯胺类
0.1
mg/L
大气
环境
灵台村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表1
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
氨
一次0.20
mg/m3
硫化氢
一次0.01
mg/m3
声
环境
厂四周300m区域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表1
2类
昼间
60
dB(A)
夜间
50
dB(A)
1.8.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本项目工艺特点和建成后实际运行效果,以及拟收水企业水质特征,经业主和地方主管环保部门确认,制订了项目废水接管标准;根据环境质量标准,经项目集中处理后,污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废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标准;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
表1-3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类别
执行标准
标准级别
指标
标准限值
污水厂接管标准
pH
6-9
色度
150倍
COD
3000 mg/L
SS
1500 mg/L
S2-
1.0 mg/L
NH3-N
30 mg/L
TP
1.0 mg/L
石油类
20 mg/L
硝基苯类
5.0 mg/L
苯胺类
5.0 mg/L
污水厂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表4
一级标准
pH
6~9
色度
50
COD
100 mg/L
SS
70 mg/L
S2-
1.0 mg/L
NH3-N
15 mg/L
TP
0.5 mg/L
石油类
5 mg/L
硝基苯类
2.0 mg/L
苯胺类
1.0 mg/L
表1-4 大气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类别
级别
标准级别
指标
浓度
速率
厂界外标准
废气
GB14554-93
表1 二级标准
氨
-
-
1.5mg/m3
硫化氢
-
-
0.06mg/m3
臭气浓度
-
-
20(无量纲)
表1-5 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
执行标准
标准级别
昼间
夜间
噪声
GB12348-90
Ⅱ类标准
60dB(A)
50dB(A)
1.9 编制技术路线
图1-1 编制技术路线
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2.1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武进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南临太湖,西衔滆湖;东邻江阴市、无锡市,南接宜兴市,西毗金坛市、丹阳市,北接常州城区和新北区。全区总面积1242.3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99%,水面占总面积的27.4%,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区有耕地5.74万公顷。
项目位于武进区寨桥镇。寨桥镇座落在滆湖之畔,东连太湖,其西距滆湖圩场约3.5公里,东南距太湖约5.9公里,北枕长江,距常州、无锡、宜兴三市均在25公里左右。常州机场、沪宁铁路、高速公路、312国道、长江黄金水道、京航大运河相近便捷。具体位置见图2-1。
2.1.2 地形地貌地质
寨桥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于东部,构造上属下扬台褶带。地面标高在4~4.5米之间。地质条件较好,土质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和沙性土,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为150~270kpa,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1.3 气候条件
寨桥镇所在地处于北亚热带,属典型的亚热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长。季风盛行,夏季盛行ESE风,冬季盛行NNE风,年主导风向ESE,频率14%。雨季为6~7月份。常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降雨量1074.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15.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平均气压10157毫米水柱,最高气压10438毫米水柱,最低气压9869毫米水柱;年均日照量2075.8小时;年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24m/s。
2.1.4 项目所在水域状况
武宜运河正常情况应是自南(宜兴)向北(武进),在宜兴境内与湛渎港、殷村港(全长12.38km)、烧香港、漕桥河(全长15.13km)及武进境内的太滆运河(全长19.25km)交汇,分流入太湖,与武宜交界处的徐家大塘不相交。湛渎港、殷村港、烧香港、漕桥河及太滆运河是滆湖向太湖出流的主要河道。
与本项目排水有直接关系的水体,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其控制河段现分述如下:
(1)太滆运河
太滆运河(武进段)控制重点城镇为坊前、运村,前者起始点滆湖终点坊前,全长3.2km,控制断面为黄埝桥,水质目标2010Ⅲ类,2020年Ⅲ类;后者起始点坊前终点锡溧运河,全长11.2km,水质目标2010年Ⅲ类,2020年Ⅲ类。太滆运河(无锡、常州段)控制重点城镇为武进,起始点为锡溧运河终点为太湖,全长8.1km,控制断面为黄埝桥、分水公路桥,水质目标2010年Ⅳ类,2020年Ⅲ类。
(2)武宜运河
武宜运河控制重点城镇为寨桥镇,丫河口到寨桥东沙段,全长19.26km,控制断面为坊前(上),水质目标2010年Ⅳ类,2020年Ⅳ类;寨桥东沙到武宜界段,全长3.3km,控制断面为夏坊大队,水质目标2010年Ⅲ类,2020年Ⅲ类;
(3)滆湖
滆湖(武进)控制重点城镇为武进区,起始及终止位置为湖塘水厂取水口(该取水口于2003年迁入长江,改为自长江取水),水域面积85.4km2,控制断面为北干河口区、湖北区、湖南区、太滆运河区、取水口、灵台,水质目标2010年Ⅲ类,2020年Ⅲ类。中心河位于寨桥东沙-武宜界,属于太滆湖出流河。
(4)漕桥河
漕桥河(无锡、常州段)控制重点城镇为上兴,起始位置为武宜运河终止位置为太滆运河,全长9.2km,控制断面为漕桥镇公路桥、百渎口,水质目标2010年Ⅲ类,2020年Ⅲ类。
以上河流主要为滆湖排洪河道,不是补给河道,只有当太湖水位高于武宜运河和滆湖水位时才会有倒流现象。据调研,平均每年倒流现象发生的概率约6%,主要发生于风期,尤其是台风过湖(自东向西)吹动湖水涌向西岸。项目所在水域状况详见图2-2。
2.1.5 水文条件
寨桥镇位于江南水乡太湖二级水源保护区、滆湖二级控制区内,区内水系密布,境内主要水系有滆湖、武宜运河、中心河等。受纳项目废水水体为中心河,废水先进入污水厂东面的农沟向南流约400m进入中心河,随水流自西向东流入与中心河相接的武宜运河。主要湖泊及河流的水文情况(见图2-2)如下:
滆湖:位于项目的西面约3000米,项目排口与其相距约3400千米。滆湖为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为22km,最大宽度9km,平均宽度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3.27m时,容积为2.1亿m3。历年最高水位为5.19m、最低水位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2.8m。湖流流速为0.03~0.05m/s。武进渔业、景观娱乐用水区,常州市原规划设湖塘水厂取水口(该取水口于2003年迁入长江),项目附近的灵台、太滆运河是其控制断面之一,水质目标Ⅲ类。武进区及武宜边界附近连接滆湖与太湖的主要河流为太滆运河和漕桥河,一般为滆湖流向太湖,但当太湖水位高于湖西水体及滆湖时,太湖水倒流入滆湖,年发生频率约6%,主要发生于风期,尤其是台风过湖(自东向西)吹动湖水涌向西岸。
武宜运河:位于项目东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河道之一。北起京杭运河,南经武宜界至宜兴域,全长51.3km(武进域内33.56km)。武宜运河在《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分3段控制:大运河至丫河口段长11km(此段又称南运河),水环境功能区为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丫河口至寨桥东沙段长19.26km,为工业用水区,功能为工业、农业,水质目标为Ⅳ类,控制断面在坊前(上);寨桥东沙段至武宜界长3.3km,为工业用水区,功能为工业、农业,水质目标Ⅲ类,该段汇纳中心河,控制断面为夏坊大队。常年流向自南向北,整个河段无船闸、节制闸。枯水期水位3.7m~4m左右,丰水期5m左右。
中心河:位于双惠公司南面约400米,西起滆湖,东至武宜运河,全长4.5公里,平均河宽16m,最高水位4.2m,最低水位2.6m,多年平均流量大于15m3/s,枯水期平均流量7.31m3/s,平均流速0.12m/s,平均水深3.4m,与滆湖交汇的河口未建闸控制水流,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水质目标Ⅲ类。
太滆运河:滆湖到坊前段(3.2km),功能为农业用水区,坊前到锡溧运河段(11.2km),功能为工业用水区。太滆运河西自坊前、龙塘、滆湖口至东伯渎口入太湖,长20km,是调节沟通滆湖与太湖的骨干河道之一,功能为工业、农业,水质目标Ⅲ类,控制断面在黄埝桥。
2.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寨桥镇全镇总面积52.3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辖2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已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农副工商相协调、内外经贸相结合的经济格局。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亿元,全镇现有可耕地2490公顷,养殖水面2540公顷,历史上就以高产水稻,水产养殖闻名全市,素有“农业第一镇”、“多种经营第一镇”的美誉。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200余家,形成以机械、化工两大行业为主体,电器、电子、冶金、机电、建材、轻工、塑料、纺织、纺器、食品等门类众多的工业体系,近千种产品。柴油机及铸件配件、工业缝纫机、风机、园织机、注塑机、预应力钢丝、通讯光缆、电线电缆、化工颜料、医药中间体、化纤油剂、石化助剂、印染助剂、显像管、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电柜、电器开关、接触器、纺织品、地毯丝、服装、玻璃钢、建材、冷饮食品等市场在同行业中具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许多产品已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寨桥镇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工业高新产业,高效农业,外汇副业,种养加工业、旅游业等均有相当有利的发展条件,本镇是全国第一批准为对外开放的乡镇之一。90年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家已来投资办企业十余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寨桥镇正在走向更宽的外向型经济之路。
蒋家工业集中区系长期自然形成的、劳动密集型的、以机械、织造为主的、轻污染的村级民营工业相对集中区域,没有蒋家工业集中区的区域环评资料,该区域的存在和发展对解决当地村民就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维护区域社会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3 项目选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保护规划
本项目地处常州市武进区寨桥镇,项目选址东侧20m到300m内分布着零星的鱼塘,主要以养殖螃蟹为主,养殖面积约100多亩,年经济效益达200多万,其养殖水源主要来自雨水(养殖户在鱼塘边开挖集水池收集雨水);项目西侧为农田沟渠,南侧也为农田沟渠,北侧为寨桥化工厂,再往北为灵台村,项目距灵台村350m;项目西南2500m、南面1000m、东南2600m处,分布有灵庆圩、联庆圩、联丰圩三大渔业养殖场所,其取水来源为:雨水,其次中心河水(丰水期)。
滆湖生态:滆湖有鱼类60余种,较为常见的有3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十几种,其中天然鱼类占80%左右。滆湖水生植物有44种,分属23科,湖边、河口、浅滩分布的种类占绝大多数。滆湖的西部和东南部沿岸地带分布有芦苇,并呈断续的条带状,芦苇群落单纯,无杂草和病虫害,长势良好。
滆湖水质现状:根据武进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04年),滆湖水质主要受TN、TP污染,年平均浓度TN在1.05-1.62mg/L、TP在0.038-0.346mg/L,两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均大于1,超过地表水三类标准;TN、TP两种污染物的标准指数比几年来占20项污染物标准指数50%以上;根据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滆湖水质受有机污染程度比较明显,CODMn、BOD5和挥发酚三项指标年平均浓度的标准指数分别在0.38-0.61、0.26-0.55、0.2-0.3;氰化物、砷和其他几项重金属指标的污染程度较轻。
滆湖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以湖泊富营养化为特征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1)水环境质量恶化,部分湖区出现富营养化;(2)湖体水生植被利用不尽合理;(3)天然鱼类资源受到明显威胁;(4)湖盆淤积严重,湖泊呈现衰老加速的趋势。主要原因为:(1)湖泊周边人口密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2)以农药和化肥为特征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3)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中小企业星罗棋布,水处理治理措施未能做到三同时;(4)加上湖泊本身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大面积、高强度的水产养殖活动,湖水营养物质增加。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投入不足,致使进入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等污染物的数量远远超过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能力,造成水体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除了重点控制入湖河流扁担河、夏溪河、成章河、湟里河、北干河的COD、TP、TN外,要十分重视湖周面源污染。
根据武进县人民政府文件批转县环保局关于《武进县滆湖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的通知(武政发【1990】146号),滆湖生态保护规划主要内容:①饮用水源保护及渔业资源保护工程;②湖底清淤工程;③缩减网围养殖面积;④湖区植被生态人工调控工程;⑤湖岸带综合防护工程;⑥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工程。
根据与滆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发生的关系、对控制滆湖富营养化的作用、以及地理位置和重要程度,在滆湖流域划定两级水污染控制区,一级控制区包括湖滩在内的湖体,滆湖、北沿岸5公里范围内的地区,滆湖东岸1公里范围内的地区;二级控制区为滆湖西、北滨一级保护区外5公里及滆湖东滨一级保护区外2公里以内地区。两个等级保护区范围见图2-3,所包括的乡镇、村见表2-1。
表2-1 滆湖环境保护规划分区表
区类别
乡、镇、场、湖名
村、场、圩、湖名
一级保护区
寨桥
灵西、湖滨、县水产试验场、副业场、灵新圩、灵庆圩、滆湖农场、林场全场
二级保护区
寨桥
园相、蒋家、灵台、墙门、成魁、寨桥、公墅、朝阳、联庆圩
滆湖一级保护区环境保护控制性措施:①加强本保护区的环境管理,禁止一切对滆湖水质有害、缩短滆湖寿命的行为,如围湖造田、向湖中倾倒各种物质、掠夺性开发等。凡对滆湖进行开发活动,都必须制订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承担保护滆湖的责任;②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则,按网围养殖投放饵料的过剩系数和营养元素的投入产出来规划设计网围养殖与散养量的比例,同时考虑整个保护区营养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实现本保护区营养元素输入、输出的平衡;③根据滆湖的功能要求,将本区进一步划定适当的亚保护区,如网围养殖区、自然捕捞区、风景游览区、交通航行区、高级水生动植物养殖区等,对不同的亚区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④严禁各种有难降解的、易在生物体内蓄积的高毒害污染物项目的生产,如:汞制品、砷制品、铅制品、联苯胺、多氯联苯、制革、染料、化肥、农药和造纸制浆等等。严格控制有污染物排放的化工、炼油、电镀、印染、食品等行业中的新建、扩建项目。对现有企业,属严禁项目的,必须限期关、停、并、转、迁;属严格控制项目的,限期治理,达标排放。控制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推广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技术,提倡施用自然肥,充分利用淤泥、水草。提高本区内河道两旁和湖边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⑤在十七洞桥等倒流现象比较频繁、对滆湖水质影响大的河道出湖口附近,修建防倒流水闸,防止出湖河道倒流影响滆湖水质。
滆湖二级保护区环境保护控制性措施:二级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是控制对一级保护区水体污染物的输入量,保证滆湖水体质量不低于标准。保护措施是对本区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本项目及其排口位于滆湖二级保护区内。
2000年7月武进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重新编制了《滆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但未正式批复。该规划是以武进水厂取水口为前提而编制,设置了滆湖水源保护区,即该规划中,武进水厂设滆湖(湖塘水厂)取水口,并划定水源保护区,2003年湖塘水厂取水口迁至长江,取消上述滆湖的取水口。因此滆湖饮用水源保护降为生态保护。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4】8月23日公告《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滆湖为其保护目标内湖泊,据其第八条:“湖泊保护范围为湖泊设计洪水位以下的区域,包括湖泊水体、湖盆、湖洲、湖滩、湖心岛屿、湖水出入口,湖堤及其护堤地,湖水出入的涵闸、泵站等工程设施。”滆湖规划目前正在调整,保护范围待重新划定(包括该区保护标志)。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第二条将太湖流域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1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5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1公里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它地区为三级保护区。本项目处于太湖流域二级保护区。太湖流域二级保护区内污染防治要求为:太湖流域应当按照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环境保护治理要求的化学制浆造纸、化工、医药、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排放含氮、磷等污染水体的企业和项目。
根据《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要求从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为主向工业点源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相结合的转变;从城市污染控制为主向城市与农村污染控制相结合的转变;从陆上污染控制为主向陆上与水上污染控制相结合的转变。提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湖滨带建设,增加生态环境用水量,继续开展污染底泥疏浚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执法监督力度等措施。
3 原有项目工程回顾
3.1 原有项目概况
1998年北美集团(包括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及寨桥化工厂)为配合太湖流域零点行动,投入了1800万元建成废水处理站,其设计处理能力为150万吨/年,所采用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厌氧+好氧生化”。项目总占地面积26500m2,建筑物面积13000m2,绿化面积2500m2,绿化率为9.4%,项目共有职工30人,实行三班制,日工作时间为24h,一年工作360天。该设施运转费用高,不能稳定达标排放。2000年由常州市武进双惠有限公司承包该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经过探索,2001年双惠公司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投资580万元对其进行技改,从而使项目处理的废水达标排放。
在1998-2002年间,项目处理的废水量为3000m3/d,其中1998-2001年间,出水仅达GB8978-1996二级标准,但2001-2002年间出水水质可达到GB8978-1996一级标准。
到2002年,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于寨桥的选址不能扩大增加产能,故重新选址在长江边建立了龙宇颜料公司,该公司的部分产品转移到江边生产,使其水量由原来的3000m3/d减少到1700m3/d。该年始为充分发挥技改后污水处理设施的作用,在地方环保局协调下,开始收集周边企业场地冲洗水及5片区的化工废水,总计处理量为2230m3/d。
到2005年,北美颜料化学有限公司将全部生产设施搬迁到长江边,使该公司仅留下寨桥化工厂,废水处理量减为740m3/d,以致现有的处理设施无法充分利用。
项目废水排放量变化情况如下:1998年-2002年处理量为3000m3/d;2002-2005年处理量为2230m3/d;2005年后处理量拟为2000m3/d。到寨桥片及其其它四片区的化工厂萎缩,停止生产后,该项目将结束生产或转处理区域内的生活污水。
3.2 原有项目服务范围和污水收集系统
(1)原有项目废水处理服务范围
1998-2002年间,项目废水收水范围包括北美颜料公司产生的2760m3/d生产废水以及其隶属的武进寨桥化工厂产生的240m3/d生产废水,总计3000m3/d。
2002-2005年间,由于北美颜料公司开始搬迁,为充分利用该污水处理设施能力,项目废水收水范围改为包括北美颜料公司产生的1460m3/d生产废水、武进寨桥化工厂产生的240m3/d生产废水、厂址周围企业的场地冲洗水500m3/d以及寨桥、前黄、湖塘、横林、湟里等五片区域的化工废水30m3/d,总计2230m3/d。
2005年,项目废水收水范围为武进寨桥化工厂的生产废水240m3/d、厂址周围企业的场地冲洗水500m3/d以及寨桥、前黄、湖塘、横林、湟里五片区域的化工废水30m3/d,总计770m3/d。
(2)原有项目污水收集系统
北美颜料公司、武进寨桥化工厂的生产废水和厂周企业的场地冲洗水通过厂内污水管道进入项目西北角的集水池,然后进入废水处理站。
寨桥、前黄、湖塘、横林、湟里等五片区域的化工废水由污水站内的三辆槽罐车定期收集。
3.3 原有项目工程分析
3.3.1 原有项目污水处理工艺
(1)1998-2001年间,北美集团公司采用“混凝沉淀+厌氧+好氧生化”工艺处理废水,该工艺的处理流程如图3-1。
图3-1 工艺流程图
流程说明:
该处理工艺流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混凝沉淀,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大颗粒物及部分不易降解的有机物;(2)、厌氧+好氧,对废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该工艺的技术关键:①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和驯化;②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载体;③工艺参数及条件选配。
该工艺的运行费用为3.5元/吨;每吨水所需消耗的混凝剂约为0.12吨;每吨水所消耗的电能约为1.13度。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该工艺的处理效率约为84.3%。处理出水中COD约为157.5mg/l。该工艺技术无法使项目废水达标排放。本项目2001年技改前的监测资料见表3-1。
表3-1 技改前进、出水质监测报告
水质因子
色度
COD
硝基苯类
进水
120
1000
5.0
出水
80
157.5
2.0
去除效率
33.3%
84.3%
60%
(2)承包方根据所处理废水的特性,经调研和探索试验于2001年对项目进行技改,技改内容主要是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增添了“内电解”、“光化学系统”两段工艺来处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3-2。
图3-2 工艺流程图
流程说明:
技改项目主要从强化预处理技术、结合二级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方面使废水达标排放。
集水井内废水经提升泵提升进入调节池,废水在调节池停留8小时混合均匀后进入内电解池中。向电解池内投加废酸(提供游离氢)、活性碳(作为催化剂),同时投加一定量的亚铁化合物(主要是FeSO3,提供Fe2+),发生氧化还原作用。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一沉池。内电解工艺是指:利用铁-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