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蚌埠市嘉和路CNG加气站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XX曹山路加气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XX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曹山加气站项目
建设单位
XXXX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王XX
联系人
XXX
通讯地址
XX市涂山路399号
联系电话
XXXXX
传真
XXX
邮政编码
XXX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XX市建设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建政秘【2008】81号
建设性质
新 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D450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076m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00m2
总投资
(万元)
72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11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使用日期
2009年5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评价项目由来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重要污染源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车尾气主要含有铅、碳、一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未充分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因此,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排放,改善汽车燃料已纳入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的议事日程。
CNG汽车燃料环保、高效益,与汽、柴油比较尾气中排污量和各种有害物大幅度的降低和减少,随着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的需求,XXXX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建设XX曹山加气站项目,该项目已经XX市建设委员会建政秘【2008】81号文批准立项,并通过XX市城市规划局批准投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文件,XXXX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委托XX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本单位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察、收集资料。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该项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XX曹山加气站租赁安徽东方水产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空地,位于XX工艺美术学校生活区东侧(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件5)。
1、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总投资720万元,本加气站的设计规模为日供气24000标准立方米,每天能够满足800台车辆的用气需求。本站为液压子站,站内停放一辆子站拖车,储气瓶容积为18m3,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516-2002)中的要求。本加气站主要用地情况见下表:
表1 项目主要用地情况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站区占地面积
m2
3076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732.7
3
道路及回车场面积
m2
2043.3
4
建筑系数
%
27.7
5
站区绿化面积
m2
300
6
绿化系数
%
9.9
该建设项目组成见下表:
表2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主体
工程
加气机罩蓬
支撑防护
建筑面积300m3
汽车加气岛
为汽车加气
4台双枪加气机
加气量约2000m3/小时
槽车卸车位
接收天然气源
1台液压撬
辅助
工程
综合用房
营业、办公
建筑面积147.6m3
公用
工程
供水
供应自来水
供水管径DN150
供电
采用380/220V的供电电源
400KVA箱式变压器
消防
12台灭火器材
6个八公斤手提灭火器
2个五公斤手提灭火器
2个CO2灭火器
2个三十五公斤推拉式灭器
2、劳动定员和工作天数:
劳动定员:人员定编为20人,其中站长1名,操作工3名,加气员12名,收银员3名,设备维修工1名。
工作天数:该加气站年营业天数为360天,每天工作24小时,三班两运转。
3、加气站站场
(1)主要设备见下表:
表3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1
双枪加气机
4
HQHP-JQJ-11
2
液压撬
1
LND2000/20
3
PLC控制柜
1
FS40GOT5.7
4
气动自控系统
1
W-0.174-7
5
CNG子站拖车
1
HGJ9380GGQ型
(2)平面布置
该加气站站区用地呈方形,地势平坦,整个站区分作业区和营业区。厂址位于XX工艺美术学校生活区东侧(详见附件6站区平面布置图)。
XX曹山加气站站内包括汽车加气岛、槽车卸车位、综合房和箱变。站区设一个容积不超过18m的槽车车位和4台加气机,站房为地上一层,建筑高度4.1m,建筑面积136.91m2, 耐火等级为二级,此平面规划布置已经XX市公安消防支队审核,认为该设计能够满足有关规范要求(详见附件3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三、公用工程
1、给排水
给水:本项目自来水引自胜利东路市政给水管网的水源,能满足生活、生产、消防要求。
排水:项目区域属第二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由于第二污水处理厂预计2009年6月前建成运营,在其建成运营前,本项目办公生活产生的污水汇集于站区自建化粪池内,定期由环卫部门抽吸;在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后,本项目外排污水经污水管网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最终排入淮河。
2、供电
(1)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按三级负荷设计,供电电源采用380/220V就近引入,站内采用低压计量。
(2)加气站内供配电及控制线路敷设方式采用电缆直埋,配电室采用电缆沟,进出建筑物、穿越行车道部分穿钢管保护并做好防水密封。
(3)电力和照明
本站生产区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为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其电气设计按此规范要求进行 设计,电气设备选择在生产区内,设备宜采用隔爆型,防爆等级为dⅡB级。
非生产区选用防护型或一般型电气设备。
3、消防
汽车加气站属于甲级防火单位。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第9.0.2条及《汽车用燃气加气站设计技术规范》(CJJ84-2002)第7.1.3.2条规定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但需配备灭火器材。本项目在站内设置6个八公斤手提灭火器材,2个五公斤手提灭火器材,2个CO2灭火器材和2个三十五公斤推拉式灭火器材,共计12个灭火器材。灭火器的配置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XX曹山加气站租赁安徽东方水产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空地,位于XX工艺美术学校生活区东侧,就本项目而言,项目性质为新建,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不明显。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XX市地处安徽省北部,津浦线与淮河交汇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17°12′~117°31′,北纬32°49′~33°01′。现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7.45万人。淮河从市区北侧通过,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本市交汇;公路四通八达,水路交通极为方便。
XX曹山加气站项目位于XX工艺美术学校东侧。(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件5)。
1、地形、地貌、地质
XX市地貌以平原为主,南部地区有少量丘陵和低山。地貌主要分布平原、丘陵和湖泊3种。地基各土层的形成时代及成因类型自上而下简述为:全新世人工填土层、晚更新世河流冲积层、下伏晚太古代岩浆岩经区域变质形成的花岗岩麻岩。
2、气候、气象
本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总的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适中,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
年平均气温15.9,年内1月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1℃,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8.1℃;气温年比较差27.1℃;无霜期217天。
本区日照丰富,辐射热量充足,全年日照因阴雨、雾障等因素,实际日照时数平均仅为2167.5小时,日照率49%;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9.1千卡/cm2,低于淮北地区,高于皖南、皖西地区,近40年里,太阳辐射总量同日照时数一样,也因大气污染呈逐年下降趋势。
本区年平均降雨量905.4mm,平均降水日数为105天;受季风影响,各季节平均降水量悬殊,夏季最高,达467.4mm。春季次之,为200.1mm,秋季160.5mm,冬季仅77.4mm;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
全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4.7毫巴,夏季潮湿,其中7月份绝对湿度最大。
全年主导风向为ENE,其次为NE,静风频率较高,历年平均风速2.73 m/s,最大风速19.5 m/s。
3、水文
区内地表水均属淮河水系,主要有淮河一级支流北淝河及其它小型河沟天河、龙子河、鲍家沟、八里沟、张公山大塘等。除北淝河外,其余小型河沟均为河湖结合型,河道短,支流量小,干旱年份常出现断流。与建设项目可能发生水力联系的地表水体是淮河。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干流全长1000km,流域面1883km2,其中下游横贯安徽省北部。淮河XX市区段上起XX闸,下到临淮关,全长39.8km,正常水位时河宽约400m,市区河段上游建有XX闸、船闸、分洪道,XX闸蓄水位17.5m,死水位15.5m;淮河XX段历年最高水位22.18m,最低水位10.3m,平均水位12.15m;年平均流量852m3/s,最大流量11600m3/s,最小流量以关闸时渗漏量和船闸泄水量计为12.4m3/s;流速一般在0.07~0.7m/s之间,平均流速为0.45m/s左右。每年6-9月为淮河汛期。洪水季节一般出现在7-8月,汛期时,水位高、流速大、含沙量多。历史上淮河多次改道。
地下水:市境内地下水基本属入渗蒸发型,静储量约3.2亿立方米,淮河年地下水调节储量为1500~2500万吨之间。南岸为贫水区,北岸为富水区。
4、植被
该区地处暖带落叶阔叶林及热带落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地带。主要植被属暖温带,境内主要是人工林,主要物种有黑松、马尾松和刺槐,淮堤两岸设有防护林,以榆、柳为主。市区以杨树、法梧、雪松为主。常见乔木140种,灌木70多种,中草药600多种。农田旱作物以麦、豆为主,水作物以水稻为主。
5、地震
XX市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社会经济结构:2007年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5.34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1.16亿元,增长15.4%,其中工业增加值115.56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2.52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例为21.0:39.3:39.7。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10231元,增长12.2%。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87.3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98.2万人,减少2.3万人;第二产业35.6万人,增加3.2万人;第三产业53.5万人,减少0.1万人。从业人员中,全市乡村从业人员157.06万人,同比增长0.5%。其中,工业从业人员16.31万人,增长19.3%。
龙子湖区位于市区东部,辖6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镇。辖区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余人。
教育:全市有各类学校1287所,在校学生65.7万人,教职员工3万余人。市区有安徽财经大学、XX医学院、XX学院等高等院校3所,另有解放军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坦克学院、车管学院、海军士官学校等军事院校4所。
文化:全市共拥有艺术专业表演团体2个,市级艺术研究所1个。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35万册,图书总流通19.8万次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电视台2座,电视转播台4座,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转播台4座,广播电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10.4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
文物保护: 该项目周围500米区域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XX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4月城市环境质量月报中三个大气监测点工人疗养院、二水厂和百货大楼的监测数据显示:三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日均值范围在0.005~0.064mg/m3之间、二氧化氮(NO2)日均值在0.007~0.075mg/m3之间、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在0.035~0.143mg/m3之间。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均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SO2 0.15mg/Nm3、 NO2 0.12mg/Nm3、PM10 0.15mg/Nm3)。
本项目地处XX市龙子湖区,距工人疗养院大气监测点较近,该项目地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XX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4月的环境质量公报,淮河XX段水质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淮河XX段共设四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涡河入淮口下断面、XX闸下断面、新铁桥断面、沫河口断面。各断面水质情况见下表:
表4 2008年4月淮河XX段水质情况一览表
断面名称
环境功能
类别
实际水质类别
超标污染物
超标
倍数
污染程度
涡河入淮口下断面
Ⅲ类
Ⅳ 类
NH3-N
0.36
轻度污染
XX闸下断面
Ⅲ类
Ⅳ 类
NH3-N
0.44
轻度污染
新铁桥断面
Ⅲ类
Ⅳ 类
NH3-N
0.50
轻度污染
沫河口断面
Ⅲ类
Ⅴ 类
NH3-N
0.92
中度污染
三、声环境质量
根据XX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4月区域环境噪声实测值为54.6dB(A),轻度污染。与上年度同月相比降低了0.5dB(A);与上月相比增高0.2dB(A)。主要交通干道路段两侧交通噪声实测值为66.6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评价等级为较好。与上年度同月相比增高了0.4dB(A);较上月相比降低了0.7dB(A)。
XX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有关技术人员2008 年11月21日采用AWA6218B型噪声统计分析仪对项目拟建地的现状本底噪声进行了监测。该声级计为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型声级计,监测时天气多云、微风。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昼60dB(A)、夜50 dB(A))和4a类标准(昼70dB(A)、夜55 dB(A))。其中①③④号监测点执行2类标准,②号监测点执行4a类标准。监测结果详见表5:
表5 噪声监测布点及周围环境情况简图
监测
编号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N
噪声监测布点示意图
1
项目地东侧
56.8
48.2
④
曹山路
胜 利 东 路
①
②
③
项目
所在地
2
项目地南侧
67.2
53.2
3
项目地西侧
57.2
47.5
4
项目地北侧
55.7
46.3
备注: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和4a类标准
四、项目地周边环境情况简图
N
养鱼塘
在建学生宿舍
项目所在地
闲置食堂
曹山路
居民区
蚌埠
工艺
美术
学校
闲置
学生宿舍
胜 利 东 路
加油站
图1: 蚌埠市胜利东路曹山加气站项目周边情况简图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保证建设项目所在地不因本项目建设而降低现状环境质量水平。
XX曹山加气站项目位于XX工艺美术学校生活区东侧,该项目地500米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特殊保护对象,根据该项目特点及周围环境调查,环境重点保护目标为淮河水体及项目周边学校及居民区的大气、水、声环境。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与项目地相对
位置
规模
水环境
淮河
北侧3000m
大河
声环境
居民楼
东侧30m
住户约60户
XX工艺美术学校
西侧100m
师生约2000人
学生宿舍
西北侧50m
学生约1800人
大气环境
居民楼
东侧30m
住户约60户
XX工艺美术学校
西侧100m
师生约2000人
学生宿舍
西北侧50m
学生约1800人
保护级别:
①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②淮河干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③项目地东侧、西侧和北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项目地南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项目地东侧、西侧和北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项目地南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中二级标准;
第二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营后,且本项目接入污水管网,污染物浓度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及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
项目地东侧、西侧和北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项目地南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一、施工期
建筑施工
平整场地
扬 尘
交 付 使 用
验 收
施工噪声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
图2: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二、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下图:
噪声
CNG子站拖车
液压撬
PLC控制柜
气动自控系统
加气机
废气
图3:天然气加气站项目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工艺流程为:CNG子站拖车 液压撬 PLC控制柜 加气设备 燃气车辆
本项目工艺采用的天然气(CNG)通过拖车从XX加气母站送至该供应站,来站压缩天然气经过液压撬体、高压管线、经天然气加气机向天然气汽车售气。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1、废气
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场地二次扬尘,如地表开挖、物料运输等,本项目需要回填、碾压平整道路,因此基础开挖量不大。施工期不在站内设生活食堂。
2、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汽车运输、混凝土破碎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其噪声值在70~90dB(A)。
3、固废
施工期原材料及弃土、废石渣,运输过程中泥土的抛洒;施工期不在场地设置生活食堂。
二、营运期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本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有: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
1、废气
该项目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营运期加气机给汽车加气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各接口处密封较好,并无废气排放,若阀门或开关控制不好,易造成天然气泄漏,以气态形式逸出进入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为烷烃类。
2、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本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共20人,用水量每人每天按50L计,排水系数取0.85,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85m3/d(306t/a)。
3、噪声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液压撬体运转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75dB(A)。
4、固废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按0.5kg/人·d 计,产生量为10kg/d(3.6t/a),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站 区
H2S
0.0058
0.0058
总烃
(非甲烷总烃)
/
/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废水量
COD
BOD5
NH3-N
Q:306t/a
320mg/L 0.098t/a 140mg/L 0.043t/a
30mg/L 0.012t/a
Q:306t/a
320mg/L 0.098t/a 140mg/L 0.043t/a
30mg/L 0.012t/a
固体
废物
办公生活
生活垃圾
3.6t/a
0
噪
声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液压撬体运转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75dB(A)。
其
它
主要生态环境:
新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建设施工期间机械设备产生扬尘、噪声等影响周围景观,施工期结束后,这些影响可得到逐步恢复。另外,加气站应移置树种、草皮严格按城市规划布局及景观环境要求设计加强绿化,使新的生态景观优于原来的景观。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施工期主要为安装设备和土建、道路铺设。其主要环境影响表现为机械噪声,飞扬的尘土。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有专人负责环境问题,做到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属于局部、短期、可恢复性的。由于施工工程量不大,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营运期在加气机给汽车加气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各接口处密封较好,并无废气排放,若阀门或开关控制不好,易造成天然气泄漏,此类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约2-3次/年。泄漏的天然气以气态形式逸出进人大气环境,天然气组成中甲烷占96.226%,还含有极少量的乙烷、丙烷、H2S等,对大气有害的只有H2S,其占的比例为0.002%,根据类别资料,每年放散出的天然气的量约为190.3m3,其中H2S量约为0.0058 t/a,H2S厂界浓度远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最高容许浓度10mg/m3的要求,由于天然气的密度比较小,排放的天然气很快在大气中扩散掉,对大气和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为避免加气机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天然气外泄,加气站必须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严格按照行业操作规程作业。另外,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该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共20人,用水量每人每天按50L计,排水系数取0.85,生活污水产量为0.85m3/d(306t/a)。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污染物COD、BOD5、NH3-H排放浓度分别为280mg/L、120mg/L、30mg/L,排放量分别为0.086t/a、0.037t/a、0.009t/a。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污染物COD、BOD5、NH3-N排放浓度分别为320mg/L、140mg/L、30mg/L,排放量分别为0.098 t/a 、0.043t/a、 0.009 t/a。
根据XX市总体规划,项目区域属第二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由于第二污水处理厂预计2009年6月前建成运营,在其建成运营前本项目办公生活产生的污水汇集于站区自建化粪池内,建设单位应设置不低于5m3化粪池,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抽吸;在第二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营后,且本项目接入污水管网,该项目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可直接进入胜利东路市政污水管网,经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淮河。本项目排水水质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的比较见下表:
表7 项目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与相应指标比较
污染物名称
COD
BOD5
NH3-H
该项目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
320mg/L
140mg/L
30mg/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
≤500mg/L
≤300mg/L
≤35mg/L
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
≤340mg/L
≤160 mg/L
≤35 mg/L
注:由于氨氮的排放浓度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中无要求,参照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中的排放标准。
(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源强及参数
该项目运营期间,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液压撬体运行产生的噪声,据类比调查,声源强度≤75dB(A)。
表8 设备噪声源强
序号
设备名称
声级值dB(A)
1
液压撬体
≤75
(2)预测模型及方法
按照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评价方法要求,选用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预测模式选用推荐公式
LA(r)= LA(r0) -20×Lg(r/r0)-△L
式中: LA(r)——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LA(r0)——声源在参考位置r0的A声级,dB(A);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L——额外衰减值,dB(A)(取8~10dB(A))。
根据噪声预测模式进行计算,厂界环境噪声的预测结果见表9:
表9 厂界环境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
预测点
现状值
预测值
叠加值
标准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东侧厂界
56.8
48.2
43.2
43.2
56.8
48.2
60
50
南侧厂界
67.2
53.2
42.5
42.5
67.2
53.2
70
55
西侧厂界
57.2
47.5
35.6
35.6
57.2
47.6
60
50
北侧厂界
55.7
46.3
39.4
39.4
55.7
46.4
60
50
预测结果表明,经厂区建筑物的隔声、距离的衰减,本项目厂界东侧、西侧和北侧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标准中2类标准的要求,南侧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标准中4类标准的要求。
(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废主要生活垃圾。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按0.5kg/人·d 计,产生量为10kg/d(3.6t/a),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符合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五)清洁生产分析
清洁生产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产效率并减少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实现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原料和产品指标
本项目所采用的原料和产品均为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天然气的低热值为34.91MJ/Nm3。天然气属清
洁能源。
2、设备
本项目生产设备引进国内先进设备,具有良好的自动化控制,均选用低噪声设备。
3、生产工艺
本项目工艺过程中只涉及压力等物理变化,无化学变化,仅有微量的废气排出。站内设置浓度报警器,及时发现漏气点,减少漏气损失。使事故排放或泄漏的天然气量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主要生产运行参数实现自动化检测记录。
4、污染物产生指标
本项目污染物产生分为废水、废气、噪声。项目运营期无废渣产生。
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在第二污水处理未运营前,废水经化粪池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抽吸;第二污水处理厂运营后,可直接排入胜利东路市政下水管网,经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噪声均采用低噪声设备,可确保噪声不影响周围声学环境。本项目对其产生的污染均采取了降低或削减污染的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5、环境管理
作为易燃易爆的天然气加气站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加气站安全生产,并不断完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建议建设单位除了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外,在管理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加强内部管理,减少生产中的跑、漏现象;
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职工清洁生产意识;
③加强外部联系,积极与地方环保部门协调,确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加强宣传,与地方有关部门协作,确保天然气加气站的安全运行。
总体而言,天然气汽车燃料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燃料可改善城市大气污染,推动环境保护,调整
效益。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燃料可改善城市大气污染,推动环境保护,调整能源结构。本工程采取的工艺较为先进、可靠,设备选型及材质满足生产需要,自动化控制程度较好,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六)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主要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突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本评价针对拟建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案。
1、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识别
根据本项目涉及的原料特性,可引发爆炸事故的主要是天然气。
(1) 主要物料的基本性质
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工艺介质为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CH4),约占天然气的96%(体积比),另外还含有少量乙烷、丙烷等其他烃类。天然气中各主要组分的基本性质见下表:
表10 天然气中各主要组分的基本性质
组分
项目
甲烷
乙烷
丙烷
其它烃类
硫化氢
CH4
C2H6
C3H8
C4~C6
H2S
组成(V%)
96.226
1.77
0.3
0.226
2×10-3
密度(kg/m3)
0.72
1.36
2.01
3.45
1.54
爆炸上限(V%)
4.9
2.9
2.1
1.4
4.30
爆炸下限(V%)
15.4
13.0
9.5
8.3
45.5
自燃点(℃)
645
530
510
/
290
理论燃烧温度(℃)
1830
2020
2043
/
/
燃烧1m3气体所需空气量(m3)
9.54
16.7
23.9
38.18
1900
最大火焰传播速度(m/s)
0.67
0.86
0.82
/
7.16
注:表中的各值为0℃、101.325kPa时的值。
(2)天然气危害性分析
A、易燃易爆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天然气爆炸范围较宽,爆炸下限浓度值较低,泄露和挥发后很容易达到爆炸下限的浓度值。结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中易燃物质分类,天然气火灾危险性等级为甲A。
B、易扩散性
天然气泄露后,一部分轻组分(主要是甲烷)扩散到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气团,当气团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将发生蒸汽云爆炸;另一部分比空气重的气体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等低洼处,往往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明火而引起火灾或爆炸。
2、事故源项分析
本工程的功能主要是对汽车加气,工艺流程包括储气和加气等。根据工程的特点并调研同类型项目的事故类型,本加气站主要事故类型为火灾与爆炸。
加气站若要发生火灾及爆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天然气泄漏或蒸发;②有空气助燃;③天然气必须与空气混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④现场
有明火;⑤静电或雷击。只有以上五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
在加气站设计、施工、设备选型过程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加强站内日常管理,天然气大量泄漏的可能性就很小;另一方面,天然气一旦泄漏,只要发现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加以控制,限制住天然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爆炸、火灾便能得到有效控制。
3、环境风险事故概率分析
对于导致严重环境后果的事故概率目前没有确定的标准,但据有关资料表明,重大环境风险概率一般小于X×10-5次/年才可视为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根据统计资料,加气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概率远远低于3.1×10-5次/年,可视为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
4、风险事故环境影响分析(由于项目周边是居民区,对居民的影响怎么写呢?)
爆燃即燃烧、爆炸,是天然气加气站最重要的事故。天然气泄漏是造成加气站爆炸燃烧的主要原因。
天然气事故泄漏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天然气事故泄漏,当空气中的甲烷25%~30%时,将造成人体不适感,甚至是窒息死亡。
②当天然气的浓度到达爆炸极限时,遇热源、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喷射火焰的热辐射会导致人员烧伤或死亡。火灾、爆炸导致建筑物、设备的崩塌、飞散会引起进一步的扩大火灾,火灾蔓延极快,火势较难控制,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
③事故的发生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此外对区域环境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天然气事故泄漏,烃类气体将直接进入大气环境,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生爆炸、火灾,爆炸燃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燃烧烟尘、颗粒物对区域的大气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