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电收尘改为袋收尘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编号:
目 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0
3环境质量状况 ……………………………………………………………16
4评价适用标准 ……………………………………………………………18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0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3
7环境影响分析 ……………………………………………………………24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9
9结论与建议 ………………………………………………………………3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3 建设项目周围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
附图4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图。
附件
附件1 备案通知书(徐铜发改经济投备[2015]318号);
附件2 营业执照(副本);
附件3 现有项目环评批复及验收报告;
附件4 现有项目排污许可证;
附件5 土地证;
附件6 环评委托书;
附件7 环境质量保证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电收尘改为袋收尘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孙建成
联系人
庄铁流
通讯地址
徐州市北郊茅村镇
联系电话
13952207165
传真
-
邮政编码
221168
建设地点
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淮海中联水泥厂内
项目
立项部门
徐州市铜山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
备案文号
徐铜发改经济投备【2015】318号
建设性质
技术改造
行业类别及代码
N7722大气污染治理
项目所在厂区占地面积
7.2万m2
绿化率
30%
总投资(万元)
34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4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0%
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6年3月
1.1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回转窑、发电机等)
1.1.1 原辅材料:
施工期:钢材、极板、极丝、布袋及其它安装材料。
运营期:无。
1.1.2 主要设备:
项目新建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表1.1.2-1。
表1-1 本次技改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窑头袋除尘器
全压3700Pa
处理风量300000Nm3/h
2套
(两条生产线各1套)
原每台电除尘有四个室,改造后利用原电除尘器框架,全部将电除尘改为布袋除尘
2
窑尾电袋复合除尘器
1#全压3500Pa
处理风量420000Nm3/h
2#全压12500Pa
处理风量420000Nm3/h
2套
(两条生产线各1套)
原每台电除尘有四个室,改造后利用原电除尘器框架,其中一个室更换新的极板极丝,保留电除尘功能,其他三个室改为布袋除尘
1.1.3 本项目水及能源消耗量
能源消耗情况见表1.1.3-1。
表1.1.3-1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t/a)
-
柴油(t/a)
-
电(万kwh/a)
1830
天然气(m3/a)
-
燃煤(t/a)
-
其它
-
1.2 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次技改项目实施前厂区内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厂区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及洒水降尘,不外排。
本项目运营后职工定员不增加,不新增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技改项目,不新增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1.3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1.4工程内容及规模
1.4.1项目由来
江苏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联合水泥控股集团出资设立的大型企业,公司位于铜山区茅村镇,主要生产水泥熟料,水泥熟料生产线所在厂区占地面积7.2万m2。目前该公司拥有5000t/d和48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各一条,每条生产线窑内煅烧产生的烟气分别通过窑尾100m、105m高的烟囱排放,每台回转窑的工作时数为7200h/a,1#生产线窑头冷却烟气通过40m高烟囱排放,窑尾煅烧烟气通过100m高的烟囱进行排放,2#生产线窑头冷却烟气通过40m高烟囱排放,窑尾煅烧烟气通过105m高的烟囱进行排放。
现有两条生产线每条均安装了一台回转窑,每台回转窑的窑头和窑尾各设置一个四室静电除尘器,根据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目前1#、2#烟气监测数据可知,窑头、窑尾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均约为40mg/m3,不能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30mg/m3的要求,静电除尘器虽然可以对粉尘有效的进行去除,但存在着运行费用较高,除尘效率受飞灰电阻影响较大等问题,尤其在近年煤种灰分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除尘效率受影响的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颗粒物的排放量,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该厂拟对现有电收尘环保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经研究后发现电袋复合型除尘器是通过电除尘与布袋除尘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的高效除尘器,它能够充分发挥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各自的优点,以及两者相结合产生新的优点,同时能克服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缺点。电袋复合除尘工艺由于有前级电场的存在,收集了大部分的粉尘,只有小部分粉尘进入后面袋区,在实际运行中,前级电场起到了缓冲区的作用,提高了设备的容错能力,并且使粉尘排列蓬松有序,能够延缓滤袋本身阻力的上升以及滤袋的寿命,电袋式除尘器把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嫁接和组合,而是两者优势互补,发挥出1+1>2的效果。它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新一代除尘设备,适应了国家对于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能为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技改工艺目前在国内已较为成熟,因此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拟将原有的静电除尘工艺改为浓度粉尘处理效果更佳的电袋复合除尘器。
本次改造内容是利用原电除尘器框架,将窑头每台除尘器四个室均改为布袋除尘,而窑尾每台除尘器的一个室更换新的极板极丝,保留静电除尘功能,其他三个室均改为布袋除尘,技改后即将原纯静电除尘工艺改为了电袋复合除尘工艺。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该公司对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对改善区域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将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保部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委托江苏诚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江苏诚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评价组,经过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2005年5月)以及项目的相关资料,编制了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电收尘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4.2项目概况
1.4.2.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位于铜山区茅村镇,具体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周边环境敏感点见附图3建设项目周围500m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
1.4.2.2工程概况
(1)主体建设方案
本项目拟对现有的回转窑配套新建电收尘技改系统,利用原电除尘器框架将窑头每台除尘器四个室均改为布袋除尘,窑尾每台除尘器的一个室更换新的极板极丝,保留静电除尘功能,其他三个室均改为布袋除尘。
本项目主要建设方案见表1.4-1。
表1.4-1 厂区建设方案表
系统
名称
改造前
改造后
处理措施
设计参数
处理措施
设计参数
窑头除尘
每条生产线配置电除尘器一套
全压1800Pa
每条生产线配置电袋复合除尘器
一套
全压3700Pa
处理风量300000 Nm3/h
处理风量300000 Nm3/h
排放浓度≤50mg/Nm3
排放浓度≤30mg/Nm3
窑尾除尘
每条生产线配置电除尘器
一套
全压2200Pa
每条生产线配置电袋复合除尘器
一套
1#全压3500Pa
2#全压12500Pa
处理风量420000 Nm3/h
处理风量420000 Nm3/h
排放浓度≤50mg/Nm3
排放浓度≤30mg/Nm3
(2) 项目平面布置
本项目所在厂区占地7.2万m2,厂区内新建电收尘设备区域及烟囱的位置见附图2厂区平面布置图。
1.5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5.1 企业简介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位于铜山区茅村镇,该公司为中国联合水泥控股集团出资设立的大型企业。
1.5.2 企业原生产概况
目前,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建有2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130万吨闭路循环水泥粉磨生产线(老生产线,2台水泥磨,年产水泥130万吨,熟料由1#水泥熟料生产线提供)和1条年产98万吨的水泥粉磨生产线。
1#熟料生产线设计能力为4800t/d熟料,采用“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带在线双喷腾式分解炉”的新型干法窑生产线,设计年产熟料158.4万吨,并配置增设了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2#熟料生产线设计能力为5000t/d熟料,采用“五级旋风预热器与在线喷腾式分解炉+Φ4.8x72m回转窑+第三代充气控制梁篦式冷却机”技术,熟料年产量达165万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良好。
年产98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主要为自产熟料及其它原材料配料至成品水泥入库的部分水泥粉磨生产线,主要有石膏、混合材破碎及输送,石膏及石灰石库、水泥磨及磨房、废渣库、粉煤灰库、水泥输送系统等。主要设备见下表1.5.2-1。
表1.5.2-1 生产线配套设备概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台/套)
所在场所
备注
1#水泥熟料生产线
1
反击锤破机
Φ1800x1800
2
青龙山石灰石破碎
3
侧式悬臂堆料机
/
1
长方形加盖石灰石预均化堆场
4
侧式刮板取料机
/
1
5
移动小车式堆料机
/
1
加盖砂岩预均化堆场
1#、2#共用设备
6
桥式刮板取料机
/
1
7
侧面悬臂式堆料机
/
1
原煤预均化堆场
1#、2#共用设备
8
桥式刮板取料机
/
1
9
辊式球磨机
/
1
原料粉磨和废气处理
1#
10
原料磨风机
风量:390000m3/h
1
11
预热器风机
风量:872000m3/h
1
12
增湿塔
CZSΦ39m
1
13
窑头静电收尘器
风量:300000m3/h
1
14
窑尾排风机
风量:420000m3/h
1
15
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在线分解炉
/
1
熟料煅烧系统
1#
16
回转窑
Φ4.8x72m
1
17
控制流型篦式冷却机
控制流型篦式
1
18
熟料静电收尘器
/
1
19
辊式煤磨机
/
1
煤粉制备
1#
20
煤磨袋式收尘器
/
1
21
煤磨排风机
风量:120000m3/h
1
2#水泥熟料生产线
1
锤破机
PCF2022
1
焦山石灰石破碎
2
移动小车式堆料机
/
1
加盖石灰石预均化堆场
3
门式侧面刮板取料机
/
1
4
移动小车式堆料机
/
1
加盖砂岩预均化堆场
1#、2#各配1台
5
桥式刮板取料机
/
1
6
侧面悬臂式堆料机
/
1
原煤预均化堆场
1#、2#各配1台
7
桥式刮板取料机
/
1
8
辊式球磨机
/
1
原料粉磨和废气处理
2#
9
原料磨风机
风量:390000m3/h
1
10
预热器风机
风量:872000m3/h
1
11
增湿塔
CZSΦ39m
1
12
窑头静电收尘器
风量:300000Nm3/h
1
13
窑尾排风机
风量:420000Nm3/h
1
14
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在线分解炉
/
1
熟料煅烧系统
2#
15
回转窑
Φ4.8x72m
1
16
控制流型篦式冷却机
控制流型篦式
1
17
熟料静电收尘器
/
1
18
辊式煤磨机
/
1
煤粉制备
2#
19
煤磨袋式收尘器
/
1
20
煤磨排风机
风量:120000m3/h
1
年产98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
1
辊压机
HFCG160-140
1
水泥粉磨
/
2
分级机
V4000型
1
/
3
球磨机
Φ4.2×13m
1
/
4
选粉机
V4000
1
/
5
水泥包装机
8RS-SJ
3
水泥包装
/
6
布袋除尘器
/
9
各工序
/
7
双螺旋杆式空压机
GA132-7.5
1
/
/
8
储气罐
储气量:2、3m3
2
特种设备
/
9
储气罐
储气量:4m3
2
特种设备
/
本次技改项目实施前,企业原有工程概况及污染物处理防治措施见表1.5.2-2。
表1.5.2-2 厂区原有工程概况一览表
类别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主体工程
1#水泥熟料生产线
熟料158.4万t/a
生产熟料158.4万t/a,其中115万t用于生产水泥,其余作为产品外售。
2#水泥熟料生产线
熟料165万t/a
生产熟料165万t/a,部分用作98万t水泥粉磨线生产水泥,剩余部分外售.
水泥粉磨生产线
水泥98万t/a
生产能力98万t/a
公用
工程
供水系统
给水
日平均供水量15500~20500m3/d
现有一套自备供水系统,共设10口深水井,均具有地下水开采许可证,供水能力充足,用于厂区的生产和生活供水
循环冷却水系统
一期2×1500m3/h
二期2×1800m3/h
2台1500t/h冷却塔和2台1800t/h冷却塔及配套系统。
排水
系统
生活污水
150m3/d
生活污水经厂区现有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用于绿化及堆场洒水等,不外排。
生产废水
165m3/d
废水及初期雨水经厂区现有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供厂区绿化、道路洒水及生料磨、增湿塔、石灰石下料的废气降温及物料的喷水抑尘,不外排
雨水
/
后期雨水通过明沟系统收集后就近排至厂外
供电系统
11160.8万kwh/a
厂内现有1座110KVA总降压变电站和1#、2#线配套建设的2座6000KVA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站供应
供气系统
6、10、24m3/min
厂内1#窑现有3台10m3/min、2台6m3/min、4台24 m3/min的空压机,水泥粉磨线现有5台18.5 m3/min的空压机
消防水池
1000m3
厂区景观水池兼用,满足消防要求
贮运
工程
外部运输
/
石灰石采自青龙山、焦山;砂岩采用邳州砂岩矿,铁矿石购于徐州和枣庄铁矿,汽车运输;粉煤灰购自徐州发电厂和彭城电厂,散装罐车运输进厂;燃煤购自徐州、山西、陕西、山东等煤矿,火车或汽车运输进厂
内部
贮存
原料库
/
包括石灰石加盖预均化堆场、铁矿石堆棚、砂岩堆棚、粉煤灰圆库、原煤堆场、生料圆库、石膏堆棚等
成品库
/
包括熟料圆库、水泥库等
盐酸储罐
储量:2t
1个,位于余热发电车间西侧,Φ1.5m×2m,调节pH
硫酸储罐
储量:10t
2个,位于水泵房,6t/4t各一个,用于调节pH
氢氧化钠储罐
储量:2t
1个,位于余热发电车间西侧,Φ1.5m×2m,调节pH
磷酸钠
储量:1t
储存在原料库,袋装,25kg/袋,年耗量1.5t,作为缓冲剂调节pH
地埋式
柴油罐
储量:8t
1个,位于1#线篦冷机北侧,Φ1.5m×8m,年耗量84t,用于窑头点火
环保
工程
有组织
颗粒物
947.75
各工艺采用脱硫脱硝除颗粒物净化措施处理后,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表2中的要求,各排气筒高度执行(GB4915-2004)表4中的要求。
SO2
198.09
NO2
4805
无组织
颗粒物
/
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表3中的要求
废水治理
生活污水150m3/d
生活污水经厂内现有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以及堆场洒水等;
生产废水165m3/d
生产废水经厂内现有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道路洒水以及生产设备消耗水中的设备喷水等
噪声治理
/
选取低噪设备、合理布局;局部消声、隔音等
固体废物处理
工业固废
废橡胶皮带、废铁收集后外售,废耐火砖厂家回收;除尘器收集废颗粒物、生产废水站污泥作为原料回用生产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站污泥由环卫部门分类收集处理
绿化
-
绿化率30%
事故池
400m3
调节池兼用,已作防腐防渗处理,满足应急要求
氨水泄漏应急池
150 m3
已作防腐防渗处理,满足应急要求
辅助
设施
办公楼
5000m2
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门卫室
120m2
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职工食堂
380m2
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5.3现有项目环评审批、验收及“三同时”执行情况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现有项目环评审批及验收情况见表1.5.3-1,“三同时”执行情况见表1.5.3-2。
表1.5.3-1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现有项目环评审批及验收情况
序号
工程名称
环评批复部门
批复时间
验收情况
备注
1
5000t/d熟料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
国家环保总局
2003年12月9日
已验收,2007年12月14日
项目已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2
1#生产线节能降耗环保综合技改工程项目
江苏省环保厅
2007年11月20日
已验收,2012年1月18日
项目已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3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脱硝项目
铜山区环保局
2014年10月28日
已验收,2015年6月26日至27日验收1#线、2015年8月7日至8日验收2#线
项目已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由上表可知,该公司已取得厂区内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环评批复并通过环保验收。已验收项目在验收监测期间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正常,满足验收时的排放标准的要求。
表1.5.3-2 已建工程环评批复执行情况
环评批复内容
执行情况
全过程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控制措施及以新带老措施,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本项目生产工艺、设备、自动控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指标应达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
落实了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目污染控制措施及以新带老措施
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设计建设、完善厂区的给排水管网,建设水泥生产设备和余热发电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全部回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或场地洒水,不外排,厂区不得设置污水排污口,增设矿山工业场地的生活污水处理、回用设施,确保全厂污水零排放
已经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改造了厂区的给排水管网,建设了水泥生产设备和余热发电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厂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余热发电系统冷却水的补充,建设了矿山工业场地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不外排
强化全厂颗粒物排放的治理和控制措施,各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应不低于报告书提出的要求,石灰石、砂岩等各类原辅料堆场设置封闭式厂房,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和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各类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浓度和排气筒高度应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
全厂各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报告书的要求,针对原辅材料设置了封闭式厂房,现场监测期间,各类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浓度和排气筒高度均满足相应限值要求。
按相关要求对固废进行收集处置,并落实各类固废的收集、处置、利用等措施,实现固废零排放。除尘器收集的颗粒物全部回收利用
落实了各类固废的收集、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固废零排放
加强矿山开发的生态保护工作,矿山开发应有序进行,并做好开采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同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落实废石堆场的生态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
制定了矿山开发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按照铜山区环保局出具的《排污许可证》上的规定,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大气排污总量指标见下表。
表1.5.3-4 排污总量指标(单位t/a)
污染物
SO2
烟尘(颗粒物)
氮氧化物
总量指标(t/a)
198.09
947.75
4805
结合该公司实际烟气量的排放情况,可知1#、2#生产线颗粒物的排放情况如表1.5.2-5所示。
表1.5.2-5 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回转窑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生产线
产生位置
产生
浓度mg/m3
烟气量Nm3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量t/a
除尘
效率
%
废气
颗粒物
1#
窑头
22000
2.16×109
40
86.4
99.82
窑尾
100000
3.024×109
40
120.96
99.95
2#
窑头
22000
2.16×109
40
86.4
99.82
窑尾
100000
3.024×109
40
120.96
99.95
注:窑头烟气量=300000Nm3/h×7200h/a=2.16×109Nm3/a;
窑尾烟气量=420000Nm3/h×7200h/a=3.024×109Nm3/a。
由上表可知,颗粒物实际排放的浓度已超过《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颗粒物的排放浓度要求,为了使该公司颗粒物排放浓度能够行业排放要求,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拟建设“电收尘技改项目”,除尘后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可降低至30mg/m3以下。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地理位置
铜山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环抱江苏省徐州市区,地处东经116°43′-117°42′、北纬34°01′-34°35′之间。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铜山区境内东西长64.5km,南北长61.5km,总面积2035km2。
建设项目选址于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具体见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2.1.2地形、地貌、地质
铜山区西北、东南系黄泛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田园平整。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区,是沂蒙山区南缘的剥蚀残丘。京杭大运河横贯北部,废黄河自西北而东南穿越区境,构成“三片平原三片山、黄河故道一高滩”的地貌特征。
铜山区内西北片、东片以及东南片为平原,东南片废黄河堤下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向东缓倾,地面高程(以废黄河基面为水准零点)30~28m左右,地面坡降万分之一。西北和东片平原地面高程39~27m左右,地面坡降自西向东八千分之一左右。
废黄河高滩是历史上黄河泛滥而成。地势高而平坦,高出两岸地面5~7m,自西北向东南,地面高程45~35m,地降七千分之一。滩面4~10km。
铜山区境内有700余座山头,分布于东北、西南和东南三片。山丘海拔高程在50~200m之间,平均坡度小于9度,属鲁中南剥蚀山丘的南缘。其特点是:山头孤立成片,山体矮小,低山缓丘,高低不平,不成山脉,山基线高程一般为50m。
2.1.3气候、气象
铜山区地处黄泛冲积平原与低丘陵相间地带,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铜山区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kcol/cm2,平均日照时数2283h,平均降水量868.6mm,无霜期平均为210天。
在中国气候图集上,属南温带的鲁淮区,具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过渡性质。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量较为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9℃,1月最冷,月均气温-0.4℃;7月最热,月均气温26.8℃。
春季(3~5月)以冷、干、多风天气为主,后春回暖快。夏季(6~8月)天气炎热多雨。秋季(9~11月)凉爽,光照多。冬季(12月~次年2月)受冷空气影响,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
2.1.4水文
(1)地表水
铜山区境内主要河流有京杭运河、故黄河、顺堤河等。
京杭运河(徐州段)上游与南四湖相通,下游与骆马湖相连,上、下游分别建有蔺家坝闸和刘山闸控制,调节水量。京杭运河具有饮用水源、航运、灌溉、行洪、纳污等多重功能,在徐州市境内全长207km。可分为湖西航道,长79km,在沛县和铜山县境内;运河不牢河段,长73km,在铜山县、贾汪区和邳州市境内;中运河,长55km,在邳州境内。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域功能为Ⅲ类,为南水北调的输送通道。
故黄河徐州境内总长192km,建成区河道宽70~100m,河底高程34.5~34m,常水位36.1~36.3m,该段河糟两岸均为石砌挡墙或护坡。建国50年来,历届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故黄河防洪保安,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清挖淤泥、拓宽河面、筑堤护坡,并先后实施了故黄河上游丁万河分洪、下游拓宽疏浚等工程,使故黄河的防洪能力不断增强。
顺堤河在江苏省沛县微山湖埝西侧,沿湖洼地排涝河道。北自苏、鲁交界姚楼河起,与苏北堤河平行南流,至蔺家坝入京杭运河。全长80km,宽40~70m。流域面积273km2。沿途穿杨屯河、沿河、鹿口河、郑集河处均建有地下涵洞。
具体见附图4项目所在地水系图。
(2)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面积大。
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2015年,铜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122.83亿元、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08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8亿元、增长18.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发展变化为7.5:55:37.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江苏省、徐州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第39位、提升2位,继续领跑苏北。
2.2.1农业
2015年,铜山区年粮食总产量达88.44万t,较上年增产6.83万t,连续6年被农业部评为“铜山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5万亩,蔬菜总产量401万t,铜山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万t、7万t和15.7万t。铜山区年新增农业面积4.2万亩,新增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78个,新增绿色产品原料基地认证30万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50家,农产品“三品”认证品牌达到707个。中荷合资瑞克斯旺农业园、中欧有机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实现竣工,建设徐村食用菌产业园,食用菌产值超过10亿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四大现代农业标志性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南农大(铜山)食用菌科研工作站等产学研基地6个。铜山区年累计投入9.1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560个,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5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被评为“江苏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工作示范县”。铜山区内盛产小麦、水稻、山芋、大豆、花生、棉花、芝麻、干鲜果品、蚕茧、鱼虾等,是国家商品粮基地。
2.2.2工业
2015年,铜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325.97亿元,比上年增长32.12%,利润总额2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4%,利税总额336.66亿元,比上年增27.41%,产品销售率98.44%。主导产业支撑有力,食品、冶金、机械、车辆、电子等五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显著,维维集团销售收入达220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23位,徐钢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进入百亿企业行列。徐州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苏北首家“国字号”高新区,徐州矿山装备科技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产业园,徐州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获批省级孵化器,铜山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增长80%以上。科研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研发机构在铜山的覆盖,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57个。
2.2.3招商引资
2015年铜山区开工、合同项目共计165个,投资总额为440.5亿元。其中开工项目107个,计划投资总额287亿元;合同项目58个,计划投资总额153.5亿元。全年完成实际到帐注册内资158亿元,继续高居徐州各县市区之首。2013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亿美元,总量继续保持徐州第一。外贸出口完成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处于徐州前列。
2.2.4交通运输
①公路
铜山区境内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较高,四条高速公路霍连(霍尔果斯-连云港)、京福(北京-福州)、京沪(北京-上海)、徐宿宁(徐州-宿迁—南京)和四条国道:104(北京-福州)、206(烟台-汕头)、310(连云港-天水)、311(徐州-西峡)纵横交织,七条市县一级公路和镇村公路网畅通无阻。
②铁路
徐州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徐州火车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列车编组站,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大铁路干线在境内交汇,26条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
③水运
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斜贯铜山区东西,有货运码头55个,15条航线最大通航能力达1000t级。
④航空
铜山区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40km,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10余条航线。
2.2.5社会
①文化事业
2015年底,铜山区拥有文化馆(站)22个,公共图书馆(室)藏书35.1万册。拥有电影放映单位21个,放映场次5600场,观众人数250万人次。拥有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广播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蓬勃发展,有线电视台节目频道达44套;联网入户终端总数35.16 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92.28%;架设光缆总长度达2376km。
②体育事业
2015年,铜山区成功承办了全国U13女子篮球比赛,并获得第二名。承办了全国U16女子排球比赛,并取得第一名,同时获全国体育竞赛优秀赛区。协助徐州市体育局成功举办了江苏省青少年摔跤比赛,并获江苏省体育竞赛最佳赛区。承办了市第二十届运动会举重比赛。参加江苏省县级田径比赛取得2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参加徐州市第二十届运动会铜山区获县区组金牌第一名,金牌总数165枚;获县区组总分第一名,总分2800分;获县区组奖牌第一名,奖牌数330枚。以上三个第一名均以大比分远远超过第二名,铜山区还荣获了优秀组织奖。
③教育事业
铜山区拥有普通中学38所,其中:初级中学32所,高级中学6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校120所。
2.3茅村镇概况
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位于徐州市北郊8km处,面积842km2,社会人口10万,下辖13个行政村(茅村、大庄、留武、班山、梁山、小张家、洞山、龙庄、赵庄、任庄、岗头、梅庄、檀山),67个村民小组。
茅村全镇以不老(牢)河为界分成南、北两大块,北部为丘陵,地势偏高,宜林宜果;南部为平原,路渠林网配套,是大面积稻麦两熟产区。主要河流有顺堤河、京杭大运河、不老(牢)河、龙须河和梁山河、境内河流总长32.85km。顺堤河在江苏省沛县微山湖埝西侧,沿湖洼地排涝河道。1958年开挖。1961年后多次拓浚。北自苏、鲁交界姚楼河起,与苏北堤河平行南流,至蔺家坝入京杭运河。全长80km,宽40至70m。流域面积273km2。沿途穿杨屯河、沿河、鹿口河、郑集河处均建有地下涵洞。1977年建七段节制闸。铜山环保局在顺堤河蔺家坝设水域断面,基本能反映京杭大运河水质在茅村镇的情况。
资源:大小山头31座,石灰石、白云石、磷矿石、大理石、耐火土、铁、锰等矿产丰富。其中优质石灰石储量30亿t,高品位墨竹黑大理石储量500万m3,广泛用于水泥制造和陶瓷制品的高硅粘土储量10亿t。
工业: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现有淮海中联、金霸王、内华等水泥厂7家,随着淮海中联的第二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年产量已逾千万t,采石企业52家,年产石料300万t。坐落在梁山村境内的江苏原元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年产量十多万t,80%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同时被江苏省环保局在太湖流域治理中推广使用。境内现有部、省属大中企业25家,神华国华徐州发电厂、华润华鑫徐州发电厂、淮海中联、农欢化肥厂都坐落于该镇!
茅村镇依托丰富的资源,全力打造电力、建材产业大镇,年创产值达1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目前已形成电力建材、工程机械加工、微生物肥料、家具制造四大骨干行业。农业上已形成了一批高效农业典型,部分农产品已形成自有品牌,效益明显。茅村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被评为“市综合经济十强镇”、“徐州市文明镇”“徐州市综合治理先进镇”。
适宜投资建设冶金、物流,建材、服装加工、无公害餐具等项目。
项目所在地附近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项目周围500m范围内无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3环境质量状况
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位于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根据《徐州市铜山区2014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例行监测数据,2014年度铜山区环境质量具体数据如下。
3.1.1环境空气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属于2类功能区。其环境空气质量下表3.1-1。
表3.1-1 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表 (单位:μg/Nm3)
序号
污染物名称
年均值
监测值浓度值
标准值
达标情况
1
SO2
33
60
达标
2
NO2
33
40
超标
3
PM10
120
70
超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PM10指标均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气候较为干燥、过往车辆产生扬尘量较大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