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期初考试
高三化学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Cl-35.5 O-16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 D.漂白粉漂白织物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1,表示1 mol CO2的质量为44 g
B.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表示1 L溶液中含有1 mol硫酸
C.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表示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表示1 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往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
4.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
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
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5.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石墨和C60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③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数目为0.01NA
B.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C.某密闭容器中有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18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NA
7.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
③酸性氧化物:CO2、CO、SO3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⑤⑥ D.②⑤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②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④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⑤BaSO3和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9.如图所示,①和②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中的H2为1 mol,则②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01×1023个
B.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8
C.H2、O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D.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
10.下列制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11.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数轴的表示方法可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
B.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C.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13.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abd D.abcd
14.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 2Na + 2NH3 → 2NaNH2 + H2↑ B. 2NH3 + 3CuO → 3Cu + N2 +3H2O
C. NH3+HCl=NH4Cl D. 3SiH4 + 4NH3 → Si3N4 + 12H2
15.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2O72- > I2
16.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的双氧水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溶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则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17.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
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5m3CO2
18.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 400)/(22.4+22.4V) B.w=17c/(1 000ρ)
C.w=17V/(17V+22 400) D.c=1 000Vρ/(17V+22 400)
19. 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Fe2++b Br-+c Cl2→d Fe3++ e Br2+ 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
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
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
20.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 mol≤ne≤a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21(5分).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组物质为________。
(3)D组物质中,与水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物质是________ 。
(4)若E组和F组均有两种物质,则其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1)多硫化钠Na2Sx(x≥2)在NaOH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HC1、H2SO4、SnC12、SnC14、FeSO4、Fe2(SO4)3,反应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反应后红色消失。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②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 。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④SnC14与SnC12可用Hg2+来鉴别,HgC12与SnC12反应的产物是SnC14和Hg2C12(白色沉淀),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3(13分).(1)取300 mL 0.2 mol/L的 KI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 KMnO4 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I2和 KIO3,则消耗 KMnO4的物质的量的是________mol。
(2)在 Fe(NO3)3 溶液中加入 Na2SO3 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溶液先变为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
又变为棕黄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100 mLFeBr2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液中有 1/4的 Br-被氧化成单质 Br2,则原 FeBr2溶液中 FeBr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三氟化氮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F3无色、无臭,但一旦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_mol·L-1。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NaClO
规格 1 000 mL
质量分数 25%
密度 1.19 g·cm-3
(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25(12分).
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300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用于营养液.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 ④ ;
(2)A操作中的错误 ;
(3)需要硝酸钾 g,需要水 mL.
(4)硝酸钾一般要经过计算、 和 步骤.
(5)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 (填“10m1”、“.50m1”或“500m1”).
(6)E操作的作用 ;
(7)若在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得的质量分数 5%(填“=”或“<”或“>”).
26(10分).⑴“神十”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
丁是由甲转化的酸性物质,已知丁的相对分子量是86.由甲转化丁发生 (反应类型),1mol乙最多能和 mol丁发生反应生成和甲含有相同含氧官能团的物质。丙能使Br2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的官能团是 (写名称) 。
⑵另有戊、已两种物质:
由戊出发合成已的路线之一如下:
(a)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b)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B.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
(c)写出C转化为己的化学方程式: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期初考试
高三化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B
B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C
C
A
A
B
D
21.(共5分)
(1)与水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或是否发生化合反应) (1分)
(2)Na(或钠) (1分)
(3)Cl2、Na2O2(2分)
(4)水溶液的酸碱性(或是否是酸性氧化物) (1分)
22(共10分)
(1)(3X+1)NaClO+Na2Sx+(2X-2)NaOH= (3X+1)NaCl+XNa2SO4+(X-1)H2O(2分)
(2)①Fe2(SO4)3(2分)
②SnC12; SnC14(2分)
③ (2分)
④1:2(2分)
23(共13分).(1)0.032(2分)
(2)2Fe3++SO+H2O===2Fe2++SO+2H+(2分)
3Fe2++4H++NO===3Fe3++NO↑+2H2O(2分)
(3) mol/L(2分)
(4)①3NF3+5H2O===9HF+2NO+HNO3(2分) 0.4NA(2分)(2分)
②出现红棕色气体(1分)
24(共10分,每空2分) (1)4.0 (2)0.04 (3)C (4)①4.6 ②250
25(共12分,)(1)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2)瓶塞正放;(3)15,285;
(4)称量,溶解;(5)500;(6)加快溶解;(7)<.
26(10分)(1)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1分) 2 (1分) 碳碳双键(1分)
(2)(a) (2分)
(b) 、 、(任写一种)(2分)
(C)
(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