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办学特色.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8365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办学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办学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办学特色 (一)加强校园文化及环境建设,打造和谐乐园,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我校在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结合学校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提出“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的办学思路,指出新阶段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丰润和美理念内涵,提升和美教育品牌”,构建成“和美”乐园。  近年来,我们对学校的文化进行了梳理与甄别,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和美教育”文化,把校训 “和美做人,勤恳做事”作为浮江九年制学校的魂,也表达了我们文化的最终追求和愿望。  我校在改善校园硬件设施的同时,大力加强“和美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规划,积极启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优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阳光、健康、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大力建设寝室文化、廊壁文化、班级文化,力求“一班一特色,一室一文化”。我校主干道的两旁、教学楼的走廊、教室的墙壁等地方,都恰到好处地展示了“和美”文化建设的目标、经典文化育人故事及短语、名言警句等,使学生能时时感受文明、处处眼见经典,真正做到环境会“说话”、墙壁能育人。 进一步完善了“和美校园”建设,根据各年级德育目标,将德育文化与体育文化紧密融合,从一至九年级分别从“礼”、“爱”、“孝”、“善”、“诚”、“勤”、“学”、“律”、“志”等九个方面开展主题教育,构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二)以校本教研为课改突破口,推进“和美”特色课堂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1.加强校本教研 为确保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制定了新教师、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了培养计划,建立完善了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工作常规、教学工作制度、教学评价标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研发“和美”特色课堂,打造和馨教师。 重点实施了五项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培训。 (2)把阅读文本作为基本切入点,以读书为载体,通过“书香校园”等活动,努力培养学习型教师,提升教师文化品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实施了领导带头听课制度,校长、书记、教学副校长、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达20节以上。一般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课覆盖各个学科、各个年级。既有检查督促、又有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跟踪;既有共同研究,又有个体示范。 (4)实施了学生问卷,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和课堂教学反馈。 (5)课堂评价重心的下移。在创新课堂评价中,主要看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能否真正体现学生自主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知识。 2.促进课堂改革,推进“和美课堂”建设。 提倡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突出“五个让”:让课堂融汇新知,让课堂发展思维,让课堂产生思想,让课堂迸发创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推进“和美课堂”建设,把握新课标内涵,全面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和美课堂”的基本理念:A.以生为本。B.和谐发展。C.以学论教。D.智慧创新。E.追求生命成长之美。 我们依据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评价上特别关注“三个获得”:让学生获得什么。让学生怎样获得。学生获得了多少。 3.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的基本表征是“五注重”: (1)注重“三度”:课堂活动指向思维密度、思维深度、思维高度。(2)注重层次(3)注重质量。(4)注重减压。(5)注重发展。 4.大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全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均衡发展,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偏远村小。我校小学部语数教研组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与教师培训三结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专业引领、传帮带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献身说法,通过送教下乡——送去先进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互动研讨与讲座——搭建了校际交流的桥梁,激发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提高了教学研究的实效性,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正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 (三)坚持德育为首,打造“和美”特色教育管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质量保证。 实行和洽管理,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弘扬“和美教育”与“和煦德育”;开设和乐课程,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打造“和美”特色艺术;以校园环境为基石,营造诗意“和美”校园,培养和美少年。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创建和谐、平安、文明校园”, 坚持“和美共进,励行启智,厚德至善,深邃求真”的办学理念,实施“和美教育”与“和煦德育”,全方位展开德育探索,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诸子家训”等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以和美文化及文明校园建设为核心,倾力打造和美特色校园,致力实施“和美教育”与“和煦德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及感恩教育,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学生知孝道、懂感恩、会报德,春风化雨,无声育人。 2.以德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来实行和洽管理,打造“和煦德育”。以实施“和美教育”为宗旨,研发“和美”特色课堂,打造“和馨”教师,培养“和美”学生。 (1)环境育人:建设静态文化,以“文”育人;打造多样文化,以“文”养人;建设互诉文化,以“文”化人。 (2)文化育人: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努力创建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 (3)管理育人—我校大力规范学生行为,夯实常规工作检评,启动校园明星评选,全面铺开“三评”活动。评选“最美班级”和“最美寝室”;评选“最美学生”与“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校园明星”。“全方位赏识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 欣赏、善待每一名学生,为学生铺设“星光大道”,给每一名学生提供追“星”逐梦的机会;打造“和馨”教师,开展一种充满理解、管放结合的无痕教育。 充分利用装备资源,创造性的开展特色工作 为了使学生读书与运动更为方便,让书籍资料与运动器材变得触手可及,学校在综合楼和教学楼走廊分别设立开放式的文体超市及自由借阅的图书角,陈列了开放式书架与体育器橱。 (一)阳光读书 学校采取借书不设防,相信学生的自觉,创立一个24小时开放如同ATM机的自动还书机制。提倡读书如同呼吸重要,使阅读成为学生习惯,让阅读侵染学生的生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试行“书中寻‘蜜’、‘甜’在心里”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使学校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的憩息地。 2017年学校提出“要让所有图书见太阳,使图书不再孤寂:要与古今经典对话,使经典不再遥远。”的口号,暑期允许每个学生至少借三本以上图书,还可相互传阅。 学校充分了发挥图书室、阅览室、信息资源的辐射作用,白天全天候开放图书室,每天的课间十分钟学生可到图书室自由借阅图书。 学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做好每周诵背一首古诗词,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提倡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每年开展“读书节”和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读中华经典诗文,撰写读书心得,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 学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行动,开创先进做法,因地制宜,想实招,求实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唤醒沉睡的图书室,最大程度地激活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图书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二)阳光运动 跑操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校把全面推广中小学跑操作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每天组织学生练跑操,每学期都进行跑操比赛。初中生、小学生每次跑操的运动量分别达到1000米、800米,让学生们在娱乐中达到了健身目的。我校的跑操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师生的青睐。 开放式的体育超市更使我们的大课间活动精彩纷呈,课间学生玩跳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踢足球等等,处处可见学生运动的身影。我们深知,学生唯有身心健康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是本,发展是标。 (三)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开辟育人新天地 学校依托现有的设施与师资,整合教育资源,以“提升素养、培养习惯、发掘潜力”为活动主线,以“德育教育、才艺培养”阳光体育锻炼等活动为内容,开辟了“乡村少年宫”育人阵地,为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及树立正确审美观、价值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乡村少年宫”坚持四个功能定位:一是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二是文体活动基地。三是社会能力培养基地。四是农村文化建设中心。 为使少年宫的活动起到实效,学校打破固定模式的桎梏,从规范少年宫课程的开设入手,在课程上设置必开设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两种。活动内容主要有德育、艺术、体育、科技、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共6类,具体包括文艺表演、书法艺术、美术绘画、手工制作、乒乓球和棋类活动等18个项目。极大促进了学生的爱好、培养了兴趣、挖掘了潜能。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农村学校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