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怀旧、焦虑与异化:《第五个孩子》的家园意识_周小英.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714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旧、焦虑与异化:《第五个孩子》的家园意识_周小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怀旧、焦虑与异化:《第五个孩子》的家园意识_周小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怀旧、焦虑与异化:《第五个孩子》的家园意识_周小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2 卷第 3 期2023 年 6 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Vol 42 No 3Jun 2023收稿日期:2022-12-20学报网址:https:/lztx cbpt cnki net基金项目: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英美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空间隐喻”(201702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多丽丝莱辛小说创作的现实关怀”(518071)作者简介:周小英(1977 ),女,宁夏固原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E-mail:zhouxiaoying2004163 com文章编号:1001

2、-4373(2023)03-0161-06DOI:10 3969/j issn 1001-4373 2023 03 023怀旧、焦虑与异化:第五个孩子 的家园意识周小英(兰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兰州730070)摘要: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 2007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莱辛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莱辛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内容深邃、题材广泛,充满人文情怀,她总是用独特的视角审视现代文明。莱辛的中篇小说 第五个孩子 以现实视角展现二战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情境,小说围绕骆维特夫妇第五个孩子班的出生展开叙事,揭示了 60 年代英国社会状况和人们面对转型

3、变化的惶恐与矛盾,小说中怀旧的家园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焦虑与异化一窥二战后转型时期的英国社会。本文通过分析 第五个孩子 呈现的 60 年代转型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怀旧、焦虑与异化,揭露二战后英国社会面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进而探寻莱辛对边缘人群的关怀及其接受差异、多元共存的现实思想。关键词: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家园意识;焦虑;异化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Nostalgia,Anxiety and Alienation Home-Consciousness in The Fifth ChildZHOU Xiao-y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an

4、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Abstract:Doris Lessing(1919-2013),the Winner of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07,is a British femalewriter,and is well-known as the greatest writer after Virginia Woolf Lessings novels cover variousthemes and humanistic feelings Doris Lessings novella

5、The Fifth Child provides a realistic perspective tothe lives of the British middle class after World War The middle class keeps a nostalgic home-con-sciousness,and faces anxieties and alienation in the diversified modern world By portraying Ben,the fifthchild,Lessing gives her care for the marginali

6、zed and shows her view on the cultural pluralism in the mod-ern world An intensive study of nostalgic home-consciousness,anxiety and alienation involved in TheFifth Child,gives a glance at the transitional society in England after World Warand offers an insightinto Lessings concern for the marginali

7、zed and conveys her view on multi-existenceKey words:Doris Lessing;The Fifth Child;home-consciousness;anxiety;alienation第五个孩子(1988)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2013)后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其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小说围绕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情境展开叙事,表现了现代英国中产阶级的焦虑与异化以及作者对边缘人群的执著关怀。小说表面看似第五个孩子班的出生打乱了一家人的田园生活以及母亲遭遇的焦虑,实则隐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社会隐隐的不安与焦虑。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 42

8、 卷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主题与叙事上,厄尔英格索(Earl G Ingersoll)1 认为莱辛在这部作品中回归了现实主义主题;艾伦皮斐尔(Ellen Pifer)指出田园憧憬与现实社会的对立;哥特风格也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摩西特雷(Mohit Kay)认为莱辛将现实主义、哥特风格和童话叙事融为一体叙事;更多评论的视角来自女性主义,安吉利德沃夏克(Angeline Godwin Dvorak)坚信像海蕊这样的母亲只有逃离婚姻才能拯救自我;家庭伦理也是不可回避的批评视角,劳拉卡琳(Lara Karine)指出小说透露了家庭关系及其亲友的冷漠。国内对第五个孩子 的研究始于 1990

9、 年代,张中载2 认为这部小说的哲学意义在于怎样对待差异;国内研究更多地结合西方文学理论:刘玉梅、刘玉红3 从福柯的空间与权力关系考察小说隐含的空间暴力,王丽丽4 从后现代视角进行寓言式符码解读,朱望5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母亲海蕊的女性意识退变,张建春、雷明珍6 从消费视域分析主人公夫妇消费异化现象和悲剧命运,谭万敏7 的博士论文分析小说中的身体话语等。综上,目前学界主要从空间批评、女性主义视角、心理分析、家庭伦理,互文性等方面探讨这部作品。笔者认为,第五个孩子 引起评论界诸多关注在于这部作品的深刻现实主义主题和莱辛对英国转型时期人们的生存现状与情感焦虑的担忧。传统社会机制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中

10、受到冲击,莱辛塑造的这对怀念旧日时光的夫妇面对异己力量,以及应对的态度实则是在探讨二战后中产阶级的精神状态;现代社会的变化与异己力量的冲击加剧了转型时期人的异化。第五个孩子 的已有研究丰富深入、视角各异,但以家园意识为视角研究这部作品的论文鲜见。本文从家园意识出发,研究二战后转型时期英国中产阶级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焦虑与异化,融合作家自己的焦虑体验,进而挖掘莱辛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书写,为莱辛的现实主义作家身份和流散体验以及对多元共存思想的接受提供一个研究的角度,也为考察二战后英国传统文化的变迁提供研究视角。一、家园意识的追寻二战给西方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与毁灭性打击,战后人们普遍缺少安全感,强烈的家园意

11、识提供给人们一种可以得到庇护的安全港湾。在战后文学中总能看到“美好的往日”主题。张中载先生认为,六十年代英国文坛风云有比较显著的变化。以战后一直到五十年代,英国文坛因为反现代主义以及战争在人们心灵上所造成的巨大创伤而走向怀旧(“那美好的往日”)2。家园意识隐喻维多利亚文化传统的认同。第五个孩子 充满往日美好时光象征的维多利亚式大房子和一个又一个出生的孩子是骆维特一家人的田园梦想和秩序所在,维系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关系。第五个孩子班的异样无疑是这个家园秩序的破坏力量,班的异常是对这个看起来温馨无比的家园秩序的拷问与审视。1 怀旧的家园意识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体系,现代人的家园意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家

12、园体验,以文化意义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为主。维多利亚式的大房子不仅是骆维特夫妇的憧憬,也是所有中产阶级亲友的精神家园。田园般的维多利亚式大房子带来安全感与归属感。“真的,这才是人们真正的渴望。”8 在这所大房子里,海蕊和戴维建立起无限憧憬的温情的家园意识,构建了一个象征家园传统秩序的空间。每个家庭成员都迫不及待地向往大家庭的欢乐相伴时光。维多利亚式的大房子不仅是众多亲戚朋友的理想家庭聚会中心,更是下一代心目中家庭意象的形塑认同。戴维的表妹布姬达每年急切地盼望来到这个大家庭,布姬达对骆维特夫妇的田园大家庭生活极为向往,“等我结婚,我就要这样。我要和戴维和海蕊一样,有一个大房子、许多孩子欢迎你们统统到

13、我家做客。”8 这个充满秩序感的传统家庭空间在一代又一代中产阶级的心里无限延伸。2 家园秩序的冲击第五个孩子班从一出生便被家人视为一个外来者、一个侵入者、一个田园梦想的破坏分子。班长相丑陋、性情顽劣,家人亲戚都把班当成怪胎。班的出生给过着田园般生活的中产阶层骆维特一家罩上阴影,这个原本幸福完整的大家庭因为班的到来濒临瓦解。班的吼叫、蛮力和凝视让所有家庭成员惺惺相惜,这个美丽的田园秩序被打破,大家庭分崩离析。如果说这所座维多利亚式的大房子象征着完整性,那么,班的出生俨然是一个闯入大家庭的外来者,他打破了家园的完整与秩序。面对异己的班,大家如何共存于同一个空间,正是莱辛想要表达的主题。261第 3

14、 期周小英:怀旧、焦虑与异化:第五个孩子 的家园意识莱辛在 第五个孩子 中表达出了传统的美好时光与现代人处境之间的极端矛盾。当出现差异性时,人们产生误解,甚至排斥、拒绝接受差异,以期回到原有的秩序中。然而,战争的毁灭性打击以及现代都市滋生的消费文化给传统秩序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秩序必将面对差异冲击的现实。二、家园失序的焦虑莱辛一贯本着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揭示现代文明中的现实生存状态。二战后,英国民众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和恐慌感。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孤独感和无助感在人们心中蔓延。第五个孩子 中所有的家庭成员在享受这所维多利亚大房子里的欢愉时光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焦虑情绪。海蕊面对异常的班,身体和心理都遭受

15、焦虑的困扰,戴维经常为无力维持每年一次的家宴聚会而焦虑发愁,班的出生更是让每个人都焦虑不已。亲戚们不远千里来家庭聚会正是二战后英国人精神状态失迷、焦虑而需要一个精神家园的表征。班的出生将中产大家庭置于传统价值观认同的困境之中,由此引发家园丧失的焦虑感。1 母性的焦虑海蕊的自我焦虑是其生存境遇的体现。海蕊是家里唯一不抛弃班的亲人。作者以感伤笔调写海蕊的母性情怀。班的蛮力与怒吼带给家人惶恐。父亲戴维对班决绝抛弃,留给母亲海蕊焦虑苦闷。海蕊被大家庭的主流群体冷漠对待,众人不能容忍接纳怪异的班,家人将谴责的目光投向海蕊;在遭到主流群体的排斥后,海蕊表现得焦灼、彷徨、挫败、无助。如果班的样貌言行怪异不能

16、融入大家庭代表的主流文化,那么海蕊遭到谴责仅仅是因为她不能够按照主流群体的意愿抛弃班。海蕊代表了人性包容的一面,作为一个初建家庭的女性,她憧憬旧日的美好时光,一幢维多利亚样式的大房子实现了她的家园梦想;作为一个母亲,无论班如何怪异如何丑陋鄙俗,海蕊始终展现出母性的一面,没有放弃班的生命。海蕊在大家庭主流文化与边缘化的班之间的夹缝中无助喘息。海蕊的焦虑体现着人性的一面。以戴维为代表的家庭成员不能正视班的异样存在,他们以各种理由逃离家庭,留下班和母亲海蕊空守。社会和家庭秩序感背后的冷漠与缺乏人性,一旦有异己力量产生并破坏既定的秩序模式,就要排斥遗弃甚至冷漠扼杀,以保持原有的秩序感。班被遗弃在儿童收

17、容所里的情景使得海蕊不忍直视,作者给予边缘人群无限同情。作为女性,海蕊的情绪一度被忽视。海蕊极力为班保留家的存在空间,没人理解海蕊的感受与行为,海蕊感到深深的焦虑和孤独。班的出生给整个大家庭带来恐惧和不安。作为班的母亲,海蕊被家人当成罪人。面对家人不公平的攻击,海蕊陷入孤独。莱辛剖析主人公海蕊无助的内心世界。在对海蕊无助焦灼心理的刻画中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求实态度”9。再度,海蕊质疑为什么她总是被当成罪人。打从班出生后就如此。现在看来,大家都在沉默地谴责她。海蕊告诉自己,我才是遭逢不幸的人,我没罪8。2 焦虑产生的社会成因比起现代社会分裂异化的文明,维多利亚式的大房子象征着传统家庭的价值观

18、。家在传统意义上是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亲密温馨、释放孤独情绪的场所。维多利亚式的大房子凝结着每个人的家园情结,同时也滋生着焦虑情绪。可是,这种看似温馨的大家庭共存与欢愉禁不住异己力量的冲击,班的到来即刻打破了原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与温存。班丑陋的长相和古怪的行为举止无法获得家人的认可,于是家人产生惶恐而逃避。班的异常使其不能与其他孩子共同成长,班催生了这个大房子里的分崩离析。20 世纪 60 年代的西方世界动荡不安。许多英国人引以为豪的东西都受到冲击毁灭,混泥土代替了古老的建筑,犯罪层出不穷。20 世纪 60 年代伊始,英国传统依然强大;到了 60 年代末期,英国变得虚弱不堪。被家人排斥的班从小接

19、触社会游民群体,长大后,班成为某个社会游民的领头人物。班被家人视为怪物,可是,在他们的社会帮派中,班并未被视为异样的怪物。以班为首的小青年们无所事事反抗传统虚度时光,以此表达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的不满,代表反传统文化的反文化力量。60 年代消费社会的到来提倡在场的喧闹。60年代英国的“文化革命”对英国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传统提出巨大的挑战。60 年代的英国社会不再只是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精英社会,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悄然兴起。电视代表着 60 年代在英国兴起的通俗文化。“仿佛只有张扬的今天,没有悲哀的明天。”10 班和他的帮派作为传统家庭异己的力量,每日无所事事、随意滋事,“他们似乎不在乎吃361兰

20、州交通大学学报第 42 卷到嘴里的是什么,只要够他们狼吞虎咽即可;电视的噪音与他们嘈杂、喧闹、仇恨的话语声相激荡。”8 班的到来和特立独行代表了一种新的异己的反传统力量。莱辛在此对社会传统与现状进行反思。如果说将班投至儿童收容所强制使其规训安静,那么班重新回归家庭是在开拓自由空间,这是对 60 年代“青年文化”的回应。班不读书、其行为不合乎传统礼仪、班的存在是对知识阶层传统精英文化的挑战。如果戴维代表着温文尔雅、循规蹈矩的传统英国绅士风度,那么他的第五个孩子班就是他的对立面。班的暴力与放任自流、家人因惧怕避之不及、父亲戴维的冷漠无视、母亲海蕊的焦虑无助,以及海蕊对班的矛盾心理代表着自 20 世

21、纪 30 年代至 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产阶层与大众通俗文化的碰撞与对抗变现。被边缘化的班不再只是置于被观察者的行列,班也是审视传统文化的观察者。三、作者的焦虑体验与思考1 作者的焦虑体验作为有着流散经历的作家,莱辛从小在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阴影下长大,莱辛的成长经历体验过被疏远和孤独的感受。第五个孩子 中,莱辛带领读者试图理解海蕊的孤独和班的被疏远异化的感受。这个结局悲哀的小说似乎传递出这样一个事实:共存不是单一秩序,共存应该具有包容异己的空间。在莱辛童年的记忆中,缺少来自父母爱的安全感。“我母亲一直确信她怀了一个男孩,连男孩的名字都提前起好了。”11 在母亲的心里,来到

22、世上的第一个孩子不该是个女孩。莱辛童年并未得到满满的母爱。母亲与她远远地保持着距离。莱辛的童年因为缺乏母爱而感受到了孤独冷漠。“这其中的疼痛是真实而深刻的,痛苦更是无以言表。”12 父亲面对生活的冲动更使莱辛感受到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紧张不安。第五个孩子 以骆维特夫妇对待班可以看到莱辛想要表达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13。在 在我的皮肤下:自传卷一 中,莱辛描述了这种感受:“一个啜泣的孩子。我哭着,流泪,受到同伴的关注。这个哭泣的孩子现在是一个真正的对抗者。”在此,莱辛表达了她的害怕与伤心;充斥着对母亲的不满。莱辛说自己弟弟的出生才是“真正的出生享受着最关切的爱”11。莱辛经历了从波斯(今伊朗)迁居

23、到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1949 年回到从未见过的故土英国,定居伦敦的流散经历。从非洲来到伦敦,莱辛显露出一种焦虑与不安14。无论是对非洲的真情书写还是对都市的疏离感呈现,莱辛都表达着一种焦虑不安。2 作者对多元化的思考莱辛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书写现代文明光环下人们碎片般的焦虑与困惑。正如瑞典皇家学院2007 年给多丽丝莱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的评价,莱辛“将自己的怀疑、激情以及想象力投入在对分裂文明的审视上”。20 世纪 60 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莱辛深切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产生的差异与边缘化,以及如何面对差异与边缘化。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就是产生差异、例外和边缘化15

24、。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多丽丝莱辛秉承人文主义情怀反思传统的社会秩序,考查现代家庭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境况。莱辛“总是挑起争论,触及被人遗忘的感情,使无数读者睁开眼睛,去面对令人不快的、丑陋的现实”16。班不被家人容忍与接纳反映出现代文明之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共存的实质。莱辛鼓励读者细细寻味思考如何面对差异。“不承认差异,视异于我者为异端,并党同伐异,世界就难得安宁。”2 张中载教授采访莱辛如下:“有的评论家在评你写的 第五个孩子时说,小说中的本是影射英国社会,因此,这是一部批判现实的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如果你不同意,能否请问你写这部小说有什么针对性或意

25、图?”她的回答简短、明确,“小说中的本并不影射英国社会。本这个孩子不同于其他孩子。我认为我们应该接受这一差异。”2 在主流意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大众文化逐渐兴起的 60 年代,“多元社群”的概念还是难以为中产阶级普遍接受。除了母亲海蕊,家人包括班的父亲都弃他而去,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温馨聚合和家园理想在面对班的异己瞬间化为泡影,这是对中产阶级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虚伪性的讽刺,也是对班这个强大的异己力量的惧怕。四、边缘化与异化正是主体文化的排斥与不接纳,才产生了边缘461第 3 期周小英:怀旧、焦虑与异化:第五个孩子 的家园意识人群。“边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想要靠近主体文化的群体或者个人被拒绝吸收到

26、主体文化当中去。”17 边缘人处于一种缝隙的生存状态。“所谓边缘人,是远离社会中心,处于一种临界状态,由于地理、文化等原因,不随波逐流的人。”16 1 边缘化的突显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缺少对边缘人身份与价值的认同。被社会边缘化的人极力寻找归属感。边缘人面临着困境,在社会中不被包容、受到排斥与歧视。海蕊和戴维的不合群与不谙世事使自己成为被冷落的人;而班的异端野蛮则被置于完全边缘化之中。海蕊不合时宜,很保守,婚前极力保持处女之身,受到同伴讥讽;而戴维踌躇彷徨,看起来总是自视冷漠。他们在生活中都是古怪的人。海蕊和戴维对传统文化和价值的维系体现出对现代社会的不适感。班作为家庭成员的身份被忽略。在这个大家庭

27、中,班受到排斥疏离。他的身份已然不确定,他无法找到存在感,无所适从,没有归属感。莱辛在接受采访中明确表示,“班并不邪恶,他只是格格不入。”1 边缘人努力找寻归属感。“寻找归属是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强烈需要。”18 班也想被家人接受,于是他努力地模仿家人的餐桌礼仪,可是他粗鲁的行为和大声吼叫以及暴食饕餮令家中所有人望而生畏,被众人视作野蛮恐怖的怪物、小侏儒。“他就像个愤怒、充满敌意的小巨人。”8 2 异化的力量战争带给人幻灭与挫败感,消费社会的形成更加促使人与社会之间走向异化;当人们普遍感到焦虑与无助的时候,极易产生疏离感,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无处逃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指出,“异化”

28、作为一种心理体验与感受,对社会现象做出病态性心理反应19。大家庭中的主流人群面对异己的力量惧怕逃离,拒绝接受。被边缘化和深深的孤独感致使班异化。班每时每刻睁着一双窥探的眼睛虎视眈眈,让居住在这所大房子的每个人徒增了一份恐惧,这所大房子似乎变成了异化的他者空间。同时,作为家庭的一份子,班的异化是在向这个看似完满的大家庭提出警示。异化的疏离不只囿于家庭内部。收容所是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权力机构,各种残疾遗弃的孩子在这里被摧残折磨,没有父母亲的疼爱和人文关怀,只有异化的对待。这个现代的收容成了少数群体集体被边缘化和异化对待的暴力机构。如果说班出生之前骆维特一家田园般的生活梦想是一种怀旧的井然秩序的延续

29、,那么班的到来无疑注入这个美丽旧秩序一股异己的新力量。儿童福利院是一派看似安静的秩序存在,被遗弃在此的婴幼儿被暴力恐吓和推入镇定针剂而沉睡安静。作者对现代秩序表面的安详或是暴力维持之下的井然有序提出质疑。这种有违人性的秩序是导致异化的因素。莱辛在这部小说中发问,班的异样存在被边缘化遗弃是否要置于暴力秩序之下才是解决之道。五、结语小说 第五个孩子 表现出面对异己力量的无助,作品中每一个人都有焦虑的感受。班的蛮力、丑陋与咆哮吼叫激起每个家庭成员的惧怕与焦灼。海蕊为了维护班的生存忍受焦虑,面对家人的默默谴责而焦虑崩溃;戴维一度怕大家庭崩塌表现出男主人的危机感;保罗为了安顿自己幼小惧怕的心灵每日沉溺于

30、电视;女学生布姬达担心有朝一日田园般的欢乐时光会离她远去;班每天在担心焦虑中等待约翰带他走向社会。这所空寂的大房子因为家人离开、家园意识的缺失而蔓延着孤独与精神上的焦虑情绪。如果说维多利亚式的大房子为骆维特一家提供了精神家园,那么班闯入这个家庭则是作者为这个家园秩序给予的一层想象空间,一种注入新力量的生活共同体愿景。遗憾的是,这样的共同愿景最终并未得以实现。班这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使得传统价值和传统道德都受到挑战。包容异己力量、承认差异是走向共同命运的现代社会必须而又艰难的进程。莱辛在 第五个孩子 中表达出她的疑虑和思考:到底是什么使现代人产生了疏离?困惑、焦虑的感受在现代人群中滋生,孤独与冷漠相

31、伴存在于现代人的心灵中。现代社会滋生了碎片化的生活和分裂的文明。异己产生了边缘群体。作为边缘人,班是一个侵入者,一个破坏者,一个与众不同的怪异形象,班见证着这所象征着过去好时光的维多利亚大房子的瓦解衰变。因为不能容纳这个异己力量,这所田园般的欢乐聚居地和欢乐时光最终被击垮。正如莱辛在这部小说中所传递给读者的主题:文明是多样的,现代社会需要接受多样化和差异。注释:瑞典皇家文学院 2007 年 10 月 11 日宣布,英国女作家561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 42 卷多丽丝莱辛 2007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寓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

32、裂的文明”。1993 年 5 月著名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一行来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师生座谈,期间张中载教授采访莱辛。参考文献:1 Ingersoll,Earl G Doris Lessing Conversations M Ontar-io:Ontario eview Press,1994:7,177 2 张中载 多丽丝莱辛与第五个孩子J 外国文学1993(6):79-82 3刘玉梅,刘玉红 论莱辛第五个孩子 的空间意义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151-154 4 王丽丽 寓言和符号:莱辛对人类后现代状况的诠释 J 当代外国文学,2008(01):139

33、-145 5 朱望 论多丽丝莱辛 第五个孩子 中的“女性奥秘”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5):96-100 6 张建春,雷明珍 虚假的幸福,透支的人性 消费异化视域下的 第五个孩子 J 语文建设,2013(14):43-45 7 谭万梅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身体话语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6:51-59 8 莱辛 第五个孩子M 何颖怡,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28,30,88-89,150,152,63 9 马建军,葛静萍 自我发现的旅程 评莱辛小说黑暗前的夏天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2):9-12,28 10 Whiteley,Nigel Pop,Con

34、sumerism and the Design Shift J Design Issue1985(2):31-45 11 Lessing,Doris Under My Skin:Volume One of my Auto-biography,to 1949M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1994:25 12 多丽丝莱辛 刻骨铭心:莱辛自传 1919-1949 M 宝静雅,译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25 13owe,Margaret Moan Women Writers:Doris Lessing 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35、 LTD 1994:4 14 王佐良,周珏良 英国 20 世纪文学史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565 15 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M 夏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6 16 郭竞 颠覆与超越:20 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研究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7:74,87 17Weisberger,Adam Marginality and Its DirectionsJ Sociological Forum,1992(7):425-446 18 黄宁拉里的家宴:现代焦虑的伦理书写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2):71-76 19 弗洛姆 马克思关于

36、人的概念 M 徐纪亮,张庆熊,译 台北:南方丛书出版社,1987:15(责任编辑:张哲)(上接第 160 页)参考文献:1 Vermeer,H 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Tubingen:Niemeyer,1984:113 2 陈小慰 对德国翻译功能目的论的修辞反思 J 外语研究,2012(01):91-95 3 胡作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J 学术界,2008(06):249-255 4 王占福 古代汉语修辞学 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55 5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602 6 王力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M 北京:中华书局,2001:343 7 陈定安 英汉修辞与翻译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5 8 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2 9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M 北京:中华书局,2011:55 10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第三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50(责任编辑:张哲)6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