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新规制度.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74051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新规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新规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新规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新规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新规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二0一四年五月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起重机械全方面管理,确保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特制订本要求。 第二条本单位责任人,对起重机械完好,可靠、安全负全方面责任,明确操作、维修岗位责任。日常机务管理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起重机全方面工作,并组织做好检验、保养、润滑、统计等工作。 第三条 起重机械档案严格实施专员管理。第四条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含司机、安全管理),必需经培训取得质监部门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件方含有操作资格。操作人员不仅要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还必需掌握机械性能、结构、原理和用途。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和相关要求使用起重机。 第五条 起重机械使用、维护保

2、养、修理统计要认真填写,齐全正确,并立即归档存放。 第六条 单位要加强对钢丝绳管理,常常检验,按要求选择钢丝绳,严格实施钢丝绳报废技术标准。 第七条 常常检验润滑油,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要求添加、更换润滑油、脂。 第八条 起重机工作场地、轨道基础和轨道铺设,要符合本机型技术要求,严格实施质量检验验收制度。起重机轨道设专员维护和清理杂物。 第九条 使用单位要认真实施按相关要求做好起重机械日常维护保养,保养作业由使用单位领导组织进行,要明确要求保养责任制。 第十条 对违反本要求造成不良后果,出现重大机械事故部门和个人,要依据情节轻重按相关要求分别给行政处分和经济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日常

3、维护保养制度:1.1、机械部分维护保养:须对各机构制动器、各机构运转情况、各部件连接螺栓紧固情况、各部位钢丝绳等进行检验,发生故障应立即排除,检验各机构连接螺栓、焊缝和构件工作情况,定时紧固和上油漆。 1.2、液压系统维护保养:按时添加或更换液压油,并检验油管及其接头、安全阀、液压泵和液压缸等,发觉问题应立即处理。 1.3、电气系统维护保养:电线、电缆应无损伤,安全装置行程开关须可靠,接地保护电阻要符合要求。 1.4、润滑工作:应常常检验塔机各部位润滑情况,做好周期润滑工作,按时添加或更换润滑剂。 1.5、为确保起重机械正常工作,确保人机安全,必需做好以检验、调整、清洁、紧固、润滑日常维护工作

4、。 维护保养细则:2.1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没有异常情况;2.2.吊钩、抓斗等吊含有没有损伤;2.3.钢丝绳、滑轮组、索道、吊链等有没有损伤;2.4.配电线路、集电装置、配电盘、开关、控制器等有没有异常情况;2.5.液压保护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常。停用一月以上起重机械使用前也应做上列检验。2.6.井架应事先作好避雷装置,防雷接地可和工程避雷预埋件临时焊接连通,接地电阻小于4,同时关键要检验风缆地锚绳卡牢靠性,发觉问题立即更正。3、每七天应检验下列检验:3.1.接触器、控制器触头接触情况;3.2.制动器调整和闸带磨损情况;3.3.连轴器上键联接及螺钉坚固情况 二0一四年五月七日起重机械安

5、全操作规程一、总则(1)起重机司机须年纪在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并满足起重机作业对身体特殊要求,有和起重机作业相适应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2)起重机司机应含有起重机全部机构及装置性能和用途和全部电气设备常识,含有对全部机构操作维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多种起重指挥信号含义,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评合格,取得对应作业资格证书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3)司机操作时,不准吸烟、吃东西、看书报等,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二、对司机操作基础要求起重机司机在严格遵守多种规章制度前提下,在操作中应做到以下五点:(1)稳-司机在操作起重机过程中,必需做到开启、制动平稳,吊钩、吊具和吊物不游摆。(2)准-

6、在操作稳基础上,吊钩、吊具和吊物应正确地停靠在指定位置上方降落。(3)快-在稳、准基础上,协调对应各机构动作,缩短工作循环时间,确保起重机不停连续工作,提升生产效率。(4)安全-确保起重机在完好情况下可靠有效地工作,在操作中,严格实施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发生任何人身和设备事故。(5)合理-在了解掌握起重机性能和电动机机械特征基础上,依据吊物具体情况,正确地操纵控制器并做到合理控制。三、司机在工作前职责(1)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2)对起重机作全方面检验,确定各机构运转是否正常,仔细检验各安全联锁开关及限位开关动作灵敏可靠性,并统计于交接班统计本。四、司机在操作过程中职责(

7、1)在下列情况下,司机应发出警告信号:起重机开启后立即开动前;靠近同层其它起重机时;在吊物上升或下降时;吊物在吊运中靠近地面人员时;起重机在非吊运通道上方吊物运行时;起重机在吊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时;(2)不准用限位器作为断电停车手段。(3)严禁吊运货物从人头上方经过或停留,应使吊物沿吊运安全通道移动。(4)操纵电磁吸盘或抓斗起重机时,严禁任何人员在移动吊物下面工作或经过。应划出危险区域并立出警示牌,以引发大家注意。五、起重机司机要做到“十不吊”指挥信号不明确或违章指挥不吊;超载不吊;工件或吊物捆绑不牢不吊;吊物上面有些人不吊;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动作不灵敏、失效不吊;工件埋在地下、和建筑物或设备

8、有钩挂不吊;光线隐暗视线不清不吊;棱角物件无防切割方法不吊;歪拉斜吊工件不吊;六级以上强风不吊;六、司机在工作完成后职责起重机司机工作完成后应遵守以下规则:(1)应将吊钩升至靠近上极限位置高度,不准吊挂吊具、吊物等。(2)将起重小车放在主梁远离大车滑触线一端,不得置于跨中部位。大车应开到固定停放位置。(3)电磁吸盘或抓斗起重机,应将吸盘或抓斗放在地面上,不得在空中悬吊。(4)全部控制手柄应回零位,将紧急断路开关扳转断路,拉下保护柜刀开关,关闭司机室门后下车。(5)露天工作起重机大、小车,尤其是大车,应采取方法固定牢靠,以防被大风吹跑。(6)司机在下班时应对起重机进行检验,将工作中发生问题及检验

9、情况统计在交接统计中,并交给接班人。二0一四年五月七日作业人员培训考评制度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管理,确保操作者本人和她人安全,特制订本制度。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需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从事对应工作。2、操作人员培训包含:外委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3、企业培训中心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档案,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参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有效性。4、企业培训中心每十二个月编制当年度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计划,汇报单位领导同意后实施。5、单位内部培训由培训中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

10、六个月最少组织一次,培训内容关键包含:国家相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知识;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防范和应急方法、自救知识;特种设备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学习,必需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需做好对应统计。6、参与外委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人员必需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给予报销对应费用。7、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要求参与培训,或培训考评不合格按相关制度给予处分。二0一四年五月七日装起重机械事故应急预案二0一四年五月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一 总则1目标为全方面落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

11、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确保职员生命安全,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发生突发事件后能立即、有效、有序、快速应对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订本预案。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适用于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起重伤害事故应急处理。起重机械使用概况在用起重机械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能力(t)制造厂名编号 投 产 日 期使用地点1缆索起重机23二 工作标准事故应急处理坚持以下标准:a) 以人为本,最大程度确保企业职员和当地群众生命安全。b) 实施企业、车间、班组“立即汇报、三级管理、按级开启、分级负责”。c)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d) 反应快捷、方法果断。

12、兰州金耐克塑料包装各起重机械使用班组收到事故汇报后需立即开启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员应立即赶至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制订有效现场抢险救援方案,避免不规范、无组织救援行动引发二次事故,同时指挥果断,尽可能降低事故损失。e)预防为主、加强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加强对务工人员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稳定预警工作机制,做到早发觉、早汇报、早控制、早处理,将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立即消除诱发事件多种原因。三 危险性分析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发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作业是指在吊运半成品及其它生产中,采取对应机械设备和设施来完成吊装,其作业属于危险性作业,作业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常见

13、起重危害包含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常见起重伤害事故原因包含使用应报废钢丝绳;重物重量不明或超出额定起重量;无人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混乱;作业区内有些人逗留;作业场所地面不平整、支撑不稳定、配重不平衡;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四 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设备事故现场救援指挥、协调工作。2、 负责采取有效方法,预防事故蔓延。3、 负责组织对事故设备进行抢修,立即恢复设备运行。4、 负责组织事故判定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14、5、 负责设备事故处理。6、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部门,联络电话:。4 应抢救援小组职责(1)负责本三级单位起重伤害事故应急和响应工作;(2)负责立即和厂应急行动指挥部和相关部门联络以处理问题,安排事故调查小组赴事故发生地处理问题。(3)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领导部指挥下,负担警戒、抢险、救人、抢救财产、设备和疏散群众任务。五 预防方法(1)对新入厂职员或进入新工作岗位及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施工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方面交底,通知其作业岗位危险性、安全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危险。(2)对起重机械(关键零

15、部件、安全控制装置)安排专员管理,定时(每个月)进行检验、维修和保养,不使用报废及严禁使用设备。起重机械安装拆除必需由含有安拆资质队伍进行操作并在安装拆除前通知上级管理部门,起重机械安装完成后应该经有对应资质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按要求经相关部门培训,考评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作业,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起重吊装方案进行作业,必需严格遵守“十不吊”要求。(4)根据起重作业管理要求实施作业。(5)吊装前组织相关人员研讨吊装中可能出现不安全原因,制订有效防范方法。对吊装过程中将要使用设备、绳索进行全方面检验,绝不许可有不合格设备或绳索投入使用。六 应急准备及处理方法1

16、应急准备1.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事件汇报时,应做好以下工作:a) 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部汇报,请求并快速传达指令;b) 快速通知、联络相关职能部门和事故发生单位;c) 指令应急小组和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1.2 内、外联络通讯设备在紧急状态时,能快速联络到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单位。如:对讲机、移动电话、传真机等。1.3 交通工具满足运输救援物资,进行人员救援、疏散交通工具。如:汽车等。1.4 照明设备在无电源情况下,以满足紧抢救援、指挥工作需要,选择应急照明工具,应考虑其安全性能,如防爆型电筒等。1.5 抢救设备专业救援必用设备和设施,如:输水装置、应急照明、医用抢救箱、千斤顶等。上述物资设备

17、,必需设专员保管,定时检验维护。2 应急处理方法(1)起重伤害事故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应急小组汇报接收人为 ,各单位其它管理人员也全部有认真接收汇报和向上级反应事故情况责任。(2)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下达应急预案开启指令,第一时间向当地救援机构、公安部门求援(如需要),并按事故汇报要求向当地政府、部门上级领导、企业应急指挥办公室汇报事故情况。应急处理小组组员指挥和联络通讯不得中止。(3)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正确判定事故影响范围,协调各组之间工作,派专员对影响区域进行检验,确定抢救方案,指挥分包单位开展抢救,需确保事故现场相对安全和稳定时,抢救队员才能够进

18、入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如事故影响还在继续或加重,抢救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应经过扩音器指挥被重物压住或被围困人员保持冷静并主动展开自救,告诉她们已采取具体救援方法,稳定她们情绪,预防她们慌乱担心,造成创伤面更大伤害或引发坍毁坠落物再次失稳,救护抢险组人员引导她们对流血处做力所能及止血处理。抢救时对压住受伤人员重量和体积较大铁件、附件,由吊车平稳吊离;重量和体积较小物体,最少由两人轻轻抬离,预防对受伤人员二次伤害。起重吊装事故发生后,往往会伴生着其它事故发生或造成隐患,通常见挖掘机或钢纤等工具清理悬浮不稳机具和材料,起重吊装事故通常也会影响到装置设备、管道、电缆电线等,必需对发生事故进

19、行综合性处理,预防事故后连锁反应或出现新意外事故。确定事故隐患被根本清除后,同时事故原因已调查清楚,对应证据已取得,才能恢复施工生产。(4)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当地医院立即取得联络,利用现场救援车辆火速把伤者送往周围医院救治,但对伤势严重者应注意搬运方法,不得由此加重伤者伤情;在抢救医疗机构人员赶到前抢险救护组应对受伤者进行必需救助,依据伤情对伤者进行分类处理,处理标准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伤者,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通畅,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医疗机构人员赶到后,现场医疗抢救人员要尽可能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由医疗救护责任人把伤情、已经采取了方法向

20、医生做简短而明了介绍,方便医生能立即了解情况,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抢救决议。现场紧抢救治时,首先观察伤者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者神志清醒,只有简单砸伤或少许出血外伤时,医疗救护人员应对伤者进行消毒、止血、包扎后,送回住地休息。如伤者神志清醒,砸伤面较大、流血较多、能走动时,医疗救护人员进行止血、包扎后将伤者送上救护车,由医生负责救护并送到医院深入观察诊疗。如伤者神志清醒,手臂或小腿发生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伴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用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用救护车送到医院救治;固定时操作者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者,以免加重损伤,增加疼痛;如断骨伸出伤口外

21、,不要把刺出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加重伤情;抬运伤员上车时操作者要轻、稳、快,避免震荡或碰到负伤部位。如伤者神志清醒,有颅脑内出血时,应立即由救护车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如发觉有断手或断肢要立即捡起,用洁净手绢、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没有裂缝塑料袋或胶皮带内,不要在断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它消毒液,避免组织细胞变质;扎紧袋口(在夏季应在口袋周围放冰块雪糕等降温)后,医生将伤员抬上救护车后,随救护车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断手或断肢再植和抢救。如伤者神志清醒,发觉严重眼伤时,可让伤者仰躺,用枕头支撑其头部,使其保持静止不动,立即用救护车将伤者送医院。如伤者神志清醒,发觉铁件或钢筋从身体穿破时

22、,不得将铁件或钢筋从伤者身体内拔出,必需立即将伤者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避免处理不妥造成伤者二次伤害。如伤者处于昏迷状态,有可能发生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时,抢救人员不能翻动伤员,4人将昏迷伤员用手抬到木板上,抬运时,抢救者必需有一人双手托住伤者腰部,切不可单独一人用拉、拽方法抢救伤者,避免把伤者脊柱神经拉断,造成下肢永久性瘫痪严重后果;并用木板将伤者抬上救护车立即送医院抢救。(5)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做好应急状态下工地全部设施和物资安全,支援和保障现场抢救组工作,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并检验事故现场有没有其它安全隐患,若有,立即组织周围人员疏散,随即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情况。(6)起重吊装事故应

23、急方法终止令由应急处理小组下达。应抢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方法预防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相关部门认可后立即恢复施工生产。七、事故处理和调查1、发生重大以上(含重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由局特种设备事故应抢救援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教授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设备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讯问相关当事人,从技术、管理方面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交事故原因分析汇报和处理意见。2、发生重大以下特种设备事故由二级单位负责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及处理意见,上报局特种设备事故应抢救援领导小组核准。3、二级单位负责对事故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局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监督事故责任人处理实施情况,并依据特种设备管理相关要求对

24、事故单位进行考评兑现。4 、应急工作结束后,应抢救援小组要认真查对参与应急人数,清点多种应急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卫生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现场应抢救援小组应整理好应急统计、图纸等资料、核实应急发生费用,并立即组织参与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写出应急总结汇报,在要求时间内上报相关部门。八 演练各起重设备使用单位应依据应急预案要求,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演练每十二个月不少于一次。演练关键:一是在事故期间报警通讯系统能否运作通畅;二是人员能否以最快速度撤离危险区;三是应抢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物质能否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四是能否有效控制事件深入扩大。演练可采取全部演练和部分演练等形式。九 附表附表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联络电话序号联络部门联络电话联络人备注123456789101112附表2报警联络电话一览表序号社会机构电话号码备注1治安报警1102医疗救护1203火灾报警1194交通事故1225公共查号台11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