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升降机基本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英德市人民政府综合办公楼工程
1.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英德市英城乡新城区金子山一号路与英洲大道交汇处西北角,地上10层,基本为筏板基本;构造类型: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类别:I-A类,I-C类,耐火级别: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二级抗震,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年限50年.
该工程拟采用两台施工电梯,其中1#机和2#机均使用SC200/200型施工电梯,即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及现场施工垂直运送规定。施工电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280mm)。1#机安装在(1-14)~(1-15)×(1-F)~(1-G)轴;2#机安装在(1-2)~(1-3)×(2/1-OA)~(1-A)轴(详细位置详见平附图)。
2、SC200/200TD施工升降机状况
SC型施工升降机,有非常可靠电气和机械安全系统,重要电气元件采用国外进口原件,电气线路简朴,操作维修以便,故障率低,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高校垂直运送设备。
该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具备双电机驱动和三电机驱动两种型式,可外挂亦可内置,任由顾客选取,每台电机均装有直流电磁制动器,且制动摩擦副具备自动跟踪、调节制动间隙功能,从而改进了制动性能,使其平衡可靠。
2.1.型号编制阐明
符号S表达施工升降机,C表达齿条型式
SC200/200表达双笼,三电机驱动,每个吊笼载重量为㎏施工升降机。
2.2.重要技术参数
重要性能参数见表2-1
表2-1
名称
施工升降机
生产厂家
型号
SC200/200TD
运营速度
36m/min
出厂日期
最大起升高度
450m
额定载重量
2×Kg
额定功率(KW)
2×3×11
吊笼尺寸(内空)
3.2×1.5×2.5m
吊笼自重(含传动机构)
2×2200Kg
外笼自重
1480Kg
原则节尺寸
650×650×1508mm
原则节用量
33节
电缆导向装置
电缆小车
原则节/每节自重
φ4.5:150Kg
防坠安全器型号
附墙架类型
Ⅱ型
附墙间距
9m
导轨架与建筑物距离
2.90-3.60m
总自重
约14830Kg
基本地面承载
≥0.15Mpa
预测安装高度
50m
本工程采用SC200/200施工升降机,技术参数详见上表。
二、施工升降机基本设计及安装方案
(一)、本工程升降机基本设计
1、已知条件
施工升降机筹划架设高度约为50.50米,共需33个原则节。升降机基本运用连体地下室顶板,基本中心点设立在地下室顶板上(附基本隐蔽工程验收表复印件一张)。
依照阐明书技术规定如下:
1)、混凝土基本地面承受力应不不大于0.15Mpa。
2)、钢筋网直径Φ12,间距200。
3)、地脚螺栓应钩住钢筋网。
4)、基本尺寸A×B=5000×5000。
5)、基本必要有良好排水办法。
2、施工电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280mm,依照施工电梯承载力计算,顶板底用满堂钢管架进行加固解决,钢管支撑间横向间距500mm,钢管支撑间纵向间距500mm,钢管支撑步距1.5m。
满堂钢管架应经受力计算后进行搭设。考虑到动荷载、自重误差及风荷载对基本影响,取荷载系数n=2.1。同步应能承受施工电梯工作时最不利条件下所有荷载,加固后总受力必要能承受最大荷载不得不大于P =吊笼重+护栏重+原则节总重+对重体重+额定载荷重)*2.1。保证本楼板面条件能满足规定。
3、安装位置
施工升降机底架安装运用连体地下室顶板,1#机安装在(1-14)~(1-15)×(1-F)~(1-G)轴;2#机安装在(1-2)~(1-3)×(2/1-OA)~(1-A)轴(详细位置详见平附图)。
(二)、施工升降机基本安装
安装前,必要熟悉SC型施工升降机性能,详细技术参数以保证安装安全顺利,依照SC型施工升降机基本安装规定,其施工程序如下。
安装前准备
1、基本制作:
①依照SC型施工升降机吊笼规格及Ⅱ型附墙安装规定,按“使用阐明书”并结合工地实际状况,选取施工升降机安装位置,按相应技术规定由土建单位设计制作升降机基本,基本平台能承受总自重2倍以上静压力,并应有排水设施。
a降机基本应满足《GJJ安装方案》中各项规定。此外,还必要符合本地安全法规。
B基本所承受载荷不得不大于P。
C基本周边必要有良好排水办法。
总自重G计算:
G=吊笼重量+外笼重量+导轨架总重量+载重重量(Kg)
基本承载P计算: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本影响,取系数n=2)
P =G×n(Kg)
∵ 1 Kg = 0.0098 kN
∴ P = G×2×0.0098
= G×0.02 kN
例:SC200/200TD型升降机,高度为50.5米,Ⅱ型附墙架。
(下面重量参见《施工升降机重要技术参数表》)
吊笼重(双笼):2×2200 Kg
外笼重 :1480 Kg
导轨架重 :33×150 Kg (原则节每节重150Kg ,高1.5米,总共33节)
载重重 :2× Kg
注:1、吊笼重已涉及传动机构重量。
2、附墙架等其他配件重量忽视不计。
总自重G=2×2200+1480+150×33+2×
=14830Kg
P=G×0.02KN
=14830×0.02kN
=296.6KN
按能承受最大压力﹥296.6KN 制作基本,则符合该升降机使用规定.
②拟定升降机安装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③拟定基本中心点与附着墙面距离。如下图所示:
建筑物
B=5000
960mm
380mm
首层楼板
L=2910mm-3600mm A=5000
2、接地装置连接方案。如下图:
原则节
铜线Φ10 基本
钢管Φ48×3.0
2.5m 2.7m
2.5~3 m
升降机运营前,应一方面将保护接地装置与升降机金属联通,接地电阻不不不大于4Ω.
附墙架作用于建筑物上力F计算(依照GJJ使用阐明书计算公式)
F = (L×60)÷(B×2.05) Kn
型号
L
B
Ⅱ型
2900-3600
1430
例: B = 1430㎜ L =2950㎜
F =(2950×60)÷(1430×2.05)=60.3 kN
三、计算书
(一)、升降机荷载计算
①吊笼重量(含传动机构):2×2200=4400㎏。
②外笼重量:1480㎏。
③载荷重量:2×=4000㎏。
④导轨架总重量:55×170=9350㎏。
⑤G=①+②+③+④=19230㎏。
4、基本(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抗压计算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荷载对基本影响,取系数n=2。
P=G×2
∵1㎏=9.8N=0.0098KN
∴P=G×n×0.0098=19230×2×0.0098=376.91KN
按混凝土局部受压验算:
F1<1.35βC β1 fC Aln
式中
βc=1.0
β1=[(1.25×3)(1.25×2+1.50)/(1.25×1.5)]1/2=2.828
fc=14.3Nmm2
Aln=1.25×1.5=1.875㎡
1.35βc βl fc Aln=102.4×106N
Fl=376.91÷4=85.9KN=94.227×103N
满足规定!
楼板混凝土强度级别为C30,抗压强度满足规定,故此位置楼板满足使用规定。
(二)、楼板回撑计算书
1.计算参数设定
考虑到地下室顶板使用安全,将施工电梯位置最大荷载放大至50.0 kN/m2进行验算。
项目楼层采用梁板构造,构造完毕时间为28d,施工环境温度30℃,混凝土采用42.5级水泥;每层楼层重量4.25kN/m2,设计墙体荷载0.80kN/m2,设计楼面粉刷荷载0.45kN/m2,设计活荷载2.00kN/m2。上部施工荷载Q=50.00kN/m2
回撑材料为:采用单枋b=80mm,h=80mm,木材弹性模量E=900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 ,顺纹抗剪强度fv=1.40N/mm2;钢管支撑间横向间距500mm,钢管支撑间纵向间距500mm,钢管支撑步距1.5m,钢管支撑顶调节螺杆伸出长度150mm。回撑支承面为C20混凝土楼板,板厚100mm。
2.楼板容许荷载值计算
施工阶段28天强度楼板容许荷载值计算:
N28d=(1.2×静载+1.4×活载)/0.85=[1.2×(4.25+0.80+0.45)+1.4×2.00)]/0.85=11.06kN/m2
运用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查出采用42.5级水泥,在温度30℃时,28d龄期混凝土强度比例分别为100%,则:N28d=11.06×1.00=11.06kN/m2
3.回撑荷载值计算
回撑荷载值q=上部施工荷载Q-楼板容许荷载值N28d=50.00-11.06=38.94kN/m2
4.木枋验算
钢管支撑间横向间距=500mm;b=80mm,h=80mm;W=bh2/6=80×802/6=85333mm3;I=bh3/12=80×803/12=3413333mm4。
(1)抗弯强度验算
q=q×钢管纵向间距=38.94×0.5=19.47kN/m
Mmax=qL2/8=19.47×5002/8=608438N.mm=0.61kN.m
σ=Mmax/W=608438/85333=7.13N/mm2
木枋σ=7.13N/mm2<fm=13.00N/mm2,满足规定。
(2)抗剪强度验算
Vmax=qL/2=19.47×500/2=11682N=4.87kN
τ=3Vmax/(2bh)=3×4.87×1000/(2×80×80)=1.14N/mm2
木枋τ=1.14N/mm2<fv=1.40N/mm2,满足规定。
(3)挠度验算
υmax=5qL4/(384EI)=5×19.47×5004/(384×9000×3413333)=0.52 mm
[υ]=1200/250=4.80/mm
木枋υmax=0.52mm<[υ]=4.80/mm,满足规定。
5.支撑承载力验算
(1)荷载计算
钢管纵向间距500mm
钢管支撑立柱上力N=q×钢管纵向间距×钢管横向间距
=38.94×0.5×0.5=9.74kN
(2) 钢管支撑稳定性验算
L0=h=1.50m,钢管i=1.59cm,λ=L0/i=150.00/1.59=94.34
=0.634,P=N/(A)=3030/(0.634×424.00)=11.27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11.27N/mm2<205.00N/mm2,满足规定。
6.支撑支承面验算
钢管支撑立杆设配套底座100mm×100mm,支承面为(按C20考虑)混凝土楼板。楼板厚100mm,上部荷载F=N=9.74kN;
(1)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βs=2.00,ft=0.91N/mm2,hO=120-15=105mm,βh =1.00
η=0.4+1.2/βs=1.00,σpc,m=0N/mm2,Um=4×(100+105)=820mm
(0.7βh ft+0.15σpc,m)ηUmhO=(0.7×1×0.91+0.15×0)×1.00×820×105/1000=54.85kN
钢管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54.85kN>上部荷载F=9.74kN,满足规定。
(2)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0.1×3)×(0.1×3)=0.09 m2,=0.1×0.1=0.01 m2
=(/)0.5=3,=0.85×7200=6120 kN/m2,ω=0.75
=0.75×3×6120×0.01=137.7 kN
钢管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137.7kN>上部荷载F=9.74kN,满足规定。
四、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