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高中生物会考条目解析 必修2 遗传和进化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b 首先,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能确保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花冠的形状又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第二,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第三,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2、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b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如豌豆的花色、种子的性状等。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
2、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一对性对性状的杂交实验:b 正交 反交人工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自花授粉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授粉,从而影响实验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放到雌蕊柱头上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实验过程:实验结论:无论正交反交F1都是紫花,即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紫花(显性性状)。F2出现了性状分离,即出现了两个亲本性状:紫花和白花,且紫花与白花之比接近3:14、杂交实验中的常用术语和符号:b符号P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
3、自交母本父本5、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和表现型:b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Cc、Rr、Aa。 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不会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它的自交后代还会发生性状分离。 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如CC、Cc。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双眼皮;狗的长毛与短毛等。6、对分离现
4、象的解释:b(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2)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基因中的一个(4)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5)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7、测交的概念、测交实验和测交的意义:b测交的概念:F1(Cc)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测交的过程:见右图。测交的意义: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从而可以测定亲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8、分离定律的实质:b(1)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
5、沾染,在形成配子时随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一种,另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种。(2)核心内容:杂合子(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9、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的概念和实例:b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称为完全显性。如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的F1只表现为显性亲本的性状,则称紫花基因C对白花基因c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如金鱼草红花(CC)与白花(cc)的杂交后代F1为粉红色花(Cc),则称红花基因C对白花基因c的显性作用是不完
6、全的。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同时表现出双亲性状的现象。如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其红细胞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这说明IA与IB这两个基因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表现为共显性。10、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c(1)杂交育种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 小麦、水稻矮杆性状的选育(aa)F1 :Aa AA Aa aa 只要选出后代隐性类型即可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 小麦抗锈病性状的选育(AA)让显性个体连续自交,在后代中淘汰由于性状分离出现的隐性个体,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2)、医学上的应用-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如:白
7、化病、先天性聋哑等 正常:AA 、Aa (携带者) 患者:aa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如:多指、并指等 多指:患者 AA 、Aa 正常:aa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1、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b通过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尝试单因子杂交实验的设计。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b(1)遗传实验及结果亲本:纯种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F1的表现型:黄色圆形F2的表现型:黄圆、绿圆、黄皱、绿皱;比例为9:3:3:1图示:(右图所示)(2)实验结论不论正交、反交F1的表现型都为黄圆,证明两对性状中黄色对绿色显性,圆形对皱形显性。F2出现相对性状分离、不同形状之间自由组合,且亲本类型/重组类型=10:6。每一对相对性状之间
8、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两对相对形状的遗传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不同对性状之间的重组是自由的。(3)F2的表现型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a黄色:绿色=3:1 b圆形:皱形=3:1两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ab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b(1)两对相对性状粒色:黄色和绿色(由Y和y控制)粒形:圆形和皱形(由R和r控制)(2)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各自分别产生YR和yr一种配子(3)F1的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4)F1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与y、R与r分离,同时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即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分别是YR、Yr、yR、yr,比例为1:1:1:1(5)四种雌
9、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为9种,决定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图示:(6)F2的基因型分析 纯合子:1/16 YYRR、1/16 YYrr、1/16 yyRR、1/16 yyrr(能稳定遗传) 杂合子a双杂合子:4/16 YyRrb单杂合子:2/16 YYRr、2/16 YyRR、2/16 YyRR、2/16 yyRr4、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b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法(1)目的:验证子一代(F1)是否产生了比例为1:1:1:1的四种配子(2)方法:让子一代黄圆(YyRr)与双隐性植株绿皱(yyrr)测交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场所精巢/睾丸卵巢胞
10、质分裂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变形有无结果4个精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1、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细胞都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性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减半。2、染色体行为相同:复制、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粒分裂。3、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生物体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n为非同染色体的对数)。(3)预期结果:测交结果应为1/4黄圆(YyRr)、1/4黄皱(Yyrr)、1/4绿圆(yyRr)、1/4绿皱(yyrr)(4)孟德尔实验结果:黄圆55、黄皱49、绿圆51、绿皱52(5)结论: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一致,说明F1黄圆(YyRr)确实产生了4种基因
11、组成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6、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c(1)自由组合定律与育种在育种实践中,可依据不同性状间的自由组合原理,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具备双亲优良性状的品种(即杂交育种)(2)自由组合定律与遗传病 自由组合定律可预测不同表现型的夫妇双方其子代中各性状的重组类型及其出现的比例。如夫妇双方一方为多指患者,另一方为白化病患者,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可预测该夫妇所生子代中患多指、患白化或两病兼患或两病均不患的出现概率
12、。第二章 染色体与与遗传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1、染色体的形态类型:a细胞处于分裂期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即为染色体,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的三种类型:端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b减数分裂: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数目减少了一半。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其大小、形态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能
13、联会配对。(注:XY大小、形态不同,但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3、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b在进行“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时,运用建立模型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认同事物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关系中的。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b5、受精作用: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成为受精。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a)基因与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基因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各期中也保持着一定的形态特征。基因(即等
14、位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而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同样是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在形成配子,等位基因互相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每个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每个配子中也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基因(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地进入配子;同样,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也是随机地进入配子。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b)(1)分离定律的细胞学解释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15、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解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三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a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核型,是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2、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概念a性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在雌雄性个体中不相同。常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无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在雌雄性个体中是相同
16、的。雌雄异体的生物中,才有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分。3、XY型性别决定方式b:n对常染色体+1对XX染色体(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n对常染色体+1对XY染色体(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 P 2n+XX 2n+XY 配子 n+X n+X n+YF1 2n+XX 2n+XY := 1:14、伴性遗传的概念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如红绿色盲,母亲色盲、父亲正常,则后代女儿全部正常、儿子全部色盲。5、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b(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实例:血友病、人类红绿色盲、果蝇的白眼特点:(人类红绿色盲)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患者男多女少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
17、儿子一定是患者 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至少为携带者(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特点: 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 患者女多男少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为患者。 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 女性患者的父母至少一方患病。(3)伴Y染色体遗传实例:(外耳道多毛症)特点: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 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6、运用伴性遗传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c(1)人类遗传系谱的判断第一步:确定或排除Y染色体遗传;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口诀记忆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18、,女病的父亲或儿子正常,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的母亲或女儿正常,则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与常染色体相对,发病率的特点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同。伴X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不同。伴Y染色体遗传病只发病于男性。近亲结婚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提高。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6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噬菌体: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结构如右图由头部和尾部组成蛋白质外壳,在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
19、的子代噬菌体,增殖时合成蛋白质,DNA复制的原料来自细菌,模板为亲代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35S标记蛋白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S,而DNA分子不含S)32P标记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含P,而DNA分子含P)烟草花叶病毒提取蛋白质烟草烟草不出现病症感染RNA烟草烟草出现病症感染RNA烟草烟草不出现病症感染RNA酶处理本实验中一个噬菌体不能同时标记35S、32P噬菌体侵染细菌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35S(原因)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有放射性32P(原因)A类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B类烟草花叶病毒的RNA重建病毒A类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B类烟
20、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病毒分别感染烟草现病症分离出B类病毒分离出A类病毒重建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侵染过程中,只有32P进入细菌,而35S未进入,说明只有亲代噬菌体的 DNA 进入细胞。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DNA 遗传的。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注意:本实验并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早证据):b肺炎双球菌的类型:、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S型细菌使R
21、型细菌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以上实验中DNA的纯度越高,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效率就越高。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a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一条RNA链组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生物的遗传物质(见右图)生物非细胞结构:DNA或RNA细胞结构原核生物:DNA真核生物:DNA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同时含DAN、RNA)和DNA病毒)的遗
22、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7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1)核酸的分子组成:a核酸包括DNA和RNA,其组成元素为CHONP,其基本单位:核苷酸。 A(腺嘌呤) G(鸟嘌呤) C(胞嘧啶) 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RNA(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2)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bDNA分子的结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特点(1)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2)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
23、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3)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2)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3)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以氢键互相连接。(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通过2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3个氢键相连相关计算(画图标已知,用好100,碱基互补配对出答案) 在双链DNA分子中
24、(1)A=T C=G (2)(A+ C )/ (T+G)= 1或A+G / T+C = 1在DNA分子的互补链中(1)A1=T2 T1=A2 C1=G2 G1=C2判断核酸种类(1)如有U无T,则此核酸为RNA;(2)如有T且A=T C=G,则为双链DNA;(3)如有T且A T C G,则为单链DNA ;(4)U和T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3)活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b根据DNA分子的结构图示,注意分子的数量关系和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8遗传信息的传递(1)DNA复制的概念:b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的过程。(2)
25、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特点、意义:b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复制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2)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复制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
26、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它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2n2DNA分子不管复制几次,含原DNA母链的子代DNA始终是2个。9遗传信息的表达(1)DNA的功能:a携带遗传信息(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表达遗传信息(根据贮存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的结构)。(2)DNA与RNA的异同:b 核酸项目 DNARNA结构通常是双
27、螺旋结构通常是单链结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碱基A、G、C、TA、G、C、U产生途径DNA复制、逆转录转录、RNA复制存在部位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功能携带和表达遗传信息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细胞生物(如人、水稻)内含:2种核酸、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含:1种核酸、4种碱基、4种核苷酸(3)转录的概念和过程:b转录的概念: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的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主要在
28、细胞核转录的条件:(1)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2)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3)能量 ATP(4)RNA聚合酶等转录的产物:RNA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A与U,C与G,T与A,G与C) 前面碱基为DNA中,后面碱基为RNA中转录的过程:(见图)(4)翻译的概念和过程:b翻译的概念: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翻译的场所: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条件:(1)模板 mRNA (2)原料20种氨基酸(3)能量 ATP (4)相关酶翻译的产物: 多肽链(蛋白质)翻译的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tRNA一端的是那个碱基与mRNA碱
29、基配对)翻译的过程:(见图) 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一个mRNA分子上若干个核糖体同时tRNA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进行工作。大大增加了翻译的效率(5)遗传密码:b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概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特定的三个相邻碱基作用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种类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64种61种:能翻译出氨基酸(大部分氨基酸有两个以上的遗传密码)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氨基酸联系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决定 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
30、中碱基序列互补基因是合成蛋白质的最终模板,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DNA、RNA、氨基酸的计算1、转录时,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生一条单链mRNA,则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2.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 1/6 。(6)中心法则:b最先是由克里克命名,指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DNADNA:DNA的自我复制;DNARNA:转录;RNA蛋白质:翻译;RNARNA:RNA的自我复制;RNADNA:逆
31、转录(需要逆转录酶)。DNADNA RNARNADNARNA 细胞生物 RNA病毒RNA蛋白质 RNADNA(7)基因的概念:b基因是一段包含完整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在细胞生物和DNA病毒中是一段DNA,在RNA病毒中是一段RNA。与核酸的关系每个很酸分子包含许多个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以一定的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与核苷酸的关系核苷酸是构成基因的单位。基因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10生物变异的来源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
32、没有引起生物体生物的变异内遗传物质的变化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1)基因重组的概念、来源、意义:a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来源: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的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产生新的性状组合,不产生新的性状。意义: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2)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类型、特点、诱变因素、机理:b
33、概念: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意义:产生了新基因,因此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的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类型:形态突变: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如果蝇的红眼突变为白眼。生化突变:生物的代谢过程改变 如人类的苯丙酮尿症 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 如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形态突变和致死突变都伴随有特定生化过程改变,因此任何突都是生化突变。特点: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引起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诱变因素: 物理因素:各种射线,温度剧变。化学因素:如亚
34、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基因突变称自发突变,人工诱发发生的基因突变称诱发突变机理: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者替换,使DNA分子中放入核苷酸顺序发生改变,其转录成的mRNA的碱基顺序也随之发生改变,导致mRNA翻译的蛋白质出现异常,性状改变。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NA复制时基因突变的实例转录翻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症状 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型,严重时红细胞破裂(溶血),造成贫血。病因 基因中的碱基替换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实例:a缺失:
35、染色体片段丢失,基因随之丢失 如猫叫综合症。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个相同的片段,基因数目随之增加 如果蝇的棒眼。倒位: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180颠倒,基因的排列顺序随之颠倒。易位: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了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随之移接。(4)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和实例:a整倍体变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移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者减少,如单倍体、多倍体。非整倍体变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或者减少,如人类的卵巢发育不全(特纳氏综合症)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先天愚型(唐纳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21号染色体多一条。(5)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实例:a概念: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特点: a、一个染
36、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实例: (图中前图表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图解,后图表示雌果蝇的图解)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均有两组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含有一组染色体。(6)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和实例:a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称为二倍体,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又可称为多倍体)。如:哺乳类和人类、水稻、玉米是二倍体;香蕉是三倍体,花生、大豆、马铃薯是四倍体,小麦是六倍体。而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组,
37、都只能叫单倍体 。如:雄蜂、雄蚁是卵细胞不受精直接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11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的概念、原理、过程:a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原理:基因重组过程:亲本杂交 F1自交 F2中选择性状符合要求的个体 纯合化(2)诱变育种的概念、原理、方法、特点:a概念: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原理: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方法: 辐射诱变:各种射线 化学诱变:化学药剂特点: 提高突变的频率 短时间内有效的改良生物性状 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3)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8、:b杂交育种实例: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红果肉番茄的培育 P抗病、黄果肉ssrr 易感病、红果肉SSRR 人工诱导 F1 易感病、红果肉SsRr F2 3/16抗病红果肉ssR 连续多代自交,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选择既能抗病又是红果肉的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优点:技术要求简单 缺点;育种年限长,工作量大诱变育种实例:原理:基因突变植物:“太辐一号”小麦 用辐射处理萌发的种子或者幼苗(原因:有丝分裂旺盛,DNA正在复制),提高突变频率,培育成功。微生物:高产的青霉菌株动物:家蚕 利用辐射的方法将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使ZW卵和不带卵色的ZZ卵有所区别。原理:染色体畸变优
39、点: 提高突变的频率 短时间内有效的改良生物性状 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缺点:突变不定向,育种的盲目性大。(4)单倍体育种的概念、过程、特点及实例:a概念:利用单倍体作为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纯合子的育种方法过程:常规方法获得F1 F1并经“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 正常生殖的纯合子 新品种原理:染色体变异特点:缩短育种年限;能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效率。实例:宽叶抗病烟草新品种的培育P 宽叶、不抗病 AAbb 窄叶、抗病 aaBB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F1 宽叶、抗病AaBb 配子 AB Ab aB ab 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 A
40、B Ab aB ab 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 AABB AAbb aaBB aabb 宽叶、抗病(根据表现型选育)(5)多倍体育种的方法、特点及实例:a多倍体的特点:植物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抗逆性强。 方法:低温处理、用秋水仙素处理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见右图)(6)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实例:a基因工程育种概念: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种生物的基因(外源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使其出现原物
41、种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原理:基因重组特点: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实例:转基因抗冻番茄的培育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12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1)生物多样性及统一性的实例:a多样性实例:生物界包括了植物、动物、真菌、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有各自的特点。统一性的实例:生物体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基本特征相同人和大猩猩的骨骼种类相同器官层次:脊椎动物(爬行类、哺乳类、鸟类)的某些器官存在统一性。如,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外形和功能各不相同,但结构相似,来源相同。细胞层次: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都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细胞结构相似分子层次:所有生物有着相同类型的分子组成。如,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相同,基本单位的连接方式相同;大分子的作用相似;蛋白质的合成方式相似;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2)达尔文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b一个物种有着若干不同的种群不同的种群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的种群出现的变异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选择的原材料不同适应各自不同环境结果性状发生分歧多个物种(多个类型)多样性:符合人类要求的微小变异遗传逐代积累显著变异新品种淘汰不符合人类要求的变异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统一性:不同的生物有共同的祖先,遗传的作用使它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