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探索_苏小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05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探索_苏小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探索_苏小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探索_苏小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和革命的故事,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1。素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佛山,地处珠三角腹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赓续红色血脉和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重要载体。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将佛山红色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政课,让学生深入了解佛山红色文化,增强对佛山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主动传承佛山革命精神,自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既能促进佛山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又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一、佛山优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回顾历史

2、,一批批佛山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记忆与资源载体,包括革命先烈、革命人物故居、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陵园墓碑、红色档案等。革命先烈:“刑场上的婚礼”中的巾帼英雄陈铁军、舍小家坚定走上革命道路的革命烈士廖锦涛、“革命三谭”谭平山、谭植棠和谭天度、东北抗日武装的主要组织者和创建者罗登贤、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和著名活动家邓培等。革命遗址: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中共南海县委旧址、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部队旧址等共计四百余处。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高明“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禅城南庄罗登贤事迹展览馆、高明区红色廉政文

3、化教育基地等。革命人物故居:高明区谭平山故居、禅城区陈铁军故居、禅城区南庄镇罗登贤故居、禅城区南庄镇廖锦涛故居等。陵园墓碑: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吴勤烈士陵园、合水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档案:各级档案馆目前馆藏红色档案包括冀南军区特等功臣奖章等实物档案、1925年南海县第一区农民协会在九江开幕、1949 年佛山人民欢庆解放等历史照片2。二、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一)推动佛山红色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促进佛山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传播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精神力量,是优质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和鲜活教材,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推动

4、思政课教师对佛山红色文化进行梳理与研究,在研究中深入挖掘其育人价值,促进佛山红色文化的延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走近“红色基因库”的主动性,让历史文化潮起来,红色文化鲜活起来,助力佛山红色基基金项目: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研究”(XJKY2021061)作者简介:苏小丹(1990-),女,助教,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探索苏 小 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素材,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5、的重要资源。通过梳理佛山红色文化资源,阐述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结合高校思政课建设实际,探索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思政课程鲜活起来。关键词:佛山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新探索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23)02-0024-0003Bridge of Century总第378期2023年第02期Serial No378No02,202324-DOI:10.16654/23-1464/d.2023.02.005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传播。(二)加强青年学生的党史教育,增强认同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目前高职

6、学生都是“00 后”,他们从小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物质条件较为富足的和平时代,对于物质匮乏的战乱年代几乎没有了解,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史了解不多,对党的历史的认识不足,历史认同感较弱。再加上,当前网络自媒体的普及,境外不良势力极力通过网络企图以历史虚无主义方式来否定英雄人物和歪曲民族历史,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不断冲击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佛山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实现有机融合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的党史教育,增强“五个认同”、做到“五个明白”,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历史认同,即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价值认同,即明白我们为了谁,依靠谁;

7、理论认同,即明白我们用什么来指导实践,怎么来指导;政治认同,即明白我们走什么路,跟谁走,怎样走;情感认同,即明白我是谁,我与我们国家和民族是什么样的关系。(三)丰富教学素材,拓展课程内涵,增强教学实效红色文化资源集物质与精神形态于一体,记载着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建设史与发展史,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艺术层面四个层面。物质层面是红色文化存在和红色精神彰显的物质载体;精神层面是红色文化的精神主体与灵魂;制度层面是红色文化的核心;艺术层面是红色文化的精髓3。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气神”为思政课程提供丰富而科学的理论支撑与实践佐证,增强思政课的亲和

8、力与说服力,擦亮思政课又红又专的底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鲜活的事例或特定的实物,将红色的“根”与“魂”逐渐渗入学生的头脑与心灵,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三、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探索(一)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建设好红色文化资源库佛山红色文化资源真正融入思政课,其前提是要依据红色文化资源的性质与思政课教学的特质进行归纳整理,建设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适应的佛山红色文化资源库。这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协同发力才能实现预期效果。一是佛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对佛山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

9、规划性的开发、保护与整合。例如,对红色场所进行修复,打造红色矩阵;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主题,找准其独特价值;建立红色资源统筹管理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多模态传播红色文化等。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红色文化资源专项研究小组与教学研究小组,立足于学生的学情特点与不同专业,讨论融入的教学方案、具体形式、内容与载体,积极推进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三是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案例分享等形式提升授课能力。为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遗漏,教师在对各门思政课进行集体备课时应对佛山红色文化

10、进行分类整理,厘清其凸显的意蕴,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之间的独特关联性和相互匹配性,找准切入点与契合度,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实现有机融入,形成独具特色的佛山红色文化教学素材。(二)善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创建数字化资源,唱响红色主旋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善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做好“大思政课”建设。一是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选择与课堂主题相符合的红色歌曲、红色图片、红色短视频等穿插于课件中,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视度,提升抬头率,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二是可尝试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思政课

11、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的形象化生动化,利用 VR 技术实现学生与历史人物的对话,对历史场景进行还原,身临其境体会红色故事4,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与穿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三是根据佛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研究开发小红专 App 或制作二维码,录制红色微课,通过课内外场景录播、微信扫码和 MG 动画等形式使课程呈现线上线下互动。四是要以思政课为依托,以互联网为载体,唱响红色主旋律,创设佛山红色文化专题网站,充分挖掘佛山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图文或音视频将重要事件、人物、理论观点、著作等25-呈现出来,为学生创建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学习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输快、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等

12、优势,扩大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的覆盖面,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领悟红色精神,自觉地接受佛山红色文化的熏陶。(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生动的现场教学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我们要结合现实善用“大思政课”,上思政课要有温度、深度和厚度。这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很明确的指导思路,在立足教学内容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匹配佛山红色文化资源,创设情景式体验教学,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以增强课程的亲和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强化教学效果的渗透力。一方面,通过与佛山革命纪念馆、档案馆等相关部门联动创建佛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具

13、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与红色教育课堂,例如高明区有以谭平山故居、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为核心,以文选楼、陈汝棠故居等革命遗址为基点的红色矩阵,禅城区南庄镇有龙津村廖锦涛故居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思政课教师可到革命教育基地或革命烈士故居进行现场教学,既让学生近距离重温革命先烈的精神,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又可以打造“微小精”的精品思政课程,培育思政课教学品牌,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发展。(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造力,探索育人新举措为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巩固思政课教学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可联合

14、学校团委或佛山文化中心、高明区文化馆等相关部门开展具有佛山红色文化印记的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整合最优资源,打造原创作品(舞台剧、话剧、小品等);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以及“我听你讲”到“你听我说”的转变,打通思政课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例如,以重大节日或主题活动为契机,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举行“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大赛,学生主讲,思政课教师指导,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推动思政课内容走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在赛中学、学中练、练中懂,从“教”与“学”相长的角度重新认识思政课,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青

15、春赛道上奋力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例如,由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出演的原创舞台剧信仰的力量,是以佛山市高明区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革命三谭”生平事迹为主线,通过“东洲立志”“五四洗礼”“人生抉择”“信仰的力量”四个篇章,客观还原了真实历史场景,从不同时期和多个角度反映“革命三谭”的光辉业绩。据悉,该舞台剧自 2019 年 7 月首演以来,反响热烈,深受各界广泛赞誉,且入选了 2020年广东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演出节目名单,由省教育厅指定到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演出。学生们通过演绎角色,以“故事人”身份接受爱国教育,亲近高雅艺术,接受美育,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激发爱国热情。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用信仰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打造鲜活思政课堂、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育人的新举措。参考文献:1主题教育要用好“红色基因库”EB/OL.共产党员网.https:/ 让红色档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活”起来EB/OL.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