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顶管专项方案一、 施工准备项目部依照过程控制程序做好如下施工准备工作:1. 项目经理负责组建项目部,明确项目部各职能人员职责。2. 项目经理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承包工程关于文献,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理解施工现场状况。编制切实可行施工组织设计。3. 项目经理部依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劳力需求筹划选取劳务队伍,并与其订立施工合同,进行必要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诲。4. 依照所需材料筹划选取合格分承包供方订立供货合同,保证及时供应。5. 依照所需施工机械设备,及时向机械化分公司提交机械设备使用筹划,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准时进场,满足施工需要。6. 项目部依照工程规定按有助于施工管理原则选取适当位置搭建工地办
2、公室、仓库、伙房、施工队伍宿舍。7. 项目部依照施工现场状况及时展开作业面,实行“三通一平”修建施工暂时道路、供水、供电及排水线路,整修材料、设备、半成品堆放场地,准备消防、保卫、雨季施工设施等。8.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测量人员,对已知点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进行测量定位,并对测量主点进行控制,填写(复测记录)。二、 施工布置1. 污水工程施工流向测量放线工作坑开挖导轨及后背墙安装安管测量顶进工作坑设备拆除内缝解决闭气实验检查井砌筑工作坑回填2. 施工安排本工程仅中原路口采用顶管施工。三、 顶管工程施工技术办法1. 排水工程测量控制A) 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复核图纸,掌握关于数据,做好内
3、业资料;同步依照工程进行状况,及时精确地做好测量工作。B) 管道工程开工前应进行下列测量工作:1) 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物位置,并标出与管线冲突地上、地下构筑物;2) 核对永久水准点,建立暂时水准点;3) 核对接入原有管道或河道接头处高程;4) 施放挖槽边线、堆土堆料界线及暂时用地范畴;5) 测量管线地面高程(机械挖槽)或加密高程桩。C) 测定管道中线时,就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及直线段控制点测设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并应在起点、终点及平面折点沟槽外面恰当位置设立方向桩。D) 水准测量闭合差不得不不大于12 K (mm).式中K水平距离,以公里计。E) 暂时水准点应设在稳固及不易被
4、碰撞地点。其间距以不不不大于100米为宜。且每次使用前应当校测。2. 污水管顶管施工办法A) 顶管工作坑1) 顶管工作坑开挖断面,依照现场环境、管径、管长、顶管机具规格、下管及出土办法、挖深、土质、地下水位及支撑材料规格等条件合理拟定。在现场条件允许时,上槽可以大开,下槽开直槽支撑。支撑用立板密撑或企口板桩或钢、木框支撑。2) 工作坑工作面坑底尺寸按下式计算(单位均以米计)底宽=D+2.43.2底长=L1+L2+L3+L4+L5式中:D管子外径L1管子顶进后,尾端压在导轨上最小长度,顶钢筋混凝土留0.30.5米,顶金属管留0.60.9米;机械挖土、挤压出土及管前使用其她工具管时,工具管长度如不
5、不大于上述着轨长度规定,L1取工具管长度;L2管节长度L3出土工作间长度(1.01.8米)L4顶镐长度,现用油压顶镐,涉及退镐装置L5后背所占工作坑长度,涉及横木、立铁,普通为0.85米3) 顶管工作坑所需设备:导轨、后背、下管设备(电葫芦)、顶进设备(顶镐和高压油泵)、出土设备(人工挖土涉及运土车、水平牵引及垂直牵引卷扬机)、照明设备(管内使用电压不不不大于36伏低压照明)、通风设备(人工挖土时,依照需要安装)、工作平台(由工字钢及方木构成,中间设下管及出土口,口上设活动平台)、工作棚。4) 导轨安装,导轨安装在枕木或枕铁上,并固定牢固。5) 枕木截面采用1515厘米,枕铁可用型钢轨制成,并
6、附有固定导轨特制螺栓,枕木或枕铁必要直顺、平整。枕木或枕铁安装高程严格控制,其高程低于管外底高程12cm,其纵坡与管道纵坡一致。6) 工作坑无水且土质坚实,挖土槽埋设枕木或枕铁,枕木或枕铁长度采用25米,其埋设间距依照管重、顶力和土质选定,普通为4080cm。7) 工作坑底有水或土质松软,必要打混凝土基本,将枕木打于混凝土中,混凝土宽度比管外径大40cm,厚度2030cm,枕木与混凝土接触面包以油毡或纸袋,以便于顶管完毕后拆除。采用木导轨时,不用枕木,直接将锚固导轨螺栓预埋于混凝土中。8) 两根导轨内距按下式计算(单位均以毫米计)式中:A两导轨内距D管外径h导轨高,木导轨为抹角后内边高度e管外
7、底距枕木或枕铁面距离9) 导轨材料必要直顺,安装严格控制高程、内距及中心线。安装时用所顶管子实际外径制作弧形板进行检查。导轨高程及内距容许偏差为2mm,两轨中分线容许偏差为3mm。10) 以工作坑壁原土作后背时,其安装规定如下:(1) 靠墙横排方木面积按承压不超过1.5Kg/cm2计算。(2) 方木卧到工作坑底如下一定深度,使顶镐着力中心高度不不大于方木后背高度1/3。(3) 后背土壁要铲平整,并使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4) 方木用1515cm横排,方木前放置立铁,立铁横向叠放1540cm横铁。(5) 土质松软时,加置钢板,或用型钢代替方木,板后以砂砾灌实。B) 顶进1) 第一管子下到导轨
8、上,测量管子中线及前端和后端管底高程,确认合格后,进行顶进。第一节管顶进方向精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核心,对顶管方位要勤测量,勤检查,并细致操作,防止浮现偏差。2) 顶镐安装高程要使顶镐着力中心位于管子总高1/4左右处;顶镐平面位置使用一台顶镐时,顶镐中心与管道中心一致;使用多台顶镐时,各顶镐油管要并连在一起。3) 顶铁安装时无歪斜扭曲现象,安装必要直顺;每次退镐加放顶铁时,换用也许安放最长顶铁,始终保持连接顶铁数目为至少;用2030cm截面顶铁,其连接长度单行使用时最大不超过1.5米,双行使用时最大不超过2.5米,超过时采用安全办法,或设计截面较大顶铁;在顶进过程中,顶铁上方及侧面不得站人,
9、并随时注意观测顶铁有无扭曲迹象,及时采用办法,防止崩离。4) 顶管测量办法和规定(1) 测量次数,在顶第一节管子时,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每顶进2030cm,对中心线及高程测量一次;在正常顶进中,每顶进50100cm测量一次。(2) 中心线测量,依照工作坑内设立中心桩挂设中心线,运用特制中心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中心偏差;(3) 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和特制高程尺进行,除测头一节管前端管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走向(即坡度);工作坑内设立稳固水准点2个,以便测量高程时互相闭合;(4) 一种顶管段顶完后,要重新测量一次管道中心线和高程,每个接口测一点,有错口时测量两点。5) 顶钢筋混凝土管时,两管接口处
10、加衬垫,可垫1缕麻辫或34层油毡,企口管垫于外榫处,平口管偏于管缝外侧放置,使顶紧后管里有12cm深度,以便顶进完毕后进行填缝。6) 顶进时要昼夜不断,充分发挥机械效能,防止半途停置,导致摩擦力增大,顶进困难。但在遇到下列状况时要及时停止顶进,迅速采用办法,解决完善后再继续顶进。(1) 顶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到障碍;(2) 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3) 顶铁发现扭曲迹象;(4) 管位偏差过大,并且校正无效;(5) 顶力较预测增大,超过管口允许承受顶力;7) 顶进每班要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内容涉及顶进长度、顶力数值、管位偏差及其校正状况、机械状况、土质水位变化以及浮现问题和注意事项。交接班时将施工
11、记录向下一班交接清晰。8) 管前挖土是保证顶管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全核心,挖土要遵守下列规定;9) 管前挖土长度:在土质良好地段,普通管端挖3050cm。10) 管子周边有不容许土壤下沉地段(如上面有重要构筑物或其她管道),管子周边不得超挖;在普通顶管地段,上在容许超挖1.5cm,但下面135o范畴内不得超挖。11) 测量发现管位偏差达1cm时,要进较正,对高程偏差校正,依照管道设计坡度和头一节管走向,来拟定校正办法。当依照头一节管子走向预测也许自行恢复到设计位置时,不得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成果。人工挖土顶进校正办法重要有如下几种:(1) 挖土校正法:偏差为12cm时,采用此法。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一侧恰当超挖,而在相对一侧不超挖或留坎,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2) 顶木校正法:偏差不不大于2cm时,采用挖土法校正无效时,用10cm圆木或方木一根,一端顶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一侧内管壁上,另一端安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管前土壤上,支架牢固后,开动顶镐,运用顶进时顶木支撑管子所产生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3) 顶镐校正法:办法基本上同顶木校正法,即用小顶镐接一短顶木,运用小顶镐顶力使管位得到校正。12) 顶管质量原则:(1) 高程容许偏差+10mm-20mm(2) 中心线容许偏差30mm(3) 管子错口不得超过10mm(4) 对顶接头管子错口不得超过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