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1 概述11.1 测区自然概况11.2任务概况1二、基本控制测量工作流程图及人员、仪器设备组织12.1工作流程图12.2人员、仪器设备组织23 测区内已有测绘资料33.1 已有成图33.2 已有大地测量成果34 作业技术根据35 技术设计方案35.1采用坐标系、高程基准35.2拟定作业方案45.3 测量精度指标45.4 作业方案及技术规定46、质量控制规定和质量办法186.1质量控制规定186.2质量办法196.3控制测量各级检查比例197 上交成果资料201 概述为振兴辽宁经济,提供基本地理信息,依照辽宁省基本测绘筹划安排,本次将于3月至9月底完毕营口盖州、营口(北区)、锦州(南区)、
2、盘锦(西区)等地1:1万地形图284幅更新及建库任务。1.1 测区自然概况测区位于东经12100 12300,北纬4000 4120之间,行政从属锦州、营口、盘锦市。测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春季多风,年降水在200800mm之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气温8,每年十一月份结冰,次年三月解冻。外业最佳作业期为57月和1011月。锦州南测区位于锦州市南面至渤海海边,共10幅,为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旱地作物为主,小凌河入海口位于测区内;盘锦西测区位于盘锦市西面共36幅,为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双台子河纵贯测区,由此入海口;营口北测区位于营口市北面,共14幅,为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大辽河
3、纵穿测区西部;营口盖州测区共71幅,测区北部和西南某些地区为平原,别的大某些地区为山区,盖州市城区位于测区内。1.2任务概况参照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4面”,起飞航径区1.2%梯度面;穿透限制面障碍物均需进行测绘。测量范畴以跑道为基准,据跑道中心延长线两侧各10km,即跑道两端各15km区域;各导航台台址标高。测量对象涉及自然障碍物,人工障碍物。二、基本控制测量工作流程图及人员、仪器设备组织2.1工作流程图收集测区有关资料制定工作筹划组织人员、设备学习有关规范、设计制定控制网布设方案控制点选埋进行控制网外业观测控制测量观测成果记录、检查和计算机场实测障碍物测量编写技术总结测量成果整顿、检查交付有
4、关得测量资料2.2人员、仪器设备组织组织精通控制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应用先进单、双频GPS接受机及高精度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作业。3 测区内已有测绘资料3.1 已有成图l 总参测绘局1979年出版1:5万第二代地形图。l 辽宁省测绘局19721991年出版1:1万地形图。以上地形图可供作业时参照运用。3.2 已有大地测量成果l 三角点测区附近有国家、等三角点,1954北京坐标系,可作为本次作业平面控制测量起算点。l 水准点测区附近国家、等水准点均有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高程控制测量起算点。4 作业技术根据l 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如下简称工测规范);l CJJ 73-97全
5、球定位系统都市测量技术规程(如下简称都市GPS规程);l CJJ 9-99都市测量规范;l 本技术设计书。上述文献中凡与本设计书不一致处,均以本技术设计书为准。5 技术设计方案5.1采用坐标系、高程基准l 平面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l 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基准。5.2拟定作业方案l 平面控制测量拟定进行两级布网方案,平面首级控制网定为四等GPS网,在此基本上进行平面控制网加密可布设一级GPS控制网或一级导线网。l 高程控制测量拟定布设不低于四等水准网;l 实测障碍物测量在首级控制基本上,应用全站仪或GPS-RTK进行碎步测量。5.3 测量精度指标5.3.1平面控制测量基本精度规定l 四等
6、GPS平面控制网精度应以能控制下级网为原则进行设计。l 四等GPS平面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不不大于3cm。l 一级GPS 网或一级导线网中最弱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不不大于5cm。5.3.2高程控制测量基本精度规定l 四等水准网中最弱点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不不大于20mm。l 四等水准网中相邻水准点高差中误差不得不不大于mm(L为相邻点间距离,单位km,距离不满1km按1km计算)。5.3.3实测障碍物测量基本精度规定l 规定各种障碍物海拔高程精准到0.1米。l 距离精准到0.1米。l 测绘数据经、纬度坐标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精准到0.1秒。5.4 作业方案及技术
7、规定5.4.1 控制测量布网及技术规定:5.4.1.1 各级别GPS控制网布设及技术规定l 各级别GPS网应依照测区实际需要及交通状况进行布设。考虑到应用常规测量办法进行加密时应用,规定GPS点应保证有两个以上通视方向。l 各级别GPS网应由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独立环边数不应不不大于表1规定。l 各级别GPS网规定均采用网连接方式或边连接方式布网,并构成尽量多检核条件,决不容许有自由基线存在。l 高级别GPS控制网应与附近国家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点。l 各级别GPS网重要技术规定: 表1级别平均距离(km)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110-6)边长相对中误差独立环边数备注四等
8、210101/4500010一级110101/010注: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1/21/3,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23倍。5.4.1.2一级导线网布设及技术规定在四等GPS控制网基本上,可依照实际需要及设备状况布设一级导线网。l 导线布设相邻边长比不适当超过1:3。l 导线依照实地状况尽量布设成多边形格网或多结点导线网。l 光电测距导线技术规定按表2规定执行: 表2级别闭合环或符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 距中误差(mm)测 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3.6300155101/140005.4.1.3高程控制网布设及技术规定规定在国家一、二、三等水准点间布设四
9、等水准网,水准点应与平面控制点重叠。l 四等环线或附和水准路线最大长度应不大于15km。l 水准网中结点间或结点与高档点间路线长度四等网应不大于10km。l 平面控制布设GPS点,一级导线点除位于山区及建筑物顶上用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四等水准外,别的点应按不低于四等水准精度几何水准联测。l 各级别水准测量重要技术规定按表3 规定执行 表3 级别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区段、路线来回测高差不符值测段、路线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符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偶尔中误差全中误差平原、丘陵山区四等5102014202530注:a)Ls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L为附和路线或环线长度,Li为检测测段
10、长度,单位均为km。b)水准环线由不同级别水准路线构成时,闭合差限差应按各级别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平方根为限差。c)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限差,对单程及来回检测均合用;检测段长度不大于1km时按1km计算。5.4.2控制点选埋规定5.4.2.1 GPS点选埋5.4.2.1.1选点准备l 收集都市或工程各项关于资料:都市原有1:1万比例尺地形图;原有控制资料,涉及点坐标、高程、坐标系统等关于控制资料;测区关于地质、气象、交通、通讯等有关资料;都市总体规划和近期都市建设发展方面资料。l 在周密调查基本上进行控制网技术设计。l 选点人员在理解任务目、规定及都市有关资料后,进行现场踏勘。5.
11、4.2.1.2 GPS 选点规定l 点位选取应符合技术设计规定,并有助于其她测量手段进行扩展及联测,所选GPS点必要保证有两个以上通视。l 点位基本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助于安全作业。l 点位应视野开阔,便于安顿接受机设备及操作,被测卫星地平高度角应不不大于15。l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距离不不大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距离不不大于50m。l 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物体。l 交通便于作业。l 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现场勘丈绘制点之记草图,实地标石面上用红漆写点号或刻涂点号。l 四等GPS均应填写点之记。点之记内容应填写完整、清晰。l 若运用旧点标石应认真查看标石有无损坏,凡符合
12、规定应尽量予以运用,并在点之记中详细阐明运用状况及点号。5.4.2.2 一级导线点选埋l 一级导线点应通视良好,视线旁离障碍物距离应不不大于0.5m,高出地面或障碍物高度不不大于1m。l 点位应选埋在土质坚实地方或结实稳定建筑物顶面上。5.4.2.3 水准点选埋l 四等水准点,应与平面控制点共用标石,但标石埋设需作稳定性解决。5.4.2.4标石选埋、保护和建设设施保护在进行控制网标石选埋时应兼顾建设设施保护,普通会遇到如下几种状况:5.4.2.4.1控制点选埋在水泥铺装路面上。针对此种状况,控制点应尽量选埋在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且便于控制点保护和不破坏路面整体构造地方,由于是钢筋混凝土铺装路面
13、,应与业主协商,建议采用如下办法埋设标石:l 将规定规格钢钉或螺丝杆直接打入钢筋混凝土路面或路面钢筋混凝土接缝处,作为测量标志,外围应用红漆绘制或凿刻一定尺寸正方形,便于标志查找。此种办法不破坏路面深层构造。l 在路面上凿刻一定深度、宽度坑,将测量标志用水泥固定在坑中,可与路面平齐或留有一定深度,上部覆盖水泥盖板,要使水泥盖板与路面平齐。l 在路面上凿刻较浅十字形作为测量标志,外围应用红漆绘制或凿刻一定尺寸正方形,便于标志查找。l 将标石埋设在路两旁人行路(普通下部为实土,上面铺设方砖)上,用水泥围砌一方井,并用水泥盖板覆盖,做到不影响行人通行。5.4.2.4.2控制点选埋在建筑物顶上。针对此
14、种状况,在获得建筑物业主批准后,在建筑物顶上造设原则规格标石,并采用办法使标石与建筑物紧密结合。5.4.2.4.3控制点选埋在沥青铺装路面上。针对此种状况,在路面上凿刻一定深度、宽度坑,将测量标志用水泥固定在坑中,可与路面平齐或留有一定深度,上部覆盖水泥盖板,要使水泥盖板与路面平齐。5.4.3控制网施测5.4.3.1仪器设备技术规定用于作业仪器设备须经关于法定计量部门有效鉴定后方可使用。5.4.3.1.1GPS接受机 表 4 项目级别四等一级接受机类型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标称精度10mm+510-6d10mm+510-6d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受机数225.4.3.1.2水准仪、经纬
15、仪、测距仪 表 5 级别项目四等水准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一级导线仪器类型水准仪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使用仪器级别系列号DS3DJ2级测距仪DJ2 级测距仪5.4.3.2平面控制网观测5.4.3.2.1 GPS观测外业观测是GPS网测量重要环节,所采集数据是内业解决、平差计算和推求GPS点成果基本根据。因而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及技术设计书规定进行。各级别GPS测量基本技术规定应符合表 6规定 表 6项目级别观测办法四等一级卫星高度角()静态迅速静态1515有效观测卫星数静态迅速静态4545平均重复设站数静态迅速静态1.61.61.61.6时段长度(min)静态迅速静态45
16、154515数据采样间隔(s)静态迅速静态10601060注:当采用双频机进行迅速静态观测时,时间长度可缩短为10min。 各级别GPS测量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不大于6。 各级别GPS测量天线对中误差应3mm,天线基座上圆气泡要严格居中。 天线高度测前、测后各量取一次,量至1mm,两次互差不得不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5.4.3.2.2一级导线观测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一级导线水平角测量时,其水平角观测技术规定应符合表 7 规定: 表 7级别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DJ2DJ6一级5210注:n为测站数一级导线按方向观测,各测回间应变换度盘,观测规定见下表
17、8。 表 8 项目级别仪器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一级DJ228139采用全站仪或测距仪进行一级导线边长测量时,测距边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规定:l 测距边长度应在一级导线平均边长(130%)范畴内,并顾及仪器最佳测程。l 测线应高出地面及离开障碍物1m以上。l 测线应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囱等)上空及附近。l 安顿测距仪或全站仪测站应避开电磁场干扰地方,离开高压线至少5m。l 应避免测距仪视线迈进方向有反光体。l 一级导线边长规定采用级仪器单项观测量两测回,每测回读四次数,一测回内读数较差应不不不大于5mm,测回间中数较差应不不不大于7mml 一级导
18、线边长测量时,应测定气象数据,温度最小读数0.5,气压最小读数100Pa。一级导线气象数据每边观测一端数据。l 测距观测时间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气象条件下进行观测,晴天日出后与日落前半个小时不适当进行观测,中午可依照地区、季节和气象条件状况留有恰当间歇时间。阴天有微风时可全天观测。 雷雨先后、大雾、大风、雨天及大气透明度很差状况下不应进行观测。5.4.3.2.2高程控制网观测l 四等水准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当水准路线为附和路线或闭合路线时采用单程测量;当采用单面标尺时,应变动仪器高度,并观测两次。水准支线应进行来回观测或单程双转点法观测。l 各
19、级别水准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观测开始前应按照规范规定对所使用仪器和标尺进行检查。水准开始后一周内应每天检查I角,待I角稳定后,可每15天检查一次;若仪器受到碰撞或其他方面影响时,要随时进行检校。用于四等水准测量仪器I角不应不不大于20,超过者应进行改正。标尺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尺不应不不大于0.10mm;对于木质标尺不应不不大于0.50mm。一对标尺零点差不得不不大于1毫米,弯曲差不得不不大于8毫米。 观测前,应使仪器与外界气温一致,应避免阳光直射仪器。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观测中不得为增长标尺读数而将尺桩(台)安顿在沟边或壕坑中。 每测段往测和返测测站数应
20、为偶数。 间歇与检测应按现行都市测量规范(CJJ 8-99)关于规定执行。 水准测量转点尺承可采用尺桩或尺台。 水准测量时,使用DS05或DS1级仪器时,应读记至0.05或0.1mm;使用区格式木质尺应读记至1mm。l 各级别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先后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下表 9规定:表 9项目级别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先后视距差(m)任一测站先后视距合计差(m)视线高度(m)仪器类型视距(m)四等木质双面DS3805.010.0三丝能读数因瓦DS1100 当成像清晰、稳定期,三、四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可以放长20%。l 各级别水准测量观测限差应符合下表 10规定: 表 10项目级别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
21、丝读数差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差基辅分划、黑红面或两次高差差单程双转点法观测左右路线转点差检测间歇点高差差5mm刻划标尺10mm刻划标尺四等3.05.04.05.0l 三角高程测量: 边长不应不不大于1km,路线最大长度应超过四等水准路线长度。 边长测定应采用不低于级精度测距仪器来回测各一测回,每站应读取气温、气压值。 重要观测限差应符合下表 11规定: 表11级别项目四等DJ2DJ6测回数中丝法3三丝法垂直角测回差7指标差较差7对向观测高差较差40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同四等水准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同四等水准 注:D为测距边水平距离,单位:km。5.4.4控制测量观测成果记录、检查和计算5.4.
22、4.1平面控制测量观测成果记录、检查和计算5.4.4.1.1平面控制测量观测记录各级别平面控制测量观测记录应现场完毕,笔迹要清晰、整洁、美观,不得涂改、转抄。l GPS测量观测记录 GPS测量记录项应涉及下列内容: 站名、测站号。 观测年月日、天气状况、时段号。 观测起讫时间,采用协调世界时UTC或北京时间,填写至时、分。 接受机类型、号码,天线号码。 天线高涉及测前、测后量取数值及平均值,均取至0.001m。 应及时将当天外业观测成果录入计算机,接受机内存数据在读入到外存介质上时,不得进行任何剔除或删改,不得调用任何对数据实行重新加工组合操作指令。l 一级导线测量观测记录一、二级导线观测记录
23、可采用电子记录或手簿记录。 水平角观测时,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改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步更改有关数字。 边长测量中,厘米及如下数值不得更改,米和分米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中两次测量有关数字不得连环涂改。 改正错误,均应将错误数字、文字整洁划去,在上方另记对的数字和文字。划改数字和超限划去成果,均应注明因素和重测成果所在页数。5.4.4.1.2平面控制测量观测成果补测与重测l GPS测量观测成果补测与重测 无论何种因素导致一种控制点不能与两条合格独立基线相连结,则在该点上补测或重测不得少于一条独立基线。 可以舍弃在复测基线边长较差,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检查中超
24、限基线;但应保证舍弃基线后独立闭合环基线数三等8条,四等及一、二级均10条。超过上述规定期,应重测该基线或者关于同步图形。 由于点位不符合GPS测量规定而导致一种测站多次重测仍不能满足各项技术规定限差时,可增选新点进行重测。l 一级导线测量观测成果重测与取舍 水平角观测成果重测与取舍 凡超过技术规定中规定限差观测成果,均应进行重测,重测应在基本测回完毕并对成果对的分析后进行。 2C较差或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零方向2C较差或下半测回归零差超限,该测回应重测。 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总数1/3时,该测回重测。 采用方向观测法时,每站基本测回重测方向测回
25、数不应超过所有方向测回数1/3,否则该站重测。 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应载入记簿。 重测与基本测回成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只取一种符合限差成果。 导线因方位角条件和坐标条件不能满足精度规定,应认真分析并选用有关测站整站重测。 边长观测成果重测 边长测量中一测回读数较差超限时,该测回应重测。 测回间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因素对观测成果离散度较大测回进行重测。 导线坐标条件不满足精度规定期,在保证水平角观测符合规定前提下,对观测边长进行分析后有选取进行重测。5.4.4.1.3平面控制测量观测成果检查与计算l GPS观测成果检查与计算 在采用多台接受机同步观测同步时段中,可采用单基线模式解算,也可以只选
26、取独立基线按多基线解决模式统一解算。 基线解算成果必要采用双差固定解。 在同一时段观测值基线解决中,数据采样率不适当低于80%。 采用单基线解决模式时,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基线解,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不适当超过下表 12规定: 表 12级别限差类型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3.0 ppm6.0 ppm9.0 ppm9.0 ppm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5.0 ppm10.0 ppm15.0 ppm15.0 ppm 无论采用何种基线解决模式,都应在整个GPS网中选用一组完全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个独立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Wx、Wy
27、、Wz、2 W2 其中:W为环线闭合差,W=;n为独立环中边数;为原则差(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 a为仪器固定误差;b为仪器比例误差系数(110-6);d为相邻点间距离(km)。 重复基线长度较差,不适当超过2。 当各项质量检查符合规定期,应以所有独立基线构成闭合图形,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种点WGS-84坐标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根据进行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应提供各GPS点WGS84系中三维坐标,各个基线向量三个坐标观测值总改正数,基线边长及点位和边长精度信息。 在无约束平差拟定有效观测量基本上,在都市独立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或二维约束平差。约束点已知坐标、已知距
28、离或已知方位可作为强制约束固定值或加权观测值。约束平差成果应提供都市独立坐标系中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以及坐标、基线边长、防卫有关精度信息,转换参数及精度信息,各环线及有关精度信息等。 无约束平差中各基线向量改正数(VX、VY、VZ)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规定:VX3;VY3;VZ3 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无约束平差成果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dVX、dVY、dVZ)应符合下式规定:dVX2;dVY2;dVZ2l 一级导线观测成果计算一导线观测成果计算涉及观测数据解决、条件验算、平差计算: 二级导线采用全站仪、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观测时,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对观测
29、数据进行解决,边长进行倾斜改正、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和归化投影改正,由于观测边长较短,水平方向曲率改正较小,可不改正。 二级导线验算涉及方位角条件和坐标条件验算,验算符合规定后还应按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导线测角中误差。 二级导线应采用计算机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程序应通过关于部门鉴定或具备以往项目成功使用证明。 二级导线提供成果涉及:输入数据、平差计算、单位权中误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边长中误差、方位角中误差和各项改正数。5.4.4.2水准控制测量观测成果记录、检查和计算5.4.4.2.1水准测量记录l 采用常规手簿记录: 水准观测手簿中原始观测值数据应笔迹清晰端正、各项内容填写齐全。 外业手簿中任何记
30、录(涉及文字)不得擦改或涂改,更不能转抄复制。 当原始记录中米与分米或文字有误时应以单线划去,在上方另记对的数字和文字,并应在备考栏中注明因素。但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有关数字连环涂改。划去不用废站应注明因素。 当测段重测时,均应注明因素和重测成果所在页数。l 采用电子手簿记录: 电子记录应涉及记录信息项目、内容和编码,测量数据采集应遵循水准测量技术规定中规定,任何原始数据都必要按规定形式实时输入到记录载体中。 不容许人工进行干预(涉及人工重新记录、删除、修改或决定数据存取),数据输入到记录器后,禁止采用任何办法删改数据。 电子记录应按规定限差,限定条件、超限解决办法和检查项目对观测数据和观测过程
31、进行检查和控制。 电子记录观测成果均应在计算机上存盘备份。5.4.4.2.2水准测量观测成果重测l 凡超过表 3,表 9,表 10 规定限差成果均应重测。l 测段来回高差不符值超限,应先就可靠性较小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测段重测。当重测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不符值超过来回测高差不符值限差,但与另一单程高差不符值未超过限差时,则取重测成果。当同方向两高差不符值未超过限差,且其中数与另一单程原测高差不符值亦不超过限差时,则取同方向中数作为该单程高差;当重测高差或同方向两高差中数与另一单程原测段高差不符值超过限差时,则应重测另一单程;当浮现同向不超限而异向超限分群现象时,如果同方向高差不符值不大于限差之半,
32、则取原测来回高差中数作为往测成果,取重测来回高差中数作为返测成果。l 单程双转点观测中,单测段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可只重测一种单线,并与原测成果中符合限差一种单线取用中数;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均符合限差时,则取三个单线中数;当重测成果与原测两个单线成果均超限时,则应重测另一种单线。l 当水准测量、和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超限时,应认真分析,先就路线上可靠性小某些测段进行重测。5.4.4.2.3水准测量观测成果检查与计算l 各级别水准测量外业观测结束后,应编写外业高差表,计算水准标尺长度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水准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改正数。l 三等水准测量应按观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千米水
33、准测量偶尔中误差。当水准路线环数超过20个时,还应按照环线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和应按下式计算:l= ;=式中:测段来回测高差不符值(mm) Ls测段距离(km)n 测段数W 通过各项改正后水准环线闭合差(mm)N 水准环数L 水准环线周长(km)l 各级别水准测量应采用计算机进行严密平差,平差成果输出内容应涉及单位权中误差、观测高差改正数、平差后高程和最弱高程点高程中误差。l 水准测量计算取位按下表 13 规定执行: 表 13级别来回测距离总和km来回测距离中数km测段高差mm来回测高差总和mm来回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四等0.010.10.11.01.01.05.4.5障碍物测
34、量实测障碍物测量在首级控制基本上,应用全站仪或GPS-RTK进行碎步测量。5.4.5.1障碍物经、纬度及坐标方位角测量 障碍物经、纬度测量可采用全站仪或GPS-RTK测其坐标,然后通过大地主题反算求得;障碍物坐标方位角测量采用全站仪或GPS-RTK测其坐标,然后通过坐标推算求得。5.4.5.2障碍物真方位角测量 障碍物真方位角测量一方面运用求得障碍物经、纬度和有关椭球要素推算出基点子午线收敛角,然后依照坐标方位角和真方位角及子午线收敛角之间关系公式求出真方位角。 5.4.5.3障碍物磁方位角测量l 对于相对于基点可以通视障碍物可用罗盘仪直接测量;l 对于相对于基点不可以通视障碍物: 办法1:应
35、一方面拟定一条以基点为原点基线,用罗盘仪直接测量基线磁方位角,并推算出基线坐标方位角和障碍物坐标方位角,然后依照基线坐标方位角和障碍物坐标方位角推算出基线和障碍物之间方位角差值,依照方位角和磁方位角之间关系公式求出障碍物磁方位角; 办法2:应一方面拟定一条以基点为原点基线,用罗盘仪直接测量基线磁方位角,并推算出基线和障碍物真方位角,然后依照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关系公式推算出基线磁偏角,依照真方位角和磁偏角之间关系公式求出障碍物磁方位角。5.4.5.4 实测障碍物测量成果表达形式编号障碍物名称经度纬度坐标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距离(米)海拔高度备注跑道中心点或机场基准点 子午线收敛角= 磁偏角=6
36、、质量控制规定和质量办法6.1质量控制规定6.1.1控制网布设控制网布设应构造合理,点位密度分布均匀,网图绘制精确、清晰。6.1.2控制点选、埋控制点埋设,点位应稳固,要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扩充、发展。各类埋石规格应符合规定;点之记内容齐全、填写对的。6.1.3使用仪器仪器设备检校应通过关于部门承认,并应在鉴定有效期内作业。6.1.4控制点观测l 控制点观测应办法对的,观测成果可靠,取舍和重测合理。l 外业观测记录应清晰、精确,观测中各项限差符合规定。l 电子手簿记录程序应符合规定,输出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6.1.5控制网平差计算l 控制测量验算项目齐全,验算办法对的,验算成果应符合规定。l
37、平差计算软件和平差办法应符合规定,输出项目成果内容和精度评估应符合规定。l 障碍物成果计算及内容整顿要符合本设技书规定。6.1.6资料整顿各类交付资料应清晰美观,内容完整,交付格式应符合规定。6.2质量办法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本工程制定质量控制实行办法执行。建立明确质量控制组织构造和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成立专门项目质量管理机构,设立专职质量检查人员。6.2.1 项目负责人制整个工程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各个工序,指定分项目负责人,以达到职责分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6.2.2 学习办法工程在开始前,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以掌握作业中各环节技术要领、精度控制指标及有关注意事项。 6.2.3 沟通办法
38、在工程作业过程中,积极保持与甲方联系。保证在各个环节,对于不明确问题及生产作业实际问题和困难及时与甲方反映;工程前期,生产产品要及时交甲方把关,提出意见,及时改进,不把问题留到下个工序。6.2.4组织检查办法本项目工程检查执行国家关于技术原则、甲方文献及本设计书。要从工作组织、个人作业、检查验收上要有足够注重,各个环节过程检查要跟得上,不要把错误和疏漏留到下一种工序。检查实行三级检查制度,即作业者(组)自查,由专职检查人员进行过程检查和质量管理部门最后检查。每级检查应有明确检查内容和规定,检查应有相应记录和报告。各级检查中应对检查中发现并解决过问题进行复查。工程负责人和院总工办对工程浮现较大技
39、术问题要负责,院总工办任何时期有对产品质量否决权。6.3控制测量各级检查比例按下表 14 执行: 表 14产品名称自检自查过程检查最后检查首级控制点选、埋100%40%10%一级导线点选、埋100%40%10%四等水准点选、埋100%40%10%GPS观测100%20%10%一级导线观测100%30%10%四等水准观测100%100%20%点之记100%100%10%GPS计算100%100%100%一级导线计算100%100%100%四等水准计算100%100%100%控制成果整顿100%100%30%障碍物成果测量和计算100%100%20%障碍物成果整顿100%100%30%7 上交成果资料l 外业观测手簿、计算手簿;l 控制网联测略图;l 控制网平差过程及控制点成果表;l 障碍物测量有关外业观测记录,内业计算过程及成果表;l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l 质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