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唐山市久源工贸有限公司
建设大型洗煤厂及配煤、存储、物流基地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评价单位: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建设单位:唐山市久源工贸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月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唐山市久源工贸有限公司建设大型洗煤厂及配煤、存储、物流基地项目选址于唐山市古冶区工业聚集区(接续产业聚集区)内,宏伟炼焦制气有限公司东北侧,项目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9°44′9.11″、东经118°31′13.56″。
古冶区资源枯竭城区转型接续产业聚集区规划环评已经省环保批复。其分东区和西区两个区域,东区位于古冶区东部的卑家店乡和唐家庄街道,东临东外环,南至南外环,西接老城区,北依北外环,总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西区位于古冶西部的习家套乡,距东区直线距离约4公里,规划面积1.59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30.29平方公里。
其发展定位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功能区、中国北方地区特钢和特种水泥基地;河北省资源枯竭接续产业发展示范区、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冀东重要的装备制造零部件配套基地、能源原材料中转物流基地、生物和新材料产业增长点;古冶经济转型的引领区、新城区核心组成部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煤炭产业工人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就业基地。
规划目标为争取用12年的时间,把古冶接续产业聚集区建成在冀东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特钢及钢延产业、现代焦化及煤化工产业、装备及零部件产业、能源和原材料物流产业基地;建成由四大主导产业、三大优势产业、两类高新技术产业和配套产业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由“两区八园”构成的产业空间格局;建成初具规模的唐山市新兴工业功能区和古冶现代化新城区,成为支撑古冶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增长极。
1.2生产概况
1.2.1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厂房、浓缩池及泵房、受煤坑及皮带运输通廊、循环水池、原煤、煤泥及产品综合储库、化验室、办公楼、磅房等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29780m2。
1.2.2生产工艺
项目采用跳汰选煤工艺,集原煤筛分、手选、破碎、全自动智能跳汰选、精煤筛分脱水、煤泥浮选、煤泥水浓缩并闭路循环使用、浮选精煤和煤泥单独压滤回收等工艺环节为一体。
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1、配煤:原料煤由汽车运入厂内后按不同煤种分别堆放于综合库房中的原煤堆场。用装载机将煤运至库房内的受煤坑,受煤坑底部的给煤机将原煤通过封闭的皮带走廊运至筛分和破碎工序。
2、原煤筛分、破碎:原煤首先经原煤筛分机预先分级后,筛上块煤进入手选皮带进行检查性手选,人工拣出杂物,在胶带机头加装除铁器以清除铁器,然后进入破碎机破碎到50mm以下,与筛下小于50mm原煤混合原煤缓冲仓。
3、主洗、分选:缓冲仓内原煤经皮带输送至数控跳汰洗选机,分选出矸石、中煤和精煤三种产品。矸石、中煤经斗式提升机输送至皮带,由皮带送至矸石堆场和中煤堆场。跳汰机分选出的精煤经精煤弧形筛和脱水筛脱水、分级,脱水筛筛缝为2mm,筛上精煤由皮带输送至精煤堆场储存待售,筛下物料进入筛下水池,用底流泵将煤泥水打入高频电振筛(筛孔0.5mm),筛上物为精煤,筛下物料流入浮选入料池。
4、浮选:浮选入料池物料由浮选入料泵送至矿浆预处理器,矿浆预处理器内加入浮选药剂,准备好的矿浆进入浮选机进行浮选。浮选机通过加入浮选剂产生大量均匀而连续的气泡,浮选出的精煤进入浮选精矿池,再用精煤压滤入料泵打入精煤压滤机进行脱水后送入精煤场,滤液通过管道送入浓缩池。
5、煤泥压滤:浮选尾煤煤泥水中加入絮凝剂浓缩,浓缩池底流由尾煤压滤入料泵送至尾煤压滤机脱水回收煤泥,滤液通过管道送入浓缩池,浓缩池溢流水流入循环水池循环使用。
主厂房内所有滴、漏、溢流水经地漏汇入浓缩池,回收固体物料,洗水循环使用。
6、产品储运:主厂房内生产出的精煤由皮带输送至综合库房中的精煤场;矸石、中煤用斗式提升机输送至皮带,再由皮带送至综合库房中的矸石场和中煤场,煤泥储存于综合库房内,均由汽车运出销售。
1.2.3生产规模
工程年入洗原煤150万吨,其产品方案为:精煤108万t/a(含水11.2%),中煤25.88万 t/a(含水20%),煤矸石18.5万t/a(含水18%),煤泥8.17万t/a(含水24%)。
1.2.4建设周期和投资
工程总投资3103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27万元,占总投资的1.38%,项目厂区占地面积77666.41m2, 劳动定员40人,年工作300天,每天两班,每班8小时工作制,建设周期为12个月。
1.3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
1.3.1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120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项目,为鼓励类,并且已获得唐山市古冶区发展改革局颁发的《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古发改备字【2012】16号),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1.3.2厂址不属于敏感区
(1)项目选址不属于《河北省环境敏感区支持、限制及禁止建设项目名录(2005年修订版)》及《关于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试行)》(冀政〔2009〕89号)文件规定的敏感区域,选址符合有关规定。
(2)项目选址不属于《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
(3)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没有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点。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现状较好,可满足功能区要求;环境噪声可满足功能区要求。
1.3.3符合规划
唐山市古冶区工业聚集区的产业功能区包括:装备制造产业园、特钢及其制品产业园、建材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西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和配套产业区。本项目选址位于聚集区内,属煤化工产业,符合园区总体规划,而且唐山市古冶区资源枯竭城区转型接续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对项目的建设出具了审查意见,同意项目选址及建设。
项目已取得唐山市国土资源局古冶区分局关于本项目用地的情况说明,项目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130204201205841和地字第130204201205840),项目用地及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
1.3.4规划环评符合性
2009年9月,河北省环保厅组织专家对《古冶区资源枯竭城区转型接续产业聚集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评审。目前,规划环评已经批复。项目在产业定位、行业性质、污染防治等方面符合规划环评的要求。
2周边环境概况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功能区标准要求,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周边范围地下水潜水层水质已经受到污染,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总硬度和氨氮超标,总硬度超标倍数为0.21~0.22,氨氮超标倍数为0.78~0.84;海子沿村地下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氨氮超标,总硬度超标倍数为0.64~0.65,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倍数为0.01~0.03,氨氮超标倍数为0.11~0.14;卑家店三街村地下水氨氮超标,超标倍数为5.17~5.23。分析氨氮超标原因主要为生产、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渗入补给含水层所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原因为地下水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致。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下表所示。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一览表
序号
环境要素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1
环境空气
三级
以排放源为中心,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
2
声环境
三级
厂界外1m
3
地表水
影响分析
厂区内
4
地下水
三级
以项目生产区为中心,周边20km2的区域
5
生态
三级
厂址占地范围77666.41m2
图2-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评价范围图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3.1.1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洗选过程产生的含煤泥废水和地板冲洗废水及厂内收集的初期雨水和少量生活污水。
洗煤厂生产过程产生的煤泥水采用洗水闭路循环、煤泥厂内全部回收的工艺流程,达到洗水不外排。项目设循环水池一座,容积为800m3;浓缩池一座(配浓缩机),容积为2500m3;事故水池一座,容积为1400m3,可以保证在事故情况下煤泥水不外排,从而避免煤泥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地板冲洗水经地漏汇入浓缩池,浓缩池溢流水循环使用,煤泥水闭路循环不外排。
为防止雨淋的物料堆场煤尘水排出厂外,在厂区内设置雨水收集明渠和雨水收集沉淀池。雨水上清液用于煤堆场喷洒抑尘,不外排;煤泥送入浓缩池,回收煤泥。
项目在厂区西南侧设雨水收集沉淀池一座,容积600m3,雨水经收集沉淀后作为原煤堆场及厂区降尘用水,从而避免无组织煤泥水的外排。
项目不设食堂、浴室,厕所为防渗旱厕。项目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30人在厂内吃住,生活污水主要为盥洗水,产生量为1.82m3/d。全部用于厂区喷洒降尘或地面冲洗,不外排。
3.1.2废气
⑴ 有组织废气
项目筛分机、破碎机各1台分别加集尘罩并设一套布袋除尘器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含尘废气经处理后由15m排气筒达标排放。
除尘器设计风量40000m3/h,类比相关资料,除尘器入口处粉尘浓度约2000mg/m3,除尘器效率99.0%,排放浓度20 mg/m3,经15m高排气筒排放。除尘器运行时间按4800小时/年计算,煤尘排放量约3.8t/a。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原煤筛分、破碎、转载点等除尘设备颗粒物80mg/Nm3,除尘效率98%的要求。
⑵ 无组织粉尘
工程原煤送入综合库房,综合库房面积14250m2,其中原煤场地面积7500m2,可储存原煤57000t,储存周期为10天;精煤、中煤、矸石、煤泥也存放在综合库房中各自库房内。
本项目受煤坑位于库房内,并设水喷头洒水抑尘。因此,项目无组织产尘点主要为原煤装卸时产生的扬尘,运输扬尘、原煤筛分破碎作业点和物料输送转运等。
①装卸起尘
经计算每次装卸起尘量为1.12kg。工程每天装卸大约167次,则起尘量为187kg/d。本项目设计将原煤堆放在综合库房原煤堆场,并设置移动式水喷头5个,及时洒水抑尘。
② 运输扬尘
汽车运送原煤、精煤、中煤、矸石等物料会产生道路扬尘,运输产生的扬尘主要与路面起尘量有关。建设单位对厂内的道路进行全部硬化,并与厂外古冶外环连通;对运输道路采取喷淋洒水措施,并及时清扫,定时在路面上洒水可减少运输车辆扬尘60%左右;运输车辆严禁超载,杜绝汽车沿路抛洒;进出厂运输车辆设置清洗平台,对车辆进行冲洗,防止运输车辆夹带煤尘,污染环境。
③ 物料输送、转运粉尘
原煤在皮带运输过程中皮带运输机头落差处(1处)产生煤粉尘,项目对皮带输送设封闭走廊,落料点处设喷雾降尘系统。
④ 筛分破碎车间无组织粉尘
集气罩粉尘捕集率为85%,未被收集的煤粉尘为车间内无组织排放,其影响范围主要在车间内,粉尘在车间内沉降后,可减少无组织排放90%以上。
同时为控制整个生产厂区的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工程设计在生产厂区围墙安装8m高防风抑尘网(750m),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扬尘率85%以上。
综合考虑上述措施,工程厂区煤尘无组织最大排放量约为1.2t/a。通过估算模式计算,外排浓度可低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5中煤炭工业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即颗粒物1.0mg/Nm3的标准限值要求。
3.1.3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原煤筛分机、分级破碎机、斗式提升机、精煤弧形筛、精煤脱水筛、高频电振筛、压滤机、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鼓风机、空压机、浮选风机、各种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75-90dB(A),主要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见下表。
项目主要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一览表
序号
噪声源名称
源强
排放特征
治理措施
1
原煤筛分机
85dB(A)
连续
采用先进的减震技术,筛分机橡胶筛板溜槽转载部位采用橡胶铺垫,置于生产车间内。
2
分级破碎机
90dB(A)
连续
3
斗式提升机
75dB(A)
连续
置于生产车间内
4
精煤弧形筛
85dB(A)
连续
采用先进的减震技术,橡胶筛板溜槽转载部位采用橡胶铺垫,置于生产车间内。
5
精煤脱水筛
85dB(A)
连续
6
高频电振筛
85dB(A)
连续
7
压滤机
80dB(A)
连续
置于生产车间内
8
皮带输送机
75dB(A)
连续
9
除尘器风机
90dB(A)
连续
隔声罩+减震基础
10
鼓风机
90dB(A)
连续
生产车间的风机房内,并加装减震和消声器
11
空压机
90dB(A)
连续
12
浮选风机
90dB(A)
连续
13
各种泵
80dB(A)
连续
车间内,加装弹性减振橡胶垫
各产噪设备安装在生产车间内,车间生产过程中加强厂房封闭,可隔声降噪15dB(A);破碎机、筛分机采用先进的减震技术,橡胶筛板溜槽转载部位采用橡胶铺垫,可降噪10dB(A);除尘器风机加装减震基础和隔声罩,可降噪25dB(A);浮选风机、鼓风机与空压机置于生产车间内的风机房内,并采取减震和消声措施,可综合降噪30dB(A);各种泵置于生产车间或设备间内,加装减震胶垫,可综合降噪20dB(A)。
3.1.3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包括生产固废和生活垃圾。
⑴ 生产固废:破碎筛分工序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手选、电磁除铁工序清理出来的杂物和铁器。手选杂物由环卫部门处置,磁选铁器外卖废品回收单位。
⑵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为9t/a。生活垃圾在厂内设垃圾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固废产生及处置措施表
类别
固废名称
产生量t/a
处置措施
处置率%
除尘灰
376.2
掺入煤泥中外售
100
手选杂物
500
环卫部门处置
100
磁选铁器
200
外卖物资回收部门
100
生活垃圾
10
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100
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项目评价区域内没有重点文物、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重点保护目标。根据项目性质及周围环境特征,将评价区域内的居民点作为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作为环境保护目标,四周厂界为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及下图。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因素
保护目标名称
方位
与项目场界距离
保护类型
环境空气
徐家楼村
北侧
2100m
环境空气二类区
枣园村
西北侧
2000m
卑家店三街村
西北侧
1600m
七百户村
西南侧
2500m
海子沿村
西南侧
1500m
地表水
沙河
东侧
280m
地表水Ⅳ水体
地下水
海子沿水源地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南侧
1700m
地下水Ⅲ类
准保护区
80m
所在地地下水
--
周边20km2的区域
地下水Ⅲ类
图3-1 建设项目周边关系示意图
3.3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3.3.1环境空气
预测结果表明,破碎筛分车间颗粒物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0.0113mg/m3,最大占标率为2.52%,D10%未出现;厂区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0.0377mg/m3,最大占标率为8.38%,D10%未出现。工程实施后,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3.3.2地下水
项目设计采取了完善的防渗防腐措施及事故防范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3.3声环境
预测结果表明,设备噪声对四周厂界的噪声贡献值为31.2~48.9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要求;项目距离最近敏感点海子沿村1500m,噪声对其无影响。项目运行后周边环境噪声增加量较小,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3.4对敏感区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3.4.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的相关规定,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选用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实验室制作并发布(2009年2月5日发布)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Ver1.1)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无超标点。因此,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以PM10为计算因子按下式计算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
式中:Cm— 标准浓度限值(mg/m3),PM10取0.45 mg/m3;
L — 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 —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等效半径(m);
A,B,C,D— 计算系数,可查表求得;
Qc—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依据上述模式计算,无组织PM10排放源强为1.2t/a,计算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3.52m,提级后为50m。
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确定本项目防护距离为50米。本项目污染源与最近的环境敏感点海子沿村1500米,满足标准要求。
3.4.2海子沿水源保护区
本项目不在海子沿地下水源准保护区范围内,且项目无生产、生活废水外排,项目所在区域包气带防污性能中级,各个可能污染地下水的部位均采取了防渗措施,因此,不会对海子沿地下水源保护区产生影响。
3.5环保措施
3.5.1废气
⑴有组织破碎、筛分粉尘
本项目破碎机、筛分机加集尘罩并设1套布袋除尘器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后废气经15m排气筒排放。
系统除尘器设计风量40000m3/h,类比相关资料,除尘器入口处粉尘浓度约2000mg/m3,除尘器效率99.0%。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20 mg/m3。除尘器运行时间按4800小时/年计算,煤尘排放量约3.8t/a。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原煤筛分、破碎、转载点等除尘设备颗粒物80mg/Nm3,除尘效率98%的要求。
⑵无组织粉尘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①防治措施
工程原煤送入综合库房,堆场设置移动式水喷头5个,洒水抑尘。受煤坑位于库房内,并设水喷头洒水抑尘。
对汽车道路扬尘,采取道路硬化,并喷淋洒水;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进出厂运输车辆设置清洗平台,对其进行冲洗等措施。
原煤在皮带运输过程中皮带运输机头落差处产生煤粉尘,采取设封闭皮带输送走廊,落料点处设喷雾降尘系统。
筛分、破碎工序置于车间内,减少无组织排放。
同时为控制整个生产厂区的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工程设计在生产厂区四周设置2.65m围墙,并安装总高8m,网高6m的防风抑尘网,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扬尘率85%以上。
工程对各无组织粉尘排放源根据其特性分别采取了封闭、洒水、收集处理等抑尘措施,上述措施在同类厂家广泛使用效果显著。为控制整个生产厂区的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工程在生产厂区四周还设置总高8m,网高6m的防风抑尘网,进一步控制生产厂区的无组织排放的粉尘。
项目周界外浓度最高点粉尘浓度满足标准要求。
3.5.2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洗选过程产生的含煤泥废水、地板冲洗废水、收集的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
1、含煤泥废水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水全部进入浓缩池(配浓缩机)处理。浓缩池溢流水作为循环水重复使用;精煤、尾煤压滤机滤液经管道流入浓缩池浓缩后溢流水作为循环水重复使用,实现一级闭路循环。符合炭行业标准《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MT/T810-1999)中规定的洗煤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要求。
工程浓缩池容积2500 m3(D30m,H3.5m),配备NT-30浓缩机1台;项目安装2台1500型聚丙烯高压隔膜尾煤压滤机,处理面积500m2,压滤机的处理能力为22.5t/h。
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洗煤厂每小时洗选原煤312.5t,生产补充清水量为22t/h,耗水量为0.07m3/t,小于0.15m3/t的控制指标。
洗煤总用水量为12429.1m3/d,其中循环水量为12077m3/d,复用率为97.2%,符合90%的控制标准要求。
煤泥采用浓缩压滤回收,查阅相关资料,浓缩池溢流浓度为10-15g/L,压滤可回收96%的煤泥,压滤液回流至浓缩池,溢流泵入循环水池重复利用,浓度为10-15g/L,远低于控制标准的50g/L。
项目系统最大煤泥水量为887.6m3/h,事故池的容量为1400m3,扩大系数1.58,能保证事故状态下煤泥水不外排。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工程煤泥水系统满足《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MT/T810-1999)中规定的洗煤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要求。
2、地板冲洗废水
地板水冲洗水经地漏流入浓缩池,浓缩池溢流水循环使用,煤泥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处理措施可行。
3、雨水收集
为防止雨淋的物料堆场煤尘水排出厂外,在厂区内设置雨水收集池。雨水上清液用于地面降尘,不外排,雨水沉淀物送入浓缩池回收煤泥。
项目在厂区东南侧设雨水收集池一座,容积600m3,雨水经收集沉淀后作为降尘用水,从而避免煤泥水的外排。
4、生活污水
本项目无食堂、浴室,厕所为旱厕,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82m3/d,主要为盥洗水收集后全部用于地面降尘,不外排。
3.5.3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原煤筛分机、分级破碎机、斗式提升机、精煤弧形筛、精煤脱水筛、高频电振筛、压滤机、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鼓风机、空压机、浮选风机、各种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75-90dB(A)。
本项目在噪声控制方面采用低噪声设备,其次是采用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
⑴ 隔声:是把一个噪声源或把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如隔声间)中,与周围环境隔绝,一般可降噪15-30dB(A),该种方法具有投资少、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是一般工厂控制噪声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项目设计将各产噪设备置于车间内,车间采用轻钢结构。
⑵ 减振:机器在运转时把振动传到基础、地板甚至整个建筑物,成为噪声源发射噪声,采用减振等措施可减弱设备传给基础的振动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一般可降低5-10dB(A),上述降噪声措施在技术上是成熟的。
⑶消声:消声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消声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
总之,项目针对各噪声源特性分别采取隔声、减震和消声等降噪措施,根据声环境影响预测,工程厂界噪声达标。
3.5.4固体废物
工程采取分类收集,集中处置的方式处理固废。其中选出的杂物送垃圾填埋场,铁器外卖物资回收单位,除尘灰掺入产品或副产品中外售。
生活垃圾收集到厂内设置的垃圾桶内,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所有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或利用。
3.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3.6.1废气
(1)废气
工程对有组织粉尘采取集气罩+布袋除尘器进行收集处理,布袋除尘器为在本行业广泛使用的高效除尘器,治理后外排粉尘浓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措施可行。
工程对各无组织粉尘排放源根据其特性分别采取了封闭、洒水、收集处理等抑尘措施,上述措施在同类厂家广泛使用效果显著,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在技术、经济上可行。
3.6.2噪声
项目针对各噪声源特性分别采取隔声、减震和消声等降噪措施。所采用措施已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经预测厂界噪声达标,措施可行。
3.6.3废水
煤泥水全部进入浓缩池(配浓缩机)处理。浓缩池溢流水作为循环水重复使用;精煤、尾煤压滤机滤液经管道流入浓缩池浓缩后溢流水作为循环水重复使用,实现一级闭路循环。
地板水冲洗水经地漏流入浓缩池,浓缩池溢流水循环使用。
在厂区内设置容积600m3的雨水收集池,雨水上清液用于地面降尘,不外排,雨水沉淀物送入浓缩池回收煤泥。
本项目无食堂、浴室,厕所为旱厕,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82m3/d,主要为盥洗水收集后全部用于地面降尘,不外排。
煤泥水闭路循环、初雨收集等措施在本行业广泛应用,在技术、经济上可行。
3.6.4地下水保护措施
项目对旱厕、洗煤车间地面、综合库房地面、浓缩池、循环水池、事故池、雨水收集池等各涉水构筑物、水池采取采用200mm厚防渗混凝土,接缝处灌注沥青的防渗措施,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
项目通过采取防渗措施,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避免污染地下水,此类措施在同类企业广泛应用,措施可行。
3.6.5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工程采取分类收集,集中处置的方式处理固废。其中选出的杂物送垃圾填埋场,铁器外卖物资回收单位,除尘灰掺入产品或副产品中外售。生活垃圾收集到厂内设置的垃圾桶内,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所有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或利用,上述措施广泛应用,在技术、经济上可行。
3.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项目建设产生了废气、废水、废渣等环境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人群健康存在潜在的影响。项目通过环保设施建设,加强生产、环境管理,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缓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项目所产生的环境负效益降到最低,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3.8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没有居民,不涉及居民搬迁。
3.9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9.1管理机构
根据环境管理要求,项目计划建立专门环境管理机构—环保科,并配设专职环保人员,基本满足企业环境管理需求。企业由环保科负责企业日常的环保工作。
3.9.2环境管理制度
按照GB/T 24001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全;
组织主要岗位人员进行过岗前培训,取得本岗位资质证书,建立岗位培训制度;
建立完整的原材料质检制度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对能耗、物耗进行严格的定量考核,对产品质量进行考核。
记录生产管理资料,并保管完整,建立资料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岗位操作规程和考核制度,实行全过程管理,能制定量化指标的实施定量管理。
对主要设备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定期由技术检测部门对主要设备进行检测,对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低效率的设备进行淘汰,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设备无故障率达98%。
对主要用水、用电环节进行计量,并制定定量考核制度。
3.9.2环境监测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行业》的相关规定,本项目设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机构,对主要污染物具备部分监测手段,其余委托当地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承担。根据煤炭洗选行业生产特点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制定监测方案,监测项目、周期及采样位置具体下表。
污染源监测内容一览表
序号
项目
污染源名称
监测因子
监测周期
采样位置
监测方法
1
废气
厂界
颗粒物
每年不少于1次
厂界外下风向10m范围内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排气筒
颗粒物
每年不少于1次
4
噪声
厂界噪声
Leq
每年不少于1次
厂界外1m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公众参与
4.1公众参与情况简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本次公众参与采用发放调查表格、现场信息公布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并实施,评价单位配合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4.2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参与调查共分以下几个阶段。
⑴环评初步阶段:建设单位确定评价单位后,在附近的海子沿、七百户、枣园、卑家店三街村、徐家楼村村委会等处进行了公示内容的张贴,公布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等,征询公众对项目建设的初步意见。第一次信息公示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于2012年5月27日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在项目附近村庄的村委会信息栏张贴信息资料,信息公示时间2012年5月27日至6月10日,共10个工作日。
⑵环评报告书简本公示阶段: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在附近的村庄进行环评结论的张贴,并征询公众意见和建议。第二次信息公示为环评报告书上报审批前进行的环评结论信息公示。在项目附近村庄的村委会信息栏张贴信息资料,公告期限为2012年7月1日至7月14日,共10个工作日。
⑶发放调查表阶段:在周边敏感点处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征询公众对项目建设的选址、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影响的可接受性等方面意见及建议。公众参与调查表发放范围包括海子沿、七百户、枣园、卑家店三街村、徐家楼村居民,每个村发放调查表10份。
4.3调查结果统计
4.3.1调查表
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设计的公众参与调查表内容见下表。
公众参与调查表
被调查人
情况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住址或单位: 电话:
职 业: 文化程度:
项
目
概
况
项目名称
建设大型洗煤厂及配煤、存储、物流基地项目
建设单位
唐山市久源工贸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唐山市古冶区工业聚集区内,宏伟炼焦制气有限公司东侧
工程内容
该项目选址位于唐山市古冶区工业聚集区内,宏伟炼焦制气有限公司东北侧。占地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77666.41m2,建成后年入洗原煤150万吨。
主要污染源
废气:包括物料堆场、受煤坑扬尘和煤炭装卸时产生的扬尘;原煤破碎、筛分、物料转运时产生的扬尘。
废水:主要包括洗选过程产生的含煤泥废水;厂房内跑、冒、滴、漏和地板冲洗废水;厂内收集的雨水;生活污水。
噪声:机械设备运行噪声。
固体废物: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杂物、中煤、煤矸石、煤泥,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餐饮厨余和生活垃圾。
防
治
措
施
废气:原煤部分存入轻钢结构的库房内,部分存入原煤堆场,堆场四周安装8m高防风抑尘网,装卸时喷洒,增加煤炭含水量,降低装卸作业高度;破碎机、筛分机加装集尘罩并设一套布袋除尘器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物料输送设全封闭的皮带走廊,落料点设喷雾降尘系统。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噪声:项目运营后各产噪设备安装在生产车间内;破碎机、筛分机采用先进的减震技术,橡胶筛板溜槽转载部位采用橡胶铺垫;除尘器风机加装减震基础;风机置于生产车间内的风机房内;各种泵置于生产车间或设备间内,加装减震胶垫。
固废:杂物送垃圾填埋场;中煤、煤矸石和煤泥作为副产品外售;除尘灰作为精煤外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废水:生产废水经浓缩澄清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为盥洗水,用于厂区地面降尘,不外排。雨水经雨水收集沉淀池处理后用于生产,不外排。
主要污染物
废气:粉尘。
废水:COD、SS、氨氮、动植物油。
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
固体废物:一般固废。
调
查
内
容
1
您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 □很关心 □关心 □无所谓
2
您对本工程的了解程度 □了解 □一般 □不了解
3
该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促进 □减缓 □一般
4
您对本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不了解
5
您认为项目选址是否可行 □可行 □不可行 □不关心
6
您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 □赞同 □不赞同 □不关心
您对该项目建设有何具体建议、意见
4.3.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
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 查 项 目
统 计 结 果
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
选项
很关心
关 心
无所谓
人数
0
50
0
百分比%
100%
对本工程的了解程度
选项
了 解
一 般
不了解
人数
0
50
0
百分比%
100%
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选项
促 进
减缓
一般
人数
50
0
0
百分比%
100%
对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满意
选项
满意
不满意
不了解
人数
50
0
0
百分比%
100%
对项目选址所持态度
选项
可 行
不可行
不关心
人数
50
0
0
百分比
100%
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
选项
赞 同
不赞同
不关心
人数
50
0
0
百分比
100%
由上表可以看出:
⑴ 公众对环境的重视程度
由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可知,当地民众很关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对环境很关心的占100%,占被调查者的100%。说明随着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以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保护宣传的加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
⑵ 公众对项目的了解程度
公众对项目的了解程度决定对建设项目所持态度的客观性。由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一般了解该项目的占被调查者100%,说明被调查公众对项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侧面反映了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的准确客观性。
⑶ 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100%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起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减缓的作用。
⑷ 对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满意
100%的被调查者对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满意。
⑸ 公众对项目选址所持的态度
100%的被调查者赞同项目的选址,没有被调查者对项目选址提出反对意见。
⑹ 公众对项目建设所持的态度
100%的被调查者赞同项目的实施,没有被调查者提出反对意见。
4.4公众参与小结
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通过信息公示和发放调查表进行公众参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100%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选址可行、同意项目建设;没有持反对意见者。同时建设单位应确保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力争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基础上发挥项目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是建设单位在评价单位协助下,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工作通知》(冀环办发〔2010〕238号)相关要求实施,调查过程合法、有效、真实,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满足评价要求。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唐山市久源工贸有限公司建设大型洗煤厂及配煤、存储、物流基地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废水零排放,厂址选择可行,被调查公众100%支持本项目选址和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水平先进,采取了完善的环保治理措施,可以保证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从环保技术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6联系方式
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唐山市久源工贸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及联系人:王春和
电话:1370338857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