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 融“五育”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拯救社区小池塘”项目化学习案例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432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 融“五育”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拯救社区小池塘”项目化学习案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 融“五育”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拯救社区小池塘”项目化学习案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3现代教学 2024/12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 融“五育”于课堂教学实践 以“拯救社区小池塘”项目化学习案例为例文/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 刘 媖【摘 要】本文以“拯救社区小池塘”项目化学习案例出发,对项目化学习与“五育融合”相结合的可行性展开研究,挖掘其中的可能性与融合性,为小学科学课堂实践“五育融合”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小学科学“五育融合”是新时代育人的重要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寻找“五育融合”的有效载体。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要求,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突出育人导向,

2、强化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技术与工程实践的素养导向。新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五育融合”的育人要求是相通的,为小学科学课程结合项目化学习实现“五育并举”提供了条件。一、“五育融合”背景下教学的实践设计1.项目启动,蓄势待发社区的小池塘长时间无人管理,导致水质变得越来越浑浊,夏天蚊虫飞舞,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这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恰好与小学科学“污染与保护环境”主题内容相吻合,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项目化学习挑战活动“拯救社区小池塘”由此诞生。教师设计了驱动性的问题:“如何让小池塘重新迸发活力?”该项目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提出设

3、想,制作试验器具,进行试验并交流表达,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调研设计方案、制作成品,学生学会利用工具,安全、有效地将创意转变为简单的样品装置;通过分组活动,交流装置,验证假设,展示本组净化水的成果;用科学的语言交流反思,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深层认识。2.障碍重重,迭代创新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查询水体污染的相关资料,并给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引导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如“污水厂如何将污水一步步转变为符合标准可排放的废水”。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和实验资料的收集,学生从收集到的关于水体污染的资料中选取污水处理简单可操作的步骤,组合而成一个新的净水方案。学

4、生初步设计净化污水装置的设计图,小组分工,一部分提供想法,一部分负责绘画,充分挖掘身边常见的素材,通过手绘的方式呈现,合作完成方案。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实验学生在 50毫升的水中加入了 5 滴蓝色食用色素,再加入 2 小勺活性炭后进行搅拌,但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颜色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针对这一现象,学生讨论过后认为是因为污染的量太大,而活性炭的量太少而造成的。第二次的实验在第一次失败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减少了蓝色色素并增加了活性炭的量,但仍然以失败告终。失败原因学生归因为深蓝色和活性炭颗粒浑浊的颜色比较相近,影响了眼睛的判断。第三次实验学生试图通过过滤的方式以实现清晰观察吸附结

5、果。结果依然令人遗憾,过滤后水还是呈现十分明显的蓝色。总结三次失败经验,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结论:实验成功的关键可能在于水和活性炭的接触时间以及活性炭的用量。针对失败,学生开始了迭代设计。3.重设方案,操作验证在预实验中碰到的一连串失败让学生们认识到书本上的知识或者资料与实际的操作运用之间是有差距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根据预实验中得出的经验提出新的修改方案:考虑到了活性炭的吸附问题,为了增加水与装置的接触时间,可以让水从下方进入,而出水口设置在上方,让更少的活性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修改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合理的设计稿需要考虑到合理的页面布局、详细的方案例分析项目化学习2042024/1

6、2 现代教学 案操作步骤和充分的材料工具,这些都是一个好的设计稿所需要的。学生总结经验,最终完成了一份完整详尽的设计稿。在多次方案修改后,学生们完成了新的净水装置搭建,为了更好地体现装置的效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了评价标准,对水的体积、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各个方面进行评判,便于对净水装置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起前往小池塘取水,用真实的池塘水测试装置的效果,最终许多组都出色地完成了挑战。4.提出质疑,重启项目在完成整个项目化学习之后,教师下发反思问卷,帮助学生梳理在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收获。在填写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被净化过后的池塘中是否

7、还能有小鱼或者其他生物生存呢?如何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净化池塘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在整个项目化学习后开启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甚至开始回应“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样的终极命题,将整个项目化学习从解决一个真实问题拔高到新的思想高度,并开启了新一轮项目化学习。二、“五育融合”背景下教学的实践反思1.合理设计,“一育”引领在“五育融合”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为目标,利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教师一开始是在各育中都设计了活动,但这种没有偏重、没有突出的教学设计,缺少核心问题和主线,学生的活动看着十分热闹,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偏离了育人的根本目标。在修改

8、之后,突出了其中的“一育”,结合新课标,教师设计以智育为中心,辐射其他各育的融合形式开展活动。2.串联贯通,融合育人一是真实情境,以德润心。“保护环境”一直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反复提及,但比起书本上没有实感的描述,引入真实情境后的项目化学习更能引发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身边社区的小池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对于环境保护不再仅仅体现在喊口号,而是切切实实从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情愫,让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整体设计,以美为媒。在“拯救社区小池塘”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怎样的设计稿才是最为合适的,清晰美观、排版合适、详略得当、步骤翔实,这对学生的审美、构思提出

9、了一定的挑战。此时的美育不仅仅是简单地欣赏与绘画,需要考虑实际的情况与用途,将美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自力更生,以体为用。社区小池塘虽说离学校的距离并不遥远,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段不近的距离,更何况这些在实验中使用的水,还需要学生亲自去采样。学生们在前去取水前,仔细研究了距离和路线,选择了合适的人员(较为强壮的男生),还细心地准备了预备队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插手,学生自力更生,他们抬着一桶桶水,从池塘带向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活动了起来,体育课时锻炼的体魄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作用。四是动手制作,以劳为创。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自行准备了塑料瓶、剪刀、胶带、纱布、海绵等,根据设计图进

10、行操作。与劳技课中由教师带领操作不同,装置的成品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材料没有硬性规定,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合适的方式进行制造,对于学生的劳动水平可以说是一次集大成的整合。在过程中,出现了组装不牢固、漏水等情况,学生根据每次出现的问题一点点进行调整修改,最终完成了挑战。五是多元评价,挖掘可能。“五育融合”的课程对于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全方位评价学生的表现,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潜能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设计方案评价量规、实验结果评价表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每一个环节后,学生都及时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回顾反思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与参与状态

11、。许多平时在课上表现平平的学生在评价表的填写过程中,直观感受并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之处。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肯定了学生取得的成果及实践过程,也为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并挖掘学生潜力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以项目化学习为“五育融合”的载体是一次新的尝试,通过“拯救社区小池塘”这个实践案例可见其可行性与融合性。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如何通过更加合理的教学设计将“育人”这个根本目标进一步落实,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与实践。参考文献:1 马飞.论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教学范式转型 J.当代教育科学,2022(7).2 刘永丽.“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 J.课程教学研究,2022(3).(本文编辑:沈妍)案例分析项目化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