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侵袭性真菌感染对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167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侵袭性真菌感染对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对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对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 年 3 月第 26 卷第 1 期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Mar.,2024Vol.26 No.121侵袭性真菌感染对早产儿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谭若锟1,邝晓敏2*,曹慧春1,肖志兵1,彭华保1(1.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湖南 郴州 423000;2.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湖南 郴州 423000)摘 要:目的 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对早产儿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 例 IFI 早产儿及对照组 12 例健康早产儿的 CD3+

2、、CD4+、CD8+、CD4+/CD8+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FI组的 CD3+、CD4+、CD8+、CD4+/CD8+初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 CD3+、CD4+、CD8+、CD4+/CD8+初始值水平对 IFI 早产儿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88、0.879、0.738、0.821,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1.7%(75.0%)、83.3%(70.0%)、76.7%(65.0%)、91.7%(75.0%)。结论 在 IFI 早产儿中,T 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或)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关键词

3、:早产儿;真菌;淋巴细胞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98X(2024)01-0021-03doi:10.16500/ki.1673-498x.2024.01.005收稿日期:2024-01-26基金项目:2021 郴州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引导项目(lcy1 2021023),湘南学院 2022 年度校级科研项目(2022JX70)作者简介:谭若锟,男,硕士,副主任医师。*通信作者:邝晓敏,女,硕士,副主任医师,E-mail:。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并在组织、血液中进行生长、繁殖,从而导致人体

4、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以及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和病理生理过程 1。与细菌和病毒感染相比,新生儿 IFI 相对不常见,但它们的影响是显著的。新生儿 IFI 的发生涉及宿主因素,如超未成熟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免疫功能低下等。IFI 的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高 2。文献报道新生儿 IFI 的发病率达 0.24%20%3,患 IFI 的早产儿病死率达40%50%4。研究 5 报道,新生儿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免疫功能越不成熟,更容易导致 IFI。因此,本研究根据早产儿机体免疫系统的特点,选择 T 淋巴细胞亚群为切入点,探讨 IFI 早产儿对 T 淋

5、巴性亚群的影响,为早产儿 IFI 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 思路。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患儿,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胎龄 37周以下;住院时间14天以上;有完整的住院资料。排除标准:有明显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母亲有免疫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审查并征得家属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 分组及诊断标准根据患儿是否诊断 IFI 将早产儿分为 IFI 组与对照组。根据 IFI 诊断标准 6,拟诊:宿主因素+临床证据;临床诊断:宿主因素

6、+临床证据+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确诊:宿主因素+临床证据+有确切意义的微生物学和(或)组织病理学或无菌体液培养发现真菌,而非无菌部位发现真菌需要排外污染或者定植等情况。1.3 方法1.3.1 实验室检查方法 采集血常规检验剩余的 EDTA 抗凝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T 细胞(CD3+)、辅助(Th)细胞(CD3+、CD4+)、抑制性(Ts)细胞(CD3+、CD8+);对可疑 IFI 早产儿进行血培养、痰培养、葡聚糖等检查。1.3.2 IFI 组及对照组检测时间 对入选早产儿每天详细记录临床表现,当有真菌感染征象时,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

7、8+、CD4+/CD8+)并进行血培养、痰培养、葡聚糖检查,治疗2 周时进行第 2 次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对照组早产儿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根据临床早产儿最易发生感染的时间点,选择出生后第 2 周、第 4 周进行 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24 年 3 月(第 26 卷)第 1 期221.4 统计学分析应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2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发病第 1 天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8、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表 1 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 n(%),x s组别男性出生胎龄/周出生体重/g 剖宫产IFI 组(n=20)9(45)29.12.2120531912对照组(n=12)6(50)30.63.1126843182/t0.0751.6000.4740.142P0.7840.1820.2400.706表 3 IFI 早期评估价值 ROC 曲线的结果项目AUCP95%CISECD3+0.7880.0070.6300.9450.080CD4+0.8790.0000

9、.7590.9990.061CD8+0.7380.0270.5640.9110.088CD4+/CD8+0.8210.0030.6770.9650.073表 2 两组早产儿 T 淋巴细胞亚群初始值及复查值组内及组间比较(x s)组别CD3+/%CD4+/%CD8+/%CD4+/CD8+IFI 组(n=20)初始值24.116.2516.135.356.822.252.320.65复查值31.857.7621.566.119.302.633.851.04t12.6912.3162.4824.322P10.013 30.030 30.021 20.000 3对照组(n=12)初始值31.059.3

10、321.816.359.852.513.081.05复查值33.1210.25 22.947.4110.782.61 3.721.30t20.667 90.976 11.149 01.713 0P20.508 20.335 20.257 90.094 9t32.281 02.370 02.299 02.253 0P30.029 80.027 00.028 60.031 7t40.369 50.542 91.549 00.293 9P40.714 40.591 20.132 00.770 8注:t1、P1为 IFI 组组内初始值与复查值之间的比较,t2、P2为对照组组内初始值与复查值之间的比较,

11、t3、P3为 IFI 组与对照组初始值之间的比较,t4、P4为 IFI 组与对照组复查值之间的比较。3 讨论随着 NICU 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升高 7。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低下2.2 两组早产儿 T 淋巴细胞亚群初始值及复查值测定结果比较IFI 组早产儿治疗前与治疗后 CD3+、CD4+、CD8+、CD4+/CD8+的初始值与复查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指标的初始值进行比较,其中 IFI 组的 CD3+、CD4+、CD8+、CD4+/CD8+初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 2)。2.3

12、血 CD3+、CD4+、CD8+、CD4+/CD8+水平预测 IFI 的价值以 IFI 组 CD3+、CD4+、CD8+、CD4+/CD8+初始值水平以及 4 种方法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88、0.879、0.738、0.821,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的初始值评估准确性较好(AUC 为 0.700.90)。选择曲线上尽量靠近左上方 Youden 指数最大的切点为最佳临界值(cut-off),分别为 27.94%、14.68%、7.78%、2.84%。在最佳临界值处,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1.7%(75.0%)、83.3%(70.0%)、76.7%(65.0%)、91.7%(75.0

13、%),敏 感 度依次为:CD3+(CD4+/CD8+)CD4+CD8+。见表 3、图 1。图 1 T 淋巴细胞亚群对 IFI 早期预测价值的 ROC 曲线图敏感度特异度CD3+CD4+CD8+CD4+/CD8+23谭若锟,邝晓敏,曹慧春,等:侵袭性真菌感染对早产儿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和数量少,免疫应答能力相对较弱,基础疾病较多,治疗过程中需要频繁穿刺、插管等侵入性操作,且住院时间长,更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8,其中 IFI 有较高的后遗症及死亡率 9。近年来,有报道 10 称早产儿 IFI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且临床症状不易被分辨出。因此,早产儿 IFI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T 细胞是人体

14、细胞免疫的主要淋巴细胞,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将 T 淋巴细胞分为 2 个亚群,即 CD4+和 CD8+T 淋巴细胞,是 T 淋巴细胞的重要标记物。CD4+T 淋巴细胞也被称为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它们能够辅助其他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应答;CD8+T 淋巴细胞也被称为细胞毒 T 淋巴细胞或杀伤性 T 淋巴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或异常细胞。正常情况下,CD4+和 CD8+处于动态平衡,在免疫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共同协作,维护身体健康。其中 CD4+/CD8+比值是评估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CD3+是指细胞表面的 CD3 分子,它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是 T

15、淋巴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和调节。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发生 IFI时 CD3+、CD4+、CD8+、CD4+/CD8+初始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初始值,究其原因考虑早产儿机体免疫系统的低下,对真菌感染的抵抗力更弱,容易发生真菌感染,与 Davenport 等 11 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显示 IFI早产儿初始值亦低于其治疗后 2 周的复查值,随着患儿病情的好转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亦趋于升高,且与对照组的复查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 IFI 早产儿随着病情的好转。T 淋巴细胞数目也逐渐升高,这一过程提示早产儿 IFI 的发

16、生与其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有着密切关系,以及它的平衡和稳定确保 T 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核心作用;亦可说明真菌感染对早产儿的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FI 重在预防,其中氟康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使其成为 NICU 中预防 IFI 的首选用药 12,是否能够根据早产儿本身免疫功能的特点进行预测,目前临床研究鲜有报道。Mukaremera 等 13 认为,CD4+和CD8+T 细胞都缺乏时容易加重真菌感染,本研究结果也支持其观点。本研究以 IFI 早产儿 CD3+、CD4+、CD8+、CD4+/CD8+初始值预测早产儿 IFI 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88

17、、0.879、0.738、0.82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 27.94%、14.68%、7.78%、2.84%。在最佳临界值处,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1.7%(75.0%)、83.3%(70.0%)、76.7%(65.0%)、91.7%(75.0%),T 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的特异度不高,可能与早产儿本身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多种疾病均存在 T 淋巴细胞亚群值偏低的情况有关。由于目前相关临床研究较少,尚需要增加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探讨。综上所述,为了降低早产儿 IFI 的发生率,有必要深入探讨其潜在机制,并寻求有效干预措施,以调整早产儿的 T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至正常状态。定期检测早产儿的

18、 T 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比值,可为 IFI 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重要参考。如何通过调节 T 淋巴细胞亚群预防和治疗 IFI 等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特征与规律,以及各类内外环境因素对其影响。对临床医生而言,认识早产儿 IFI 与 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将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参考文献:1 Von Lilienfeld-Toal M,Wagener J,Einsele H,et al.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J.Dtsch Arztebl Int,2019,116(16):271-278.2 Gilfillan M,Bhandari A

19、,Bhandari V.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J.BMJ,2021,375:n1974.3 Piqueras A,Ganapathi L,Carpenter J F,et al.Trends in pediatric candidemia:epidemiology,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and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in a childrens hospital J.Journal of Fungi,2021,7(2):78.4 Seth R,Xes

20、s I,Jana M.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children J.Indian Pediatrics,2019,56(3):229-236.5 罗军,陈妍汶,刘云兵.新生儿真菌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22):2715-2717.6 陈超.新生儿真菌感染的诊治 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3-6.7 Zhang Z J,Cao Y,Li Y J,et al.Risk factors and biofilm formation analyses of hospital-ac

21、quired infection of Candida pelliculosa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21,21(1):620.8 Piqueras A,Ganapathi L,Carpenter J F,et al.Trends in pediatric candidemia:epidemiology,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and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in a childrens hospital J.Journal of Fung

22、i,2021,7(2):78.9 Healy C M,Baker C J,Zaccaria E,et al.Impact of fluconazole prophylaxis on incidence and outcome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2005,147(2):166-171.10 邓庆先,林梅芳.口服氟康唑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3):4519-4522.11 Davenport

23、 E E,Burnham K L,Radhakrishnan J,et al.Genomic landscape of the individual host response and outcomes in sepsi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Lancet Respir Med,2016,4(4):259-271.12 Engbers A G J,Flint R B,Voeller S,et al.Optimisation of fluconazol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in preterm infants 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22,107(4):400-406.13 Mukaremera L,Nielsen K.Adaptive immunity to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fections J.Joural of Fungi,2017,3(4):6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