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9163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7现代教学 2024/1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文/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徐 轩【摘 要】本文阐述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依托特色化的“现代小公民教育”,通过顶层设计,对学校的课程体系、特色活动、评价方式进行整体架构;通过以德立身、以学导行、以体益智、以美育心、以劳树德的螺旋发展模式,实现“五育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关键词】现代小公民教育 融合育人我校依托特色化的“现代小公民教育”,通过顶层设计,对学校的课程体系、特色活动、评价方式进行整体架构,通过以德立身、以学导行、以体益智、以美育心、以劳树德的螺旋发展模式,实现“五育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

2、小公民。以“五育融合”促进现代小公民的养成,既要坚持“五育融合”的整体育人思路,强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同基础,又要挖掘自身办学特色,打通五育之间相互割裂的现状,促进具体教育实践中的“五育融合”,让“五育融合”真实、日常且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构建“五育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我们将课程与教学作为“五育融合”日常化的路径,构建“现代小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让五育进课程、进课堂,实现科学化、课程化、课堂化,进而走向系统化。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五育发展特点和需要,结合五育联动机制的内在规律,我们设计开发了“五育融合”的“中国小公民教育”之“申城好少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课程旨在有目的、有计划、

3、有组织地通过多类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家乡上海,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跨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在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增强了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认同意识。“申城好少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以一种更切合时代需要、切合学校发展、切合学生实际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创新,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模式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课程在研发时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大板块为主线,将语文、数学、英语、

4、道法、体育、美术、音乐、自然、劳技、信息、心理等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打破学科边界,在跨学科项目化引导下进行探索性学习和活动。在探究与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感悟中表达、在思考中发现、在实践中创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身心。二、设计“五育融合”的现代小公民教育特色活动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就不能只是将五育进行简单相加甚至直接割裂,而是要对其内在要素进行深度统整和有机融合。因此,我们设计了“五育融合”的小公民教育特色活动,以“中国的小公民世界的小公民”“现代的小公民未来的小公民”为主线,贯穿小学学习的五年。“小公民全学科活动”是我

5、校所有学科协同合作开展的教育活动,在形式上充满创意,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它既紧密围绕小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又充分考虑了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成长需求;既有顶层设计,又有主线贯穿;既分年度推进,又承前启后;既有内隐的课程,又有外显的活动。整个活动突出四个“全”,即全学科育人、全项目设计、全方位推进、全过程体验。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五季小公民全学科活动。“中国小公民”分两年实施。第一季“中国印象”,着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选取了地域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戏曲文化和历史文化等内容融入到每个年级的主题活动中,各班级承办该年级游园主题(“中国值得旅行的十

6、个地方”“中国值得品尝的十大地方美食”“中国人应该遵守的十大公共场所礼仪”“中国学校经验特色发展482024/12 现代教学 值得了解的十大戏曲种类”“中国应该知晓的十大历史事件”)中的一项内容。每个班级在活动前都会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融入各自的主题,并将学习成果展示于全学科活动中。“中国小公民”的第二季“最炫民族风”,以中国 56 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为重点,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感受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风格的差异性与统一性。第三季“世界小公民”“You&MeTheWorld”,在前期的课程经历环节从文学、美术、戏剧、经济、和平等多个维度推进,介绍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社会

7、发展,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了解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我们参照学校特色的“五指课程+”体系,构建了“小公民&大世界”系列课程,每一门课程又对应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各有侧重,让学生通过各学科的融合,从中国走向世界各国。第 四 季“现 代 小 公 民”“摩 登 大 上 海Modern 小公民”,从“寻梦老上海”,到“奋进新上海”,再到“摩登大上海”,走进家乡上海并充分感受家乡上海的变迁与发展。我们的活动围绕上海的红色地标、商业地标、文化地标、休闲地标、艺术地标、科创地标六大主题,精选了 40 个有代表性的地标,让学生从人文、历史、经济、体育、艺术、科创等不同的角度出发,

8、充分感受到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散发的无限魅力。第五季“未来小公民”“小公民未来梦”,立足于对未来社会的理解,着力培养敢创新、能创新的未来小公民,我们设置了“公共服务、休闲娱乐、交通出行、工农生产、健康生活”课程模块。学生围绕这些主题,在各门学科中畅想未来,旨在激发未来小公民的使命感与影响力,培养大格局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触发更多的选择与可能。小公民全学科活动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启动仪式和游园体验。启动仪式往往是让学生概览整个活动的主题所涵盖的内容,理解与感悟;游园活动则是将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设计成不同的场馆或活动场地,让学生近距离地参与和体验。这样的活动组织方式打破了学

9、科之间的隔阂,将各学科融合在一起,让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与更加精彩的活动形式共同服务于一个主题。每一个学生在校的五年时间里都能有完整的小公民教育课程经历。在每一次精心设计的“小公民全学科活动”中,学生们全身心浸润在人文、科技、体育、艺术的氛围里,通过“人人有岗位、人人获评价、人人有实践、人人可展示”的实施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创新“五育融合”的现代小公民教育评价方式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以及“五育融合”的要求,我们梳理学校培育及评价学生公民素养的一级指标道德素养、课程经历、运动健身、艺术体验、志愿服务。“道德素养”板块主要记录学生对于学校育人目标和行为规范的达成度以及校内外的实践

10、活动;“课程经历”板块主要是记录学生参加“五指课程+”的学习过程,这一板块的评价则由双主体教师和学生进行落实;“运动健身”板块主要反映学生的体育运动和锻炼状况;“艺术体验”不仅记录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过程,还呈现了学生与导师的互动情况;“志愿服务”包括校内外的劳动体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 12 项二级指标和 20 项三级指标。通过每个学期“道德素养、课程经历、运动健身、艺术体验、志愿服务”五个评价板块的整合与发展,形成以德立身、以学导行、以体益智、以美育心、以劳树德的螺旋发展模式,促进“五育融合”。在评价维度上,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从学习经历、活动经历、内化经历、服务经历、实践经历五个维度

11、出发,我们精心设计“五育成长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四个自信”,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更科学合理地体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五育成长值”,清晰呈现出学生五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喜好、擅长和不足之处,从而确定下一步目标和方向,甚至为将来的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在“五育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将继续挖掘“现代小公民教育”这一特色品牌的育人价值,进一步丰富现代小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让现代小公民教育不断乘风破浪,勇立教育改革的潮头,实现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全体学生奠基更美好的未来。参考文献:1 常生龙.在课程建设中落实“五育融合”理念J.现代教学,2023(18).(本文编辑:沈妍)学校经验特色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