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盘点那些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新土特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8773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点那些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新土特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盘点那些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新土特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盘点那些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新土特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脉动X I B U J I A O Y U Y A N J I U?西部教育研究?去年冬天哈尔滨旅游火热“出圈”,频频冲上热搜。广西为了答谢东北老铁对“小砂糖橘”的关心爱护,将 1 8 9 吨砂糖橘、沃柑作为礼物送给哈尔滨。东北人礼尚往来,黑龙江又准备了 1 0 万盒蔓越莓回赠广西。这一回礼,全国网友都傻眼了,纷纷表示:“尔滨,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在东北网友大呼破防的同时,其他各省份的回礼也逐渐“到账”,云南连夜送去鲜花饼和松茸饼干,四川省反手甩出 1 2 0 0罐鱼子酱,安徽不甘示弱,拿出自家产的鹅肝,一场席卷全国的“农业大摸底”已然拉开了序幕。各地网友深感“独在家乡为异客”。

2、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我国领土辽阔广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陆海岸线长,形成了多种气温降水组合,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环境。大环境里有小环境,大气候里有小气候,一些国外特有品种也能在中国找到适宜区域种植。东北蔓越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人常说,东北地区有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那为啥我国东北地区会产蔓越莓呢?蔓越莓原产北美,素有“果中红宝石”的美誉,是世界三大超级水果之一,喜好凉爽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高,需要湿润的泥炭土壤,这种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好,能满足蔓越莓大规模水收的需求。抚远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势低洼,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多雨,良好的水环境为蔓越莓水收提供了充足

3、条件。总体来看,抚远市与蔓越莓原产地之一的美国威斯康星州纬度相近,气候条件亦差异不大,也是适宜蔓越莓生长之地。2 0 1 4 年,黑龙江省抚远市将蔓越莓引入当地种植,填补了国内没有大规模种植蔓越莓的空白。2 0 2 2 年,抚远的蔓越莓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 4 2 0 0亩,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咱家的蔓越莓不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甚至还走入了太空。2 0 2 2 年 6月,5 万粒选自抚远的蔓越莓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启动空间搭载试验,创下国内蔓越莓太空育种先例。一年后,承载着诸多期待的种子已经在抚远肥沃的黑土地上发芽生长,静待丰收。云南也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地理

4、环境优势和丰富的菌类资源,连夜生产松茸饼干。2 0 2 1 年,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1 5 次缔约方大会(C O P 1 5)在昆明举行,松茸饼干作为会场伴手礼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云南甚至暗戳戳地把原产非洲的牛油果,澳洲坚果也变成了自家“土特产”。2 0 0 7 年,云南普洱市孟连傣族拉枯族佤族自治县引进第一批牛油果试种。孟连地区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不存在智利、秘鲁等地种植牛油果首先要解决的灌溉问题,而且当地红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也为牛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政府的支持和助农政策,当地还将牛油果确定为“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野生澳洲坚果又叫夏威夷果,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亚热带

5、雨林,云南拥有与原产地极为相近的气候和地理条盘点那些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新土特产?文化脉动X I B U J I A O Y U Y A N J I U西部教育研究?件,如临沧、德宏等地就属于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很适合澳洲坚果生长,3 0 年前,一粒澳洲坚果种子漂洋过海来到云南扎根,2 0 1 8 年 1 0 月,第八届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在云南临沧举行,截止到2 0 2 0 年 2 月,云南特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三百二十万亩!?正所谓“农业大摸底,越摸越惊喜”。上海崇明“摊牌”:阿拉有藏红花!什么?藏红花不是西藏的?你别说,藏红花原本还真不是西藏产的。藏红花又称番红花、西红花,原产于希腊等地中

6、海沿岸国家,后经印度传入西藏,再由西藏传入内地。因此,人们把由西藏运往内地的番红花误认为是西藏所产,取名“藏红花”。藏红花在古时被作为香料、调味品使用,并逐渐被发现其临床、保健作用,成为一种贵重药材。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和长兴岛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加上长江及东海水体的调温作用,为藏红花的生长发育营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小气候环境。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 1 9 7 9 年从海外成功引种藏红花球茎,如今,其位于上海崇明的生产基地已是国内单体最大的藏红花生产种植基地。紧接着,贵州表示:我们家铜仁是“抹茶之都”。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唐代,当时的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这种制茶工艺,并制定了评价茶

7、色香味的方法。将茶叶蒸青后形成的茶团或者茶饼就是唐代人的抹茶。抹茶在唐代非常流行,还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茶具、茶诗。及至宋代,当时的人们认为饮用茶是高雅与智慧的结合,同时,它也代表了当时贵族上流阶层对雅致生活的想象及追求。之后,南宋时期,日本学问僧荣西禅师将中国的制茶工艺传入日本,在当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为日本的抹茶文化。明代以降,抹茶由于脱离群众,加之元统治者不同的饮茶习俗以及朱元璋的禁令等多种原因消亡。直到当代在上海浦东,一群留日学生归国后开设了上海宇治抹茶有限公司,抹茶文化才又在国内被重新提及。铜仁的抹茶制作工艺结合传统与现代,颇有古代遗风,2 0 1 8 年,贵州铜仁被评为“中国抹茶之都

8、”,所产抹茶远销日本、欧美各地。这样说来,我们买的日本进口零食里的抹茶极大概率是“m a d e i n C h i n a”。?四川省的鱼子酱让四川人民大呼:我们家居然生产“天价”鱼子酱?那为什么自家孩子十几年来一直吃豆瓣酱?鱼子酱本是地中海沿岸和里海沿岸的特色美食,以俄罗斯附近海域生产质量为佳。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俄罗斯、伊朗等传统鱼子酱大国,因过度捕捞、野生动物保护等原因,野生资源枯竭。中国人工养殖迎来契机,鱼子酱世界产业版图逐步向中国转移。近些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产地。全世界 6 0 的鱼子酱都产自中国,其中四川雅安生产了全球 1 2%的鱼子酱,居全国第二。雅安处于内

9、陆,那为何会成为鱼子酱产地呢?狭义上的鱼子酱又称鱼籽酱,是以雌性鲟鱼的卵作原料制成的腌制品。鲟鱼是冷水性鱼类,对水质水温要求很高,需要水温常年稳定在1 2 至 2 3。而雅安不仅水温适宜,水质常年稳居全国前列。此外,天全县高山引流的冰雪融水,又有思经河流过,也为养殖鲟鱼提供了优质水源。除了利用环境优势外,雅安的鲟鱼养殖基地还借助了科技力量。养殖基地配备了智慧养殖系统,实时监测鲟鱼的生长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还采用杂交育种、基因检测等手段,保证了鱼子酱的产量和质量。文化脉动X I B U J I A O Y U Y A N J I U?西部教育研究?安徽这下坐不住了,拿出了与鱼子酱齐名的鹅肝。要

10、知道在欧洲,鱼子酱、鹅肝和松露被并称“世界三大珍馐”。可是,鹅肝不是法国的吗,关安徽什么事?鹅肝专用品种朗德鹅确实原产于法国西南部朗德省,早在上世纪 8 0 年代,霍邱县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朗德鹅这一品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六安现在已经拥有全国最大的鹅肝生产基地。如此说来,安徽能大方送出鹅肝也就不奇怪了。没有海的甘肃为什么会有南美白对虾呢?同样是借助科技的力量。2 0 1 7 年起,甘肃农业大学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团队就在景泰、白银、靖远等地区开展了多场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甘肃省大多属盐碱地,养殖南美对虾的主要困难是水质受土质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结合地区气候条件,

11、建立了室内水泥池加温淡化塑料日光温棚标粗外塘养成的分级养殖模式。又在实验室分离出了适合在景泰地区盐碱水池塘中生长的有益菌类和藻类,通过扩大培养,将其定期添加到养虾池塘中,起到了稳定藻相和菌相的作用。如今这些养殖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2 0 2 2 年,河西走廊上也进行了南美白对虾试点养殖。其中张掖的养殖环境优良,水源为祁连山雪山融水,水质清澈,富含锶和硒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使得产出的南美白对虾品质较高。不止甘肃,新疆还有三文鱼的养殖场,不过,这些产品的产量并不高,只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山西的大闸蟹也是一个道理,山西改进了江苏地区的养殖模式,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精细养殖。黄河“几字弯”,既有水质清澈的地下水,又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藻类。而且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再加上晋南地区独有的气候高温天气短,使大闸蟹迅速成长,并且体厚肥美。只是养殖规模并不算大,这也难怪山西兄弟们对我们保密了。这次“农业大摸底”虽说是网友的调侃,背后蕴藏的却是对自己家乡,对祖国满满的骄傲和自豪。中国各地就像一个大家庭,互相赠送的特产,传达的是对彼此热腾腾的关心和祝福,也传达出中国人和谐有爱,团结和睦的精神文化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